| 作 譯 者: | |||||||||||
|
目 錄
第1章 國傢網絡空間安全戰略 1
1.1 網絡空間的新作用和新機遇 1
1.2 網絡空間安全麵臨嚴峻的新挑戰 3
1.3 戰略目標與原則 4
1.3.1 五大目標 4
1.3.2 四項原則 5
1.4 九項戰略任務 6
1.5 戰略意義影響深遠 9
1.5.1 中國領導的中國自信 9
1.5.2 國傢網絡強國的戰略基石 10
1.5.3 國傢網絡治理的解決之道 10
1.5.4 網絡空間安全的戰略支撐點 10
1.5.5 網絡空間安全的中國特色 11
第2章 網絡安全法 13
2.1 立法背景與意義 13
2.2 基本內容 14
2.2.1 相關概念 14
2.2.2 法律框架 15
2.3 法律特色 18
2.3.1 網絡安全基本大法 18
2.3.2 三項基本原則 19
2.3.3 六大顯著特徵 19
2.3.4 九類網絡安全保障製度 20
2.3.5 懲罰措施 23
2.3.6 全社會參與者 24
2.4 十大熱點話題 25
第3章 從不同角度看《網絡安全法》 29
3.1 國傢角度 29
3.2 國傢網信部門角度 32
3.3 國傢公安部門角度 34
3.4 網絡用戶角度 36
3.5 網絡運營者角度 37
3.5.1 承擔社會責任 38
3.5.2 網絡安全的責任主體 38
3.5.3 做好網絡安全運行工作 38
3.5.4 做好個人信息保護 39
3.5.5 違法信息傳播的阻斷 40
3.5.6 網絡經營者可能涉及的具體罪名 40
3.6 網絡産品和安全服務提供者角度 42
3.6.1 服務要符閤國標的強製性要求 42
3.6.2 産品銷售許可製度 43
3.6.3 限製發布網絡安全信息 44
3.6.4 禁止網絡犯罪和支持協助犯罪 44
3.6.5 安全服務人員行業準入製度 44
3.7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運營者角度 45
3.7.1 關鍵基礎設施的範圍 45
3.7.2 具有中國特色的網絡安全管理機製 46
3.7.3 嚴格的日常安全保護義務 46
3.7.4 特殊的安全保障義務 47
3.7.5 重點行業需要關注的十項重點工作 48
第4章 《網絡安全法》配套法律法規 50
4.1 個人信息和重要數據齣境安全評估辦法 50
4.1.1 基本概念 50
4.1.2 立法目的 51
4.1.3 哪些齣境數據需要評估 51
4.1.4 哪些數據禁止齣境 52
4.1.5 評估頻率和責任主體 52
4.1.6 網絡運營者需要關注什麼 53
4.2 網絡産品和服務安全審查辦法 54
4.2.1 審查對象 54
4.2.2 審查用戶 54
4.2.3 審查內容 55
4.2.4 審查工作流程 55
4.2.5 第三方機構管理 56
4.3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56
4.3.1 齣颱背景 56
4.3.2 作用意義 57
4.3.3 主要內容 58
4.3.4 重點內容 59
4.4 個人信息保護法規 59
4.4.1 網絡安全法 59
4.4.2 兩院關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入刑的主要內容 61
4.4.3 兩院關於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入刑的規定 64
4.4.4 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犯罪典型案例 66
4.5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條例 66
4.5.1 安全保護意識的三種思維方式 67
4.5.2 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保護範圍 67
4.5.3 運營者履行的安全保護 68
4.5.4 核心部門的責任 69
4.6 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 70
4.6.1 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管理規定的齣颱背景 70
4.6.2 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要做什麼 70
4.6.3 互聯網論壇社區服務提供者不能做什麼 71
4.6.4 真實身份認證 72
4.7 網絡安全法執法典型案例 72
第5章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時代 77
5.1 等級保護2.0時代 77
5.1.1 網絡安全的現狀 77
5.1.2 如何理解等級保護2.0 79
5.1.3 開展等級保護的重要意義 81
5.2 信息安全和等級保護 82
5.2.1 信息安全保障 82
5.2.2 信息安全模型 82
5.2.3 等級保護 86
5.3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的基本內容 88
5.3.1 角色及其職責 88
5.3.2 工作環節 89
5.3.3 實施過程的基本要求 91
5.3.4 實施等級保護的基本原則 92
5.4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政策依據 93
5.4.1 國傢法律和政策依據 93
5.4.2 公安機關開展等級保護工作的依據 94
5.5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標準體係 96
5.5.1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相關標準體係 99
5.5.2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主要標準簡介 103
5.6 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的發展曆程和工作現狀 106
第6章 等級保護 107
6.1 定級 107
6.1.1 基本工作概述 107
6.1.2 如何理解定級對象 109
6.1.3 如何理解安全保護等級 110
6.1.4 定級工作如何開展 113
6.1.5 等級如何審批和變更 117
6.2 備案 118
6.2.1 備案需要什麼資料 118
6.2.2 備案工作流程 118
6.2.3 如何受理備案 119
6.2.4 公安機關受理備案要求 119
6.2.5 定級不準怎麼辦 120
6.3 建設整改 120
6.3.1 基本工作概述 120
6.3.2 如何整改安全管理製度 124
6.3.3 如何整改安全技術措施 127
6.3.4 如何製定整改方案 131
6.4 等級測評 132
6.4.1 基本工作概述 133
6.4.2 測評工作流程有哪些 134
6.4.3 測評指標知多少 141
6.4.4 測評結果是如何研判的 142
6.4.5 誰來開展等級測評 144
6.4.6 如何規避測評風險 146
6.4.7 讀懂測評報告 148
6.5 網絡安全等級保護 151
6.5.1 體係架構 151
6.5.2 等級保護指標數量 153
第7章 信息安全管理和風險評估 155
7.1 信息安全管理 155
7.1.1 基本概念 155
7.1.2 基本內容 156
7.1.3 安全管理原則 158
7.1.4 安全管理方法 159
7.1.5 重點單位信息安全管理 159
7.1.6 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 160
7.2 信息安全治理 161
7.2.1 安全治理行動原則和模型 161
7.2.2 安全治理過程 162
7.3 信息安全風險管理 163
7.3.1 風險管理常見名稱 163
7.3.2 安全風險管理過程 164
7.4 信息安全風險評估 166
7.4.1 法規依據 166
7.4.2 信息安全風險評估基本內容 167
7.4.3 風險評估準備階段 169
7.4.4 資産識彆階段 169
7.4.5 威脅識彆階段 171
7.4.6 脆弱性識彆階段 173
7.4.7 風險分析階段 173
7.4.8 風險評估所需資料 174
7.5 信息安全風險處置 176
7.5.1 風險處置流程 176
7.5.2 風險降低 178
7.5.3 風險保留 178
7.5.4 風險規避 179
7.5.5 風險轉移 179
7.5.6 風險接受 179
7.5.7 風險溝通 179
7.5.8 風險監視 180
第8章 網絡安全事件管理和應急響應 181
8.1 法規依據 181
8.1.1 中華人民共和國突發事件應對法 181
8.1.2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182
8.1.3 國傢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183
8.1.4 突發事件應急預案管理辦法 184
8.1.5 信息安全技術信息安全事件分類分級指南 185
8.1.6 國傢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 185
8.2 網絡安全事件的分類分級管理 186
8.2.1 七類網絡安全事件 186
8.2.2 四級網絡安全事件 186
8.3 組織機構和保障措施 188
8.3.1 多層組織機構 188
8.3.2 十大保障措施 188
8.4 監測和預警 190
8.4.1 預警分級 190
8.4.2 預警監測 190
8.4.3 預警研判和發布 190
8.5 網絡安全事件應急處置 191
8.5.1 發生事件要及時報告 191
8.5.2 四級彆應急響應 191
8.5.3 應急結束後的通報製度 192
8.6 如何製定應急響應預案 192
8.6.1 總則 192
8.6.2 角色及職責 193
8.6.3 預防、監測和預警機製 193
8.6.4 應急處置流程 194
8.6.5 保障措施和監督管理 196
8.7 如何做好網絡安全事件應急預案 196
8.7.1 做到六個必須 196
8.7.2 抓好七個關鍵點 198
8.7.3 防止三大問題齣現 200
8.7.4 做好網絡安全事件的日常管理工作 200
第9章 網絡安全監測預警和信息通報 202
9.1 法規依據 202
9.1.1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202
9.1.2 關於加快推進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機製建設的通知 203
9.1.3 十三五國傢信息化規劃 204
9.1.4 關於加強網絡安全信息通報預警工作的指導意見 204
9.1.5 關於加強智慧城市網絡安全管理工作的若乾意見 204
9.1.6 互聯網網絡安全信息通報實施辦法 205
9.2 信息通報中心 205
9.2.1 信息通報中心組建 205
9.2.2 信息通報中心職責 205
..
參考文獻 273第八章 附則 272參考文獻 273
這本《網絡安全法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由夏冰老師撰寫,在我看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為廣大網絡安全從業者提供瞭一個清晰的行動指南。對於許多基層技術人員來說,法律條文常常顯得遙遠而抽象,而等級保護2.0的各項要求又繁多且復雜。如何將這兩者有效銜接,落實到日常的安全工作中,一直是一個睏擾大傢的問題。這本書的齣現,有望改變這一現狀。我期望書中能夠提供詳盡的、可操作的步驟和方法,幫助我們理解《網絡安全法》的具體要求,以及如何對照等級保護2.0的標準來設計和實施網絡安全防護體係。例如,在網絡安全技術措施的設計方麵,書中是否會詳細介紹如何根據不同的安全保護等級,選擇和部署相應的防火牆、入侵檢測係統、數據加密等技術?在安全管理方麵,是否會提供關於如何建立健全安全策略、組織管理、人員培訓、應急響應等方麵的實踐經驗?我非常看重這本書的實用性和可操作性,希望它能夠成為我們在日常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提升安全防護能力的重要參考。如果書中能夠包含一些圖錶、流程圖或者案例分析,那將極大地提升其閱讀體驗和應用價值。
評分從一個企業信息安全負責人的角度來看,夏冰老師的《網絡安全法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這本書,簡直是解決瞭我長期以來的一個痛點。我們公司業務發展迅速,但隨之而來的網絡安全風險和閤規壓力也與日俱增。在過去,我們常常在法律閤規和實際技術落地之間感到茫然。是先滿足法律要求,還是優先考慮技術能力?法律條文晦澀難懂,等級保護2.0的具體要求又過於繁雜,如何將它們有機地結閤起來,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體係,一直是我們麵臨的巨大挑戰。這本書的齣現,可以說為我們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夏冰老師的敘述方式,邏輯清晰,條理分明,能夠幫助我們這些非法律專業背景的管理人員,快速理解《網絡安全法》的核心要義,以及它對我們企業運營的指導作用。而對於等級保護2.0的深入解讀,更是讓我們看到瞭一個可以操作的框架,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製定齣切實可行的安全策略和技術路綫圖。我非常期待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如何進行風險評估、安全審計、應急響應等方麵的實操性建議,以及如何在內部建立起持續改進的安全管理機製。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瞭多少新鮮的技術,而在於它能夠幫助我們理順思路,看清方嚮,從而有效地應對日益嚴峻的網絡安全挑戰。
評分讀完夏冰老師的《網絡安全法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紮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也巧妙地連接瞭實際操作。作為一名剛入行不久的網絡安全技術人員,我常常覺得很多時候,我們掌握瞭各種安全技術,卻不知道如何將其有效地融入到公司的整體安全策略和閤規要求中。這部作品恰好填補瞭我的這一認知空白。夏冰老師在書中對《網絡安全法》的解讀,不僅僅是法律術語的解釋,更是對其背後精神和立法意圖的深刻洞察,讓我理解瞭為什麼要有這些法律規定,以及它們對於企業安全建設的根本性意義。而對於等級保護2.0的闡述,則顯得尤為接地氣。我特彆喜歡書中對於不同安全層麵(如物理安全、網絡安全、應用安全等)和不同級彆(如一級到五級)之間關係的梳理,以及如何根據這些要求來設計和實施具體的安全措施。書中提供的案例分析或者說是思路指引,讓我能夠清晰地看到,如何將法律條文轉化為實際的安全工作內容,並且如何通過等級保護的體係來量化和評估安全成果。這對於我這樣一個需要不斷學習和成長的技術人員來說,無疑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能夠幫助我更清晰地規劃自己的職業發展道路,並在工作中更加自信地開展各項安全任務。
評分這本《網絡安全法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無疑是夏冰老師在信息安全領域的一部嘔心瀝血之作。作為一名長期關注網絡安全發展、並且在實際工作中深受相關法律法規影響的從業者,我一直都在尋找一本能夠係統性梳理並深入解讀這兩大核心體係的書籍。在翻閱瞭市麵上不少同類著作後,夏冰老師的這部作品立刻吸引瞭我。它不僅僅是對法律條文的簡單羅列,更像是一次對網絡安全治理邏輯的深度剖析。從書籍的整體框架來看,作者似乎並沒有急於呈現枯燥的法律條文,而是巧妙地將《網絡安全法》與等級保護2.0이라는更加具體的實踐框架相結閤,為讀者描繪齣一幅更為清晰、可操作的網絡安全藍圖。我個人尤其期待書中能夠對等級保護2.0的核心要素,比如“一個中心、三層四項、五層結構”等概念進行更深入的闡釋,特彆是如何將這些抽象的概念落地到具體的企業網絡安全建設和管理實踐中,這對於我們這些一綫工作者來說至關重要。同時,我也好奇作者會如何平衡法律的宏觀指導性與等級保護的微觀技術性,從而為讀者提供一個既有法律高度又能指導實踐的完整視角。期待在閱讀過程中,能夠獲得關於如何有效閤規、如何提升整體安全防護能力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評分作為一名對網絡安全治理體係感興趣的學者,我一直都在關注法律法規與技術實踐的結閤點。夏冰老師的《網絡安全法和網絡安全等級保護2.0》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項非常有價值的研究成果。它不僅僅是對現有法律和標準的梳理,更是在嘗試構建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橋梁。書中對於《網絡安全法》的解讀,我認為不僅僅停留在文本層麵,更重要的是對立法精神和治理目標的深入挖掘,這對於理解國傢在網絡安全領域的整體戰略布局至關重要。而等級保護2.0作為落實國傢網絡安全戰略的具體行動綱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特彆好奇作者將如何處理好法律的宏觀指導性與等級保護2.0的技術細則性之間的關係,如何在理論層麵構建起一個既符閤法律要求,又能指導技術實踐的理論框架。書中是否能夠提供一些關於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在實施等級保護2.0過程中的共性問題與個性化解決方案的探討?這對於推動網絡安全治理體係的深入研究和廣泛應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我期待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作者對於這些復雜關係的精妙闡釋,以及其獨特的學術見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