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论语
定价:12.8元
作者:《微经典》编委会 编
出版社: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534488290
页码:192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文摘
学而篇
子曰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
注 释
①子:古时候对男子的尊称。《论语》中的“子”都是指孔子。 ②说(yuè):通“悦”。
译 文
孔子说:“学习后时常温习,不是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开心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也是君子吗?”
有子曰①:“其为人也孝弟②,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③!”
注 释
①有子:孔子的弟子,姓有,名若。 ②弟(tì):通“悌”,敬爱兄长。 ③与(yú):通“欤”,表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
译 文
有子说:“为人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却喜欢以下犯上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以下犯上却喜欢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致于根本事务,根本建立起来,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吧!”
子曰:“巧言令色①,鲜矣仁!”
注 释
① 色:好的面貌,此处指假装和善。令,美好。
译 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而假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会有仁心的。”
曾子曰①:“吾日三省吾身②: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③?”
注 释
①曾子:孔子的弟子,姓曾,名参,字子舆。 ②三省(xǐng):多次反省。 ③传:老师传授的学业。
译 文
曾子说:“我每日里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竭力了?与朋友交往是否做到守信了?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否复习了?”
子曰:“道千乘之国①,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 释
①道(dǎo):通“导”,治理、引导。乘(shèng):指古时候用四匹马拉的兵车。春秋战国时代,常以兵车数量的多寡表示一个国家国力的强弱。
译 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千辆战车的大国,要严谨、认真地处理国政,恪守信用,节约开支,同时要爱护臣民,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译 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门在外要恭顺,言行谨慎而讲诚信,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之人。做到这些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去学习知识。”
子夏曰①:“贤贤易色②;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③;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注 释
①子夏:孔子的弟子,姓卜,名商,字子夏。 ②贤贤:重视贤德。易色:轻视表面的姿态。 ③致:献出,委弃。
译 文
子夏说:“能够重视贤德而轻视表面姿态;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侍奉君主能够献出自我;同朋友交往能够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译 文
孔子说:“君子若是不庄重就没有威信,即使去读书也不牢固。要以忠信为主。不要与那些不如自己的人做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曾子曰:“慎终追远①,民德归厚矣。”
注 释
① :指父母过世,这里引申为父母的丧事。
译 文
曾子说:“慎重对待父母的丧事,缅怀追祭久远的祖先,老百姓就会逐渐变得忠厚老实了。”
《论语》的部分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它更像是智慧的结晶,字字珠玑,句句深刻。初读时可能会觉得有些晦涩,但随着反复品味,便能感受到孔子思想的博大精深。书中探讨的不仅仅是为人处世的道理,更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有德行、有智慧、有担当的人。我常常在遇到困惑的时候翻开《论语》,寻找其中的启示。比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同理心,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还有关于学习的态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更是提醒我们要学以致用,不能死记硬背。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普适性,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性的本质和对真善美的追求是永恒不变的。《论语》让我开始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思考人生的意义,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敬意。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领我不断成长。
评分“史记中国通史”这个说法,让我一开始有点疑惑,不知道具体会包含哪些内容。但读了之后发现,它更像是对《史记》中所包含的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更广泛的延伸和补充。它并没有局限于《史记》本身的篇章,而是将《史记》的精髓融入其中,并延伸到更远的年代,甚至涵盖了一些近现代的历史事件。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的叙事方式非常流畅,语言也比较通俗易懂,即使是对历史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地跟随作者的思路。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述历史事件时,会适当地加入一些解读和分析,帮助读者理解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发生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让你思考“为什么会发生”以及“这带来了什么”。这部分内容让我对中国历史的理解更加全面和深入,也激发了我对一些历史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评分“中国上下五千年”这部分,我一开始以为会是比较流水账式的历史叙述,但读下来发现远非如此。它以一种非常宏观的视角,梳理了中国历史从古至今的脉络,将不同朝代的特点、重要的历史事件、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都展现得淋漓尽致。我特别欣赏它在介绍每个朝代时,不仅仅停留在政治军事层面,还会涉及到当时的经济、文化、科技、社会风貌等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立体的历史图景。这种编排方式让我对中国历史的整体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形成了一个连贯的故事。书中还穿插了一些有趣的历史典故和人物故事,让历史学习不再枯燥乏味,反而充满了吸引力。我感觉通过阅读这部分,我的历史知识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对中国这个古老文明的韧性和生命力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这套书的包装很精美,拿到手的时候就觉得很有分量,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印刷清晰,字体大小适中,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我特别喜欢《史记》的部分,它不仅仅是枯燥的历史事件堆砌,而是用非常生动的语言讲述了那个时代的人物风貌和波澜壮阔的事件。司马迁的笔触之下,那些帝王将相、文臣武将仿佛活了过来,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雄心壮志、他们的跌宕起伏,都深深地吸引着我。我尤其对那些帝王之间的权力斗争和政治博弈感到着迷,也对那些为国家鞠躬尽瘁的英雄人物肃然起敬。书中对历史事件的考证也非常严谨,虽然我不是专业研究者,但也能感受到作者在史料上的用心。读《史记》让我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对那些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关键人物和事件有了更清晰的脉络。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那个遥远而辉煌的时代。
评分“历史知识历史故事 中小学读TJ”这个标注,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适合学生阅读。它在内容的选择上,既有扎实的知识性,又不失故事的趣味性。我在阅读过程中,时常会回想起自己上中学时的历史课,如果当时能有这样一套书,学习历史一定会轻松很多。它将复杂的历史概念用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将枯燥的年代和事件变成引人入胜的故事。书中对人物的刻画也很生动,让我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命运。而且,它并没有为了迎合中小学生而牺牲历史的严谨性,在史实的呈现上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准确度。这套书的优点在于它能够点燃年轻人对历史的兴趣,让他们在阅读中爱上历史,从而主动去探索和学习。我感觉这套书在培养历史思维和人文素养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评分差不多,就是比我想像的小
评分还好
评分精装不错
评分书太小,:但基本满意吧
评分书太小了,巴掌书、还好拿着不累
评分特别小的两本书
评分这书真精致呀!
评分小人书呢?
评分值得购买的一次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