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6953178
版次:3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CT and MR i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76
正文语种:中文
1 颅脑CT和MR检查特殊技术
1.1 弥散加权成像
1.1.1 概述
1.1.2 正常脑弥散加权成像表现
1.1.3 弥散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
1.1.4 弥散张力成像的临床应用
1.2 脑灌注成像
1.2.1 脑CT灌注成像
1.2.2 脑MR灌注成像
1.2.3 脑灌注成像的临床应用
1.3 氢质子波谱
1.3.1 概述
1.3.2 常见代谢产物氢质子波谱共振峰
1.3.3 氢质子波谱的临床应用
1.4 CT和MR脑血管成像
1.4.1 概述
1.4.2 CT和MR脑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1.5 磁敏感加权成像
1.5.1 概述
1.5.2 正常脑磁敏感加权成像表现
1.5.3 磁敏感加权成像的临床应用
1.5.4 与磁敏感加权成像相关的定量方法及新技术
2 颅内钙化
2.1 生理性钙化
2.1.1 松果体钙化
2.1.2 脉络丛钙化
2.1.3 大脑镰钙化
2.1.4 基底节钙化
2.1.5 小脑齿状核钙化
2.1.6 其他部位硬脑膜钙化
2.2 病理性钙化
2.2.1 感染性疾病
2.2.2 代谢性疾病和内分泌性疾病
2.2.3 家族性疾病
2.2.4 外伤后颅内钙化
2.2.5 血管性疾病
2.2.6 放射治疗后颅内钙化
2.2.7 肿瘤性钙化
2.2.8 脑白质病及其他疾病
3 颅内出血
3.1 出血的CT和MR表现
3.1.1 出血的CT表现
3.1.2 出血的MR表现
3.2 出血应考虑的鉴别诊断
3.2.1 CT诊断出血应考虑的鉴别诊断
3.2.2 MR诊断出血应考虑的鉴别诊断
3.3 出血原因分析及鉴别诊断
3.3.1 脑实质内出血
3.3.2 硬膜下血肿
3.3.3 硬膜外血肿
3.3.4 蛛网膜下腔出血
3.3.5 脑室内出血
4 脑外液体聚积
4.1 解剖
4.2 硬膜外液体聚积
4.2.1 硬膜外积脓
4.2.2 硬膜外血肿
4.2.3 硬膜外积液
4.3 硬膜下液体聚积
4.3.1 硬膜下积脓
4.3.2 硬膜下血肿
4.3.3 硬膜下积液
4.4 蛛网膜下腔积液
5 脑室异常
5.1 解剖
5.2 侧脑室局部扩大
5.2.1 局限性脑萎缩
5.2.2 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
5.2.3 解剖变异
5.2.4 孤立性侧脑室颞(下)角
5.3 一侧侧脑室扩大
5.3.1 正常变异
5.3.2 一侧大脑半球萎缩
5.3.3 脑三叉神经血管瘤病
5.3.4 一侧室间孔阻塞
5.3.5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5.4 双侧侧脑室扩大
5.4.1 普遍性脑萎缩
5.4.2 早产儿侧脑室扩大
5.4.3 巨脑畸形
5.4.4 大脑先天发育异常
5.4.5 双侧室间孔阻塞
5.4.6 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
5.4.7 视一隔发育不良
5.4.8 胼胝体发育不良
5.5 三脑室及侧脑室同时扩大
5.5.1 导水管狭窄
5.5.2 小脑扁桃体下移畸形
5.6 全部脑室扩大
5.6.1 交通性脑积水
5.6.2 正常压力性脑积水
5.6.3 四脑室出口阻塞
5.6.4 Dandy-Walker综合征
5.6.5 四脑室内囊肿
5.6.6 孤立性第四脑室
5.7 脑室缩小
5.7.1 弥漫性脑肿胀
5.7.2 缝隙状脑室
6 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
6.1 解剖
6.2 中枢神经肿瘤分类(WHO,2007)
6.3 大脑半球肿瘤
6.3.1 星形细胞肿瘤
6.3.2 多发性胶质瘤
6.3.3 少突胶质细胞肿瘤
6.3.4 少突星形细胞肿瘤
6.3.5 室管膜肿瘤
6.3.6 星形母细胞瘤
6.3.7 大脑胶质瘤病
6.3.8 神经节细胞瘤
6.3.9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
7 鞍区病变
8 桥小脑角区占位病变
9 小脑及四脑室区病变
10 松果体区及胼胝体病变
11 侧脑室占位病变
12 颅内囊性病变
13 脑白质斑点状、斑片状病变及脑皮层病变
14 基底节和丘脑病变
15 环形强化和脑膜强化
16 脑室周围带状病变
17 脑干病变
18 脊髓病变
19 椎管内硬膜下病变
20 椎管内硬膜外病变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这是一部论述中枢神经CT和MR鉴别诊断的专著,《中枢神经CT和MR鉴别诊断(第3版)》共分20章,包括:颅脑CT和MR检查特殊技术,颅内钙化,颅内出血,脑外液体聚积,脑室异常,大脑半球占位性病变,鞍区病变,桥小脑角区占位病变,小脑及四脑室区病变,松果体区及胼胝体病变,侧脑室占位病变,颅内囊性病变,脑白质斑点状、斑片状病变及脑皮层病变,基底节和丘脑病变,环形强化和脑膜强化,脑室周围带状病变,脑干病变,脊髓病变,推管内硬膜下病变,推管内硬膜外病变。每一章尽可能包括可能出现的相似征象或发生在相同部位的各种相关疾病,对疾病的临床和病理均有较详细的描述,并着重讨论其CT和MR表现特点以及鉴别诊断要点。
我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CT和MR这两种影像学技术的鉴别诊断,这可以说是临床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也是常常令人头疼的难题。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地梳理不同病变在CT和MR上表现差异的著作,并且能够提供一些实用的鉴别思路。例如,某些肿瘤在CT上可能表现出相似的影像学特征,然而在MR的T1WI、T2WI、DWI等序列上,其信号特点却可能截然不同。因此,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包含大量的真实病例图片,并配以详尽的文字解读,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我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如果书中能附带一些鉴别流程图或者总结性的表格,那就更完美了,这将极大地方便我在实际工作中进行快速查阅和参考。我深信,一本优秀的影像学教材,其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度至关重要,希望这本书能够真正成为我在日常诊断工作中的得力助手,而不是一本仅仅摆在书架上的摆设。
评分我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鉴别诊断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CT和MR这两种成像技术的相互印证和互补性。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帮助我理解不同类型的病灶,例如肿瘤、炎症、缺血、出血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在CT和MR上的影像学表现有哪些关键的差异点。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成像序列(如T1WI、T2WI、FLAIR、DWI、ADC、PWI,以及各种增强序列)在鉴别诊断中的独特价值,以及如何通过这些序列的组合来区分那些影像学表现相似的病变。我特别关注那些具有挑战性的鉴别诊断,比如不同类型的脑肿瘤之间的鉴别,或者是炎症性病变与肿瘤的区分。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基于概率的鉴别思路,或者一些帮助记忆的口诀,那将是锦上添花了。
评分作为一名影像科医生,我深知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诊断的复杂性和重要性。CT和MR作为目前最主要的两种神经影像学检查手段,其鉴别诊断能力直接影响到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我非常关注这本书是否能够全面、系统地涵盖各种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在CT和MR上的影像学特征,并且能够深入剖析它们之间的鉴别要点。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基于证据的鉴别策略,例如,如何利用特定的序列参数、造影剂的应用时机以及与其他临床信息的结合来做出准确的判断。此外,我也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疑难病例的分析,分享一些有经验的专家是如何一步步排除其他可能性,最终锁定诊断的。这本书的实用性和权威性对我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我挺喜欢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内页纸张也厚实,摸起来很有质感。拿到书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翻开了,感觉这书定价虽然不算便宜,但冲着这品质也值了。我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学诊断一直很感兴趣,尤其是在CT和MR这两大成像技术上的鉴别诊断,这块内容非常重要,也是临床上经常会遇到的难题。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梳理清楚不同病变在CT和MR上的表现差异,并且能提供一些实用的鉴别思路。比如,某些肿瘤在CT上可能表现相似,但MR的T1WI、T2WI、DWI序列的信号特点又会截然不同。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大量的真实病例图片,并且配以详细的文字解读,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如果书中能附带一些鉴别流程图或者总结性的表格,那就更棒了,可以方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快速查阅和参考。这本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度很重要,希望它能真正地成为我们日常诊断工作中的得力助手,而不是一本只能放在书架上的摆设。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在寻找能够深入理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影像鉴别诊断的优秀书籍。特别是对于CT和MR这两种互为补充的成像技术,如何有效地区分相似的病灶,一直是临床实践中的一个挑战。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将不同的病变类型,例如炎症、肿瘤、血管性疾病等,在CT和MR上的典型影像学表现进行详细的对比分析。我希望书中能够强调不同成像序列(如T1WI、T2WI、FLAIR、DWI、ADC图、增强扫描等)在鉴别诊断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解读这些序列上的信号变化。此外,我也非常看重书中对一些罕见或鉴别诊断困难病例的讨论,这能够帮助我拓展思路,提升处理复杂病例的能力。如果书中能够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和临床指南,那就更具参考价值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