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中國眾創空間元年。在這個重要的時間點,優客工場聯閤多傢研究機構推齣首部《中國眾創空間行業發展藍皮書》意義非凡。
優客工場推齣的這部《中國眾創空間行業發展藍皮書》,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概況進行瞭細緻梳理。
本書對眾創行業發展現狀進行瞭準確的判斷,也對市場各主體的角色進行瞭清晰的解釋,有助於發揮眾創空間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方麵的重大作用。
作者毛大慶先生,是優客工場和5L際創始人、董事長。歐美同學會“海歸創業學院”導師、北京眾創空間聯盟導師團團長。對眾創空間行業發展見解獨到,目光敏銳。
湛廬文化齣品
本書對眾創空間行業發展現狀進行瞭準確的判斷,也對市場各主體的角色進行瞭清晰的解釋。
本書全視角、多維度地剖析瞭眾創空間的未來發展趨勢和發展過程中可能麵對的各種問題,提齣瞭推動眾創空間發展的若乾建議。
毛大慶
優客工場和5L際創始人、董事長。擁有超過20年房地産行業開發經驗。曾任萬科企業集團副總裁,亞洲的房地産投資機構新加坡凱德集團環渤海區域總經理。
統戰部無黨派人士建言獻策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協全國委員會委員、全國工商聯房地産協會副會長、北京市政府專傢谘詢會委員、北京市政府顧問、北京市政協委員、中國歐美同學會常務理事和商會會長。
擔任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客座教授,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客座教授,東南大學建築係特聘教授,中科院MBA中心客座教授,北京大學法學院校外輔導員,清華大學研究生院客座教授,中國民營經濟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指數研究院研究員。英國測量師協會榮譽會員,注冊建築師。歐美同學會“海歸創業學院”導師、北京眾創空間聯盟導師團團長。
Ⅰ . 中國眾創空間的內涵與外延 / 001
1. 眾創空間的緣起
2. 眾創空間的四種模式
3. 中國眾創空間的基本定義和標準
Ⅱ . 政策環境分析 / 013
1. 商事製度改革
2. 普惠性稅收措施
3. 優化資本市場
Ⅲ . 中國眾創空間的發展現狀及市場需求變化 / 019
1. 中國眾創空間的發展現狀
2. 中國眾創空間的主要模式
3. 市場需求的變化
Ⅳ . 問題與挑戰 / 033
1. 眾創空間政績指標化
2. 眾創空間存在“散”和“薄”的現象
3. 區域發展不平衡
4. 盈利模式單一,資金匱乏
5. 化程度不高,運營管理人纔欠缺
Ⅴ . 推動眾創空間發展的建議 / 043
1. 閤理製定眾創空間績效指標
2. 鼓勵聯盟、投資、並購
3. 健全眾創空間投融資體係,打造全要素孵化平颱
4. 堅持市場化配置資源的原則
5. 認真甄彆金融領域的眾創空間
6. 降低準入門檻,簡化登記手續
Ⅵ . 共享辦公的經驗 / 053
1. 國外眾創空間發展特點
2. 海外創客空間鼻祖企業運營模式分析
3. 中外創新環境及眾創空間模式對比
Ⅶ . 行業趨勢及商業前景 / 075
1. 創客空間的生存模式
2. 行業趨勢
3. 眾創的世紀
附錄1 閤作、創新、共享,商業界的“共同價值” / 085
1. 閤作是現代商業的核心
2. 創新是共同價值的靈魂
3. 共享是共同價值的必然
附錄2 以化視角看共享經濟的崛起 / 101
1. 共享經濟是商業本質精神的迴歸
2. 化視角下的共享經濟
附錄3 用戶體驗是共享經濟獲得快速發展的不二法門 / 113
1. 把握用戶體驗纔是生存之本及快速發展之道
2. 共享經濟“獨角獸”們都在做用戶體驗
3. 做聯閤辦公領域好的用戶體驗
附錄4 從優客工場看共享經濟的九字要訣 / 125
1. 共享經濟重新書寫價值創造的法則
2. 共享經濟重新構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1. 中國眾創空間的發展現狀
The Status Quo of GIS in China
我國個眾創空間是2010 年10 月1 日成立於上海的“新車間”。據不完全統計,至2015 年,各地的眾創空間數量已達500 多傢(也有人說有近韆傢),其中已有近100 傢眾創空間被納入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管理服務體係。從地域分布來看,浙江、廣東、湖北、上海、北京等創新創業氛圍較為活躍的地區,眾創空間數量居全國前列,北京、上海還成立瞭眾創空間的聯盟組織。
我國的眾創空間可大緻從三個層麵來劃分。
一是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特大型城市的眾創空間。這些城市科研力量強、經濟發達,信息技術、智能化製造加工配套能力強,政府支持力度較大,創客活動也比較活躍。如北京一些眾創空間得到瞭中關村創新孵化器的授牌,享受稅收、房屋租賃資金優惠及創業孵化服務等支持。
二是科技基礎較好的中心城市的眾創空間。諸如西安、杭州、武漢、成都、廈門等地的眾創空間開始起步。但由於産業基礎以及科技服務限製,這些眾創空間缺乏較發展計劃、政策資金以及産業配套支持,發展相對滯後於一綫城市。
三是依托高校以及科技園區形成的創客空間。例如杭州的洋蔥膠囊。高校、科技園區內科研資源條件較好,能發揮教師、學生的和興趣特長,引發瞭高校創客空間的萌動和發展。
2. 中國眾創空間的主要模式
Typical Patterns of GIS in China
根據組建方式、創業服務內容和運營模式等方麵的不同,我國目前的眾創空間大緻可分為服務型、培訓輔導型、媒體延伸型、投資促進型、聯閤辦公型和綜閤生態型等6 類(見錶1)。
……
B. SOHO 3Q
SOHO 3Q 項目以短租SOHO 中國的寫字樓辦公室為形式,預訂、選位、支付等環節均為綫上模式。在SOHO 3Q,以月或周為周期,可租一個辦公桌、一個獨立辦公室,可以隨時隨地手機上預約、付款,還可以享受餐點、咖啡、復印打印等服務,客戶隻需要帶著手機和電腦來工作。
C. 無界空間/Woo Space
無界空間是北京聯閤辦公空間之一,人稱“彆人傢的辦公室”。無界空間將“創業+生活”緊密結閤起來,通過空間設計和功能性、舒適性的規劃,讓大傢在高效工作的同時,可以享受生活。無界空間是共享經濟模式的體現,在這裏可以擁有所有創業、工作所需要的服務和資源。
[研究機構簡介]
優客工場
優客工場由毛大慶先起,紅杉資本、真格基金、創新工場、億潤投資、清控科創、諾亞財富等多個投資機構共同投資,與國內多位知名企業傢聯閤創始成立。
優客工場旨在打造的聯閤辦公社區、資源高效整閤的商業社交平颱。在這裏,您可以享受舒適的辦公環境,結交的商業人脈,獲得高效的專屬服務。
“讓在平行世界裏的人能夠相互遇見”,是優客工場對創業者的鄭重承諾;“讓創業簡單,讓生命精彩”,是優客工場作為聯閤辦公空間的曆史使命。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
中國科協科學技術傳播中心是中國科協直屬事業單位,緻力於促進科技成果傳播和轉化,開展與國內外新科技成果推介相關的學術交流和科技閤作,宣傳科學文化和傑齣科學傢,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服務,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
中國與化智庫
簡稱CCG(Center for China and Globalization),是中國的化智庫,成立於2008 年,總部位於北京,目前擁有全職智庫研究和人員近百人。CCG 緻力於中國的化戰略、人纔化和企業化等領域的研究。在具影響力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智庫報告2015》中, CCG 入選值得關注智庫百強;在中國智庫排行榜中名列第七,居社會智庫首位。
北京眾創空間聯盟
集閤包括優客工場在內的北京市85 傢眾創空間、投資機構和科技企業,旨在提升眾創空間的整體發展水平,推動創新創業服務資源開放共享,為草根創業者提供更便捷的服務。
優客工場商學院
一個推行全案例教學的創業學院,聚焦失敗案例教學,沉澱案例知識庫,助力企業發展。
[摘要]
2015 年是中國眾創空間(簡稱GIS)元年,在這個重要的時間點,我們推齣瞭首部《中國眾創空間發展藍皮書》,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概況進行細緻梳理。
依托巨大的市場,中國正成為全世界範圍內共享經濟發展的新增長點。在政策引導和市場虹吸的雙重作用下,作為共享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眾創空間,璨然爆發。2016 年,以優客工場、SOHO 3Q 等為代錶的一批眾創空間,正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為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中國政府發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號召。為配閤這一戰略引導,中國政府對商事注冊製度、科研經費使用製度、創新産業的稅收減免製度等,進行瞭一係列重大改革,極大地鼓勵瞭創業、創新的熱情,一個創新創業的時代正在徐徐展開。
創業、創新的熱情催生瞭大量小微創業企業的辦公需求。這類創新企業,固然需要符閤自己創業發展階段的物理辦公條件,但更重要的是,他們更加需要一個能夠激發商業靈感、整閤上下遊閤作鏈條的創業生態。這正是共享辦公需求得以快速增長的市場基礎。
不過,蓬勃昂揚的態勢並不能掩蓋中國眾創空間在成長中的問題。概念化的“一擁而上”、缺乏明確可行的行業標準、運營主體素質和能力良莠不齊等因素,都在製約著眾創空間——這個有著龐大需求和市場前景的朝陽産業。
在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主綫的背景下,眾創空間還承擔著去化過剩産能、盤活城市存量不動産、為創新經濟發展降低成本的任務。隻有對中國眾創空間的發展現狀有清醒的認知,對行業趨勢有準確的判斷,對市場各主體的角色有清晰的厘定,眾創空間纔能在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方麵發揮更大的作用。
作為一名對科技行業和創業生態頗感興趣的普通讀者,我拿到這本《中國眾創空間行業發展藍皮書(2016)》時,內心是充滿探究欲的。2016年,我正關注著國內互聯網和創投領域的變化,對“眾創空間”這個概念有著模糊的認知,感覺它似乎是一種全新的創業支持模式,但具體的操作細節和實際效果,卻知之甚少。我特彆希望能通過這本書,瞭解當時國內眾創空間的真實生態圖景。比如,有多少真正發揮瞭作用的眾創空間?它們是如何與高校、科研機構、以及企業進行閤作的?它們在吸引早期創業團隊方麵,有哪些獨特的策略?最關鍵的是,這本書有沒有揭示齣當時眾創空間發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泡沫,或者說,是否存在一些虛有其錶的“僞眾創空間”?我對那些能夠揭示行業痛點、深入分析運營機製的章節尤為期待。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期待,更多地集中在它能否提供一些“乾貨”式的分析。2016年,是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喊得震天響的一年,那時候的新聞和報道裏充斥著各種關於眾創空間的宣傳,但真正瞭解其運作邏輯和內在價值的,可能並不多。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羅列瞭當時有多少眾創空間,有多少創業項目,而是能夠深入分析這些空間在運營過程中遇到的實際睏難,比如資源對接的瓶頸、導師體係的構建、以及如何真正幫助創業者從“想法”走嚮“落地”。而且,作為一本“藍皮書”,它應該具備一定的宏觀視野,能夠分析國傢政策對眾創空間發展的影響,以及不同地域的眾創空間在發展模式上的差異化。我特彆關注書中對於“成功案例”和“失敗教訓”的剖析,這些往往是最能體現行業真實麵貌的部分。
評分這本書我早就想找來讀讀瞭,雖然書名聽起來挺學術的,但“眾創空間”這個詞近幾年實在太火瞭,感覺不瞭解一下不行。我一直挺好奇,這些像雨後春筍一樣冒齣來的“眾創空間”到底是個什麼概念?它們真的能幫助創業者解決問題,還是隻是披著光鮮外衣的普通孵化器?尤其是2016年這個時間點,國內的眾創浪潮纔剛剛興起不久,這本書一定記錄瞭那個時代最真實的麵貌。我特彆想知道,在那個充滿激情和不確定性的時期,各個地方的眾創空間是如何摸索前行的,它們麵臨著怎樣的挑戰,又孕育齣瞭多少令人振奮的創新項目。這本書的標題裏直接點齣瞭“現狀與未來”,這讓我對接下來的發展趨勢充滿瞭期待。我希望能從書中看到一些對當時行業發展的深刻洞察,以及對未來可能走嚮的預測,無論是樂觀的還是警示性的,都能給我帶來啓發。
評分我一直對社會經濟發展中新興的業態保持著高度關注,而“眾創空間”無疑是近年來中國經濟轉型中的一個重要現象。《中國眾創空間行業發展藍皮書(2016)》這個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它應該是一份對當時行業發展狀況進行的係統性梳理和總結。2016年,正是眾創空間在中國大地遍地開花,甚至有些地方齣現瞭“遍地都是眾創空間”的討論。我非常想知道,在這種大規模的湧現背後,究竟有多少是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有多少隻是追逐政策風口而存在的。這本書有沒有對不同地區、不同類型的眾創空間進行對比分析?它有沒有從宏觀層麵去審視眾創空間在中國創新體係中的定位和作用?我特彆希望能看到一些數據支持的分析,比如入駐率、項目成功率、以及對就業的貢獻等,這些能夠更直觀地反映齣眾創空間的真實價值。
評分我拿到這本《中國眾創空間行業發展藍皮書(2016)》的時候,就立刻被它沉甸甸的紙質感和書脊上清晰的標題吸引瞭。我一直覺得,做研究或者寫報告,最怕的就是流於錶麵,隻講個大概。但“藍皮書”這個詞本身就暗示著一種深度和係統的梳理,尤其是在2016年這個眾創概念剛剛落地不久、各地都在積極探索的階段,能夠有這樣一本相對全麵的總結,實在難得。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是如何去定義和界定“眾創空間”這個新興事物的?它有沒有對不同類型的眾創空間進行分類,比如政府主導的、企業運營的、以及純粹的社會資本驅動的?更重要的是,它有沒有深入到眾創空間的核心運營模式,比如如何吸引創業者、如何提供服務、如何實現盈利,以及它們與傳統孵化器的區彆究竟在哪裏?我希望能在這本書裏找到對這些根本性問題的解答,而不是一些泛泛而談的口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