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在内容上,本书结合使用情景,全面、深入、细致地分析Android系统的源代码,涉及到Linux内核层、硬件抽象层(HAL)、运行时库层(Runtime)、应用程序框架层(Application Framework)以及应用程序层(Application)。在组织上,本书将上述内容划分为初识Android系统、Android专用驱动系统和Android应用程序框架三大篇章。初识Android系统篇介绍了参考书籍、基础知识以及实验环境搭建;Android专用驱动系统篇介绍了Logger日志驱动程序、Binder进程间通信驱动程序以及Ashmem匿名共享内存驱动程序;Android应用程序框架篇从组件、进程、消息以及安装四个维度来对Android应用程序的框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通过上述内容及其组织,本书能使读者既能从整体上把握Android系统的层次结构,又能从细节上去掌握每一个层次的等 罗升阳 著 罗升阳,1984年出生,2007年毕业于浙江大学计算机系,取得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取得硕士学位。毕业后一直从事于互联网软件开发,并且致力于移动平台的研究,特别是对Android平台有深入的理解和研究。在靠前知名IT技术社区CSDN上发表了数十篇高质量的Android系统原创性文章,并且开设博客专栏——《老罗的Android之旅》,积极与网友互动,深受大家喜爱,访问量一直居于前茅。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情景分析”方式。它不是枯燥的技术罗列,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情景”,引导读者去理解Android系统的运行机制。我尤其喜欢书中对DexOpt、ART虚拟机等内容的讲解,这让我对Android应用的执行过程有了全新的认识。之前我一直对Android应用的性能瓶颈感到困惑,读完这部分内容后,我才意识到,原来底层虚拟机的优化是如此重要。书中还对一些多线程同步、锁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对于我开发并发程序非常有指导意义。而且,作者在讲解过程中,还会时不时地给出一些“踩坑”的经验和建议,这些都是从实际开发中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能够帮助我避免走弯路。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集深度、广度、实用性于一体的优秀著作,是每一位想深入理解Android系统的开发者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罗列了Android的API,更重要的是,它告诉你这些API背后是如何运作的。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分析View绘制流程时所采用的“由外向内”的思路。从Activity的Window,到DecorView,再到ViewGroup和View,层层递进,将一个复杂而又精巧的绘制系统剖析得淋漓尽致。书中对于Measure、Layout、Draw这三个核心阶段的讲解,更是我之前学习中的一个难点,通过这本书的详细阐述,我才真正理解了它们各自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作者还花了大量篇幅讲解了Fragment的生命周期,以及它与Activity生命周期的嵌套关系,这对于我开发复杂的UI界面非常有帮助。我曾经在Fragment的生命周期管理上遇到过不少困扰,这本书无疑为我解决了许多疑难杂症。而且,书中对于一些系统级的服务,比如WindowManagerService和ActivityManagerService的分析,也让我对Android系统的整体架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已经接触Android开发一段时间的开发者来说,《Android系统源代码情景分析(第3版)》提供了一个极佳的深化理解的机会。我不再满足于停留在API层面,而是渴望了解“为什么”以及“如何”工作。书中对于内存管理、线程调度、以及一些底层库的分析,让我对Android的性能优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例如,在分析GC(垃圾回收)机制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描述GC的过程,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GC算法的优劣,以及在Android环境下的一些特殊考虑。这对于我编写更高效、更健壮的代码至关重要。此外,书中对一些常用的系统组件,如ContentProvider、BroadcastReceiver的源码实现分析,也让我对它们的工作机制有了更全面的把握,从而能够更合理地利用这些组件。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无疑能够帮助我突破瓶颈,迈向更高级的Android开发领域。
评分拿到《Android系统源代码情景分析(第3版)》这本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厚重。翻开目录,就如同踏入了一个宏大的迷宫,每一个章节的标题都像一把钥匙,指向Android系统内部的某个核心区域。我一直对Android底层的工作原理充满了好奇,但碎片化的学习资料总是让人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指明了方向。从Binder的跨进程通信机制,到Activity的生命周期管理,再到View的绘制流程,每一个章节都深入剖析了核心概念,并辅以大量的源代码解析。作者的逻辑清晰,讲解细致,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循序渐进地理解。尤其是在分析Binder时,通过一个又一个具体的场景,将复杂的IPC模型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让人豁然开朗。书中提供的代码示例也十分精炼,直击要点,避免了不必要的干扰。总而言之,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探索Android系统的每一个角落,让我对这个庞大的移动操作系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读这本书的体验,可以用“抽丝剥茧”来形容。作者非常善于将一个复杂的问题拆解成若干个小部分,然后逐一进行分析。比如,在讲解Activity的启动流程时,书中首先从 Launcher 应用发出的 Intent 开始,然后一步步追踪到 ActivityManagerService,再到 Zygote 进程的创建,最后才生成 Activity 实例。这个过程被分解得非常细致,每个关键节点都有详细的解释和代码分析。这种层层深入的分析方式,让我不会因为信息的爆炸而感到 overwhelmed。同时,书中还结合了大量的场景分析,例如“如何杀死一个应用”、“如何实现屏幕旋转”等等,这些贴近实际开发的例子,使得抽象的源代码分析变得更加具体和实用。通过这些例子,我不仅学习了源代码,更学习了如何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