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甜菜栽培技术研究理论与实践(20102015)
定价:100.00元
作者:苏文斌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1-01
ISBN:978710922587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苏文斌主编的《中国甜菜栽培技术研究理论与实践(2010-2015)/国家现代农业甜菜产业技术体系系列丛书》是在总结“十二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由国家现代农业甜菜产业技术体系长期从事甜菜产业经济、耕作栽培、植物保护、土壤营养、节水灌溉等领域的岗位科学家及团队成员共同参与,汇集了基础理论研究与栽培生产实践科学论文102 篇,本书是我国甜菜栽培技术全书分为七篇。分别是综合调研、栽培生理、土壤肥料、农艺措施、节水灌溉、病虫害防治、栽培实践等,书后附有中国甜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和我国甜菜栽培技术规程。
目录
前言综述调研篇 华北区甜菜生产存在的问题、生产布局、发展趋势及对策建议 我国甜菜栽培模式研究进展 我国甜菜生产经营方式及对甜菜产业发展的影响 甜菜地膜覆盖栽培模式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甘肃省甜菜机械化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华北地区甜菜生产机械化配套农机具的推广与应用 河北省张北县小二台村“甜菜/白菜套种”问题的调查与研究 新疆奇台地区甜菜种植模式发展变化对产量的影响 甜菜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含糖率连续提高状况分析及措施栽培生理篇 不同甜菜纸筒苗抗旱性生理指标的差异试验初报 膜下滴灌条件下甜菜水分代谢特点的研究 水分胁迫对甜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 甜菜不同基因型品种光合特性比较 甜菜铁素吸收特点及其对光合性能的影响 甜菜(BP地讹zgn—s L.)植株中铜素含量与其吸收特点的研究 糖用甜菜叶部性状表现型的规律性分析 糖用甜菜根部性状表现型的规律性分析 甜菜异地光温诱导效应初步研究 醒芽技术对甜菜幼苗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黑龙江省甜菜播种期环境因子对甜菜出苗时间的影响 甜菜不同播期出苗变化与气象等因子相关研究 播种期温度变化对甜菜出苗天数的影响 不同种衣剂对甜菜早期农艺性状及产质量的影响研究 6一苄基腺嘌呤对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聚乙二醇对甜菜种子低温萌发的影响 低温胁迫下甜菜纸筒苗叶喷植物调节剂试验 甜菜叶面喷施生长调节剂试验 外源激素对甜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4份甜菜品种生长期耐盐性研究土壤肥料篇 我国甜菜产质量主要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甜菜氮素营养及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生物能源作物甜菜和玉米在盐碱土上的生产力 甜菜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效应及推荐用量研究 锌、硼、锰肥配合施用对甜菜产糖量的影响 施用有机肥对甜菜产质量影响初探 施氮量对膜下滴灌甜菜生长速率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甜菜生育期叶面营养对提高其产量和含糖率的作用 硼素对甜菜内源激素的影响 甜菜中锌元素影响作用研究 土壤有机氮矿化特征和影响机理研究进展及对甜菜的启示 不同氮素水平下甜菜的光谱响应 施肥对甜菜氮代谢的效应研究 施肥位置对纸筒育苗移栽甜菜的产质量影响 西北区甜菜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黑土有机氮组分在甜菜生长季内矿化特征研究 温度、水分和施肥对甜菜黑土氮素迁移转化的影响 铵态氮和氨基酸态氮配施对甜菜生长特性及碳代谢的影响 采用SPAD仪进行甜菜氮素营养诊断技术研究 Enersol对糖用甜菜施用效果的初步分析 钠钾替代对甜菜生长的影响 定量施肥对甜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浅述甜菜不同施肥水平下土壤氮素释放量 氮素对甜菜代谢、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甜菜的经济价值、营养特点及其需肥规律 Effective Soil Nutrient Area of Several Crops in Northeast China Spatial and Temporal Variability of Soil Nutrients in the Black Soil Area of Northeast China农艺措施篇 育苗期延长显著提高纸筒育苗甜菜产质量 甜菜育苗期防徒长技术试验研究 不同种植密度对纸筒育苗甜菜产量和含糖的影响 甜菜不同品种块根与含糖率增长特点研究 不同覆膜栽培方式对甜菜相关性状的影响初探 甜菜纸筒育苗不同播期试验研究 不同时期揭膜对甜菜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 河西走廊不同海拔梯度对甜菜单粒种产质量的影响 播期对地膜甜菜个体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种植密度对不同类型甜菜品种的产质量性状的影响 甜菜品种不同密度大区对比试验 不同种植方式对甜菜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和含糖率的影响 新疆丸粒种甜菜适宜播种时间试验 河西走廊不同覆膜方式对甜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丹麦麦瑞博公司甜菜品种引种试验 红兴隆地区甜菜含糖率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红兴隆综合试验站甜菜新品种筛选试验 糖用甜菜品种品质比较试验结果分析 黑土区甜菜新品种间块根产量与含糖率差异 黑龙江产区甜菜新品种引进试验研究 塔额盆地引进甜菜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不同播期甜菜产量、含糖率与气象因子的灰色关联分析 不同时期播种对甜菜糖锤度及产量的影响 节水灌溉篇 对甜菜膜下滴灌高产优质农艺栽培措施的研究 膜下滴灌不同灌水量对甜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膜下滴灌条件下甜菜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 半干旱地区甜菜膜下滴灌需水规律试验 新疆昌吉地区甜菜种植中三种灌溉模式下的佳节水组合 灌水量对滴灌甜菜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影响 高寒干旱地区甜菜膜下滴灌制度研究 高寒干旱地区甜菜膜下滴灌对块根产量、含糖率以及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病虫草害防治篇 高效杀菌剂对甜菜褐斑病的防治效果及其评价 不同品种甜菜褐斑病抗性分析及早期鉴定方法研究 5种杀菌剂对甜菜褐斑病的防治研究 红兴隆甜菜综合试验站甜菜褐斑病防治试验 甜菜丛根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与应用 北方农田常用除草剂对甜菜安全生产影响初探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土壤中除草剂残留含量 两种莠去津降解菌对甜菜幼苗药害的缓解作用 甜菜田除草剂药效筛选试验栽培实践篇 新疆奇台地区甜菜多年连作高产栽培技术 新疆产区有机甜菜栽培技术探讨 浅谈甜菜高产高糖栽培技术 甜菜露地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应用 天山北坡甜菜平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 甜菜机械化耕整地种植技术及配套机械附录一 发展布局规划 我国甜菜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12-2015) 附录二 栽培技术规程 直播甜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覆膜甜菜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甜菜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甜菜地膜覆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甜菜纸筒育苗技术规程 膜下滴灌纸筒甜菜栽培技术规程 甜菜优质丰产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规程 甜菜优质丰产平作膜下滴灌栽培技术规程 甜菜优质丰产机械化栽培技术规程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农业发展充满热情的研究生,我一直渴望能够找到一本真正深入、具有指导意义的学术专著。在翻阅大量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偶然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我被它厚实的篇幅和严谨的标题所吸引。“中国甜菜栽培技术研究理论与实践(2010-2015)”——这个标题本身就透露着一种扎实的研究态度和宏大的研究视野。过去五年(2010-2015)是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各种新的技术和理念层出不穷。那么,在这本书中,作者们是如何将这些前沿的理论知识与中国甜菜的实际种植情况相结合的呢?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甜菜的最佳种植策略,包括但不限于选址、整地、播种时机、密度控制等关键环节。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为我提供关于甜菜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关键营养元素、科学施肥方法以及合理灌溉技术的深度解析。众所周知,甜菜的产量和糖分都与这些因素息息相关,精准的管理能够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本书如果能够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持和图表分析,那就更能证明其科学性和可靠性。此外,病虫害防治也是现代农业不可忽视的一环。我迫切地想知道,在2010-2015年间,针对中国甜菜普遍存在的病虫害,作者们提出了哪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还是化学防治,或者是一个综合性的解决方案?这本书的出版,为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我期待它能帮助我全面掌握中国甜菜栽培技术的最新动态和成熟经验。
评分我一直认为,农业技术的研究,最重要的是能够落地,能够真正地解决农民在生产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这本书的标题,“中国甜菜栽培技术研究理论与实践(2010-2015)”,让我看到了作者们的这种决心。他们选择了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段进行研究,这本身就说明了他们对这项研究的投入和耐心。我尤其看重“实践”二字,这意味着书中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讲解,更包含着大量的田间试验数据、案例分析以及在实际种植过程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我想了解,在这五年里,作者们是如何克服地域差异、气候多变、土壤条件复杂等现实困难,来摸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甜菜栽培技术。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不同甜菜品种的特性,以及它们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环境的需求?例如,在水分管理方面,作者们是否给出了不同生育期、不同天气条件下,精确到天数的灌溉建议?在养分管理上,书中是否提供了科学的测土配方施肥方案,或者根据甜菜的生长动态,给出阶段性的施肥指导?我还会关注书中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部分。在中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农作物因为病虫害的侵袭而减产甚至绝收,所以,一套行之有效的、环境友好的病虫害防治技术,对于甜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如果书中能够提供具体的病虫害识别图鉴,以及针对性的防治策略,甚至是一些绿色无公害的防治方法,那将是极大的福音。我相信,这本书一定能够成为广大甜菜种植者和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案头必备。
评分在当今农业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一本能够兼顾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的著作,对于任何一个致力于农业研究或实践的人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资源。这本《中国甜菜栽培技术研究理论与实践(2010-2015)》的书名,已经预示了其内容的丰富性和系统性。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甜菜在2010-2015年间,在中国不同区域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具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创新性的解决方案。我尤其对书中关于“理论”部分的深入探讨感到好奇。作者们是如何构建他们的理论框架的?是否基于最新的农学理论,如作物生理学、土壤学、遗传学等,来解释甜菜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对环境的响应机制?书中对于甜菜的基因改良、分子育种等方面的研究是否有所涉及?在“实践”方面,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详细的田间试验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方法,以增强其科学性和可信度。例如,书中是否会展示如何通过调整栽培密度、株行距等来优化群体结构,提高光能利用率?在病虫害防治方面,除了传统的防治手段,是否引入了基因工程、生物技术等更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我希望这本书不仅能为读者提供一套完整的甜菜栽培技术指南,更能激发读者对于甜菜研究的进一步思考和探索,为推动中国甜菜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评分作为一名农业企业管理者,我一直关注能够为企业带来实际效益和提升竞争力的技术信息。这本《中国甜菜栽培技术研究理论与实践(2010-2015)》的书名,让我觉得它有可能为我们的甜菜种植项目提供宝贵的指导。我非常看重书中的“实践”部分,尤其是与规模化、集约化种植相关的技术。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介绍在2010-2015年间,是如何通过优化种植模式、改进农事操作,来提高甜菜的单产和品质,并降低生产成本。例如,在水肥管理方面,是否提出了利用现代化的灌溉系统(如滴灌、喷灌)和施肥设备(如水肥一体化)来实现精准调控?在病虫害管理方面,书中是否会提供关于预测预报、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理的成熟方案,以减少农药使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此外,我也对书中关于甜菜收获、储藏和初步加工的技术进行了高度关注。如何高效地进行机械化收获,避免损失?如何科学地进行储藏,以防止霉变和腐烂?如何进行初级加工,以提高甜菜的附加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系统性的、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方案,帮助我们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坦白说,起初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惊喜。一种比较传统的、以文字为主导的风格,没有太多花哨的图饰,甚至连色调也偏于朴实。然而,当我拿到这本书,翻开第一页,那种沉甸甸的纸质和印刷的清晰度,立刻就让我对它产生了好感。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沉淀了多年心血的结晶。我一直对农作物种植技术很感兴趣,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悠久农业历史的国家,对于本土作物的深入研究,我总是抱有特别的期待。甜菜,虽然不是我们日常餐桌上最常见的蔬菜,但它在中国农业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制糖业方面。这本书的书名,直接点明了其研究的时间跨度,从2010年到2015年,这五年的时间,对于一项农业技术的研究来说,意味着大量的田间试验、数据分析和经验的积累。我很好奇,在这五年里,作者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挑战,又取得了哪些突破性的进展?书名中的“理论与实践”这四个字,更是让我看到了本书的价值所在。很多时候,理论性的研究往往脱离实际,而纯粹的实践又可能缺乏科学的指导。只有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推动技术的发展。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解答关于甜菜栽培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无论是关于土壤改良、品种选择,还是病虫害防治,亦或是水分、养分的精细化管理,都能够找到清晰、科学的解答。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对中国甜菜产业发展的一次有力推动。
评分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背景下,深入研究和优化特定作物的栽培技术显得尤为重要。这本《中国甜菜栽培技术研究理论与实践(2010-2015)》的书名,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它精准地聚焦于一个在我国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作物——甜菜,并涵盖了其在特定时期内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我对此书的期待,首先在于它能否揭示在2010-2015年这段时间内,中国甜菜栽培领域面临的主要技术瓶颈以及作者们是如何逐一攻克的。我特别想了解书中关于抗逆性品种选育和推广的内容,例如,在面对干旱、高温、低温等极端天气条件时,有哪些品种表现更佳,它们的抗逆机理是什么?另外,书中在水分和养分管理方面,是否提出了更为精细化的调控策略?例如,是否结合了甜菜的生理生化指标,来指导精准灌溉和施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分和养分的利用效率,并减少环境污染?我对于书中关于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的阐述也十分感兴趣。在那个时期,是否有新型的病虫害出现,或者原有病虫害的抗药性增强?作者们是如何通过科学的监测、预警以及集成多种防治手段(包括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并保障甜菜的健康生长?我期待这本书能提供一系列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指南,帮助中国甜菜产业应对未来的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评分我是一个对土地和作物充满敬畏的农民,虽然我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但我一生都在和土地打交道。我一直觉得,我们老一辈的种植经验虽然宝贵,但有时候也需要科学的理论来指导,这样才能种出更好的作物,日子才能越过越好。这本书的题目,“中国甜菜栽培技术研究理论与实践(2010-2015)”,让我觉得它可能是专门为我们这种人写的。因为它既谈“理论”,又谈“实践”,而且还说了是“中国”的甜菜,“2010-2015”这五年,正是我们村里开始琢磨着多种点甜菜的时候。我最想知道的是,这本书里有没有讲怎么让甜菜长得又壮又甜?比如说,哪种地最适合种甜菜?种之前地要怎么弄?是深翻还是浅翻?播种的时候,种子要隔多远?出苗以后,该怎么管?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方法,能让甜菜的根长得更深,吸收到更多的养分?我听说,种甜菜最怕的是天旱和涝,这本书里会不会讲,旱了的时候该怎么浇水?涝了的时候该怎么办?还有,甜菜有时候会生虫子,长一些怪病,这本书里会不会讲,怎么认出来这些虫子和病,还有,用什么办法能把它们治好,而且不会把地给弄坏了?我最希望的是,这本书里说的,都是我们能看得懂、学得会、做得来的。我希望它能像个老先生一样,耐心地告诉我,怎么把甜菜种好,让我们的收入也能跟着甜菜一起“甜”起来。
评分我是一名在农技推广一线工作的技术人员,常年与种植户打交道,深知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鸿沟。因此,当我看到《中国甜菜栽培技术研究理论与实践(2010-2015)》这本书时,我立刻感受到了它的重要价值。我非常看重这本书对于“实践”部分的详细描述,因为只有真正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被广大种植户所接受和采纳。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详尽的案例分析,展示在2010-2015年间,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的甜菜种植户是如何运用书中介绍的技术,并取得了哪些实际成效。例如,在机械化作业方面,书中是否对甜菜种植、管理、收获等环节的机械化技术进行了介绍和评价?是否提供了关于不同类型农机具的选择、使用和维护方面的指导?在绿色生产方面,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提高甜菜品质、保障食品安全方面的技术。例如,是否提出了减少农药、化肥使用的策略,推广有机种植、测土配方施肥等技术?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甜菜的收获、贮藏和加工技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其商品价值和延长市场供应期?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工作中的得力助手,能够让我将最新的、最实用的甜菜栽培技术,有效地传达给广大种植户,帮助他们提高产量、增加收入,推动中国甜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评分在我接触到的许多农学研究文献中,能够将严谨的学术探究与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完美结合的作品并不多见。而这本《中国甜菜栽培技术研究理论与实践(2010-2015)》的书名,恰恰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于农业知识更新的需求。我个人关注的重点在于,作者们是如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2010年至2015年这五年间中国甜菜种植的实际情况,提炼出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技术体系。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影响甜菜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并给出相应的优化方案。例如,在土壤管理方面,是否对不同土壤类型(如沙土、黏土、盐碱地等)的改良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是否提供了具体的有机肥和化肥施用量以及最佳施用时机?在品种选择上,书中是否对国内主流甜菜品种的优劣势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根据不同的气候带和土壤条件推荐适宜的品种?此外,我非常关注书中关于精准农业技术在甜菜栽培中的应用。在这五年里,是否引入了遥感、GIS、GPS等技术来监测甜菜的生长状况,并据此进行精准灌溉、施肥和病虫害预警?如果书中能够详细介绍这些技术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案例,并提供相应的成本效益分析,那将极具参考价值。我对这本书抱有极高的期望,希望能从中获得前沿的理论知识和可复制的实践经验,从而为中国甜菜产业的现代化发展贡献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上,“理论与实践”四个字,就像是为我这样的读者量身打造的。我一直对农业技术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希望能够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同时也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因此,这本书的跨度,从2010年到2015年,以及它聚焦于“中国”的甜菜栽培,都让我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在过去这五年里,中国甜菜的种植究竟有哪些新的进展。比如说,在品种改良方面,是否有推出更适应中国气候和土壤的新品种?这些品种在产量、抗病性、糖分含量等方面,相比之前的品种,有哪些显著的提升?在种植技术方面,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一些具体的、创新的耕作方式?例如,关于土壤改良,是否提供了更科学、更环保的措施?关于水分管理,是否能够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气候条件,给出精准的灌溉建议?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病虫害防治的部分。我希望能够看到书中提供详细的病虫害图谱,以及针对性的、综合性的防治方案,最好是包含绿色、环保的防治方法。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技术指南,更是一份沉淀了中国甜菜研究人员智慧的宝藏,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其中,汲取知识,并希望能将这些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