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商品名稱: | 中論頌:梵藏漢閤校.導讀.譯注 |
| 作者: | 葉少勇 |
| 定價: | 68.0 |
| 齣版社: | 中西書局 |
| 齣版日期: | 2011-06-01 |
| ISBN: | 9787547502396 |
| 印次: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32開 |
| 內容簡介 | |
《中論頌》是公元二三世紀時印度論師龍樹的代錶作,是大乘佛教的義理基石。該論上承般若經,下啓中觀派,闡述“一切皆空”的思想體係,主張一切存在唯是名言而無對應自體。這一思想不僅影響瞭後世所有的佛教宗派,在人類思想也獨樹一幟。 5世紀初鳩摩羅什將青目釋《中論》譯漢,對中國佛教的義理研習和宗派沿革産生瞭深遠的影響,龍樹由此被譽為“八宗共祖”。 本書輯《中論頌》梵藏本以及什譯於一處,力求匯校善本並吸取學界研究成果。書中附上筆者直接譯自梵文的現代漢語譯注,並在每一品的開頭添設“導讀”以疏通文義,希望能為有誌研習《中論》者提供有益的參考。 |
| 目錄 | |
總序 縮略語 前言 導論 校勘說明 第1品 緣之考察 第2品 已行、未行、正行之考察 第3品 處之考察 第4品 蘊之考察 第5品 元素之考察 第6品 貪著與貪著者之考察 第7品 生、住、滅之考察 第8品 業與作者之考察 第9品 取者與取之考察 第10品 火與燃料之考察 第11品 輪迴之考察 第12品 苦之考察 第13品 真實性之考察 第14品 和閤之考察 第15品 有與無之考察 第16品 纏縛與解脫之考察 第17品 業與果之考察 第l8品 我與法之考察 第19品 時間之考察 第20品 因與果之考察 第21品 生成與壞滅之考察 第22品 如來之考察 第23品 顛倒之考察 第24品 四聖諦之考察 第25品 涅槃之考察 第26品 十二支之考察 第27品 見之考察 引用文獻 術語索引 |
從內容結構上看,此書的編排邏輯性極強,層次分明,循序漸進。它似乎並非簡單地堆砌資料,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知識組織結構。導讀部分想必為讀者構建瞭一個宏觀的哲學框架,讓人們在深入細節之前,首先對所學內容的地位和意義有所定位。這種自上而下的學習路徑,極大地提高瞭知識吸收的效率。特彆是對於需要進行係統性研究的人士來說,這種結構化的呈現方式,無疑是構建自己研究體係的絕佳藍圖。每次翻閱,都能發現新的關聯和啓示,證明瞭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絕非淺嘗輒止的入門讀物可比擬。
評分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與其說是“閱讀”,不如說是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它不僅僅是將晦澀的古代典籍呈現在現代讀者麵前,更像是搭建瞭一座溝通古今智慧的橋梁。我特彆欣賞它在文本處理上的嚴謹態度,無論是對每一個詞語的考量,還是對不同語種間細微差彆的捕捉,都展現齣瞭紮實的學術功底。這種細緻入微的解讀,使得原本難以觸及的深層概念變得相對清晰可辨,極大地降低瞭普通學習者進入這一領域門檻。每每在感到睏惑之處,總能從附帶的導讀和譯注中找到及時的指引,仿佛有一位經驗豐富的智者在身旁耐心解惑,這種學習體驗是極其寶貴的。
評分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這本書在學術嚴謹性和可讀性之間找到瞭一個近乎完美的平衡點。它既能滿足頂尖學者的校勘需求,通過精細的梵藏漢對照展現瞭無懈可擊的文本基礎,又能夠引導有誌於深入瞭解中觀思想的初學者披荊斬棘,步入殿堂。這體現瞭一種極高的編輯和翻譯的責任感,即對經典抱持敬畏,同時又緻力於讓這份智慧能夠跨越時間與語言的障礙,惠及更廣大的群體。能夠擁有一本如此全麵、細緻且富有洞察力的參考書,對於任何緻力於研究東方智慧的人來說,都是一件幸事,極大地拓寬瞭我的思考邊界。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著實讓人眼前一亮,那種沉穩中帶著古樸的氣息,光是捧在手裏就能感受到它厚重的文化底蘊。紙張的質感也十分考究,觸感細膩,墨色的印刷清晰銳利,即便是繁復的梵文和藏文校勘對照,也能保持極高的可讀性。封麵設計上,或許采用瞭某種象徵性的圖案或者書法元素,暗示瞭其中蘊含的深邃哲理,讓人在閱讀之前就已經進入瞭一種肅穆的沉思狀態。這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像是一件精心製作的藝術品,體現瞭齣版方對經典文本的尊重與匠心。從第一印象來看,它就成功地為接下來的深度學習打下瞭堅實的基礎,讓人相信裏麵收錄的資料一定是經過嚴謹細緻的整理和校對。這種對外在形式的極緻追求,往往也預示著內容上的精益求精,讓人對其內在價值充滿瞭期待。
評分這本書的譯注部分,簡直是功德無量。對於非專業人士而言,直接麵對梵藏文本的對照無疑是天書,但高質量的譯注就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為迷航的讀者指明方嚮。我注意到,譯者在處理那些極具印度哲學特色的概念時,並沒有采取一味直譯或簡單套用現代詞匯的做法,而是結閤瞭大量的背景知識和曆史語境進行闡釋,力求貼閤原意,同時又不失其思想的穿透力。這種平衡的藝術處理,使得文本在保持其原汁原味的同時,又能有效地與當代讀者的思維模式進行有效銜接,真正做到瞭“信、達、雅”的統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