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补药材家用手册 健身与保健 书籍

滋补药材家用手册 健身与保健 书籍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药材
  • 滋补
  • 保健
  • 健身
  • 养生
  • 中药
  • 家庭医学
  • 健康生活
  • 食疗
  • 传统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青草书店专营店
出版社: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35270603
商品编码:23963177835

具体描述

  商品基本信息,请以下列介绍为准
商品名称:滋补药材家用手册 健身与 书籍
作者: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定价:49.8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535270603
印次:
版次:
装帧:
开本:小16开

  内容简介
本书简要介绍了中医的基础理论、病因病机、诊断方法、中药的配伍、使用常识以及中医药养生的渊源、分类、常用剂型、注意事项;根据中药的功效,分类介绍了常用的120味中药的养生用法,每种中药包括原植物、药材、饮片的彩图、来源采制、用名、性味归经、功效主治配伍、用法用量、使用注意、简单鉴别、养生药膳简方以及参考资料,此外还简要介绍了160多个经典名方,以及常见的240多个中成药。
疏漏之处、不妥之处,衷心希望读者斧正。

  目录

科学认识中医中药
/ 1中医与阴阳五行 / 1
中医病因病机
/ 5
中医原则
/ 7
中医四诊 / 8
中医八纲辨证
/ 9
中药的四性五味、归经与毒性
/ 13
中药的炮制 /
17
中药的应用 /
18
中药的煎法、服法与贮藏
/ 21

第二章
医药养生概论
/ 25中医药养生的概念、起源及特点
/ 25
中医药养生的分类
/ 28
中药养生常用剂型
/ 31
中药养生的应用原则
/ 37

第三章
常见补益类中药与养生
/ 40常见补气类中药与养生 / 41
人参 (《神农本经》) / 42
西洋参(《增订本备要》) / 45
太子参(《中国植物志》) / 47
黄芪(《神农本经》) / 49
山药(《神农本经》) / 51
参(《增订本备要》) / 53
大枣(《神农本经》) / 55
甘(《神农本经》) / 57
沙棘(《晶珠本》) / 60
绞股蓝(《救荒本》) / 62
红景天(《四部医典》) / 64
常见补血类中药与养生
/ 66
当归(《神农本经》) / 66
阿胶(《神农本经》) / 69
何乌(《何乌录》) / 72
熟地黄(《本图经》) / 74
白芍(《本经》) / 76
龙眼肉(《本经》) / 78
鸡血藤(《本纲目拾遗》) / 80
常见补阴类中药与养生
/ 81
枸杞子(《别录》) / 82
女贞子(《神农本经》) / 84
……

  摘要
人参 (《神农本经》)
   
★原植物、药材及饮片图
   
★来源、采制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以吉林抚松县产量大,质量好,称吉林参。野生者名“山参”;栽培者称“园参”。园参一般应栽培6~7年后收获。鲜参洗净后干燥者称“生晒参”;经沸水浸烫后,浸糖汁中,取出晒干称糖参(白参);蒸制后干燥者称“红参”;加工断下的细根称“参须”。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切片或粉碎用。
   
★用名野山参、园参、吉林参、红参、白参、糖参、人参
   
★性味归经甘、微苦,平。归肺、脾、心经。
   
★功效主治及配伍 1.大补元气:用于气虚欲脱之证,单用或与附子同用。2.生津止渴:用于津伤口渴及消渴症。常与麦冬、五味子配伍。3.补脾益肺:用于脾肺气虚之证。 治肺气咳喘、痰多者,常与五味子、苏子、杏仁等同用。  因脾虚不运常兼湿滞,常与白术、茯苓等配伍。 若脾气虚弱,导致长期失血者,常与黄芪、白术等配伍。 若脾气虚衰,气虚不能生血,以致气血两虚者,可与当归、熟地等配伍。4.安神:用于失眠多梦。常与酸枣仁、柏子仁等配伍。  5.补益肾气:治虚喘,常与蛤蚧、五味子、胡桃等同用。      治肾阳虚衰,肾精亏虚之阳痿,则常与鹿茸等配伍。
   
★用法用量入药煎服,3~15g;挽救虚脱可用15~30g。宜文火另煎分次兑服。或熬膏,或泡酒,或入丸、散。炖服:将人参切成2mm薄片,放入瓷碗内,加满水,封密碗口,放置于锅内蒸炖4~5小时即可服用。  
   
嚼食:以2~3片人参含于口中细嚼,生津提神,是简单服用方法。 
   
磨粉:将人参磨成细粉,每天吞服,用量一般每次1~15g。   
   
冲茶:将人参切成薄片,放在杯中,用开水冲泡,闷盖5分后即可服用。  
   
泡酒:将人参切成薄片装入瓶内用50°~60°的白酒浸泡,每日酌情服用。
炖煮食品:人参在食用时常常伴有一定的苦味,如果将人参和瘦肉、小鸡、鱼等一起烹炖,可消除苦味,滋补强身。
   
★使用注意     1.实证、热症而正气不虚者忌服。   2.不宜与藜芦、五灵脂、莱菔子同用,服人参不宜喝茶、吃萝卜。3.长期服人参或人参制剂,可出现腹泻、皮疹、失眠、神经过敏、血压升高、忧郁、性欲亢进(或性功能减退)、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出血是人参急性中毒的特征。4.常规保存法:对确已干透的参,可用塑料袋密封以隔绝空气,置阴凉处保存即可。
   
★简易鉴别方法人参的基本特征(如有无芦头、芦碗、细横纹,断面有无菊花纹等):主根呈圆柱形或纺锤形,上端连接较细的根茎(芦头),有不定根()和稀疏的碗状茎痕(芦碗)4~6个交互排列,下部分出2~4支根及少数侧根,表面淡黄色,有不规则纵皱纹及细皱纹,主根横纹细密成环。断面黄白色,可见放射状裂隙,散有黄棕色小点,香气特异,味微甘、苦。常见的伪品:①茄科植物华山参的根:有毒性,服用后常引起中毒。②豆科植物豇豆的根:横断面略呈1~2层棕色环,味淡有豆腥气。③商陆科植物商陆的根:横断面有多层明显淡棕色同心环纹,味微甜后苦,久嚼麻舌,生用有毒。
   
★养生简方、药膳1.人参杞子粥:粳米100g,人参5g,枸杞子15g,枣(干)5g。做法:大米洗净放在水里泡30分钟后沥干水分,大枣去籽后切丝,



《滋补药材家用手册:健身与保健》是一本面向广大读者,致力于提供科学、实用、易懂的药材保健知识的读物。本书旨在打破传统药材知识的壁垒,将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科学养生理念相结合,帮助您在日常生活中,轻松掌握辨识、运用各类滋补药材的方法,从而提升身体素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达到健身与保健的双重目的。 本书内容涵盖广泛,从基础的药材知识普及,到针对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具体应用方案,层层深入,详实可靠。我们将首先引导您认识那些最常见、最安全、最有效的家用滋补药材。例如,人参的种类、功效与服用禁忌;枸杞的明目养颜、补肾益精作用;黄芪的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当归的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以及西洋参的清热养阴、生津止渴等。我们不仅会介绍它们的性味归经、主要功效,还会详细讲解如何辨别药材的品质,如望、闻、切等基本方法,让您在选购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买到劣质或假冒产品。 随后,本书将重点阐述如何将这些药材巧妙地融入您的日常饮食中,实现“药食同源”的养生理念。我们将提供大量易于操作的食谱,例如,针对体虚乏力人群的黄芪鸡汤、党参排骨汤;希望改善睡眠的酸枣仁粥、莲子百合羹;需要补肾固精的核桃芝麻糊、杜仲腰花;以及针对女性经期调理的红糖姜枣膏、当归红花鸡蛋汤等。这些食谱都经过精心设计,兼顾了药材的功效性与食材的搭配性,不仅美味可口,更蕴含着丰富的养生智慧。我们会详细说明每道食谱的制作步骤、所需食材的用量,以及适合的服用人群和注意事项,让您即使是厨房新手,也能轻松上手,为自己和家人制作出充满爱意的养生佳肴。 除了药膳食疗,本书还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药材泡酒、泡茶、炖汤等方式来发挥其养生功效。例如,如何制作具有舒筋活络功效的药酒,如何根据季节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材来冲泡养生茶,以及如何用砂锅慢炖的方式来最大限度地提取药材的精华。对于不同体质的人群,我们将提供个性化的药材搭配建议。例如,阳虚体质者适合温补的药材,如鹿茸、肉桂;阴虚体质者适合滋阴的药材,如麦冬、沙参;气虚体质者适合补气的药材,如太子参、山药;血虚体质者适合补血的药材,如熟地黄、阿胶。我们将以清晰的图表和文字说明,帮助您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养生方案。 本书还将聚焦于“健身与保健”这一核心主题,详细讲解药材在提升运动表现、促进运动恢复、预防运动损伤等方面的作用。我们会介绍一些能够增强体力、耐力的药材,如人参、黄精;能够缓解肌肉疲劳、加速伤口愈合的药材,如三七、乳香;以及能够帮助关节灵活、预防骨质疏松的药材,如骨碎补、杜仲。您将了解到如何在运动前后合理运用这些药材,例如,在剧烈运动前饮用一杯太子参茶,可以帮助您更好地进行耐力训练;运动后用含有活血化瘀药材的热敷包敷在肌肉酸痛的部位,可以有效缓解不适。 此外,本书还将关注不同年龄段和特殊人群的保健需求。对于儿童,我们会介绍一些温和的、能够增强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的药材,如太子参、山药、茯苓;对于老年人,我们会重点讲解能够延缓衰老、改善记忆力、增强骨骼健康的药材,如枸杞、何首乌、杜仲;对于亚健康人群,我们将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例如,针对长期伏案工作者,我们会介绍有助于缓解颈椎不适、改善视力的药材;针对长期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我们会介绍有助于安神宁心的药材。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它会带领您认识一些功效显著但相对不那么为人所熟知的“宝藏”药材。例如,灵芝的抗氧化、提高免疫力、抗肿瘤的潜力;藏红花的活血化瘀、散郁开结功效;以及一些具有特殊排毒、解毒作用的草本植物。我们将以科普的方式,为您揭开这些神秘药材的面纱,让您有机会将更广泛、更有效的天然疗法融入您的健康管理体系。 为了让本书更具实用性,我们还特别辟出了“常见病症的药材辅助调理”章节。针对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失眠多梦、皮肤问题等常见的健康困扰,本书将提供基于药材的居家调理建议。例如,感冒初期,可以用葱白、生姜、红糖煮水饮用;消化不良时,可以用山楂、陈皮泡水;失眠患者可以尝试用夜交藤、合欢花煮水泡脚。这些方法不仅成本低廉,而且操作简便,能够作为现代医疗的有效补充。 在内容的呈现上,本书力求科学严谨,同时又通俗易懂。每一个药材的介绍都遵循一定的结构,包括:药材名称、别名、性味归经、主要功效、临床应用、现代药理研究(如有)、炮制方法、用法用量、禁忌人群、储存方法等。我们还会在必要时配以精美的插图,帮助您更直观地认识和辨别药材。 本书的撰写团队汇聚了中医药学专家、营养学专家以及资深养生达人,他们将多年积累的实践经验与最新的科研成果相结合,为读者带来一份权威而可靠的参考。我们坚信,通过学习和运用本书中的知识,您将能够更好地理解身体的需求,掌握主动健康的钥匙,让滋补药材真正成为您家庭健身与保健的得力助手,享受更健康、更充实的生活。 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药材的百科全书,更是一本引导您建立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南。它鼓励您主动探索,积极实践,将药材的智慧融入生活的点滴之中,最终实现身体的和谐与平衡,让健康成为您生活中最珍贵的财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我最近一直在思考如何更科学、更健康地生活,但又苦于没有门路。很多网上流传的养生方法,要么过于极端,要么效果存疑。《滋补药材家用手册 健身与保健》提供了一个非常系统、且贴合实际的解决方案。它在药材的介绍上,非常注重实用性,不仅仅告诉你有什么功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如何去辨别、如何去储存、以及最关键的,如何将它们运用到日常的饮食中。比如,它会详细讲解不同部位的药材(如根、茎、叶、果实)在滋补上的侧重点,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烹饪方式来发挥它们的最大功效。更让我赞赏的是,它在“健身与保健”的部分,并没有回避一些我可能遇到的实际困难,比如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运动,或者身体有些小毛病不适合剧烈运动。它提供了一些非常温和、且可以碎片化时间进行的锻炼方法,同时又结合了药材的调理,让我觉得这种健康管理方式是真正可持续的。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既有深度,又不失广度,让我这个普通读者也能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我近期的“精神食粮”,让我对“滋补”有了全新的认知。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滋补就等于大鱼大肉、燕窝鲍鱼,觉得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但《滋补药材家用手册 健身与保健》彻底颠覆了我的这个观念。它让我明白,很多我们身边看似普通的食材,比如生姜、大蒜、葱,在药材的角度来看,也是有着不可忽视的保健功效的。它花了很大的篇幅去讲解这些“家常药材”的特性,比如生姜的驱寒暖胃,大蒜的消炎杀菌,葱白的发汗解表,这些都是我之前完全没有深入了解过的。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仅局限于讲解单味药材,还教我如何根据不同的身体状况,比如容易疲劳、睡眠不佳、消化不良等,去搭配组合这些药材,制作出适合自己的食疗方。它还提供了很多简单易行的健身动作,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健身人士,但书里介绍的这些动作,比如八段锦、简单的拉伸,都非常适合居家练习,而且能和药膳食补形成一个很好的互补。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个小小的“家庭保健师”,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可以更好地照顾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评分

我不得不承认,我之前对“药材”的印象停留在非常狭隘的层面,觉得就是那些看起来很“厉害”的、需要去药店才能买到的名贵东西。但《滋补药材家用手册 健身与保健》彻底打开了我的视野。它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很多食材,比如陈皮、山楂、绿豆,甚至是一些常见的蔬菜,都蕴含着丰富的药用价值。它用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了这些“身边的药材”是如何帮助我们调理身体的。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它不仅仅是罗列药材的功效,而是会讲很多关于它们的小故事,或者它们的历史渊源,这样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反而充满了乐趣。而且,这本书的“健身与保健”部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像很多健身书那样讲究专业的器械和复杂的训练计划,而是更侧重于日常的、易于坚持的运动方式,比如通过简单的呼吸练习来改善体质,或者通过一些温和的运动来促进血液循环。这种将药材滋补与日常运动相结合的思路,让我觉得健康管理不再是一件“任务”,而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评分

这本书实在是太令人惊喜了!我一直对中医养生很感兴趣,但总觉得那些古籍晦涩难懂,市面上的养生书又千篇一律,要么是过于泛泛而谈,要么就是推销各种昂贵的产品。直到我偶然翻到这本《滋补药材家用手册 健身与保健》,我才找到了真正想要的东西。它不像很多书那样一开始就堆砌术语,而是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药材介绍开始,比如枸杞、红枣、黄芪这些我们都很熟悉的,但这本书却能讲出许多我之前不知道的细节。比如,为什么不同季节采摘的枸杞功效会略有不同?红枣的“枣”和“脯”在滋补上有什么区别?黄芪泡水喝的注意事项又有哪些?它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解释了这些问题,让我感觉就像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大夫聊天一样。而且,它还结合了“健身与保健”的理念,不是单纯地讲药材,而是告诉你如何将这些药材融入到日常的饮食和生活中,比如制作一些简单的药膳汤,或者用来泡茶,这些建议都非常实用,不需要什么复杂的技巧,我这个厨房小白也能轻松上手。最关键的是,这本书给我传递了一种正确的养生观,不是盲目追求“大补”,而是强调“调理”和“平衡”,让我觉得养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融入到点滴生活中的。

评分

我必须说,《滋补药材家用手册 健身与保健》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实用、最有温度的健康类书籍之一。我之前也买过不少类似的书,但要么是过于理论化,读起来像学术论文,要么就是充斥着各种广告和推销,让人看了就烦。这本书则完全不同,它以一种非常温和、亲切的语调,将复杂的药材知识变得简单易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介绍每一种药材时,都会结合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比如某某药材中含有的某种成分对心血管健康有益,或者对提高免疫力有帮助。这种科学与传统相结合的方式,让我在学习中医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科学的佐证,更加信服。而且,它在“健身与保健”的部分,也做得非常出色,不是那种枯燥的健身理论,而是将运动与药材的滋补功效结合起来,比如在运动后如何通过饮食来帮助身体恢复,或者有哪些药材适合在运动前后服用。这本书没有让我觉得有什么“秘籍”或者“绝招”,而是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健康生活方式,这种理念非常契合我追求的“细水长流”式的健康管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