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 名:戒掉拖延症,你敢吗?
作 者:墨陌
出 版 社:南京出版社
书 号:9787553313016
出版日期:2016年5月
字 数:149千字
定 价:35.00元
开 本:16开
页 数:224页
宣 传 语1.本书涉及当下的热门话题“拖延症”,这种在青少年中间蔓延开来的不良习惯却让他们引以为豪,以此标榜自己的不俗。
2.本书作者深入地剖析了拖延症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治疗拖延症的“良方”。媒体推荐
1.书中有提供了检测拖延症的指标,可以帮助你轻易地得到科学的测试。
2.这本书足以影响了数千万读者的身心灵,帮助读者获得更多心灵成长智慧和力量,帮助我们完美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作者简介
墨陌
徜徉文字世界多年,喜阅读,喜音乐。既爱诗词的婉转唯美,又爱名句的省人深思。曾受邀担任多本书籍的主编、策划人,近年来发表零碎短文若干篇,多以生活感悟,岁月沉淀为题,书写世间浮华,尘埃人生。
目录
第*章 认识拖延症:谁该为拖延负责 第*节 什么是拖延症?拖延症有多可怕?/003 第二节 你是否具有拖延症?不要恐慌,测*测就知道!/008 第三节 拖延症如何而来?是蓄意已久还是突然降临?/017 第四节 要自己的思想占主导地位,做真正的自己/025 第五节 剖析三大拖延类型,把脉除根/033 第六节 拖延症带来的恶果:招招致命/042 第七节 谁该为拖延负责?是你是我还是他?/048 第二章 分析拖延症:明确症结所在 第*节 拖延与焦虑是*对孪生兄弟,同时降生!/061 第二节 你是行为拖延还是心理拖延?都要杜绝!/068 第三节 行为拖延:是可恶的坏习惯还是应得的报应?/071 第四节 心理拖延:*场争夺控制权的较量/077 第五节 面对焦躁和拖延,找到你的心理舒适区/084 第六节 拖延症并非完全*无是处,但要就事论事/094 第三章抵制拖延症:提升自我控制 第*节 找到你拖拉的原因,看看是不是很可笑?/099 第二节 终结不必要的担心,只有行动才会知道结果/107 第三节 敢于直面恐惧的心理,不要做玻璃人/112 第四节 准确定位自己的能力,幸福就在眼前/123 第五节 我们都是*个普通人,但也要活得精彩/135 第四章消除拖延症:设定有效的目标 第*节 正念训练:集中精力做好当下之事/147 第二节 暴露疗法:循序渐进的克服恐惧/158 第三节 管理时间:把心用在真正值得的事情上/169 第四节 制定目标:你所焦虑的往往不是你真心在乎的/180 第五节 改变关系:营造*适合你的新环境/192 后记:从拖延者到行动派的10个秘诀/211 |
试读版块
我们也会教你下面几个绝招。
1.走出*门
很多人会发现*旦自己在*工作,总会不停地想*些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比如清理卧室、整理书架、收拾冰箱之类。如果这些情况在你身上发生的话,那么,就请果断地换个不会使你突然产生什么想法的地方办公吧,如此*来,才能集中精力做你手头的工作。通常,像公共图书馆、安静的咖啡厅、你的办公室都是不错的选择。
2.暂时科技禁令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高科技产品唾手可得,往往搞得我们没办
法集中精神工作。如果你总是把大把大把的时间花在摆弄你的智能
手机或是平板电脑上的话,那么,你就需要考虑暂时把这些数码产品放起来了。别紧张,这里只是说暂时,你可以给自己设定*个持续工作的目标,15分钟、半小时或是*小时—只要你觉得合理就行。*旦你设定好这个目标,就要立马关掉手机,而且在这段时间内也不要上网或是做其他事情。
3.隐藏干扰
找个东西把电视机盖上,或是干脆选择*个没有电视的地方工作。当然,也千万不能把报纸、杂志、书放在你能看到的地方。如果你在*里办公的话,那么*好花些心思给自己布置*个小小的工作区,但是也不必太完美,只要能让自己没有任何受到干扰的机会就可以了。
4.远离人群
有这样*种人,*旦到了人多的地方,就喜欢跟人闲聊,于是,拖延的问题就出现了。如果你有这种倾向的话,不妨找个没人的地方安静地工作。办公室、图书馆都是值得参考的好地方,或者,戴上耳机也是个好方法。
5.接近人群
相反,如果你在别人的目光下很少会做出拖延行为的话,那么,你就找*个可以让你暂时控制欲望,不会做出拖延行为的环境吧,以便有效排除干扰,提高工作效率。
6.谨记你的优先律
在很多拖延症患者身上,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种情景,为了自我安慰,让自己相信自己做的都是优先需要完成的工作,所以他们才没法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然而,事实上,像打扫房间、煲电话粥、到处逛商场这些被当作紧急借口的事,才是*需要改掉的。当你不想做*件事情,却跑去做另*件事情的时候,不妨停下来诚实地问问自己,究竟哪*件事情才是*该优先完成的。
7.适当颠倒*下顺序
有时候,你只需要适当调整*下做事情的顺序,那么,生活将会截然不同,并且还会因此而颇有起色。当然,没有人能*天到晚不停地工作,我们每天还需要睡觉、运动、放松和娱乐。请记住,充实的人生可以让*个人活得更健康、更精彩,所以,*定要在你的日程中包括这些事—只不过工作要优先安排。比如,不要直接给自己规定运动量,在你坐下来写报告之前,不妨洗个热水澡,吃顿营养又健康的午餐,再定下*个目标,然后努力工作*个小时,*后再去运动。此时,你很可能会发现虽然还有*些工作没有做,但是这样放松地慢跑,不失为*件惬意的事情。
8.给自己*个提醒
你可曾想过,当你做白日梦、发呆、脑袋靠在床头空空荡荡的时候,时间总是不经意地从你身边偷偷地溜走。如果你也经常这样浪费了许多白花花的时间,那么就赶紧想*个办法让自己迅速收回思想吧。比如,你可以添置*个计时器,让它每过几分钟就响*次;你也可以发送提醒通知。如此*来,*旦你的思绪飘到了九霄云外,身边这些东西就会提醒你赶紧回来,这样也就帮你克服了拖延的困扰,以便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当下的事情上。
.....
我一直对心理学书籍抱有极大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切实帮助人们解决生活困扰的著作。《戒了吧拖延症》这本书,正如其名,直击了我内心深处最痛的那个点——拖延。我是一个典型的拖延症患者,从学生时代到现在工作,无数次在截止日期前手忙脚乱,然后在“下次一定”的自我安慰中循环往复。这本书并非是那种泛泛而谈的励志读物,而是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拖延症背后复杂的心理机制。它没有用艰深的理论吓退读者,而是通过大量的心理学研究成果,结合日常生活中我们都能遇到的情境,将拖延症的成因层层剥开。作者非常巧妙地将情绪、认知、行为三者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梳理,让我恍然大悟,原来很多时候,我们不是不想做,而是被内心的某些情绪和错误的认知所阻碍。书中的一些练习和思考题,引导我深入挖掘自己拖延的具体原因,并且提供了非常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我尝试了其中一些方法,比如番茄工作法和“五分钟法则”, surprising地发现,启动一件事情比我想象的要容易得多。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如何不拖延”,更是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如何与自己的内心和解,然后以更积极、更主动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这本《戒掉拖延症你敢吗》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以为拖延症就是一种懒惰,一种意志力不坚的表现,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从更深层次的心理学角度剖析了拖延症的根源,原来很多时候,我们拖延的背后,隐藏着对失败的恐惧、对完美主义的执着,甚至是潜意识里的自我设限。书中举了很多生动的案例,有些场景我简直感同身受,比如明明知道要开始一项重要任务,但就是会不自觉地去看手机,刷短视频,或者去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然后一边懊悔一边继续。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努力点”、“坚持住”之类的空洞建议,而是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比如时间管理技巧、情绪疏导方法,还有一些调整认知模式的练习。我最喜欢的是它鼓励我们接纳不完美,认识到“完成”比“完美”更重要,这让我卸下了很多不必要的心理包袱。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那个被拖延症“绑架”的可怜虫,而是有了掌控自己时间和行动的能力。它就像一位温和而有力的心理医生,帮助我一步步走出拖延的泥沼,重新找回生活的掌控感。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简直是拖延症患者的“福音”。我一直以来都被拖延症困扰,尤其是在一些需要长期投入的复杂项目上,总是显得力不从心,最终的结果往往是草草收场,留下一堆遗憾。我尝试过很多方法,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直到我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原来很多时候,我们陷入拖延,并不是因为“不想做”,而是因为“不知道如何开始”,或者是因为内心深处的某些恐惧在作祟。这本书用一种非常人性化的方式,剖析了拖延症的心理成因,它没有一味地指责,而是引导读者去理解自己,去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书中提供的“微小行动”策略,以及“时间块”的运用,都让我觉得非常实用。我尝试着将大的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小的、可执行的步骤,并且设定明确的时间限制。 surprising地是,这种方法极大地减轻了我的畏难情绪,让我能够更容易地启动,并且保持动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戒掉拖延”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与自己和解、并最终实现个人成长的书。我强烈推荐给所有被拖延症困扰的朋友们。
评分我最近读到一本非常令人耳目一新的书,它让我对“拖延”这件事有了全新的认识。以往我总觉得拖延是一种个人品德上的缺陷,是意志力薄弱的表现,所以总是陷入自我批评的怪圈。但这本书,从一个非常独特的视角,将拖延症解读为一种复杂的情绪和行为模式,它背后可能隐藏着我们对压力、不确定性,甚至是对自身价值的担忧。书中没有给人一种“你必须立刻改变”的压力,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耐心地陪伴你一起探索拖延的根源。它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和研究案例,揭示了拖延症的各种“马甲”,比如“完美主义的伪装”、“信息收集的陷阱”等等,让我不禁回想起自己过往的种种“拖延史”,感觉作者简直是我的“肚子里的蛔虫”。最棒的是,它提供了一系列简单易行的工具和技巧,不是那种让你瞬间变得高效的“鸡血”,而是能够帮助你逐步调整心态,重新建立积极行动习惯的方法。我开始尝试一些小的改变,比如每天只关注一件最重要的事情,或者在感到抗拒时,先做五分钟。这些小小的成功,正在一点点地积累,让我对战胜拖延充满信心。
评分这本《拖延症再见》就像是为我量身定做的一本“自救指南”。我总是在该做正事的时候,被各种无关紧要的事情吸引走,然后等到最后一刻才拼命补救,结果可想而知,质量不高,压力巨大,并且伴随着深深的自责。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对“拖延”这个行为的细致解读,它不仅仅是懒惰,更可能是源于对未知的恐惧、对评价的敏感,甚至是隐藏的自我破坏倾向。作者用一种非常温和但又充满力量的语言,引导读者去正视这些内心深处的“小怪兽”。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认知重构”的部分,它教我如何识别和挑战那些导致拖延的负面思维模式,比如“我必须完美地完成这件事,否则就不要开始”或者“这件事太难了,我肯定做不好”。通过练习,我开始能够更客观地看待这些想法,并且用更积极、更现实的观点去替代它们。这本书没有提供一蹴而就的“魔法”,而是提供了一套系统性的方法论,需要我们一步步去实践,去调整。虽然我还在路上,但我已经看到了改变的曙光。我不再害怕开始,也不再害怕不完美,而是更愿意去尝试,去行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