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鬆花江傳
定價:45.00元
作者:範震威
齣版社:河北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0-01-01
ISBN:978781097430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鬆花江是一條富饒而美麗的大江,也是一條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大江。韆百年來,她那滔滔不絕的江水哺育瞭一代代各族兒女,也見證瞭曆史的滄桑巨變。作者懷著誠摯的感情,多次走進鬆花江,用優美的筆觸敘寫鬆花江的曆史變遷、經濟發展以及生態環境全方位地展示瞭母親河的迷人風采。
目錄
自序
一 鬆花江文明的曙色
一個操大弓的民族
居住在嫩江右岸的東鬍
鬆嫩兩江地域的濊貊
二 上古時代鬆嫩兩江的部族
北鬆花江兒女挹婁的崛起
夫佘的興衰
三 爭霸、衝突與新的崛起
嘯起於嘎仙河畔的民族壯歌
心嚮中土的江與人
室韋人在嫩江的崛起
四 文明演進中的海東盛國
獨領的海東盛國
渤海與東丹:消亡的背影
五 鴨子河:遼代的民族衝突與融閤
後東丹時代鬆花江西南角
鴨子河與春捺鉢獵語
齣河店之戰
混同江驕子和遼之餘緒
六 混同江文明:霸業與勃興
金源霸業與五國城悲歌
安齣虎水夢華錄
白山黑水:女真人的佑國神
金世宗和他的上京情結
七 動蕩而沉悶的江流歲月
嫩西:鐵蹄弓馬金長城
浯剌木連的兵燹之災
八 嚮統一多民族共融演進
明廷安邊與奴兒乾都司
後金——滿洲的雄起
16~17世紀的戰爭風雲
九 清代北疆風景綫
大江土地的誘惑
流放者的土地與流放者
西滿流人與嫩江風情
康熙大帝:東巡與祭祀
十 遲暮與新朝交替時代的守望
安邊守土與江上采金
鬆花江墾殖的寓言
曙光照亮天穹
十一 鬆花江的苦淚與戰歌
鬆花江的抗戰之歌
寜將碧血灑江山
十二 在母親河的懷抱裏
哈爾濱與城市明珠
鬆花江的城市珠串
十三 創傷憂思祝願
綠色植被問題
鬆嫩上遊濕地及自然保護區
鬆嫩中遊濕地及自然保護區
鬆嫩下遊濕地及自然保護區
鬆花江的汙染與對策
讓美麗主宰未來
主要參考書目
後記
再版附言
作者介紹
範震威,男,1941年生,河北平泉人。現任香港文匯報東北亞編輯部副總編輯、高級記者。曾任教師、技術員、齣版社編輯。1985年在黑龍江省人民經濟研究中心工作期間,以紀念徐霞客誕生400周年為契機.參與對鬆花江、黑龍江、烏蘇裏江流域及風土調查,並以執行編委的身份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中國的河流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些承載著厚重曆史文化的大江大河。《華夏江河傳叢書》這個係列的名字就足夠吸引人,讓我對其中每一本書都充滿瞭期待。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讀《鬆花江傳》,但僅僅是這個名字,就勾勒齣一條蜿蜒流淌的生命之河,一條在曆史長河中激蕩的人物、事件與文化的脈絡。我設想,這必然是一部詳盡描繪鬆花江地理風貌、水文特徵的書籍,它會帶我領略這片土地的壯美與秀麗,從源頭奔騰而下,匯入黑龍江的磅礴,沿途滋養齣怎樣一片獨特的土地?我想象中,它也應該深入挖掘鬆花江流域孕育的獨特文明,那些依江而生、因江而興的民族,他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藝術成就,都應該在這本書中得到生動的展現。或許,它還會講述一些關於鬆花江的傳說故事,那些口口相傳的民間智慧,那些充滿神秘色彩的民間信仰,它們共同構成瞭這條江的靈魂。想到這裏,我對這本書的期待便愈發強烈,它不僅僅是一部地理誌,更是一部關於生命、關於文化、關於曆史的史詩。
評分作為一個對東北曆史頗感興趣的讀者,我一直覺得鬆花江在整個東北的版圖中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但關於它的係統性敘述卻相對較少。《華夏江河傳叢書》推齣的《鬆花江傳》無疑填補瞭這一空白。我預感這本書會是一部融匯瞭曆史、地理、民族學等多方麵知識的百科全書式著作。它應該不僅僅停留在描述江水本身,更會深入探討這條江如何塑造瞭東北這片土地的地緣政治、經濟格局。從古代的女真、契丹、渤海國,到近代的東北開發、抗日戰爭,再到新中國成立後的工業基地建設,鬆花江沿岸一定留下瞭無數深刻的印記。我特彆期待書中能夠詳盡地梳理這些曆史事件與鬆花江的聯係,展示江水在其中扮演的推動者、見證者甚至犧牲者的角色。此外,對於鬆花江沿岸的居民,他們的生活變遷,他們的文化習俗,書中也應當有所描繪。那些散落在江畔的村落,那些世代漁獵的民族,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歌謠,都應該被這座江的“傳記”所記錄。這本書,我希望它能讓我對東北這片我一直心生嚮往的土地,有一個更深層、更全麵的理解。
評分“傳”這個字,總是帶著一種曆史的厚重感和故事的煙火氣。而《鬆花江傳》這個名字,讓我立刻聯想到瞭一條充滿生命力的河流,以及它所滋養的無數生命和故事。《華夏江河傳叢書》這個係列本身就吸引瞭我,而作為其中的一本,《鬆花江傳》在我心中的分量自然不言而喻。我設想,這本書的作者必然是花瞭很多心血去研究這條江,它不僅僅是一部地理學著作,更是一部曆史學、文化學、民俗學的集大成之作。我期待它能從最細微之處入手,比如江水中的某種微生物,江邊生長的某種植物,江上棲息的某種鳥類,然後逐步展開,描繪齣鬆花江完整的生態係統。更重要的是,我希望它能深入挖掘鬆花江流域人民的生活狀態,那些與江水共生共息的民族,他們的衣食住行,他們的節日慶典,他們的精神寄托,都應該在這本書中得到淋灕盡緻的展現。或許,書中還會穿插一些關於江河變遷、水利工程、甚至一些江邊發生的重大曆史事件,讓讀者在瞭解鬆花江的同時,也能窺見中國東北地區的發展脈絡。
評分當我看到《華夏江河傳叢書》中有《鬆花江傳》這本書時,我第一反應就是,終於有這麼一本專門介紹這條在中國東北舉足輕重的河流的書瞭!雖然我對這條江的地理位置和大概的印象有所瞭解,但總覺得缺乏一些深入的、係統的瞭解。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本詳盡的傢譜一樣,為鬆花江追根溯源,從它的源頭、支流、流域的地理環境開始,為讀者一一呈現。但更讓我期待的是,它應該不僅僅是冷冰冰的地質構造和水文數據,而更重要的是,它應該講述鬆花江所“見證”的曆史。從古代的遊牧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到近代的工業開發,再到如今的生態保護,鬆花江的每段河岸,都可能埋藏著一段段塵封的故事。我希望書中能夠穿插一些曆史事件、人物傳記,甚至是那些關於鬆花江的民間傳說和神話故事,讓這條江的形象更加立體、鮮活。我想象著,這本書會帶領我沿著江水,進行一次穿越時空的旅行,去感受這條偉大的河流所承載的厚重曆史與文化底蘊。
評分在我看來,一本優秀的圖書,尤其是關於“傳”這類主題的,絕不僅僅是枯燥的資料堆砌,而是需要有溫度、有故事。《鬆花江傳》這個書名,在我腦海中已經勾勒齣瞭一幅生動的畫麵:一條江,從高山雪原奔騰而來,穿過茫茫林海,越過廣袤草原,最終匯入大海。我想象中的它,一定是一條有“性格”的江。它時而溫順如玉,滋養著兩岸的沃野良田,孕育齣鮮美的魚蝦;時而又桀驁不馴,以洪水之勢席捲一切,留下曆史的傷痕。這本書,我期待它能夠用文學的筆觸,描繪齣鬆花江的四季變幻,春天的冰雪消融,夏天的碧波蕩漾,鞦天的層林盡染,鼕天的銀裝素裹。同時,我也希望它能講述江畔人民的奮鬥史,那些在艱苦環境中求生存、謀發展的普通人的故事,他們的堅韌、他們的智慧,他們的悲歡離閤,都應在這條江的“傳”中得到體現。這本書,應該是一麯關於生命、關於自然、關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贊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