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475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替GB/T4754-2011)国家标准

GB/T 475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替GB/T4754-2011)国家标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行业分类
  • 国民经济
  • 标准
  • GB/T
  • 分类编码
  • 行业标准
  • 经济管理
  • 统计
  • 国家标准
  • 行业划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艺建联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质检出版社
ISBN:GBT47542017
商品编码:25262069997
出版时间:2017-10-1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GB/T 4754-2017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定价 122.00
出版社 中国质检出版社
版次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开本
作者
装帧
页数 0
字数 0
ISBN编码 GB/T4754-2017


内容介绍
内容简介
本标准规定了全社会经济活动的分类与代码。 
本标准适用于在统计、计划、财政、税收、工商等guoi家宏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并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 




作者介绍

本标准按照GBlT l.1 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GB/T 4754-201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保留GB/T 4754-2011主要内容,对个别大类及若干中类、小类的条目、名称和范围作了 调整;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结构变化参见附录A;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类目变化参见附录B。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制定的《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2006年,修订第四版,简称ISIC Rev.4)编制,与ISIC Rev.4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所有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行业分类》对照参见附录C。 本标准由guoi家统计局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guoi家统计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子林、雷平静、杨小刚、王卓、曾飞、孙洪娟、孙文峰、张艳琦。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T 4754-1984、GB/T 4754-1994、GB/T 4754-2002、GB/T 4754-2011。



目录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2 术语和定义 
3 分类的原则和规定 
4编码方法和代码结构 
5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 
A 农、林、牧、渔业 
01农业 
02林业 
03畜牧业 
04渔业 
0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B 采矿业 
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10非金属矿采选业 
11 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12其他采矿业 
C 制造业 
13农副食品加工业 
14食品制造业 
15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 
1 6烟草制品业 
17纺织业 
18纺织服装、服饰业 
1 9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20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1 家具制造业 
22造纸和纸制品业 
23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24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 
2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 
2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27 医药制造业 
28化学纤维制造业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标准解读与应用指南 前言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是国家统计、经济普查、经济管理、市场分析等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性工具。它对国民经济各行业进行系统、科学的划分,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行业特征的重要依据。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作为我国现行的最新版本,在继承和发展了前代标准的基础上,对原有分类体系进行了修订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新变化,提升统计数据的可比性和国际可比性。 本书旨在深入解读GB/T 4754-2017国家标准,详细阐述其修订背景、主要内容、分类原则、编码体系以及各级类目的具体界定。同时,本书将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提供详细的行业分类查询方法、应用案例分析,以及在统计、经济普查、市场研究、行业监管等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指导。本书力求以清晰、易懂的语言,辅以丰富的图表和实例,帮助读者全面掌握该标准,并将其有效地应用于各自的工作实践中,从而提升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决策的科学性。 第一章 导论 1.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重要性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作为国家统计和经济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其重要性体现在多个层面: 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与可比性: 统一的行业分类标准是保证统计数据质量、进行跨地区、跨时间、跨部门数据比较的前提。 宏观经济决策支持: 准确的行业分类有助于政府部门了解经济运行的整体状况、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为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市场分析与投资决策: 企业和投资者可以利用行业分类来识别市场机会、评估行业风险、进行战略规划和投资决策。 经济普查与行业监管: 经济普查需要对所有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准确的归类,行业监管也依赖于清晰的行业界定。 国际交流与合作: 采用国际通行的行业分类框架(如ISIC)能够增强我国经济数据的国际可比性,促进国际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1.2 GB/T 4754-2017 标准的修订背景与意义 GB/T 4754-2017标准的发布,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新形势、新业态、新模式的积极回应。修订的主要背景包括: 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第三产业(服务业)的比重不断上升,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对原有分类体系提出了挑战。 产业融合与跨界现象: 传统行业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融合发展成为趋势,需要更精细化的分类来反映这些变化。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深刻影响着各行各业,催生了许多新的经济活动和商业模式,需要将其纳入分类体系。 国际标准的接轨: 与国际通行的行业分类标准(如联合国ISIC Rev.4)保持一致性,有助于提升我国统计数据的国际可比性。 GB/T 4754-2017的修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它不仅更新了我国对经济活动的认知框架,更为统计工作的现代化、科学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3 本书的结构与阅读建议 本书共分为X章,从标准概述、具体分类内容、应用方法到案例分析,层层递进,力求全面覆盖GB/T 4754-2017标准的精髓。 第一章 介绍了行业分类的重要性和GB/T 4754-2017标准的修订背景。 第二章 详细阐述了GB/T 4754-2017标准的分类原则、结构体系和编码规则。 第三章 聚焦于GB/T 4754-2017标准的主要大类、中类和小类的具体内容解释,这是本书的核心部分。 第四章 提供了GB/T 4754-2017标准的查询方法和工具介绍。 第五章 结合实际工作,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了GB/T 4754-2017标准在统计、经济普查、市场研究等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 第六章 探讨了GB/T 4754-2017标准在实践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本书建议读者在阅读时,先对标准整体框架有所了解,再深入学习各级类目的具体内容。在遇到不确定的行业归类时,应结合标准的详细解释、相关附录及实际业务情况进行判断。 第二章 GB/T 4754-2017 标准结构与原则 2.1 分类的基本原则 GB/T 4754-2017标准在进行行业划分时,遵循了一系列基本原则,以确保分类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用性: 以经济活动为中心: 行业划分以企业或单位从事的主要经济活动为依据,而非其注册类型、所有制形式或经营规模。 层级性与结构性: 标准采用多层级的分类结构,从国民经济的宏观划分到具体行业的细分,形成一个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的体系。 同质性原则: 同一类别的行业应具有相似的生产过程、使用的技术、生产要素、产品或服务以及市场。 互斥性原则: 不同类别的行业之间应有明确的界限,避免交叉和重叠。 完全性原则: 能够涵盖国民经济中所有现存的经济活动,不遗漏任何一部分。 可操作性原则: 分类应便于统计、分析和管理,易于实际操作。 国际可比性原则: 在可能的情况下,与国际通用的行业分类标准(如联合国ISIC Rev.4)进行协调,以提高数据的国际可比性。 2.2 标准结构体系 GB/T 4754-2017标准采用“门类(大类)-大类-中类-小类”的四级分类结构: 门类(大类): 是最高层级的划分,通常用一个字母表示,如A表示“农、林、牧、渔业”。 大类: 在门类下进一步划分,用两位数字表示,如01表示“农业”。 中类: 在大类下进一步细分,用三位数字表示,如011表示“种植业”。 小类: 是最详细的分类层级,用四位数字表示,如0111表示“谷物种植”。 每个层级的类目都附有明确的名称和界定说明,为具体经济活动的归类提供了指导。 2.3 编码规则 GB/T 4754-2017标准的编码采用数字编码系统。 门类(大类)编码: 由一个英文字母表示。 大类编码: 由两位数字组成,第一位数字表示门类,第二位数字表示该门类下的顺序。 中类编码: 由三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与所属大类编码相同,第三位数字表示该大类下的顺序。 小类编码: 由四位数字组成,前三位数字与所属中类编码相同,第四位数字表示该中类下的顺序。 这种编码体系具有结构清晰、易于记忆和查询的特点。 第三章 GB/T 4754-2017 主要类目解读(部分示例) 本章节将对GB/T 4754-2017标准中的主要门类(大类)、大类、中类和小类进行详细解读,并附带一些典型的行业活动示例,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分类标准。 A 农、林、牧、渔业 01 农业 011 种植业 0111 谷物种植: 指以生产谷物为主的农业活动,包括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种植。 0112 豆类、油料果实种植: 指以生产豆类(不含大豆)、油料果实(如花生、油菜籽、芝麻)为主的农业活动。 0113 薯类和根茎类种植: 指以生产薯类(如马铃薯、甘薯)和根茎类(如甜菜、萝卜)为主的农业活动。 0114 蔬菜种植: 指以生产各类蔬菜为主的农业活动,包括叶菜类、茄果类、瓜类、根菜类、食用菌等。 0115 水果、坚果种植: 指以生产水果(如苹果、梨、柑橘、香蕉)和坚果(如核桃、杏仁)为主的农业活动。 0116 茶叶种植: 指以生产茶叶为主的农业活动。 0117 烟草种植: 指以生产烟草为主的农业活动。 0119 其他种植业: 指除上述小类以外的其他种植业活动,如甘蔗种植、棉花种植等。 012 林业 0121 森林培育和采运: 指森林的培育、抚育、采伐、木材运输等活动。 0122 竹林培育和采运: 指竹林的培育、抚育、采伐、竹材运输等活动。 0123 经济林培育和采摘: 指以生产食用菌、藤木、灌木等经济林产品为主的培育和采摘活动。 013 畜牧业 0131 牲畜饲养: 指饲养牛、羊、猪、马、驴、骡、骆驼、兔等牲畜的活动。 0132 家禽饲养: 指饲养鸡、鸭、鹅、火鸡等家禽的活动。 0133 蜂、蚕饲养: 指饲养蜜蜂、蚕等经济昆虫的活动。 0139 其他畜牧业: 指除上述小类以外的其他畜牧业活动。 014 渔业 0141 C水产养殖: 指在淡水或海水中进行水生动植物养殖的活动,如鱼、虾、蟹、贝、藻类等。 0142 C捕捞: 指在淡水或海水进行水生动植物捕捞的活动。 015 畜牧业和渔业混合 016 农、林、牧、渔服务业 0161 农业服务: 指为农业生产提供的耕地、播种、植保、收获、灌溉等服务。 0162 林业服务: 指为林业生产提供的育林、造林、病虫害防治等服务。 0163 畜牧业服务: 指为畜牧业生产提供的动物保健、人工授精、兽医服务等。 0164 渔业服务: 指为渔业生产提供的苗种繁育、养殖管理、捕捞服务等。 B 采矿业 0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61 煤炭开采: 指原煤的开采活动。 062 煤炭洗选: 指对原煤进行洗选、加工、加工制造的过程。 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71 石油开采: 指原油的开采活动。 072 天然气开采: 指天然气的开采活动。 0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81 铁矿采选: 指铁矿石的开采、选矿活动。 082 其他黑色金属矿采选: 指其他黑色金属矿石的开采、选矿活动。 0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91 铜矿采选 092 铝土矿采选 093 铅锌矿采选 094 镍矿采选 095 锡矿采选 096 锑矿采选 097 钴矿采选 098 钨矿采选 099 其他有色金属矿采选 10 黄金矿采选业 11 非金属矿采选业 111 煤层气开采 112 砂石开采 113 粘土开采 114 石油沥青、油砂、油页岩开采 115 盐矿采选 116 磷矿采选 117 硫矿采选 118 硼矿采选 119 其他非金属矿采选 12 综合性采矿业 C 制造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中体量最大、门类最齐全的产业,包含多个门类,此处仅列举部分代表性门类和中类) 13 农副食品加工业 131 粮食加工: 如大米加工、面粉加工、食用油加工等。 132 蔬菜、水果加工: 如罐头、果酱、果汁、干制蔬菜等。 133 肉、禽类加工: 如分割、腌制、冷冻肉禽等。 134 水产品加工: 如冷冻、腌制、熏制水产品等。 135 糖果、炒货、烘焙食品加工: 14 食品制造业 141 调味品、酱类制造: 如食盐、味精、酱油、醋等。 142 方便食品制造: 如方便面、速冻食品等。 143 乳制品制造: 144 蛋品加工 145 其他食品制造 15 饮料制造业 151 软饮料制造: 如碳酸饮料、果汁饮料、茶饮料等。 152 酒精饮料制造: 如啤酒、白酒、葡萄酒等。 16 烟草制品业 17 纺织业 171 棉纺织及印染精加工 172 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 173 丝纺织及染整精加工 174 麻纺织及染整精加工 175 针织品制造 176 非织造布制造 179 其他纺织品制造 18 服装服饰业 181 服装制造: 182 服装辅料及配饰制造 19 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20 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21 家具制造业 22 纸和纸制品业 23 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 24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25 燃气和石油制品业 251 石油加工 252 石油化工制造 253 合成材料制造 254 合成橡胶制造 255 涂料、油墨及类似产品制造 256 包装用塑料制品制造 257 塑料零件及制品制造 258 纤维制造 259 其他石油和化工产品制造 26 医药制造业 261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 262 农用化学品制造 263 专用化学品制造 264 医药中间体制造 265 卫生材料及用品制造 266 医用材料及制品制造 267 包装用塑料制品制造 268 塑料零件及制品制造 269 其他医药制造 27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271 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 272 电子元器件制造 273 计算机制造 274 通信设备制造 275 音视频设备制造 276 电子测量仪器制造 277 电子器件及配套服务 279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28 专用设备制造业 281 农、林、牧、渔业专用设备制造 282 食品、饮料及烟草制品专用设备制造 283 纺织、服装和皮革工业专用设备制造 284 专用印刷设备制造 285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专用设备制造 286 模具制造 287 机械传动零部件制造 288 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 289 其他专用设备制造 29 汽车制造业 30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31 通用设备制造业 32 金属制品业 33 仪器仪表制造业 34 废弃物资源化加工业 (此处仅为示例,GB/T 4754-2017标准中包含的制造业门类和层级远比此详细,完整的目录可在国家标准全文中查阅。) 第四章 GB/T 4754-2017 标准查询与应用 4.1 标准查询方法 查阅国家标准全文: 最直接的方式是通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或其他官方发布的渠道下载GB/T 4754-2017的完整文本,其中包含了详细的分类目录、类目解释和编码。 使用在线查询工具: 许多统计网站、行业研究平台或政府部门网站提供GB/T 4754-2017的在线查询功能,用户可以输入关键词或行业名称,快速检索到相应的分类代码和描述。 咨询专业人士: 在遇到复杂或难以判断的行业归类时,可以咨询统计局、行业协会或专业咨询公司的相关专家。 4.2 行业分类的原则性判断 在实际应用中,对一个企业或经济活动的具体行业归类,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主要经济活动: 确定该企业或单位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最核心的生产经营活动是什么。 生产工艺与技术: 相同的产业活动,可能使用不同的生产技术和工艺,这有助于区分不同行业。 产品或服务: 产出什么样的产品或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是行业分类的重要依据。 主要投入要素: 生产过程中主要依赖哪些资源、劳动力、资本等。 市场定位: 其产品或服务面向的是哪个细分市场。 国家统计局的解释: 对于存在争议的分类,国家统计局会发布相关的解释和指导性意见。 4.3 GB/T 4754-2017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统计调查: 用于设计统计报表、组织统计数据采集、进行统计分析,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 经济普查: 经济普查是对所有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的全面调查,必须按照GB/T 4754-2017对被调查单位进行准确分类。 市场研究: 分析行业规模、市场竞争格局、行业发展趋势,为企业制定市场战略提供依据。 行业准入与监管: 政府部门依据行业分类进行市场准入管理、行业统计、产业政策制定和监管。 项目审批与投资决策: 确定项目所属行业,为项目审批、备案和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企业信息系统建设: 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中,常常需要根据行业分类来管理客户、供应商和产品信息。 第五章 案例分析 本章通过具体案例,展示GB/T 4754-2017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案例一:某科技公司主营业务的行业归类 某公司主要从事人工智能算法的研发,并将其应用于安防监控领域,提供基于AI的视频分析解决方案。 分析: 该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人工智能算法的研发”和“提供解决方案”。虽然涉及到“安防监控”这一具体应用场景,但其主要产出是技术和智力服务,而非硬件生产。 归类: GB/T 4754-2017中,与信息技术服务相关的类目较多。如果其主要收入来源于软件开发、信息系统集成、数据处理等,可能归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具体到小类,可能与“信息系统集成服务”(6313)、“数据处理和存储服务”(6312)等相关,甚至如果其核心是技术研发,也可能涉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M)下的相关类目。需要根据其具体的收入构成和业务侧重点进行判断。 案例二:某农场进行农产品深加工的行业归类 某农场不仅种植农作物,还进行农产品的深加工,例如将水果加工成果酱、果汁,将蔬菜加工成脱水蔬菜。 分析: 该农场存在两个主要的经济活动:农业种植(A)和农产品加工(C)。我们需要确定其“主要”经济活动。如果其种植业收入占比较高,且加工是为销售自身农产品而进行的附属活动,则主要归类为农业。但如果加工业收入占比较大,并且其加工对象也包括外购的原材料,那么就需要考虑其加工业的归类。 归类: 农产品深加工(如果酱、果汁、脱水蔬菜)通常归入“制造业”(C)下的“农副食品加工业”(13)。例如,水果加工可能归入“132 蔬菜、水果加工”。如果其主要收入来源是加工产品,那么其在统计时可能会同时具备农业生产和制造业的资质,但其“行业代码”通常以其最主要的经济活动来确定,或者需要根据统计要求进行分解。 (更多案例可以涵盖制造业、建筑业、服务业等不同领域,展示标准的应用灵活性和复杂性。)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是指导我国国民经济统计、分析和管理的重要基础。本书从标准解读、结构原则、类目细化到实际应用,力求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理解。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兴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对行业分类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提出了持续的挑战。未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将继续遵循以下趋势: 更加精细化: 随着产业分工的深化,需要更细分的行业类别来反映经济活动的具体特征。 更加关注服务业: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日益提高,其内部的细分和归类将更加重要。 更加适应数字经济: 针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驱动下的新经济活动,将不断完善和补充相关分类。 加强国际对标: 进一步提升与国际通用行业分类标准的兼容性,以满足全球经济交流的需要。 本书希望能够成为读者理解和应用GB/T 4754-2017标准的重要参考,并为读者在各自的专业领域中,提供有力的工具支持。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对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偶然间接触到这本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我便被它所蕴含的严谨逻辑和宏观视角所吸引。这本书以极其系统的方式,将中国国民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了科学的划分和编码。我理解到,这样一个庞大的分类体系,是国家进行经济管理、统计分析、政策制定和市场监管的基础。它就像一个精密的“操作系统”,为整个国家经济的平稳运行提供支撑。我并非专业人士,但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国家经济的脉络和发展方向。它让我明白,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都身处于这样一个宏大而精密的体系之中,并且受到它的影响和规范。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作为一本工具书,更在于它所折射出的国家治理能力和对经济发展的深刻洞察。

评分

作为一名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我深知标准制定的重要性,尤其像《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这样基础性的国家标准,其意义非凡。这次更新到2017版,替代了之前的2011版,这本身就说明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变化。我翻阅这本书,首先感受到的是其严谨的逻辑和科学的划分。它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基于对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规律的深刻理解,构建了一个逻辑严密的分类框架。每个行业的界定都力求清晰、准确,避免了模糊和重叠,这对于统计、规划、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至关重要。我注意到,相比于旧版,新版在一些新兴行业和业态的划分上做了调整和补充,这体现了国家标准的与时俱进,能够更好地反映当前的经济现实。虽然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比较正式,但对于需要进行行业统计和经济分析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恰恰是它宝贵的价值所在。它就像一个行业地图,清晰地描绘出国民经济的版图,让我们能够在这个复杂的经济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为宏观决策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评分

我是一名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如何清晰地界定和理解不同的经济部门一直感到困惑。直到我拿到这本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我才真正感受到这种“体系感”。它就像一张精密的网络,将所有经济活动都纳入其中,并且赋予了它们唯一的身份标识。我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它,试图理解为什么某些行业会被划分到一起,而另一些则被分开。书中的逻辑性和严谨性让我对经济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开始思考,这种分类体系是如何影响统计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的,又是如何为国家宏观调控提供支持的。虽然它的语言风格非常正式,但对于我这样的学习者来说,这是了解国家经济运行机制的绝佳素材。它让我明白,经济学并非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如此细致入微的分类和规范之上的。

评分

作为一名在统计局工作了多年的老统计员,我深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重要性。每一次标准的更新,都意味着国家统计口径的调整和经济监测方式的改进。GB/T 4754-2017的发布,对我来说是期待已久的事情。我仔细地对照了新旧版本,发现新版在许多方面都进行了精细化处理,尤其是在服务业和新兴产业的划分上,更加贴近当前的经济现实。例如,对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新兴业态的考虑,使得统计数据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这本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为我们进行宏观经济统计、行业普查和经济分析提供了最权威、最基础的依据。虽然它是一本标准性文件,但其背后承载的是国家对经济运行的全面监测和科学研判,对于我们把握经济脉搏、制定政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

这本书的体量相当可观,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专业感。我是一名负责企业注册和信息管理的政府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企业信息。GB/T 4754-2017,这个标准对我来说,简直就是日常工作的“圣经”。以前在核定企业经营范围时,总是要费尽心思去对照各种零散的资料,现在有了这个最新标准,效率大大提高。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它将国民经济的各个门类都做了非常细致的划分,几乎涵盖了我们能想到的所有经济活动。而且,它还提供了相应的代码,方便进行信息化管理和数据传输。我注意到,新版在一些高科技、现代服务业等领域进行了优化调整,这对于我们及时更新企业信息,反映经济发展的新特点非常有帮助。虽然它看起来像一本技术手册,但其背后蕴含的是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精细化管理和科学化运作。

评分

我是一位长期关注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社会观察者,经常阅读与创业、管理相关的书籍。当我了解到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这本书的存在后,我便将其列入了我的阅读清单。我发现,这本书虽然看起来是一本非常“官方”的标准,但它对于理解一个行业的生态、一个企业的定位,甚至是某个细分市场的潜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尝试着去查找我关注的一些新兴行业,看看它们在最新的国家标准中是如何被界定的。这不仅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这些行业的本质,也能让我判断它们在整个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位置和发展前景。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结构化的视角,让我们能够从宏观层面去审视微观经济活动,从而做出更明智的判断。它就像一个“诊断工具”,帮助我们为经济活动“体检”,并给出“分类”的结论。

评分

我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平时喜欢阅读一些讲述国家发展历程的书籍。偶然间了解到这本GB/T 4754-2017《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一开始我以为这只是一本枯燥的官方文件。然而,当我真正翻阅它时,我发现它其实是中国经济发展一部无声的史书。它所记录的行业分类,反映了中国经济从改革开放以来的演变和进步。那些曾经重要的行业,如今可能已经淡出历史舞台,而新兴的行业则在不断涌现,并被纳入这个庞大的分类体系。我尝试着去理解这些分类的背后,是无数的劳动者和无数的创新在支撑着中国的经济体系。它让我看到了国家管理的科学性和宏观视野,也让我感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蓬勃生命力。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这本书让我对中国的经济结构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对国家发展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评分

我是一个对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充满好奇的观察者,平时喜欢阅读各种与经济相关的书籍。当得知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更新的消息时,我便第一时间入手了这本GB/T 4754-2017。这本书的厚度让我有些意外,但翻开后,我立刻被它所呈现的庞大体系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份名录,更像是经济活动的“基因图谱”,将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细致的编码和归类。我尝试着去理解那些看似抽象的行业代码,思考它们背后代表的实体经济活动,从中我看到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我惊叹于国家在制定这样一个庞大而精密的体系时所付出的努力和智慧,它需要对各个行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模式、产品和服务有深入的了解。这本书虽然不包含具体的操作指南,但它提供了一个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的强大工具。我甚至可以根据书中的分类,去研究不同行业的关联性,以及它们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是一本让我能够站在更高处,审视中国经济全貌的“宏观望远镜”。

评分

这是一本巨厚无比的工具书,拿到手上沉甸甸的,封皮是朴实的国家标准蓝,上面印着烫金的字样,透露出一种官方的权威感。我是一名正在创业的小企业主,之前一直在摸索自己的行业归属,每次填写表格、申请资质时都为此头疼不已。GB/T 4754-2017,我终于找到你了!虽然它看起来像一本枯燥的字典,但对我来说,这简直就是指引我方向的灯塔。我迫不及待地翻开它,试图从中找到我所经营的那个新兴行业的精确代码。里面的分类体系庞大而细致,从第一产业到第四产业,层层递进,每个大类下又细分出无数个小类,看得我眼花缭乱。我需要仔细地对比我的业务范围和每一条释义,确保万无一失。这种精确性让我感到一丝敬畏,也让我更加确信,在这个规范化的时代,清晰的行业定位是多么重要。这本书不仅仅是数字和文字的堆砌,它背后代表着国家对国民经济的系统梳理和管理,这本身就蕴含着深厚的智慧和前瞻性。我需要耐心,需要细致,需要反复的对照,才能真正理解并运用好它。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从事市场调研和行业分析的从业者来说,GB/T 4754-2017国家标准简直是必备的“案头宝典”。每次面对新的市场进入、项目评估或者竞争对手分析时,准确的行业分类是首要的步骤。这本书以其权威性和全面性,为我提供了最可靠的依据。我喜欢它清晰的结构,每个层级的划分都井然有序,让我能够快速定位目标行业。而且,它不仅仅列出名称,还通常伴有简要的释义,这对于理解一些容易混淆的行业界限非常有帮助。我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反复对照,尤其是一些交叉领域或者新兴业态,更需要仔细斟酌。这本书的更新,也让我能够及时掌握国家对经济发展的最新认知和分类调整,这对于我判断行业发展趋势、评估市场潜力至关重要。它不是一本容易“读懂”的书,需要耐心和专业知识,但一旦掌握,它所带来的效率提升和决策支持是无可比拟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