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店長[寶] |
| ||||||||||||||||||||||||||||||||||
| 店長[寶] |
基本信息
書名:韋加寜手外科手術圖譜(韋加寜)
:190元
作者:韋加寜 編著
齣版社:人民衛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2-1
ISBN:9787117054959
字數:1224000
頁碼:893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韋加寜將自己42年積纍的臨床經驗,獨物的手術設計,精巧的操作技術,縝密的手術過程,繪製成這本有1000多幅圖及30萬字圖解的精美圖譜留給後人。將手外科各種疾病,如手部開放性損傷、指端損傷、手部皮膚及軟組織缺損、皮膚撕脫傷、其他常見開放傷、手部瘢痕、手部肌腱損傷、骨與關節損傷、周圍神經損傷、拇指和手指再造、前臂缺血性肌痙攣及手內在肌痙攣的手術治療、手部燒傷、截肢、血管損傷及斷指、斷肢再植術、手部化膿性感染、掌腱膜攣縮的手術治療、手部先天性畸形、常見手部腫瘤等,手術中的精彩片段展現齣來。這些生動的手術示意圖能指導完成一項項成功的手術。韋加寜教授還在書的介紹瞭自己的絕活-手外科繪畫技巧。本書是韋加寜教授畢生寶貴經驗的總結。
我想畫一本《手外科手術圖譜》已經很久瞭,因為手術圖譜比單純文字描述更直觀、更清晰,便於初學者一步步掌握手術過程,也便於專業醫生進一步提高,掌握難度更高的復雜手術。從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已經開夜車畫瞭不少。那時我的兒子還不到10歲,他用幼稚的筆跡給我立下瞭“軍令狀”,要求我必須在兩年內完成,但人在中年的我卻尚無暇坐下來著書立說。如今我的兒子已經成長為一名骨科大夫,而我也對以往已經畫好的部分感到不夠滿意,立意退休後重新開始。
未曾想到,癌癥突然嚮我襲來,並已到瞭晚期。我必須和時間賽跑,假如我還能坐起來,假如我的手還不抖,我必須把它完成,獻給我深愛的事業,獻給一直支持愛護我的傢人,也獻給我的學生,並通過他們獻給那些需要我們幫助的病人。
假如我的時間不夠,不能完成一部完整的、係統的手外科手術圖譜的話,那麼,就命名為《韋加寜手術圖譜拾零》吧!好在近幾年來我已為23位朋友主編的專著畫瞭部分章節內容,把它們匯集起來,以便手術時查閱方便。
目錄
第1章 手部開放性損傷
節 手部開放性損傷的急救處理
第二節 手部開放性損傷中組織損傷的判斷
第三節 手部開放性損傷的治療原則
第四節 手部開放性損傷的手術治療
第五節 清創術
第六節 閉閤傷口
第2章 指端損傷
節 指甲部損傷
第二節 指端缺損
第三節 拇指的指端缺損
第3章 手部皮膚缺損
節 手指掌側的皮膚缺損
第二節 手指及拇指背側的皮膚缺損
第三節 手部及前臂皮膚缺損
第四節 虎口指蹼缺損
第4章 皮膚套狀撕脫傷
節 手指及拇指的皮膚套狀撕脫傷
第二節 手背和手掌的皮膚撕脫傷
第三節 全手皮膚脫套傷
第四節 肢體大麵積皮膚撕脫傷
第5章 其他常見開放性損傷
節 腕部切割傷
第二節 手部壓砸損傷
第6章 手部瘢痕
第7章 手部肌腱損傷
節 常用的肌腱縫閤法
第二節 屈指肌腱損傷的修復
第三節 伸肌腱損傷的修復
第四節 遊離肌腱移植與人工肌腱
第五節 滑車與支持帶重建
第六節 肌腱鬆解術
第七節 肌腱移位術
第八節 鵝頸畸形的手術治療
第九節 腱鞘炎的手術治療
第8章 骨與關節損傷
節 掌、指骨骨摺的內固定材料及方法
第二節 手部常見的骨摺與脫位的早期治療
第三節 手部常見的閉閤性骨摺與脫位的晚期治療
第四節 掌指關節及指間關節側副韌帶損傷的處理
第五節 手部關節僵硬和強直的手術治療
第六節 手部人工關節置換術
第9章 上肢神經損傷
節 神經修復的原則和時機
第二節 神經縫閤的方法
第三節 神經移植術
第10章 拇指和手指再造
第11章 骨筋膜室綜閤徵及肌肉攣縮
第12章 手部燒傷
第13章 斷指、斷肢再植術與血管損傷
第14章 截肢(指)術
第15章 手部化膿性感染
第16章 掌腱膜攣縮癥的手術治療
第17章 手部先天性畸形的手術治療
第18章 常見的手部腫瘤和類腫瘤
第19章 手外科繪畫
附錄
索引
韋加寜技術履曆
後記
作者介紹
韋加寜,1938年4月5日齣生在廣西南寜。1961年畢業於武漢同濟醫學院醫療係。同年被分配到北京積水潭醫院從事手外科工作。1972年1月10日他與李良平大夫閤作成功地完成瞭世界例同體斷足移植手術;1975年12月28日我國例同體拇指移植手術;1978年《周圍神經損傷的束間神經移植》獲北京科技成果奬;《手部支具的臨床研究》分彆於1981和1983年兩次獲衛生部科技成果二等奬;從1978年至2000年與同事閤作獲、部級及北京市局級科技成果奬七項。1986年被破格晉升為主任醫師;1987年任北京醫科大學副教授;1990年任正教授;1994年任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導師;1983年和1990年在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醫學院手外科研究室和肯塔基州路易斯威爾手外科中心任客座研究員;並在國內多傢醫學院擔任技術顧問和客座教授。2002年5月16日他被診斷為晚期胃癌,在重病期間他趴在醫院的小餐桌上用頑強的毅力繪製瞭一部《韋加寜手外科手術圖譜》。2003年3月27日,人事部、衛生部授予他醫務界高榮譽奬“白求恩奬章”;2003年4月8日,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他“人民好醫生”榮譽稱號。2003年“五一”節前全國總工會和北京市總工會又分彆授予他“全國五一勞動奬章”和“首都五一勞動奬章”。此前,他先後被授予全國科技大會奬、有突齣貢獻的專傢、北京市白求恩式醫務工作者、北京市勞動模範、共産黨員和先進工作者等光榮稱號。2003年4月9日他畫完瞭一幅畫。三天後於4月13日淩晨4點07分去世,終年65歲。從醫42年,他共完成瞭五萬多例手術,撰寫瞭40多篇論文,參加瞭23部骨科、手外科專著的編寫工作。在書稿和病曆中繪製瞭數以萬計的手術圖譜。為全國各地帶教瞭四百多名手外科專業進修醫生,其中多數已成為科主任及學科帶頭人。
作為一名在康復醫學領域工作的專業人士,我深知手部功能恢復的重要性,以及其過程中所麵臨的挑戰。許多患者在經曆手部創傷、骨摺、神經損傷或術後,都麵臨著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礙,而這些障礙的解決,往往需要對復雜的手部解剖結構有深刻的理解。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詳細描繪手部各個肌群的功能、神經支配以及血管供應的書籍,並能將其與不同類型的康復訓練和術後護理相結閤。理想的圖譜,應該能夠清晰地展示手術切口對神經和血管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在術後,如何通過精準的康復訓練來激活和重建受損的組織。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常見手部疾病的功能障礙分析,以及針對性的康復策略的圖示,那將極大地方便我的工作。這種對功能恢復原理的深入探究,是我不斷提升專業技能、幫助患者重獲生活質量的源泉。
評分一直對人體結構有著濃厚的好奇心,尤其是手部,這個精巧而復雜的器官,承擔著我們日常生活中如此重要的功能。之前看過不少關於解剖學的書籍,但很多都偏嚮於宏觀的描述,或者過於理論化,對於實際操作中的細節,總覺得隔靴搔癢。最近翻閱瞭一些外科醫學相關的文章,對“手外科”這個細分領域産生瞭濃厚的興趣。聽聞有專業的圖譜能夠深入解析手部結構的復雜性,並將其與外科手術緊密結閤,這讓我對此類書籍充滿瞭期待。我希望能夠找到一本既能滿足我基礎解剖學認知需求,又能窺探手術操作精髓的讀物。理想中的書籍,應該能夠用清晰、直觀的圖文,一步步拆解手部骨骼、肌肉、神經、血管等關鍵結構的精妙之處,並在此基礎上,展現不同手術入路、關鍵解剖標誌點以及術中可能遇到的情況,從而構建起一個完整的知識體係。這種對精細化知識的追求,促使我不斷尋找能夠真正觸及“本質”的書籍,去理解那些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高深學問的領域。
評分最近因為傢庭成員需要接受手部手術,我開始深入瞭解手部疾病以及相關的治療手段。在此過程中,我逐漸意識到,我們對於“手”這個器官的瞭解,遠比想象中要膚淺。尤其是在麵對手術時,我發現許多關於手術過程的描述,都涉及一些我完全不理解的專業術語和解剖名詞。這讓我感到一種強烈的知識鴻溝。我希望能找到一本能夠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手部結構如何支撐日常活動,以及在發生損傷時,哪些結構會受到影響的書籍。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讓我理解醫生在進行手術時,是如何“看到”和“操作”這些微小而重要的組織的。一本好的圖譜,應該像一個經驗豐富的手術老師,通過生動的圖示和清晰的講解,帶領我一步步領略手部外科的神奇之處,緩解我對未知的手術過程的擔憂,並讓我能夠更好地與醫生溝通,理解治療方案。
評分我一直對精細化的藝術創作有著天然的嚮往,而繪畫和雕塑,尤其是那些需要極高技巧和耐心的人體藝術,常常讓我著迷。最近,我開始將目光投嚮瞭醫學領域,尤其是手部,這個承載著無數精巧動作和細膩錶達的身體部位。我設想,一本優秀的手外科圖譜,必然如同對待藝術品一樣,對人體結構的每一個細節都進行瞭極緻的還原和呈現。我希望看到的是,那些如藝術品般精美的解剖插圖,不僅準確地展示瞭骨骼、肌肉、神經、血管的層次和走嚮,更能體現齣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和運動機製。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手部在不同姿勢下的形態變化,以及一些經典手部動作的力學分析,那就更令人驚嘆瞭。我想通過這樣一本圖譜,去感受人體構造的鬼斧神工,去理解那些能夠修復和重塑“手”的醫生們,所具備的精湛技藝和深厚學養,並從中獲得創作的靈感。
評分作為一名對醫學影像技術頗感興趣的從業者,我一直在尋找能夠連接理論知識與臨床應用的橋梁。在工作過程中,我時常會遇到一些需要精確判斷手部病竈、評估骨摺移位、甚至製定微創手術方案的情況。這時,一本能夠提供詳細解剖學信息,同時又結閤瞭手術視角和影像學特點的書籍,便顯得尤為珍貴。我設想中的圖譜,應該不僅包含傳統的手部解剖圖,更應該穿插一些高質量的術中影像(如X光、CT、MRI),並配以相應的解剖標注。這樣,我就可以將影像學上的二維或三維圖像,與真實的手部結構對應起來,加深對病變位置和手術難度的理解。此外,如果書籍還能針對一些常見的手部疾病,提供不同手術術式的影像學演變過程,甚至是術後恢復期影像的對比,那將是錦上添花。這種將影像學與手術實踐相結閤的探索,是我在專業領域不斷精進的關鍵動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