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美国《联邦证据规则》(2011年重塑版)条解
定价:62.00元
作者:王进喜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50933397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5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美国(2011年重塑版)条解》对美N2011年重塑的《联邦证据规则》进行了条解。《美国(2011年重塑版)条解》既有对规则背后基本原理的讨论,也有对某些立法技术问题的分析;既有宏观的理论点评,也有微观的术语翻译技术探讨;既有法理层面的阐释,也有说明重要技术点的实际判例。本书除了中英文条文的对照外,还附有英文新旧条文的对照。本书是美国证据法研究和学习的入门书,是证据法初学者了解美国《联邦证据规则》的路线图,是证据法学者开展研究的基础性资料,是法律英语(证据法方向)的重要参考文献,也是一般法律英语爱好者的基础读物。
目录
章 总则
规则101 范围;定义
规则102 目的
规则103 关于证据的裁定
规则104 预备性问题
规则105 对不能采纳来反对其他当事人或者用于其他目的之证据进行限制
规则106 书写品或者录制性陈述的其他部分,或者相关的书写品或者录制
性陈述
第二章 司法认知
规则201 对裁判实的司法认知
第三章 民事案件中的推定
规则301 民事案件中推定的一般规定
规则302 就民事案件中的推定适用州法
第四章 相关性及其限制
规则401 相关证据的标准
规则402 相关证据的一般可采性
规则403 因损害、混淆、浪费时间或者其他原因而排除相关证据
规则404 品性证据;犯罪或者其他行为
规则405 证明品性的方法
规则406 习惯;例行做法
规则407 事后补救措施
规则408 和解提议与谈判
规则409 提议支付医疗和类似费用
规则410 答辩、答辩讨论与相关陈述
规则411 责任保险
规则412 性犯罪案件;被害人的或者性癖性
规则413 犯案件中的类似犯罪
规则414 儿童扰案件中的类似犯罪
规则415 涉及犯或者儿童扰的民事案件中的类似行为
第五章 特免权
规则501 特免权的一般规则
规则502 律师一委托人特免权与工作成果;对弃权的限制
第六章 证人
规则601 作证能力的一般规定
规则602 缺乏亲身知识
规则603 宣誓或者郑重声明将如实作证
规则604 译员
规则605 法官充任证人的能力
规则606 陪审员充任证人的能力
规则607 谁可以弹劾证人
规则608 证人诚实与否的品性
规则609 使用刑事定罪判决进行弹劾
规则610 宗教信仰或者意见
规则611 询问证人和提出证据的方式与顺序
规则612 用于刷新记忆的书写品
规则613 证人的先前陈述
规则614 法院传唤或者询问证人
规则615 证人退庭
第七章 意见与专家证言
规则701 非专家证人的意见证言
规则702 专家证人证言
规则703 专家意见证言的基础
规则704 关于终争点的意见
规则705 对专家意见依据的事实或者数据的披露
规则706 法院指定的专家证人
第八章 传 闻
规则801 适用于本章的定义;传闻排除
规则802 反对传闻规则
规则803 反对传闻规则的例外--无论陈述人是否能够作为证人到庭
规则804 反对传闻规则的例外--陈述人不能作为证人到庭
规则805 传闻中的传闻
规则806 攻击和支持陈述人的可信性
规则807 其他例外
第九章 验真与辨认
规则901 证据验真与辨认
规则902 自我验真的证据
规则903 署名见证人的证言
第十章 书写品、录制品和影像的内容
规则1001 适用于本荦的足义
规则1002 要求原件
规则1003 副本的可采性
规则1004 关于内容的其他证据的可采性
规则1005 用于证明内容的公共记录的复制件
规则1006 用于证明内容的概要
规则1007 用于证明内容的当事人证言或者自认
规则1008 法院与陪审团的功能
第十一章 其他规则
规则1101 本证据规则的适用
规则1102 修正
规则1103 名称
例析所引判例对照表
主要译名对照表
主要参考书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拿到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被其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装帧所吸引。然而,真正让我惊喜的,是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我是一位对跨国法律比较研究情有独钟的学者,一直以来都在寻找能够系统地帮助我理解不同法域证据规则的桥梁。《联邦证据规则》(2011年重塑版)条解,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王进喜先生的精心翻译和深入条解,使得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美国法律条文,变得清晰明了。我尤其对书中对于“专家证人”(expert witness)的资格认定和证言采信标准等内容的解读,感到非常满意。这些都是在国际视野下进行法律研究时,不可或缺的关键知识点。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作为一本法律工具书,更在于它所提供的一种跨越国界的法律思维和学术视野。
评分这本书的编排方式,可以说是我所见过同类书籍中最为细致的之一。它并非简单地罗列条文,而是每一条规则之下,都附有详细的释义,阐述规则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关键要素,甚至还提及了一些重要的判例。这对于想要深入理解每一条规则背后逻辑和实际操作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关注了书中关于“传闻证据”(hearsay)及其例外情况的详细解释,这部分内容在美国证据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也是理解和适用证据规则的关键。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具体化,让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些规则在实践中是如何被理解和运用的。对于我这样的法律实务工作者,这种接地气的解读方式,无疑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让人眼前一亮,庄重而不失现代感,封面的色调和字体选择都恰到好处,传递出一种严谨的学术氛围。我拿到书后,首先翻阅了目录,条理清晰,内容编排得非常科学,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想要查阅的条文。虽然我是一名法律从业者,日常接触的案件并不总是直接涉及联邦证据规则,但作为一名严谨的法律人,我认为深入理解和掌握不同法域的证据规则,对于拓宽视野、提升法律素养至关重要。《联邦证据规则》(2011年重塑版)条解,这本书的选材无疑非常具有价值。王进喜先生的译注,更是让这本远在重洋之外的法律文献,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期待书中对每一条规则的详细解读,以及在实际案例中的应用分析。对于从事国际法律事务,或者对英美法系证据制度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案头必备。它的出版,不仅填补了国内相关研究的空白,更为我们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的法律制度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评分作为一名对英美法系抱有浓厚兴趣的法律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和深入解读《联邦证据规则》的著作。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及时雨。我尤其欣赏作者在进行条解时,不仅仅是简单的翻译,更是对每一条规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甚至在某些地方,还进行了比较法的视角审视,这对于理解其规则体系的独特性非常有帮助。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证据的关联性”(relevance)和“排除非法证据”(exclusionary rule)等核心概念的阐释,感觉非常详尽,而且语言表述也十分精炼。我能感受到作者在翻译和解读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力求将最准确、最深刻的法律思想传递给读者。这本书,绝对是我书架上的一件珍品,也是我深入研究英美法系证据法的宝贵向导。
评分初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便是其结构之严谨,条理之清晰。每一条规则都被拆解开来,配以详尽的注解和理论阐释,让人能够深入理解规则背后的逻辑和精髓。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关于“可采性”(admissibility)的论述,这在很多法律体系中都是证据审查的核心。作者在这一部分的讲解,我感觉非常到位,不仅列举了各种可能影响可采性的因素,还结合了美国判例,使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具指导意义。对于我这样的法律学生而言,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不仅讲解了“是什么”,更深入剖析了“为什么”。我甚至可以想象,在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会无数次地翻阅这本书,从中汲取养分。这本书的出现,让原本可能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起来,也让我对美国证据法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