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

富兰克林自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富兰克林 著
图书标签:
  • 自传
  • 富兰克林
  • 美国历史
  • 启蒙运动
  • 个人成长
  • 传记
  • 政治
  • 科学
  • 18世纪
  • 经典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精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友谊出版社
ISBN:9787505732193
商品编码:25627621008
出版时间:2013-10-01

具体描述

作  者:(美)富兰克林 著作 亦言 译者 定  价:24 出 版 社:中国友谊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01日 页  数:219 装  帧:平装 ISBN:9787505732193 两百年畅销不衰的励志奇书,个人奋斗实现美国梦的典范!
华盛顿与卡耐基推崇的成功楷模,改变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改变美国人命运二十种著作之一,历届美国总统推荐的参政枕边书,有75%的世界500强企业阅读过此书,超过90%的美国人承认接受过本书的影响。  部分 写于1771年,作者自称是“对于别人来说无关紧要的家族逸事”。
第二部分 和部分写于同一时期,主要讲述作者从伦敦再次回到费城,开始创业以及成家的历程。
第三部分 写于1784年,地点在法国巴黎附近。作者自称写作的目的是“为了公众”,不过,后来因为革命工作而中断。
第四部分 写于1788年,地点在费城的家里,作者简要介绍了自传缘起、对政党与宗教的见解、学习外语以及初入政坛的一些情况。
第五部分 自传中内容比较多的一部分,介绍了他一生中的主要工作和重要事件。
第六部分 自传的一个部分,是作者在其去世的前一年写的,不过很可惜,没有写完他就去世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叙述与领主打官司的一些情况。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富兰林晚年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的《自传》。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以拉家常的方式,把自己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娓娓道来,在通俗易懂的叙述中不仅有睿智和哲理的火花,且全书文字朴素幽默,使人备感亲切。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认可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富兰林自传》历经两百余年畅销不衰,影响了几代美国人,是世界出版目前的很好畅销书。世界各国青年深受其影响,许多人因为这本书而有效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走上了成功的道路。 (美)富兰克林 著作 亦言 译者 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 1790),资本主义精神很完美的代表,人类道德与理性的很好诠释者,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通才,百科全书似的人物。作为政治家,他是美国独立运动的、民主精神、《独立宣言》的起草者;同时,他还是很杰出的科学家、外交家、出版家、作家和社会实业家。他像是“从天上偷窃火种的第二个普罗米修斯”(唐德语),成为举世认可的现代文明之父、美国人的象征。     我的祖父有4个儿子:托马斯、约翰、本杰明和约赛亚。有关他们的资料我没有带在身边,在这里,我把了解的情况写下来给你。如果那些资料在我离家期间没有丢失的话,你可以从中了解到许多更详细的情况。
    长子托马斯(即大伯父)跟着父亲学打铁。他天资聪颖,在学业上曾经受到那个教区的大绅士帕尔梅先生的鼓励(他的弟弟们都曾受到同样的鼓励),后来成为地方上很有威望的书记官;与此同时,他还是本村以及北安普敦郡各项公益事业的主要推动者,关于这方面的传说很多。此外,他还深受哈利费克斯爵士赏识,并得到其资助。他于1702年旧历1月6日去世,而我正是在4年后的这出生的。我还记得:当埃克顿村的一些长辈们向我们讲述他的生平和性格时,你很好惊异,因为你觉得他的情况和我有些类似。当时,你还说:“如果他在你出生的那天去世,人们会以等
《时光里的低语:从古罗马到启蒙之光》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一部宏大的文化史诗,它以时间为经,以思想的流变为主线,带领读者穿梭于人类文明的长河之中。我们不关注某一特定人物的个人奋斗史,而是聚焦于塑造了我们今日世界的思想、艺术、社会结构和科学发现的脉络。全书分为五个主要篇章,每一章都深入剖析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断代和其核心的文化成就。 --- 第一章:文明的摇篮与古典的余晖 (公元前800年 - 公元476年) 本章将目光投向地中海世界的双子星——古希腊与古罗马。我们不再仅仅叙述战争与帝王的功绩,而是细致描摹雅典民主的理想是如何在哲学思辨中孕育和失焦。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如何为后世的形而上学奠定了基石?亚里士多德的逻辑体系如何构建了西方理性思维的骨架? 随后,视角转向罗马。这里探讨的重点是法律的构建。我们探究《十二铜表法》到《查士丁尼法典》的发展历程,解析罗马法如何以其精确性和实用性,渗透并塑造了欧洲大陆的法律传统。艺术方面,我们将审视古希腊雕塑中对“完美人体”的追求,与罗马建筑中对“实用与宏伟”的结合(如万神殿的结构之谜),分析这些形式如何反映了它们各自的社会价值观。本章的收尾聚焦于古典文明的黄昏,探讨基督教的兴起如何悄然改变了世界的精神图景,为即将到来的漫长中世纪埋下伏笔。 第二章:信仰的疆域与修道院的灯火 (中世纪:公元476年 - 14世纪) 中世纪常常被误解为“黑暗时代”,但本书试图揭示其内在的活力与复杂性。本章的核心是对“普世教会”这一概念的解析。教会如何不仅是精神的慰藉,更是欧洲政治权力、教育垄断和知识保存的中心? 我们将详细考察修道院在知识传承中的关键作用。手抄本室(Scriptorium)中的抄写员如何用艰苦的工作,保存了大量失传的古典文献,尽管是以一种带有神学注解的方式。哥特式大教堂的兴起,如沙特尔或巴黎圣母院,不再仅仅被视为建筑奇迹,而是被视为“石头的神学”,分析其飞扶壁、彩色玻璃如何共同构建了一个引导信徒仰望天堂的垂直空间叙事。 此外,本章还会触及中世纪晚期城市商业的复苏,以及大学的诞生——博洛尼亚、巴黎、牛津。这些机构如何开始在神学和经院哲学的框架下,重新组织知识结构,为日后的文艺复兴埋下思想的火种。 第三章:人文的觉醒与文艺的复兴 (14世纪 - 16世纪) 文艺复兴的浪潮席卷意大利,本书着重探讨其思想核心:人文主义(Humanism)。这并非是对宗教的彻底否定,而是对“人”在上帝创造中的独特价值和潜能的重新发现。彼特拉克对古典文学的痴迷,米开朗基罗对人体力量与情感的刻画,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中对现实政治手腕的冷峻剖析,无不展现了这种以人为中心的视野转变。 印刷术的发明被视为思想传播的革命性事件。本章将详细分析古腾堡的技术突破如何打破了贵族和教会对信息流动的垄断,从而加速了宗教改革的进程。宗教改革本身,不仅是神学的分裂,更是个体信仰责任感的觉醒,它深刻地重塑了欧洲的政治版图和个人对权威的认知方式。 第四章:理性的黎明与科学的革命 (17世纪) 17世纪是人类理解宇宙方式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时期。本章聚焦于“科学革命”的内在逻辑。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伽利略对望远镜的使用,再到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我们分析这些发现如何系统地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并建立了一个基于数学定律的、可预测的机械宇宙模型。 与科学革命并行的是欧洲大陆的理性主义和英国的经验主义之间的对话。笛卡尔那句“我思故我在”如何确立了主观意识的本体论地位?洛克和休谟则如何通过对感官经验的强调,为政治哲学和认识论开辟了新的道路?本章着重阐述,这些思想的碰撞是如何为启蒙运动积蓄能量,并开始质疑君权神授的传统。 第五章:启蒙的火花与现代世界的奠基 (18世纪) 启蒙运动是本书的高潮部分,它标志着理性、自由与进步观念的全面确立。我们详细考察伏尔泰对宽容和言论自由的呼吁,孟德斯鸠对权力制衡的理论建构,以及卢梭对“公意”和“社会契约”的激进探讨。这些思想如何超越了书斋,化为直接的政治行动——无论是美国独立宣言中的原则,还是法国大革命的口号。 本章的最后部分,将目光投向启蒙时代的经济思想。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阐述的“看不见的手”,是如何为自由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基础,并预示着一个以商业和工业为驱动的现代社会的诞生。本书的结论在于,我们今日所处的社会结构、政治理想和科学方法,无一不是在这五个历史阶段中,经过无数次争论、发现和颠覆后,逐步凝结而成的复杂遗产。它提醒读者,历史不是孤立事件的堆砌,而是思想流动的必然结果。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十八世纪的美国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富兰克林自传》无疑是了解那个时期风貌的最佳窗口之一。透过富兰克林这位亲历者的视角,我得以窥见美国独立战争前后的社会百态,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思想碰撞与变革的洪流。他对于当时政治格局的分析,对于各国关系的洞察,以及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的非凡智慧,都让我惊叹不已。更令我着迷的是,书中对富兰克林个人生活细节的描写,他如何平衡家庭、事业与社会责任,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清醒的头脑,这些都为我们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我尤其欣赏他那种务实、灵活的处事方式,以及在逆境中永不放弃的精神。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历史人物的传记,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在这个世界上留下自己印记的指南。它让我明白,伟大的成就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源于点滴的积累和不懈的努力。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那个时代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美国精神”有了更真切的体会。

评分

这本《富兰克林自传》简直是一本人生教科书!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与这位伟大的先贤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了一个人的生平事迹,更深刻地揭示了他如何在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凭借智慧、毅力和不懈的追求,一步步实现自己的理想。从他早年艰辛的学徒生活,到后来在科学、政治、外交等领域的卓越成就,每一个片段都充满了启迪。我特别喜欢他讲述自己如何通过自律和反思来完善品格的章节,那种对自己严苛的要求,以及对人生目标的清晰规划,让我深受触动。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诱惑丛生的时代,富兰克林身上那种专注、勤奋、以及对知识的渴望,显得尤为珍贵。他不仅仅是一个伟大的发明家和政治家,更是一个懂得如何生活、如何经营自己人生的人。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力量,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目标。我强烈推荐所有对历史、对人生、对个人成长感兴趣的朋友们阅读这本书,相信你也会和我一样,从中受益匪浅。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富兰克林自传》时,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官方记录。然而,当我真正翻开它,却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富兰克林用一种极其坦诚、甚至略带幽默的笔触,讲述了自己的成长历程。他毫不避讳地袒露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以及如何从中吸取教训,这种真诚的态度让人感到非常亲切。我特别喜欢他关于“十三种美德”的论述,这种将人生目标分解为具体、可执行的品德,并持之以恒去实践的方法,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普通人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和自我完善,最终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伟人。这让我意识到,天赋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个人的毅力和对成长的持续追求。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一位长者循循善诱的教诲。它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思考如何在日常的点滴中提升自己,追求更有意义的人生。

评分

《富兰克林自传》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书,不如说是一扇通往智慧殿堂的窗户。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说,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富兰克林的人生哲学是如此的普适且富有生命力。他所倡导的勤勉、节俭、诚实、以及对公共事业的热情,即使在今天看来,也依然是构建一个美好社会和个人幸福的基石。书中对他在印刷业的奋斗,对建立公共图书馆、消防队等机构的贡献,都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杰出的公民的担当。我尤其欣赏他那种“解决问题”导向的思维方式,面对困难,他不抱怨,而是积极寻找解决方案。这种积极的态度,以及他将个人利益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理念,深深地打动了我。这本书不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有价值、更有影响力的个体的生动案例。它让我看到了,个人的力量是如何能够汇聚成改变世界的洪流。

评分

我通常不太喜欢读过于宏大的传记,但《富兰克林自传》却给了我完全不同的体验。它更像是一部娓娓道来的个人成长日记,充满了生活气息和真切的情感。富兰克林对于自己经历的描述,没有过多的修饰和夸张,反而显得更加真实可信。我从书中读到了他早期作为一名年轻学徒的雄心壮志,也看到了他如何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摸索前进。他对于知识的渴望,对科学的探索,以及在政治舞台上的游刃有余,都让我惊叹于他非凡的才华和过人的智慧。更让我感动的是,他对于自己成就的谦逊态度,以及对未来世代的责任感。这本书让我觉得,伟人并非遥不可及,他们也曾经历迷茫、困惑和挑战。而正是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以及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他们才能最终超越自我,成就一番伟业。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激励我去勇敢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