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亚当 斯密传
:49.00元
作者:(英)约翰·雷;周祝平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508045689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99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内容有:在柯卡尔迪的少年时期、格拉斯哥大学的学生、在牛津大学、在爱丁堡大学授课、格拉斯哥大学教授、大学管理者、与格拉斯哥人在一起、爱丁堡纪事、《道德情操论》、次伦敦之旅、在格拉斯哥的后一年、图卢兹、日内瓦、巴黎、伦敦、柯卡尔迪、伦敦、《国富论》、休谟去世、再赴伦敦——担任海关专员、在爱丁堡、1778年的书信、爱尔兰自由贸易问题、《国富论》在国内外的影响、采访斯密、美国问题及其他政治问题、伯克在苏格兰的日子、人口问题、伦敦之行、塞缪尔·罗杰斯的来访、修订《道德情操论》、后的日子。
亚当·斯密并不是经济学说的早开拓者,他的思想中有许多也并非新颖独特,但是他提出了全面系统的经济学说,为该领域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说《国富论》是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的起点。 自从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以致他的一些思想已被搁置一边,因而人们容易低估他的重要性。但实际上他是使经济学说成为一门系统科学的主要创立人,因而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主要人物。
目录
序言
章 在柯卡尔迪的少年时期
第二章 格拉斯哥大学的学生
第三章 在牛津大学
第四章 在爱丁堡大学授课
第五章 格拉斯哥大不教授
第六章 大学管理者
第七章 与格拉斯哥人在一起
第八章 爱丁堡纪事
第九章 《道德情操论》
第十章 次伦敦之旅
第十一章 在格拉斯哥的后一年
第十二章 图卢兹
第十三章 日内瓦
第十四章 巴黎
第十五章 伦敦
第十六章 柯卡尔迪
第十七章 伦敦
第十八章 《国富论》
第十九章 休谟去世
第二十章 再赴伦敦——担任海关专员
第二十一章 在爱丁堡
第二十二章 1778年的书信
第二十三章 爱尔兰自由贸易问题
第二十四章 《国富论》在国内外的影响
第二十五章 采访斯密
第二十六章 美国问题及其他政治问题
第二十七章 伯克在苏格兰的日子
第二十八章 人口问题
第二十九章 伦敦之行
第三十章 塞缪尔·罗杰斯的来访
第三十一章 修订《道德情操论》
第三十二章 后的日子
约翰·雷著《亚当·斯密传》导读(美)雅各布·瓦伊纳
人名和事件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亚当·斯密传》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不是经济学专业的,但作者笔下的斯密,不再是书本里那个遥远而枯燥的“经济学之父”,而是一个鲜活、有血有肉的人。我特别喜欢描述他童年时期的一些片段,那些细微的观察和经历,似乎为他日后形成那些宏大的思想埋下了伏笔。斯密早期在格拉斯哥大学的学习生涯,他与休谟等启蒙思想家的交往,以及他作为家庭教师的经历,都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不断探索、思考、学习的知识分子形象。书中对斯密与当时社会思潮的互动,以及他如何吸收、批判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特见解的过程,写得尤为细致。我仿佛能看到他在书斋中伏案疾书,又能在社交场合舌灿莲花,他的思想在碰撞中升华,在实践中检验。读这本书,我感觉像是跟随着斯密本人一起,穿越了十八世纪的苏格兰,亲身感受那个时代的学术氛围、社会变迁,以及一位伟大思想家是如何诞生的。它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是一次思想史的旅程,让我对“看不见的手”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经济学这门学科产生了全新的兴趣。
评分这本书的视角十分独特,它没有将亚当·斯密局限于经济学家的身份,而是把他置于更广阔的人文和社会语境中进行审视。我发现,作者花了大量笔墨来描绘斯密在道德哲学、语言学、法学等领域的探索,这让我意识到,他的经济思想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他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对人性深刻洞察的基础之上。书中的一些细节描写,比如斯密与朋友们的交往,他对社会问题的关切,以及他对待金钱和名利的态度,都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人性化的斯密。我尤其喜欢书中对斯密思想的解读,作者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那些复杂的经济学原理解释清楚,同时又不失学术的深度。读这本书,我不仅对斯密的生平有了全面的了解,更对他的思想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它让我明白,伟大的思想家,往往是那个时代最敏锐的观察者和最深刻的思考者。这本书也促使我反思,我们今天的社会,是否依然需要斯密那样的远见卓识。
评分作为一名普通读者,阅读《亚当·斯密传》这本书,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作者对于斯密作为一位“完整的人”的刻画。我过去对斯密的印象,可能更多地停留在《国富论》的框架内,而这本书则将他的人生经历、情感世界、乃至他对家庭和友谊的态度,都细致地呈现出来。书中的许多情节,比如斯密在苏格兰启蒙运动中的角色,他与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互动,以及他对社会不公的批判,都让我对斯密这位思想家有了全新的认知。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分析斯密思想时,所展现出的深邃的洞察力,他能够将斯密看似独立的思想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本书让我看到,伟大的思想是如何在个人的生活经历、社会的环境以及时代的潮流中孕育而生的。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经济学家的传记,更是一部关于人类智慧、勇气和追求的书。读完之后,我对斯密,以及他所代表的那个时代,都充满了敬意。
评分我购买《亚当·斯密传》这本书,最初是出于对经济学的好奇,想了解这位奠基人的故事。读完之后,我的感受远不止于此。作者以一种近乎史诗般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斯密跌宕起伏的一生,从他出生时的背景,到他在爱丁堡的黄金岁月,再到他晚年的安宁与智慧,每一个阶段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斯密如何克服困难、坚持理想的描写,这让我感受到了知识分子在逆境中蕴藏的巨大力量。书中的学术探讨部分,作者并没有让它变得枯燥乏味,而是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将斯密的核心思想展现在读者面前。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十八世纪的苏格兰,与斯密一同探讨关于自由、进步和繁荣的真谛。这本书让我认识到,经济学并非冷冰冰的数字和理论,而是与人类的幸福和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它是一本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文学美感的优秀传记。
评分我必须说,《亚当·斯密传》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吸引人,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斯密的生平事迹,而是巧妙地将他的个人经历与他所处的历史背景、以及他思想的形成过程融为一体。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斯密学术思想发展脉络的梳理,比如他对《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之间联系的深入剖析,这让我明白了这两部看似独立的著作,实则是一体两面,共同构成了斯密完整的人文关怀和经济理念。书中对于斯密晚年生活的描写也十分动人,展现了他作为一位受人尊敬的学者和政府官员的晚节。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撰写这本书时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他在史料的考证、观点的阐释上都表现出了严谨的态度。读这本书,我不仅仅是在了解一个人,更是在理解一种思想的力量,理解它如何影响了一个时代,又如何延续至今。我一直觉得,真正的伟大,往往体现在一个人如何将个人的智慧与人类的福祉紧密相连,而斯密无疑是其中的典范。这本书让我对“伟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