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图解大国陆权 | 
| 作者 | (英)麦金德 | 
| 定价 | 35.00元 |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4096366 | 
| 出版日期 | 2014-12-01 | 
| 字数 | 215000 | 
| 页码 | 212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图解大国陆权》是一本介绍英国“陆权论”提出者哈尔福德?麦金德的陆权思想的书籍,满足了读者了解陆权和地缘政治的需求,文中有陆战分析和历史解读,还配以图片,有助于读者理解麦金德的理论。 麦金德将世界划分为六大自然分区:“心脏地带”、撒哈拉沙漠地区、阿拉伯地区、“南心脏地带”、欧洲沿海地区和东印度季风区。然后,他你通过描述地理现实和分析历史事件,得出“心脏地带”是海上力量无法进入的地区。它对欧洲和阿拉伯地区的影响巨大。且这些依然存在的地理现实会为陆上强国对抗海上强国提供越来越多的战略机会。 通过分析各大帝国在“心脏地带”的纷乱争斗历史中,麦金德发现有一点是非常明确的,即无论英国与俄国竞争,还是与德国对方,政策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要避免“心脏地带”落入陆地强权之手。此后,他提出了的麦氏三段论: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 麦金德为解决东欧问题,提出了一个建议:在德国和俄国之间成立许多独立国家,以形成一堵从黑海延伸到波罗的海的墙。这个德国与俄国的缓冲区一定要接海,并且能由“外部国家”,即英美支援,以防止东欧的权力真空状态再次引发欧亚霸权争夺战。 麦金德认为,在德国和日本被驯服走向文明的同时,居住在沿海季风去的印度和中国也必然走向繁荣。 | 
| 作者简介 | |
| 哈尔福德?麦金德是英国近代的地理学家和地缘政治学家。他是英国牛津大学地理学讲座的任主持者,曾长期担任英国地理学会会长的职务,是世界上个以战略观念来分析世界政治力量的人。 麦金德影响世界的突出贡献是其提出的“陆权论”思想。他将欧亚大陆中心和北方的那块九百万平方英里的、没有通海的水路、适合陆地交通的区域,界定为“大陆的心脏地带”,并认为这是“枢纽区域”,而谁掌控了“枢纽区域”,谁就会不断强盛。于是,历史上就有了的麦氏三段论式的政治咒语:“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麦金德的“陆权论”思想与美国海军理论家马汉的“海权论”齐名,同样受到了英、法、美、俄、德国的重视。他的论文及作品有《地理学的范围与研究方法》《历史的地理枢纽》《圆的世界与赢取和平》《不列颠与不列颠海》和《民主的理想与现实》等。 何黎萍,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副教授。1966年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党员,199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1996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同年到中国人民大学任教。代表作品:《世界小通史.世界近代史》,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1999年。《大国崛起中的领军人物》,同许海云合著,人民日报出版社。 | 
| 目录 | |
| 章 大陆地理的情势会决定国家的情势 1.研究几乎确定的世界的重大意义 2.变化的环境对陆权研究所起的有益作用 3.以英格兰东南部为例,阐释陆权的研究方法 4.分析陆权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5.防备'陆狼'和'海狼':德里与加尔各答的建立之因 第二章 不列颠的陆与海 1.相互连接的海洋使不列颠拥有了强大的海上力量 2.不列颠的海洋世界 3.起伏的高地与低地 4.从地质学看不列颠的结构 5.不列颠的河流 6.气候显示的陆海之差 7.历史地理学视角里的不列颠 第三章海上霸主英国恐受陆权的威胁 1.战略性地理:英国的防御建立在对海洋的控制力上 2.经济性地理:英国依靠深厚的资源养活自己 3.大不列颠的帝国梦:海权和领土兼并 4.仅地理上的隔绝不能保证大英帝国不可战胜 第四章 历史的地理枢纽-欧亚大陆 1.哥伦布时代导致世界政治变成一个紧密局势 2.从东方来的亚洲游牧民族是如何刺激欧洲的 3.欧亚大陆与新月地带的战略意义 4.海洋上的机动力量与大陆心脏地带游牧民族机动性的对决 5.欧亚大陆心脏地带是世界政治的枢纽地区 第五章 地表富源和战略机会分配不均引发战争 1.过去战争发生的原因:自然界中没有各国机会均等这件事 2.'一战'结束但战争未尽,协调地球的现实才能获得持久和平 3.缺了'人控制自然'的现代现实,新的理想主义就无力 4.军事地图与教育:每一个受教育的德国人都是地理学家 第六章'世界岛'若为陆权强国控制,则将击败所有海岛强权 1.地理的个现实:大洋终是一个 2.谁有物产丰富又安全的基地,谁就能控制海洋 3.罗马和迦太基的西地中海霸权之争 4.基督教国家和伊斯兰教国家的对峙 5.海上强国包围着'世界大海角' 6.以不列颠本土为基地的英帝国独霸四海 7.海上强国与陆上强国争锋,未必会取得后胜利 8.'世界岛'上若出现一个陆地强权,将击败所有海岛强权 第七章'心脏地带'是'世界岛'上有战略意义的地理现实 1.陆上人必须把立足点移到大陆内部 2.'世界岛'的六大自然分区 3.骑骆驼的人、骑马的人与乘船的人在阿拉伯地区的争斗 4.现代欧洲是被'心脏地带'的陆军力量捶出来的 5.雄伟的喜马拉雅山是保护东印度的巨大屏障 6.是否应当把'心脏地带'的范围稍稍扩大 7.'心脏地带'为陆上强国的胜利提供了战略机会 第八章各大帝国在'心脏地带'的争斗 1.'真正俄罗斯'对俄国和欧洲意义重大 2.动荡的欧洲 3.日耳曼人影响下的不平衡的东欧 4.十九世纪海上霸主英国与陆上强国俄国在东印度的争雄 5.柏林已替代彼得格勒成为东欧的危险中心 6.英国和德国利用'进行中的事业'积蓄人力 第九章 谁控制了东欧,谁就能顺势控制世界 1.协约国胜利后的反思 2.'一战'爆发的原因及德国的失败战略 3.必须彻底解决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之间的问题 4.东欧领土重置的稳定条件是德、俄间必有一系列的独立国家 5.联盟建立的前提是绝不能有占优势的伙伴 6.'进行中的事业'的真相决定共管要地是不明智的 7.走控制'进行中的事业'之路,引世界走向和平 8.睦邻精神是解决国家间战争的一服良药 第十章 周围的世界和赢取持久和平 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心脏地带'的理论仍然有效 2.苏联的领土即相当于'心脏地带' 3.如何遏制德国再次掀起战火 4.在建构一个平衡的世界格局 | 
| 编辑 | |
| ★麦金德是世界上**个以战略观念来分析世界政治力量的人。 ★麦氏三段论式的政治咒语:谁统治了东欧,谁就能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控制大陆“心脏地带”,谁就能控制“世界岛(欧亚大陆)”;谁控制了“世界岛”,谁就能控制整个世界! ★麦金德的某些预测不幸在**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变成现实! ★重视陆权是每一个大陆国家的必然选择! ★精彩配图解析重要海权概念、历史事件和地域战略意义! | 
| 文摘 | |
| 序言 | |
初读《图解大国陆权》,我立刻被其宏大的叙事视角和严谨的逻辑所折服。书中对历史进程的梳理,绝非简单的事件堆砌,而是围绕着陆权这一核心概念,巧妙地将地理环境、政治格局、军事力量以及国家战略的发展脉络勾勒出来。作者在分析时,往往能从更宏观的维度出发,探究那些深层的原因,比如地理因素是如何塑造了民族性格,又如何影响了国家的对外政策。我尤其欣赏他对不同历史时期帝国兴衰的剖析,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帝国,在书中被置于全球地缘政治的大棋盘上,它们的扩张与衰落,最终都归结于对陆权的掌控与失衡。这种分析非常有启发性,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战争和政治斗争,而是看到了背后更为根本的地理驱动力。书中的论证过程非常扎实,引用的史料和案例丰富而有说服力,读起来让人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感觉,许多曾经模糊的历史事件和政治现象,在作者的解读下都变得清晰起来。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既有学者式的严谨和深度,又不失一种引人入胜的叙事魅力。作者在阐述复杂的理论时,常常会穿插一些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例子,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例如,在讨论某个国家为何会选择扩张陆权时,书中会引用一些具体的战役、条约,甚至是当时政治家的言论,这些细节的加入,让阅读过程充满了趣味性,也让理论的阐述更加令人信服。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一些关键历史人物的描绘,他们并非是简单的符号,而是被置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中,展现出他们的决策、动机以及这些决策对地缘政治产生的深远影响。这种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命运相结合的写作手法,使得《图解大国陆权》读起来既有思想的深度,又不乏文学的感染力。它让我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历史的温度和人性的复杂。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希望深入理解国际政治和历史发展规律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财富。从内容结构上看,它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基本概念的提出,到具体案例的分析,再到宏观理论的构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展现出了深厚的学术功底,但他又善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理论,使得这本书既有学术的严谨性,又不失大众的可读性。我特别欣赏书中对未来地缘政治走向的探讨,虽然涉及预测,但作者的分析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历史经验之上的,并非空穴来风,这使得书中的一些观点极具前瞻性。总而言之,《图解大国陆权》是一本能够引发思考、拓展视野、提供深刻见解的优秀作品,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启迪。
评分这本《图解大国陆权》封面设计颇具视觉冲击力,古朴又不失现代感,瞬间就能抓住读者的眼球。我拿到书时,首先被它精美的插图所吸引,那些绘制得细致入微的地图、历史场景和人物画像,仿佛将我带入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每一张图都不仅仅是装饰,而是承载着深刻的信息,配合着文字的解读,让原本有些抽象的地缘政治理论变得直观易懂。作者似乎花了大量心思在视觉呈现上,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对历史和地理都充满好奇,但又害怕枯燥理论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不同时期战略要地攻防态势的图示,那些箭头、区域划分和标注,清晰地展现了力量的流动和争夺的焦点,让我一下子就理解了“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的概念是如何在实际的地理空间中体现的。这种“图解”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阅读门槛,让即便是不太熟悉军事史或国际关系理论的读者,也能在欣赏精美插图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吸收书中的核心思想。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著作,更像是一部图文并茂的历史画卷,充满了知识性和观赏性。
评分《图解大国陆权》带给我的最直观感受,便是它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在阅读之前,我可能更多地关注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文化交流,而这本书则让我意识到,在地缘政治的深层逻辑中,地理空间和对陆权的控制,扮演着何等至关重要的角色。作者对“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的理论阐释,以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演变,让我对国际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开始重新审视一些国家的崛起和衰落,不再简单地归因于经济政策或军事技术,而是将其与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对陆权的争夺紧密联系起来。这种视角上的转变,让我对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也多了一份洞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理论框架,帮助我们理解那些宏观的历史趋势和国际政治的驱动力,从而能够更清晰地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