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李鴻章:潛龍在淵 |
| 作者 | 葉曙明 |
| 定價 | 39.80元 |
| 齣版社 | 浙江人民齣版社 |
| ISBN | 9787213060298 |
| 齣版日期 | 2014-08-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李鴻章堪稱中國近代史上*爭議的人物。1901年他去世後,梁啓超曾寫道:“四十年來,中國大事幾無一不與李鴻章有關係。”作為中國近代化的開路者、晚清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李鴻章一生的經曆對瞭解近代中國曆史、理解今日中國現實具有的意義。《李鴻章》共分三捲,捲《潛龍在淵》從1823年李鴻章齣生寫起,講述瞭他少年時科場得意,任曾國藩幕僚後抱負難伸,及至淮軍草創,李鴻章在太平軍中屢建奇功,後於1869年剿滅撚軍,成為朝廷封疆大吏的經曆,全麵、精彩地再現瞭李鴻章的青年時代。 |
| 作者簡介 | |
| 葉曙明,作傢、學者,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成績斐然。著有《國會現場:1911—1928》《大變局:1911》《重返五四現場》《中國1927·誰主沉浮》《草莽中國》等幾十部暢銷作品。 |
| 目錄 | |
| 序章 耕讀傳傢章 潛龍在淵 初識曾國藩 天國風暴 傢鄉烽火連三月 殉國今日事 轉戰含山、巢縣 無傢的失群雁第二章 幕府生涯 湘軍崛起 風雨故人來 埋頭案牘的日子 祁門行營 籌辦淮揚水師 失望齣走第三章 淮軍草創 峰迴路轉的一年 淞滬危急 淮軍的誕生 鰲魚脫卻金鈎去 叫花子兵在上海 一戰而紅第四章 秉政江蘇 現代化的起步 四江口大捷 組建班底 白齊文事件 太常爭奪戰 血洗昆山第五章 掃蕩吳越 平吳決勝年 蘇州殺降 大局漸入順境 遣散常勝軍 天國灰飛煙滅 艱難的善後第六章 平定撚軍 天下軍 署理兩江總督 病夫領軍 尹隆河之戰 大破東撚 肅清西撚 |
| 編輯推薦 | |
| 迄今為止*全麵、*精彩、*客觀的李鴻章傳記,比梁啓超的《李鴻章傳》更貼近現代讀者; 戰爭爆發、太平天國起義,“三韆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看青年李鴻章如何完美蟄伏、走嚮騰飛; 中國十九世紀**的政治傢。——蔣廷黻評李鴻章 李鴻章之用兵也,謀定後動,料敵如神,故在軍中十五年,未嘗有所挫衄。雖曰幸運,亦豈不以人事耶?——梁啓超評李鴻章 我認為,說李鴻章是中國近代化邁齣**步的代錶人物比較閤適,他是十九世紀後期那個時期的開拓性人物。——陳旭麓評李鴻章 近百年中國史上隻齣瞭“兩個半”外交傢,李鴻章和算兩個,顧維鈞算半個。——唐德剛評李鴻章 |
| 文摘 | |
| 序言 | |
| 暫無相關內容 |
這本傳記真是讓人耳目一新,作者的筆觸細膩入微,仿佛帶領我們穿越時空,親曆瞭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書中對人物心理活動的刻畫尤其深刻,不是簡單地羅列曆史事件,而是深入挖掘瞭這位晚清重臣在重大決策背後的掙紮、權衡與無奈。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敘事過程中保持的那種冷靜而客觀的視角,沒有過度美化或醜化,而是力圖還原一個復雜、多麵、有血有肉的個體形象。讀到某些關鍵的曆史轉摺點時,我甚至能感受到那種身處時代洪流中的無力感,對於理解晚清的睏境有瞭更深一層的體悟。它不像教科書那樣乾巴巴地講史,而是充滿瞭故事性和畫麵感,讓人在閱讀過程中不由自主地産生強烈的代入感,思考如果自己身處那個位置會如何抉擇。這本書無疑為我們重新審視曆史人物提供瞭一個絕佳的切入點,它教會我,評價任何曆史人物,都必須將其置於其所處的特定曆史背景之下,方能得齣相對公允的結論。全書結構嚴謹,邏輯清晰,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收獲和感悟,絕對值得反復品味。
評分坦白講,我原本對這類曆史人物傳記抱持著一絲敬而遠之的態度,總覺得會是枯燥的說教。然而,這本書完全打破瞭我的成見。它成功地構建瞭一個鮮活的人物世界,那些曾經隻存在於曆史課本中的名字,在這裏變得有血有肉,他們的決策不再是鐵闆一塊的聖旨或罪狀,而是充滿人性考量和現實妥協的産物。作者在描述傢庭關係、師徒情誼等私人麵嚮時,筆觸非常柔和且富有同理心,這讓人物形象更具立體感和親切感。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不同派係之間微妙關係的描繪,那種政治上的閤縱連橫,寫得如同精彩的權謀小說,但其根基又無比堅實地立於史實之上。讀罷此書,我感覺自己仿佛上瞭一堂生動的政治哲學課,理解瞭在特定曆史條件下,個人能發揮作用的邊界到底在哪裏,以及“成事”與“不朽”之間的艱難平衡。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設計也相當考究,拿在手裏有一種厚重且踏實的感覺,很符閤其內容的深度。內容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曆史細節的挖掘和考證,很多我過去以為是定論的史實,在書中得到瞭更精妙、更細緻的闡釋,讓人有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之感。作者在處理那些充滿爭議性的曆史事件時,展現瞭極高的專業素養,既不迴避矛盾,也不輕易下結論,而是將所有的證據擺齣來,讓讀者自己去判斷。這種尊重讀者的態度,極大地提升瞭閱讀的參與度和趣味性。特彆是對於一些涉及中外文化衝突、技術引進的篇章,分析得入木三分,清晰地揭示瞭當時決策層在麵對“韆年未有之大變局”時的內心掙紮與探索軌跡。總而言之,這是一部兼具學術深度、閱讀流暢度和思想啓發性的佳作,無論是曆史愛好者還是普通讀者,都能從中汲取到寶貴的營養。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可以說是酣暢淋灕,它巧妙地平衡瞭個人命運與時代洪流之間的關係。作者沒有將筆墨局限於個人恩怨情仇,而是將焦點放在瞭如何在一個積重難返的體製內尋求變革的努力與睏境上。這種處理方式使得人物形象更加豐滿,不再是刻闆的符號,而是有其局限性和時代烙印的實踐者。我特彆欣賞其中對幾次重大外交談判的細緻還原,那種唇槍舌劍、步步為營的緊張感,通過文字得到瞭完美的呈現。仿佛能聽到空氣中彌漫的火藥味和桌子底下的暗流湧動。文字的節奏感掌握得非常好,時而激昂,時而沉鬱,與曆史的起伏跌宕相得益彰。對於那些對中國近代化進程中“走過哪些彎路,代價是什麼”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大量值得深思的案例和分析,讓人在閱讀時不斷地進行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考,絕非一味接受既定結論的讀物。
評分初翻此書,便被其磅礴的氣勢和紮實的史料功底所摺服。行文之間,透露齣一種深厚的學術積澱,但絕非艱澀難懂的學院派著作。作者似乎有著高超的敘事技巧,能將繁復的政治博弈和錯綜復雜的外交手腕,娓娓道來,引人入勝。尤其是在描繪國傢危難之際,那些關於洋務運動的推行、海防的籌建等宏大敘事時,文字的力量展現得淋灕盡緻。它不僅僅是關於一個人的傳記,更像是一部濃縮的近代中國轉型史。書中所引用的檔案、奏摺的細節處理得恰到好處,既保證瞭曆史的真實性,又避免瞭讓普通讀者感到枯燥。我感受到瞭作者對史實的尊重,以及對曆史脈絡的精準把握,使得閱讀體驗非常流暢且富有啓發性。讀完後,對於那個時期精英階層的思維模式和行動邏輯,有瞭更為立體和深刻的理解,無疑拓寬瞭我的曆史視野,是一部極具分量的作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