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信息
书名:现代法治:沈家本的改革梦
作者:李贵连
ISBN:9787519701529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4月
版次:1
印次:1
字数:107千字
页数:210
开本:32
定价:40元
《新民说 法治是什么》作者李贵连教授潜心新著!依法治国理念首倡者沈家本法治改革理想的系统论述
图书目录.
引言
章中西法治宗旨之异
第二章移植外国法,建构“现代法治”法律制度
第三章删除援引比附,确立罪刑法定
一、土生土长的中国罪刑法定
二、用土还是用洋:改革中的争论
第四章废除恶法,推动人权保障
一、法律科学化:薄刑恤民
(一)废除重法
(二)削减死罪条目
(三)废除刑讯、笞杖
(四)死刑
(五)明刑改隐刑
二、生命固应重,人格尤宜尊:废除奴婢律例
三、禁止杀奸
第五章融合中西,推行审判独立
一、司法独立,刻不可缓
二、法律职业:专门之学,专门之人
(一)法官独立审判
(二)确立律师制、陪审制
(三)法律学堂,法学研究
第六章采用西法,建构新式监狱和制度
结束语铁如意击唾壶歌
图书简介.
编辑推荐
沈家本(1840-1913),字子惇,又作子敦,号寄簃,是清代法学家和立法专家,中国近代法学的奠基人,依法治国理念的首倡者,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影响力。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贵连潜心研究沈家本近四十年,堪称国内法史学界和沈家本思想研究的大家。本书即为其对沈家本中外法治的论说、修律实践以及法治改革理想的系统论述。本书之出版在沈家本研究领域将会具有重要意义。
“所谓古今之皋陶,取申韩法治精神务去其毒;不愧古今儒者,习马郑经生事业而会其通。”法治,是沈家本的梦,他主持法律改革,追的就是这个梦。1913年春,在枕碧楼闭门养病著述的老人做了一个梦,梦中吟诗一首。醒来后他把这首诗记录下来,名之《梦中作》。这是他逝前的心境写照,我们后人观之,亦可了解这位老人,同时,也感受那个时代。全诗如下:
可怜破碎旧山河,对此茫茫百感多。
漫说沐猴为项羽,竟夸功狗是萧何。
相如白璧能完否?范蠡黄金铸几何?
处仲壮心还未已,铁如意击唾壶歌。
内容简介
19世纪70年代,英语世界出现一个新词,Rule of Law。这个词什么时候与中文“法治”对应,迄无可考。但是,这个“法治”与先秦以来的“法治”判然各别。20世纪初年,清朝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按照当时仿行立宪的立宪清单,主持新法律的起草。他用“泰西法治”来表述新出现的西方法治,并把中国的富强梦寄托在这种法治上。王元化先生于20世纪末反思“五四”,认为把“民主与科学”作为“五四”文化思潮主流的论断值得探讨。因为这两个概念,当时仅仅停留在口号上。沈家本的法治梦,与此相同。它在五四赵家楼烈火燃起以前就破灭了。
作者简介
李贵连,1969年于湖北大学法律系(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现为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近代法研究所所长、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特聘教授。李贵连教授潜心研究沈家本近四十年,堪称国内法史学界和沈家本思想研究的大家。李贵连教授“沈家本研究系列”著作有:《沈家本与中国法律现代化》《沈家本传》《近代中国法制与法学》《沈家本年谱长编》《沈家本评传》。
前言/序言
序
1978年,我幸运地考进北京大学法律学系,师从张国华教授 ,攻读中国法律思想史。进校大概一个学期,张师就明确告诉我,硕士学位论文以沈家本法律思想为题。
那是一个知识饥荒的年代,沈家本这个名字,即使在法学界,知道的人也并不太多。作为“文化大革命”前夕进入大学的法律系本科毕业生,我只能用“闻所未闻”来表述我当时对沈家本的认知。我的研究就在这种状态下开始。斗转星移,迩来已近四十年。
我的硕士学位论文,开始以《沈家本的法律思想研究》为题。但是,在阅读沈氏的著述后,经张师认可,改为《清末修订法律中的礼法之争》。1981年硕士毕业后,我留校任教。张师希望我在教学之余继续沈家本的研究。在他的鼓励下,我们做出这样的研究计划:编一本沈家本年谱,写一本沈家本传,汇集一套沈家本修律资料,写一本沈家本法律思想研究。经过几年的努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草成《沈家本年谱》《沈家本传》《沈家本的法律思想》三种。《沈家本年谱》以初编为名,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沈家本传》交某大学出版社,在打好纸型后,该社将纸型交给我,停止出版。没有通行的赔偿,我也没有和他们争论。按刘广安教授的建议,把《沈家本传》改名为《沈家本与中国法律现代化》,将纸型交北大印刷厂,用光明日报出版社的书号自费出版。至于沈家本的思想研究大概写了七八万字,因种种原因既未发表也未出版。时过境迁,现在已无与读者见面的必要了。
书虽然出版了,但我并不满意,粗疏讹陋之处所在多有(正是这个原因,才有20世纪90年代《沈家本年谱长编》和21世纪初年《沈家本传》《沈家本评传》的出版)。但是,大概是当年知识饥渴的原因吧,它们的社会效果还不错。台湾的黄静嘉先生,在20世纪60年代就是研究薛允升的专家。《沈家本年谱初编》面世不久,我就收到他的来信,讲述他在日本东京东丰书店看到《沈家本年谱初编》的惊喜,以及他对这本书的高度评价。因此书缘,我们成了忘年交,并由此开启了海峡两岸法史学的交流。
从20世纪80年起,我陆续在各种刊物和各种场合,发表多篇有关沈家本的论文。但是,受传统研究思维的影响,我对沈氏思想的认知一直停留在民国杨鸿烈先生的认知上。2003年,湖州市开会纪念沈氏逝世九十周年,我被邀请并作主题发言。为此我重新思索,在反复查阅当年追悼会上的挽联中,我觉得多付以“共和法治国”“法治开先河”为题的挽联,实在是对他晚年修律的盖棺之论。联系《寄簃文存》中他对中外法治的论说,以及他的修律实践,我对他的现代法治的改革梦理解清晰了。由此而有《法治(Rule of Law):晚清法律改革者的理想——沈家本逝世90周年祭》的大会发言。后经多次课堂讲授,形成这样的小册子。这本小册子既是2003年思路的继续,也是我20世纪80年代宿愿的了结。
作为一名法史研究者,忠实历史是我的职责。“法治主义为立宪各国之所同,编纂法典实预备立宪之要著。”这种对法律价值的认同,不是我的臆断,是白纸黑字留给我们的证据。正是出于这种考虑,所以行文多引原文,由读者自己去判断。
李贵连于京北寓所
2016.5.11
当我的目光落在《现代法治:沈家本的改革梦》这本书上时,脑海中涌现出的是晚清时期那些风云际会的画面。沈家本,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而他所提出的“改革梦”,更是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在这个充斥着旧制度与新思潮碰撞的时代,法治的引入和发展无疑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这本书由法律出版社精心打造,我预期它会提供一个专业且深入的视角,去剖析沈家本的法治思想及其在实践中所面临的挑战。我想了解,他的改革方案究竟包含了哪些具体的法律制度设计?这些设计是如何借鉴了西方经验,又如何结合了中国国情?在那个错综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沈家本的改革理念是如何被提出的,又受到了怎样的阻碍,最终又走向了何方?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展现出沈家本作为一个改革者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在推动法治建设过程中所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份关于理想与现实较量的生动写照,我期待着通过它,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近代法治的曲折发展历程。
评分读到《现代法治:沈家本的改革梦》这个书名,我首先联想到的是那个充满变革的晚清时期。沈家本,这个名字在历史的长河中,似乎与一系列重要的司法改革紧密相连。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在那个旧制度摇摇欲坠,新思想不断涌入的年代,他如同一个坚定的先行者,试图用现代法治的理念来重塑一个古老的国家。他的“改革梦”,究竟是关于何种层面的变革?是制度的重塑,是理念的更新,还是两者兼而有之?我对他在法律体系、司法实践、甚至观念层面的具体构想充满了好奇。这本书由法律出版社出版,让我相信它会在专业性和严谨性上有所保证,能够深入剖析沈家本的改革思想及其历史实践。我想知道,他的改革是否触及了当时的政治核心,又面临了哪些难以想象的阻力?他的努力,在那个时代留下了怎样的印记,又为后来的法治建设奠定了怎样的基础?我对那个时代的中国,对法治的艰难探索,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似乎是窥探那个时代、理解法治起源的一个绝佳窗口,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评分《现代法治:沈家本的改革梦》这个书名,立刻勾起了我对中国近代法治史的兴趣。沈家本,一个在那个变革时代为法治改革奔走呼号的名字,他的“改革梦”究竟包含着怎样的蓝图?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建立现代法治体系的难度可想而知,我相信沈家本一定为此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也面临了难以想象的阻碍。我尤其想知道,他的改革思想是如何形成的?是源于对西方制度的学习,还是对中国传统弊端的深刻反思?这本书由权威的法律出版社出版,这让我对其内容的严谨性和深度充满信心。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介绍沈家本在法律制度、司法实践,乃至法官选拔、审判程序等方面的具体改革构想。更重要的是,我想了解,他的改革是否触及了当时社会最根本的结构性问题?他的努力,在那个时代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又为后来的历史留下了怎样的遗产?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是对一位历史人物的解读,更是对中国近代化进程中法治探索的一次深刻回溯,我迫不及待地想在字里行间,感受那段充满挑战与希望的岁月。
评分《现代法治:沈家本的改革梦》这个书名,像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窗户。沈家本,一个名字,承载着一个时代对法治的渴求与探索。在那个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的年代,他所怀揣的“改革梦”究竟是什么模样?是像西方那样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还是仅仅停留在某些局部领域的改良?我非常好奇,这位历史人物是如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形成他独特的法治观,又是如何试图将其付诸实践的。法律出版社的出品,预示着内容会更加聚焦于法理和制度的层面,这正是我所期待的。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沈家本所倡导的具体改革措施,例如他在刑法、民法、乃至司法行政管理方面可能提出的建议。同时,我也想了解,他的改革思想在当时是否得到了广泛的支持,还是遭遇了强大的阻力?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更是关于中国近代法治如何一步步艰难前行的缩影。我渴望从这本书中,看到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与困境,以及他们为国家现代化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这些都将是激励人心的宝贵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很吸引我,《现代法治:沈家本的改革梦》。一提到“法治”,脑海里就自然浮现出公平、正义、规则等词汇,这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而“沈家本”这个名字,虽然我不是历史学专家,但直觉告诉我,这一定是一位在近代中国法制建设方面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他所追求的“改革梦”,让人不禁好奇,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他是如何构思、又付出了怎样的努力来推动法治进步的?这本书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更增添了几分专业和权威性,这让我对内容充满了期待。我特别想了解,沈家本的改革究竟触及了哪些深层次的问题,他的思想在当时是否受到了阻碍,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那个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法治的引入和发展,无疑是那个时代最宏大也最具挑战性的议题之一。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探究那个时代的历史脉络,理解法治思想的萌芽与发展,以及沈家本在这个进程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读完这本书,我希望能对中国近代法治的源流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也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改革与理想的启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