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梦里花开:一位援建干部的扶贫手记 | ||
| 定价 | 35.00 |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6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吴锋 著 |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 页数 | 174 | |
| 字数 | 105000 | |
| ISBN编码 | 9787519708368 | |
满山菊花香
寻找幸福的源头
如何留住zui美的乡愁?
大山深处的忧虑
治贫与治愚依靠什么
不好当的村干部
驻村*一书记的苦与乐之一
驻村*一书记的苦与乐之二
产业扶贫是块“硬骨头”
“带头大哥”要真带头
打破政策壁垒真的很重要
啼笑皆非的“懒人”
扶贫如何做到精准?
梦想芬芳
如何开辟社会化扶贫新战场
汝阳扶贫督导纪行
旅游扶贫原来可以这么“玩”
扶贫督查要有技巧
后记
生活中很多事情总是充满戏剧性和偶然性。作为20世纪90年代毕业的师范生有幸到北京继续上学之后,留在北京工作。因缘际会,由于南水北调工程,我有幸又回到河南洛阳从事扶贫开发工作,时间虽然不是很长,但对于人到中年又长期处于基层一线的我来说,这种能外出挂职锻炼的机会确属得,弥足珍贵。临行之前,身边的很多同事开玩笑说:你这是回去支援你老家建设了。说心里话,我能为这份工作做点什么呢?这一直是我纠结和忐忑的问题。在一个精细化管理的现代社会里,我既不可能有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张狂和气概,也以达到"终日乾乾,夕惕若厉"的境界,更多的是利用到河南进行"回炉再造"的机会,认真地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更多地关注当前脱贫攻坚这一重要工作的实践情况,深化对乡村社会治理的认识。
xijinpin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讲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讲话铿锵有力,震耳发聩。脱贫攻坚是一项系统工程,党和政府在脱贫攻坚中担负重要责任,容不得丝毫马虎和懈怠。通过脱贫攻坚工作,也暴露出体制、政策和队伍中的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并非脱贫攻坚所,很多都是昔日的老问题在脱贫攻坚领域中的再现。我们不仅要重点解决脱贫攻坚中出现的这些棘手问题,也要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和乡村社会治理的角度,建立长效机制,破解这些长期扰社会发展的问题。
贫地区的生存现状,他们的惑与希望,同样值得我们反思。现代社会变迁已经对人民的思想和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昔日以当"贫户为耻"发展到有些以当"贫户为荣",面对传统和道德的迷失,我们有责任重新唤醒社会对法治和善良的追求,这是一项任务艰巨而迫在眉睫的工作。当前,很多身居"庙堂"或者"象牙塔"的人并未完全了解基层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状况,也许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感同身受。在脱贫攻坚中,我们派出了大量的帮扶队伍,很多帮扶干部和我们的一样,都属于社会中的"小人物",但是他们却是我们社会和民族发展的脊梁,需要被重视和认可。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脱贫攻坚战中,开展帮扶的党员干部和必然是这场战役的主力军,冲锋在脱贫一线。能否有效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如期完成脱贫、做到不返贫,这些都与基层党员干部和息息相关,这也是我们开展扶贫工作的着力点。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们国家到2020年要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县全部脱贫摘帽,这就需要每年减贫1000多万人,可以说任务艰巨。为了完成任务,我们必须在深化精准扶贫中,不断发展贫地区的产业基础,促进贫地区经济发展,积极推进贫地区的易地搬迁工作,让他们真正能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让贫地区既要金山银山,又要保住绿水青山。开展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工作,对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人员要进行有效地兜底保障,等等,都是脱贫攻坚的"硬骨头"。总之,脱贫攻坚走的是一条不断创新的道路,道路的规划与开辟zui终还必须回归到"人"这个根本问题上来,脱贫攻坚中的制度境、政策壁垒、帮扶承诺,都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积极作为,回避矛盾的"辗转腾挪"和"打太极"只能延误脱贫时限,降低脱贫实效。
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工程,很多地方对脱贫攻坚都列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目标任务如何完成,需要我们政府、党员干部和不断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破除陈旧思想观念,用敢于担当的勇气和决心积极开拓创新。在多次走访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对贫的担忧,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他们对扶贫寄予了很多期望,真心希望通过扶贫政策的有效落地来改善农村落后的面貌,早日脱贫。脱贫攻坚,我们做得怎么样,在看,社会在看!
扶贫是我国一直常抓不懈的工作,得到了国家领导人一贯重视。本书是一名援建干部的扶贫日记,有记录,有感动,也有理性思考。符合国家舆论政策导向,有情有感。
扶贫是一件善事,更是一件事,要打好扶贫攻坚战,不让一个人掉队,非得上下齐心,真抓实千才行。吴锋博士从首都来到河南,全身心投入扶贫工作,把满腹才华奉献给中原百姓,既有洋气,更接地气,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政策落实的远见卓识,撰写的扶贫手记更是不落俗套,新鲜真实、淳朴无华,散发着远山里野菊花的芳香,像对行人与读者的欠身问候,又是对祖国美好明天的衷心守望。梦里花开,实干兴邦,读罢令人油然而生敬意,不禁击节感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冯玉军
一部博士“村官”的扶贫沉思录,一幅21世纪早期的乡村国情图,一篇集扶贫走访、村庄叙事、政策心得及田野畅想的心血之作。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蒋立山
愿闻之欲知其人,且读其书,欲明其书,且观其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其行之谓也。“板凳要做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其书之谓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人之谓也。故曰其事也细,其书也迩,其人也遐,其行也远。其事者何?其书所纪也。其行者何,其人所系也。其书者何?梦里花开也。其人者何?吴锋博士也。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周静博士
《梦里花开》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扶贫手记——文中描写的生活场景比有些文件要求更独特、更真实、更鲜活,作品弘扬的是主旋律,洋溢的是真情和正能量。情节跌宕起伏、曲折感人,结构缜密完整、引人入胜,语言优美流畅、娓娓道来!
一—作家、媒体人李杰
吴锋,1977年12月生,河南光山人,法学博士。曾在河南省光山县某镇中学任教,有检察官和政府法制工作经历,现为北京市昌平区崔村镇纪委书记。目前在洛阳市扶贫开发办公室挂职,从事
扶贫工作。个人先后在《半月谈》《瞭望》《法学杂志》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和评论等50余篇,多篇研究报告经官方智库报送中办供领导决策参考。参著《民事诉讼检察监督论》《中国医疗警示录》《医师的权利和义务》(副主编)。
一本让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的书,书的封面设计非常朴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散发着一种沉甸甸的真实感。拿到书的瞬间,我就被书名所吸引,“梦里花开”,这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却又带着一丝现实无奈的意象,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些在艰苦环境中默默奉献,却依然怀揣希望的人们。封面上“援建干部”、“扶贫手记”几个字,则为这份诗意注入了坚实的现实根基,勾勒出一种不平凡的人生轨迹。这本书的出版单位是法律出版社,这个信息本身就带来一种严谨和专业的预感,似乎预示着其中记载的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蕴含着对政策、制度、法律的深刻洞察和实践。9787519708368,这个ISBN号,是这本书独特的身份标识,也承载着它穿越书海,与我相遇的缘分。我期待着,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能看到一个鲜活的人物,一段感人的经历,一种关于奉献、关于希望、关于改变的真实叙事。它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畅销书,而更像是一坛需要时间来品味的陈酿,每一页都可能藏着令人深思的故事。
评分翻开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一位在异乡孤身奋斗的身影,他的脚下是泥泞的土地,他的眼前是亟待改变的乡村,他的心中是沉甸甸的责任。吴锋,这个名字,在法律出版社这本厚重的出版物中,被赋予了更深的意义。9787519708368,这个数字串,是现代文明的印记,也是这本书连接世界的桥梁。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夏日里滚滚的热浪,是冬季里刺骨的寒风,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淳朴农民,是他们脸上刻满了辛劳却依然闪烁着希望的眼神。而作为援建干部,作者的角色,注定是那个带来改变的播种者,是那个点燃希望的火种。他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他如何与当地的干部群众建立信任?他如何克服重重困难,找到适合当地发展的道路?这些都是我迫切想要了解的。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出,在看似枯燥的扶贫工作背后,那些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的瞬间,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如何最终汇聚成改变命运的洪流。
评分一本传递着真挚情感的书籍,它的封面设计简洁有力,没有过多的修饰,却有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书名“梦里花开”,本身就带有几分诗意和憧憬,而“一位援建干部的扶贫手记”则瞬间将这份诗意拉回了现实,勾勒出一位在艰苦环境中默默耕耘的身影。法律出版社的出版,意味着这本书承载的内容是经过专业审核的,其严谨性和权威性值得信赖。9787519708368,这个独特的数字编码,是它在浩瀚书海中的独特标识,也代表着它所蕴含的价值和故事。我猜测,这本书将带我走进一个充满挑战却又不乏温情的世界。援建干部,这个身份本身就充满了奉献与担当。扶贫,这个事业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国家发展。作者吴锋,他将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那些在基层一线发生的故事,那些关于脱贫攻坚的感人瞬间,那些为了改变命运而付出的努力。我期待在这本书中,能够看到对扶贫工作的深入剖析,对政策落地的细致描绘,以及作者本人在实践中的成长与感悟。
评分这部作品,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它的“正版现货”属性,这本身就传递出一种诚信和可靠。书的装帧设计并不张扬,反而透着一股沉静的力量,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真实、关于奉献的故事。“梦里花开”,这个书名,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未来的期盼,也可能暗含着现实的艰辛。“援建干部”和“扶贫手记”这些关键词,则瞬间将读者的思绪拉到了广袤的中国大地,那些需要帮助的角落。“法律出版社”的出品,让我对书中内容的严谨性和专业性有了初步的判断,也暗示着这本书可能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记录,更包含了对政策、法规的实践与思考。9787519708368,这个ISBN号,是这本书在知识海洋中的独特坐标。我满怀期待地想象着,作者吴锋,这位援建干部,是如何在艰苦的环境中,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去书写“梦里花开”的篇章。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看到他如何将宏大的扶贫战略,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如何与当地人民建立深厚的情感,如何在一次次的困难面前,找到解决的办法,最终实现“花开”的梦想。
评分这部作品所散发的氛围,让我想起许多关于基层工作的纪录片,那种粗砺而又充满人情味的质感,仿佛能透过纸张扑面而来。作者吴锋,这个名字初听之下,并不十分响亮,但“援建干部”的身份,立刻让他身上笼罩了一层神秘而又令人敬佩的光环。援建,往往意味着远离繁华都市,深入到那些条件艰苦、经济落后、甚至面临自然灾害的地区。在那里,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或者说,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艰难的革新。而“扶贫”,更是直接触及社会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它关乎民生,关乎公平,关乎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本书,以“扶贫手记”为名,预示着它将是作者亲身经历的记录,是他在与贫困搏斗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法律出版社的背书,则让我对其内容的可靠性和深度有了更高的期待。我猜测,这本书不会止步于简单的事件罗列,而是会包含作者在实践中对扶贫政策的理解、对当地民情风俗的观察、对自身思想转变的剖析,甚至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基层实践中的探索和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