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中国画报出版社 9787514610864

富兰克林自传 (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中国画报出版社 978751461086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自传
  • 富兰克林
  • 美国文学
  • 历史
  • 人物传记
  • 启蒙思想
  • 个人成长
  • 励志
  • 经典
  • 中国画报出版社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有度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14610864
商品编码:26251173313
包装:平装
开本:16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富兰克林自传
作者(美)本杰明·富兰克林
定价35.0元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14610864
出版日期2015-05-01
字数11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内容简介
历经200余年而不衰的励志奇书,影响全世界几代人,被公认为改变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迄今为止重要、读者多的自传作品之一,无论从自传的角度还是从美国思想史的角度来看,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本书为烫金双封版新译本,经典时尚,堪称原汁原味、值得典藏的中文版本。

   作者简介
本杰明富兰克林是有史以来杰出的美国人之一,美国独立战争的老战士和,资本主义精神的完美代表,被誉为人类道德与理性的佳诠释者。对于我们来说,了解他的一生只需一天,而梦想与热血却会伴随多年。
赵志卓,英国利物浦大学(University of Liverpool)语言学硕士。曾任职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外国文学编辑部;高文斐,长期从事文学翻译工作,外文照排中心专业翻译。


   目录

   编辑推荐
美国传记文学开山之作,一个心灵的跋涉历程
人类历***杰出的成功者之一,自我完善与自我道德的完美典范
世界出版史上的杰作,照亮几代梦想的经典,畅销两个世纪的励志奇书。
新译,时尚经典。烫金双封,毕生典藏。

   文摘
亲爱的儿子:
你知道我一向喜欢收集我们家族史上的奇闻轶事。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你我同在英格兰的时候,为了这一目的,我曾四处奔走,遍访家族中的亲属。目前我正好在乡间度假,想到你大概有一天也会突发奇想,对我的一些经历感兴趣,便打算静下心来为你写下这本自传。希望能有一个星期的空暇时间不受打扰。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别的动机促使我写下这些。我出身贫寒,自小生活在贫困之中,经历了许多磨难,如今不但生活富足,还在这人世间积攒了一些名望。感谢上帝如此眷顾于我,让我立身于世间并收获成功。我想我的处世之道或许会对子孙后辈们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他们大概也会对此感兴趣。
回顾我这一生的幸运时刻,我不禁会想到:如果人生可以从头开始,我会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生活再过一遍。的要求就是,可以像作家再版时那样,有改正初版缺陷的机会就好了。这样,除了能改正错误之外,还可以挽回人生中的种种不幸。即使无法避免这些厄运,我仍然愿意将自己的生活再过一遍。当然,我们都无法重演人生,那么就只好靠回忆了,将其付诸笔端,地保存下来。
因此,我就像全天下老人都癖好的那样,不厌其烦、唠里唠叨地将自己的往事诉说出来。不过,我的讲述将尽量不让人感到厌烦,以免后辈们出于尊敬而不得不听,一经写下来,听与不听,他们大可悉听尊便。
后(我还是自己承认为好,因为即使否认,别人也不大会相信),写自传,也是为了满足我的虚荣心。说实话,我经常听到或在书上读到这样的开场白“我可以毫不自夸地说……”,刚说完,接下来的便是一串自吹自擂。大多数人都不喜欢别人自夸,但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正犯着同样的毛病。不过,我倒是对这种虚荣心持宽容态度,因为这样的虚荣对他本人和他人来讲都是有所益处的。试想,在许多情况下,假如一个人是抱着对自己的人生十分满足的心态而感谢上帝的,那么即使里面掺杂一点虚荣心也不为过。
既然提到了上帝,那么我十分愿意谦恭地宣告,我一生的成就与幸运全都要归功于仁慈的上帝的旨意,他引导我找到了处世之道,并因此而使我获得成功。这种信念使我坚信,上帝的旨意将继续眷顾于我,或使我享福,或使我承受命运的逆境,就像任何人所经历的那样。因为未来的命运只有上帝才知道,只有主的能给我们带来福音,哪怕我们有一天身处灾难之中。
    我的一位伯父,同样喜爱收集族中轶闻。有一次,他交给我一些记载着我们家族轶事的详细笔记,由此,我得知我们家族居住在北安普顿郡的爱克顿村,至少已有三百年的历史了,再早以前的历史,他就不得而知了。(也许从采用“富兰克林”这个姓的时候起就居住在这个地方了。在此之前,“富兰克林”不是作为一个姓氏,而是作为一个人民阶层而存在的○1。当时王国境内都开始确立姓氏,他们便采用了“富兰克林”作为自己的家族姓氏。)我们的祖先拥有三十英亩的自由领地,世代靠打铁为生,这一行当一直传到了我伯父手中。家中的长子都是要继承打铁这个行业的,于是我伯父和我父亲都按照这个传统叫他们的长子学打铁。
我翻查了爱克顿的户籍册,但只找到了一五五五年以后祖上出生、嫁娶和丧葬的记载,更早以前的户籍册已经无法查询到了。根据户籍册的记载,我发现我是五代以来,这个家族中小儿子的小一个儿子。我的祖父托马斯生于一五九八年,一直住在爱克顿,直到年迈不能再从事生产,才离开爱克顿投奔儿子约翰去了。我父亲约翰是牛津郡颁布雷村的染工,在那里当学徒,一直侍奉祖父临终,并将其安葬在那里。一七五八年,我们看到了他的墓碑。
祖父的长子托马斯住在爱克顿村,后来把老宅连同土地都传给了独生女。她的丈夫是威灵堡一个叫费雪的人。夫妻俩后来又把继承来的这份产业卖给了伊斯德先生,他就是现在爱克顿庄园的主人。


   序言

以下是一份关于非《富兰克林自传》的图书简介,旨在提供丰富、详细的内容,同时避免提及富兰克林或其自传的任何信息。 --- 《光影交织:二十世纪视觉艺术的革命与流变》 作者: 艾琳·哈珀 出版社: 启明文创 ISBN: 9787568071920 页码: 680页 开本: 16开 装帧: 精装附函套 定价: 188.00元 内容简介: 《光影交织:二十世纪视觉艺术的革命与流变》是一部里程碑式的艺术史著作,它以宏大且细腻的笔触,深入剖析了从世纪之初到千禧年前夕,全球视觉艺术领域所经历的颠覆性变革、哲学思辨与技术革新。本书并非简单的时间线梳理,而是以“视觉体验的重塑”为主轴,探讨了艺术家如何通过媒介、材料和观念的转变,挑战既有的审美范式,并最终定义了我们今天理解艺术的框架。 全书分为五大部分,系统性地构建了二十世纪艺术演进的脉络。 第一部分:旧世界的崩塌与新秩序的萌芽(1900-1929) 本部分聚焦于现代主义的早期爆发。作者详细考察了野兽派对色彩的解放、立体主义对空间和视角的解构,以及未来主义对速度与机械的狂热崇拜。重点分析了塞尚对后世形式探索的奠基作用,以及抽象艺术(如康定斯基的作品)如何彻底摆脱对再现的依赖,转向纯粹的几何与精神表达。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达达主义在苏黎世和柏林的兴起进行了详尽的社会文化背景考察,揭示了其作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反思的激进姿态,以及它为后续观念艺术埋下的伏笔。 第二部分:梦境的入侵与现实的重构(1930-1945) 本章节深入探讨了超现实主义的心理学根源及其对潜意识的探索。哈珀博士不仅梳理了布勒东的理论框架,更细致比对了萨尔瓦多·达利、马克斯·恩斯特和勒内·马格里特在“幻觉现实”构建上的技法差异。同时,本书并未忽视这一时期在政治高压下艺术的境遇。它详述了西班牙内战期间的艺术介入,以及二战期间大量欧洲艺术家流亡美国,为战后纽约艺术的崛起所做的无意中却至关重要的准备。 第三部分:后战争的转移与抽象表现主义的崛起(1946-1960) 这是对“纽约学派”的深度剖析。本书认为,从巴黎向纽约的权力转移,标志着艺术中心对传统欧洲美学的彻底决裂。作者详尽分析了杰克逊·波洛克“行动绘画”的物理性与偶然性,如何将画布变成一个记录身体动作的场域;同时也平衡地探讨了马克·罗斯科所追求的“崇高”与精神性体验。通过对这些巨幅作品的细节分析,读者可以理解抽象表现主义如何将艺术家的内在焦虑转化为普世的观看经验。 第四部分:大众文化的收编与媒介的挑战(1960-1979) 进入六十年代,艺术界迎来了对自身纯粹性的严峻挑战。本书将波普艺术视为对消费社会美学的“模仿性颠覆”。对安迪·沃霍尔的丝网印刷过程和罗伊·利希滕斯坦的点阵描摹的分析,揭示了艺术家如何利用批量生产和商业符号,消解原作的“灵光”。紧接着,本书探讨了极简主义(Minimalism)对艺术品的“物体性”的回归,以及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如何通过语言和文本,将艺术的价值完全转移到“想法”本身,从而彻底挑战了传统艺术教育的根基。 第五部分:身份、景观与全球化的视野(1980-2000) 最后一部分关注当代艺术语境的形成。本章探讨了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对宏大叙事(Meta-narratives)的反思与解构。作者重点关注了女性主义艺术对艺术史的“修正”工作,例如对身体政治和凝视(Gaze)的研究。此外,装置艺术、行为艺术的成熟化,以及摄影和录像技术在艺术实践中的主导地位,如何共同构建了一个更加多元、碎片化且高度关注社会议题的视觉世界。书中特别描绘了大地艺术(Land Art)对自然环境的介入,以及新表现主义(Neo-Expressionism)对情感张力的回归。 艺术史学上的创新之处: 《光影交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跨学科的整合能力。它不仅依赖于艺术史文献,还大量引用了精神分析学、传播学和后结构主义哲学文本,为理解二十世纪艺术的深刻变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本书配有数百幅高清彩图,包括大量鲜为人知的工作室照片和艺术家的手稿扫描件,为专业研究者和普通艺术爱好者提供了无与伦比的视觉盛宴和智力挑战。通过阅读此书,读者将不再是简单地“看”画作,而是学会了如何“阅读”二十世纪的视觉语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惊艳到了!我一直对历史人物传记抱有浓厚的兴趣,但很多时候读到的都是些枯燥乏味的叙述,充斥着官方的溢美之词,缺乏真实的情感和个人的洞察。然而,《富兰克林自传》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不像是一本由他人撰写的、经过精心打磨的“官方教材”,更像是一位睿智的长者,在壁炉边,用他那饱经风霜的声音,缓缓道来自己的人生轨迹。语言朴实无华,却又充满了力量和智慧,仿佛能穿透时空的隔阂,直接触动我的内心。我特别喜欢他描述自己年轻时如何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来提升技能,以及他在商业和政治领域如何运用自己的智慧和人脉。那种面对困难不屈不挠,抓住机遇勇往直前的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和前进的动力。书中的每一个小故事,每一次的成功或失败,都被他描绘得栩栩如生,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他当时的喜悦、挣扎和成长。这不仅仅是一本传记,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哲学的启迪录,教会我如何在这个复杂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不断完善自我,如何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

评分

我不得不承认,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对富兰克林的印象还停留在教科书上的那些零散的标签:美国国父之一、发明家、外交家。但《富兰克林自传》为我勾勒出了一个更加立体、更加饱满的“人”。他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伟人,而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只不过他的普通之中蕴含着非凡的智慧和坚韧的毅力。我喜欢他那种务实主义的精神,他不会空谈理论,而是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并且乐于将自己的经验和发现分享给他人。他在书中关于如何管理时间和金钱的论述,以及他提出的“十三种美德”的个人改进计划,都充满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我尝试着去学习他的方法,虽然要做到像他那样严谨和自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至少,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清晰的方向和动力。我特别喜欢他描述自己在费城创办图书馆和消防队的经历,那种出于公共利益而付出的努力,让我看到了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担当可以多么伟大。

评分

读完《富兰克林自传》,我感觉自己被一种蓬勃向上的生命力所感染。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个人奋斗史,更是关于如何在社会中发挥个人价值的生动教材。富兰克林身上那种“一切皆有可能”的乐观精神,以及他面对挑战时展现出的惊人韧性,都让我受益匪浅。他并没有回避自己曾经的错误和挫折,而是以一种非常坦诚的态度去回顾和反思,从中汲取教训,并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我特别欣赏他那种不拘泥于条条框框的思维方式,以及他勇于尝试新事物、不惧怕失败的创新精神。无论是他在科学研究上的大胆探索,还是他在政治舞台上的灵活应变,都体现了他非凡的智慧和洞察力。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成功并非偶然,而是源于持续的努力、深刻的思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它激励我更加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去发现自己的潜能,并努力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深刻的人生启迪。我喜欢富兰克林在书中那种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仿佛他正坐在我旁边,用他那充满智慧的语言,分享他一生的感悟。他并没有刻意去渲染自己的功绩,而是以一种非常朴实和真诚的态度,讲述了自己从一个贫穷的学徒成长为一位备受尊敬的公民和政治家的历程。我尤其欣赏他那种对知识的永恒追求,以及他将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他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个杰出的实践者。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堂生动的人生课,教会我如何审视自己,如何提升自己,如何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以及如何在社会中做出有意义的贡献。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了,对人生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了。它让我明白,真正的财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足,更是精神上的充实和内心的宁静。

评分

天啊,我简直停不下来!每次翻开这本书,都感觉自己像是在和本杰明·富兰克林本人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他并没有刻意去塑造一个完美的“圣人”形象,而是坦诚地展现了自己性格中的不完美,比如年轻时的冲动,对金钱的渴望,以及偶尔的固执。正是这种真实,让他的形象更加鲜活,也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我尤其欣赏他对待知识的态度——那种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他详细描述了自己如何通过阅读、观察和实验来积累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巧妙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解决各种问题。这种“学以致用”的精神,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尤为可贵。书中所提及的许多他发明的工具和提出的理念,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这足以证明他非凡的远见和才华。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了解一位历史名人,更是在学习一种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生活态度。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伟大并非与生俱来,而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努力和思考,一点一滴地积累而成。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