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曾国藩离我们的时代已有100多年,但是他的学仍不过时,它们仍然是我们在这个时代走向成功、走向卓越的智慧来源和处世瑰宝。“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
《曾国藩家书大全集(值金版)》精选了曾国藩家书一改过去各版本形式,将曾国藩生平分为京宦生涯、窘困的团练大臣、人生、余晖残照四部分。在讲解曾国藩家书的同时,以这种简介的形式方便读者加清晰地了解曾国藩其人、其事、其思想。
京宦生涯(1840~1852年)
惟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只有进德修业两事靠得住
做个光明磊落、神钦鬼服之人
遇牢骚欲发之时当反躬自省
求无益,当在孝悌上用功
要除骄傲习气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
凡事皆贵专
志向真则何时何地皆可读书
立志真则何时何地皆可读书
要做到有志、有识、有恒
能立志则何事皆可为
事事勤思善问
求业之精在于专一
读书须有耐性
吾人为学要虚心
掘井多而皆不及泉
京师为人文渊薮
与其出而教馆,不如静坐家塾
功课无一定呆法,但须专耳
劝其痛著祖鞭,并心一往
惟崇俭可以持久
如能救焚拯溺,何难嘘枯回生
吾家规矩好,当蹱而行之
凡大员之家,不涉公庭乃为得体
告九弟在京出京情形
寄家银馈赠贫寒戚
说明寄银馈赠贫寒戚的缘由
望两弟鉴我苦心,结实用功
梦寐中时时想念堂上老人
为母担心
心祖父之病
居家惟崇俭可以长久
受皇恩当尽忠直言
意外升官,日夜恐惧修省
不肯轻受人惠
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
受恩深重须尽忠直言
行公事须深谋远虑
身体康健为天福
时时省记节劳节欲节饮食
身体康健,即为如天之福
窘困的团练大臣(1853~1859年)
强毅之气不可无
古来致败者在长傲与多言
强毅之气不可无
焦躁使心绪少佳,办事不能稳妥
适意之时当尽心竭力
无恒则终生一无所成
无恒会终生一无所成
蛮读蛮记蛮温断不能久熟
看书不必一一求熟
视书如水,懂得涵泳
读此十一种书,见解日开
读书不必求记,但须求个明白
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
学书法、作文之法
兴家应做到勤、敬、和三字
诸弟在家教子侄,须有勤敬二字
兴家在勤、敬、和三字
一概不可干预公事
吾兄弟当时时内省、勤俭忠厚
吾兄弟当洗心涤虑、力挽家运
愿子孙为读书明理之君子
三姑一嫂每年做鞋一双寄来
早起、有恒、厚重为要紧之物
常存休戚一体之念
功名之地难居
功名之地,自古难居
耐烦为居官要义
治军以能战为义
用绅士贵在奖之以好言,优之以廪给
凡将才有四大端
诸事皆不顺手,只得委曲求全
训诫军中要务数条
贼于水战一事为无能
治军以能战为义
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理密微缺一不可
用兵不可受他人牵制
与贼相持日久,戒浪战
须详察地势,随时制宜
凭壕对击应坚忍不出
人生(1860~1864年)
满招损,谦受益
满招损,谦受益
惟谦谨是载福之道
阅历少则自诩智识
君子应常存冰渊惴惴之心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宜从畏慎二字上下工夫
俭以养廉,直而能忍
惟胸襟广大是真正受用
存其倔强,去其忿激
修身齐家须以明强为本
自修处可求强,胜人处莫求强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将劳、谦、廉三字时时自惕
全无谦退之意,则断不能久
治事之外须有一段豁达冲融气象
吾兄弟但在积劳二字上着力
择交须选志趣远大者
读书可以变化气质
人生惟有常是美德
读书可变化气质
读书应通训诂与词章之学
文章雄奇之道
目录分类之法
写信条理清楚即可
为子弟请师当请严而有恒者
切莫错过好光阴
写字作文以珠圆玉润为主
福不多享,势不多使
治家以星冈公为法
后辈子弟骄傲之气入膏肓
饮食起居应与寒士相同
恐家中买田起屋
要牢记家教之规
与地方父母官相处之道
世家子弟,钱、衣不可多
家中诸女当教之孝顺翁姑,敬事丈夫
各家规模总嫌过于
福不多享,势不多使
应当专心读书,不可从军、做官
在营课勇夫种菜
吾家累世以来孝弟勤俭
望家中子弟戒骄戒惰
拼命报国,时时战兢省察
无官气有条理,位至封疆不可改
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
拼命报国,侧身修行
余已决计不再具疏辞官
因位高望重,时时战兢省察
大凡才大之人,每不甘于岑寂
行军要刻刻存爱民之心
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
望弟稳守,不可急于出壕打仗
望以讲求将略为义
观人以有守无官气,多条理而少大言为主
行军忌有赫赫之名
行军要刻刻存爱民之心
大者得正,而小者包荒
吾辈为众所附者,全在忠义二字
对降将应宽严相济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义
善将兵者日日申诫将领、训练士卒
要之能得众心,未有不可酣战之理
惟有一静字可以胜之
相隔五里外不可约期打仗
新旧驻扎险地迥然不同
相机与敌力战
合围总以断水中接济为义
制胜之道,实在人而不在器
以后宜多用活兵,少用呆兵
存心总不敢忘爱民两个字
在禁止扰民、解散胁从、保全乡官上下工夫
愿弟常存畏天之念,慎静缓图攻城
善于保养则忠孝悌皆能全
起早尤千金妙方、长寿金丹也
起早与勤洗脚对身体大有裨益
保养之法亦惟在慎饮食节嗜欲
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秘诀
劝人以不服药为上策
放心静养,以能睡觉安稳为主
去恼怒如蛇蝮,去之不可不勇
善于保养,则忠孝悌皆能全
夜不能寐,用重心和平之法
余晖残照(1865~1872年)
咬定牙根,徐图自强
咬定牙根,徐图自强
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兄自问近年得力,惟有一悔字诀
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辱之时
力守悔字硬字两诀,以求挽回
当用困知勉行功夫
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功夫
读古文古诗当先观貌后观神
勿忘寒士家风
勿忘寒士家风,子弟力戒傲惰
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
教两子著文之法
尔辈少年不宜妄生意气
赴天津前安排后事
个人毁誉祸福置之度外
到任后,须以治兵自强为义
位重权高皆危道也
人以品为荣,吾以为苦恼之境
将个人毁誉祸福置之度外是根本
柔可以制刚狠,诚可以化顽梗
在选将练兵上切实用功
用人不率冗,存心不自满
所贵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当在选将练兵上切实用功
顺其自然清静调养
养生在于戒恼怒、知节啬
古人以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
养生之法在于顺其自然清静调养
养生之法约有五事
调养之法不在服补药
养生家惟恐出汗,有伤元气
养生六事
京宦生涯
父的两次信件,都说不想我请假回家,而我的意思是想天天服侍在父母身边,做不到在他们身边服侍他们,我不得不做迎接他们来我身边的计划了。去年冬天曾经与你们商量回家、迎养的事情,现在父不让我回家探,那迎养的计划便不可以推迟了。所为难的地方,是堂上有四位老人,如果专迎接父母,而不迎接叔父母,不仅我心里不安,就是父母心里也会觉得不安。如果四位都接来,又考虑到叔母的病还没有全好,远道旅行、跋山涉水的又非常艰苦。我的意思想在今年八月上旬接父母和叔父三位老人来京城,留叔母在家,各位弟媳妇细心伺候。明年正月元宵节以后,送叔父回南方,这样和叔父相聚几个月,我的心也觉得安了,父母能够与叔父同行几千里到京城,父母也安心。叔母在家半年,专门请一个人服侍,各位弟媳妇再细心奉养,那么叔父也可以放下心来。叔父在家抑郁了几十年,现在出来半年散散心,可以观看京师的壮丽,又可与侄儿、侄媳妇、侄孙团聚,叔父也可快乐舒畅。在家坐轿到湘潭,澄侯先去湘潭雇好船只,伺候老人到开船之后,澄弟即可回家。船到汉口,我派荆七在那里迎接,从汉口坐三乘轿子到京城。行李和婢女仆人坐小车,这些事很容易。请弟弟们和堂上老人细细商量,春天就请回信,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我最近在读的另一本关于商业战略的书,完全是另一种风格。它走的是极简主义路线,封面是纯黑的磨砂质感,内容全部采用图表和流程图来阐述复杂的商业模型。书里没有一句多余的废话,信息密度极高,几乎每一页都需要我停下来,拿出笔记本仔细推敲才能理解作者的逻辑。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的实操性,它不是在谈论宏大的理论,而是直接给你一套可以套用的行动框架。比如,关于市场进入策略的章节,它直接给出了一个“三步验证法”,每一步都有详细的数据指标和考核标准。对我这种需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吸收知识、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人来说,这种直击痛点的书籍简直是救星。它强迫你思考,而不是被动接受信息,读完之后感觉大脑皮层都被重新激活了一遍。
评分我手边有一本探讨未来科技伦理的科幻小说集,阅读感受非常独特。这本书的叙事结构非常跳跃和碎片化,很多章节是以日记、邮件往来、甚至是被黑客截获的数据流的形式呈现的。作者擅长在看似不相关的线索中埋下伏笔,你需要像侦探一样,不断地在不同角色的视角间切换、拼接信息,才能拼凑出故事的全貌。这本书的魅力就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它不给你明确的答案,而是抛出很多尖锐的问题:当AI拥有自我意识后,我们该如何定义“生命”?技术进步的代价究竟是什么?读完之后,脑子里充斥着挥之不去的哲学思辨,有一种被拉入了一个高度发达但又危机四伏的平行时空的错觉。
评分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中世纪欧洲城堡建筑学的专业书籍,这本书的学术性非常强,但它的严谨性体现在对细节的极致考究上。它没有宏观的历史叙事,而是聚焦于一块石头、一道拱券、一个防御工事的内部结构。作者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石材切割技术、砂浆配比,甚至窗户狭缝的角度都进行了详细的图解和数据分析。每一章后面都附有大量的手绘剖面图和尺寸标注,精确到毫米。我不是建筑专业的,但光是看着那些精密的工程图纸,就能感受到古人那种对实用性和安全性的执着追求。这本书读起来需要极大的专注力,但回报是你能真正理解“坚固”这两个字背后蕴含的科学与智慧。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实在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有一种老派的厚重感。我尤其喜欢它选用的纸张,不是那种光滑得反光的现代纸,而是略带纹理的米白色纸张,读起来眼睛很舒服,长时间看也不会觉得疲劳。排版设计上也看得出是用心了,字号适中,行距恰到好处,即便是晚上在暖光下阅读,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也显得井井有条,不至于让人感到压迫。我原本以为这种经典著作会采用那种非常古板的竖排版,但它巧妙地结合了现代阅读习惯,采用清晰的横排版,让阅读体验流畅了不少。对于像我这样想要深入研究古代文典,但又不想被阅读体验拖累的人来说,这套书的物理呈现本身就是一种享受。每次把它摆在书架上,那种古典与现代交融的美感,都让人心情愉悦。
评分最近沉迷于一本讲述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艺术史的画册,它完全颠覆了我对“历史书”的刻板印象。这本书的重点不在于枯燥的年代梳理,而在于对每一件艺术品背后故事的挖掘和色彩的还原。插图的印刷技术达到了惊人的水平,那些提香的油画纹理仿佛都能触摸到,连颜料的厚重感和光影的微妙变化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的文笔极其富有画面感,他不是在描述达·芬奇的生平,而是在带你走进工作室,感受空气中的松节油味和笔触间的挣扎。读这本书,与其说是学习历史,不如说是一场身临其境的艺术朝圣。它让我重新认识了“美”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那些伟大的作品背后,是多么细腻的情感和严谨的技艺支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