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闲话 湖北新华书店

三国闲话 湖北新华书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郑逸梅,散人 注,郑有慧 著
图书标签:
  • 三国
  • 历史
  • 文学
  • 湖北新华书店
  • 闲话
  • 通俗读物
  • 文化
  • 古典
  • 故事
  • 普及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29762
商品编码:26478218145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8-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三国闲话 作者 郑逸梅,散人 注,郑有慧 绘
定价 28.00元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 9787101129762 出版日期 2018-01-01
字数 120000 页码 232
版次 1 装帧 平装-胶订
开本 32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三国闲话》以笔记体考《三国演义》之故实,计193则。如:“按张飞能画,并非无稽之谈。《画髓元诠》有云,张飞喜画美人,善草书。又关公善写竹,载于《耕砚田斋笔记》,云公善写竹,有石刻画竹,凛凛刚正干霄。凡言画竹者,始自五代李夫人,不知实创自公也。又诸葛亮善书法,知者亦鲜。《华阳国志》云,《历代名画记》及《图绘宝鉴》云诸葛亮曾为南夷作图绘,天文地理,人物事实,时甚重之。善草书,工篆隶。其子瞻,亦工书画。”自有趣味,自有考证,是一部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闲话。

   作者简介
郑逸梅(1895—1992),现当代著名掌故家,擅长撰写文史掌故类文章,被誉为“补白大王”。著有《人物品藻录》《逸梅小品》《孤芳集》《近代野乘》《逸梅丛谈》《南社丛谈》《花果小品》等。

   目录

出版说明/1

一 关张及诸葛亮之艺术/1

二 满文之《三国演义》/2

三 年龄之比较/3

四 诸葛亮发明之药剂/3

五 周仓之考证/4

六 貂蝉与刁蝉/5

七 《演义》作者之失检处/6

八 张飞亦能用计/7

九 关公中箭之次数/8

一〇 诸葛亮乘马火攻各四次/8

一一 兵刃之斤数/9

一二 有名无姓与有姓无名者/9

一三 张任当有须髯/11

一四 《〈三国疆域志〉补注》/12

一五 《演义》人名之可以为对及文虎者/12

一六 桃园结义非事实/13

一七 诸葛亮出祁山非太和元年/14

一八 张飞亦用刀/15

一九 孙夫人不名尚香/15

二〇 有其人而无姓氏者/16

二一 姓之多者/16

二二 五虎将所杀之人/17

二三 庞统死于落凤坡无确据/18

二四 蒙人信仰关公/19

二五 关公斩貂蝉之谜/20

二六 孙夫人与八字娘娘/21

二七 五月十三日非关帝圣诞/21

二八 十常侍自相屠戮/22

二九 袁小修日记所述之三国遗迹/23

三十 凤雏亭与石凿马槽/24

三一 木牛流马之先声/25

三二 关公杀势豪载于《关西故事》/26

三三 赠袍赠马之所本/27

三四 宴长江曹操赋诗根据《赤壁赋》/28

三五 诛文丑史不明书/28

三六 三国名人之身长核计/29

三七 袁绍子患疥痁/30

三八 双乔传/31

三九 三国古物出土/32

四〇 黄鹤楼事迹/33

四一 麦城乃墨城之讹/34

四二 后主为司马徽之徒孙/34

四三 关索善枪/35

四四 《出师表》人物之不载《演义》者/36

四五 曹操所历之危险/37

四六 刘备三顾时诸葛亮之年岁/37

四七 周瑜故宅/38

四八 有名号之马/39

四九 早慧之人/39

五十 赵侯庙/40

五一 四川之三国古迹/41

五二 张飞怒鞭之督邮为崔廉/42

五三 先主无须/43

五四 葫芦谷有两处/43

五五 孙权之武艺/44

五六 叟兵即蜀兵/45

五七 诸葛亮携杖/45

五八 刘表好鹰/46

五九 长坂坡时之赵云年近五旬/47

六〇 关公埋首级处/47

六一 《三国演义》非才子书/48

六二 有关三国题材书之种类/49

六三 李渔不惬于毛宗岗/50

六四 英雄谱/52

六五 吴人称梅子为曹公/53

六六 毛宗岗易称关某为关公/54

六七 关壮缪谥法之歧说/54

六八 关公初名长生/55

 《三国演义》迷/55

七〇 《演义》故事入诗/56

七一 三国人士之僻姓/57

七二 怪异之别号/58

七三 周瑜忌孔明不见《志传》/59

七四 《志传》讳言操败/59

七五 墓地之可考者/60

七六 关云长铜像/68

七七 乔姓之乔本为桥/68

七八 曹娥碑之附会/69

七九 芸香草/70

八〇 《武侯集》为文集之起始/70

八一 檀溪跃马根据《世语》/71

八二 关公不死于十月/72

八三 泸水两岸多葭/73

八四 用计之可考者/73

八五 咏大小乔/74

八六 《演义》穿插之妙/75

八七 割发代首载于《典略》/75

八八 徐花农称曹操有晋人风/76

八九 马超传正谈/77

九〇 馒头之肇始/78

九一 赤脚周仓/79

九二 诸葛菜/79

九三 赤壁诗/80

九四 八阵图考证/81

九五 三国古迹照片/83

九六 孟德送关公处/84

九七 木牛流马之测度/85

九八 关锁与关索/86

九九 张角弟子唐周非唐州/87

一〇〇 左慈事见于《方术传》/88

一〇一 蒋干偷书之子虚/89

一〇二 《演义》事迹之有数目可纪者/90

一〇三 赵云用青虹剑之次数/91

一〇四 刘备用箭/91

一〇五 关公赴江东先后三次/92

一〇六 南蛮之酋长将帅/92

一〇七 三国之战,兵数可纪者/93

一〇八 吕蒙读书台/95

一〇九 关庙之联/95

一一〇 三杰/97

一一一 人物之以子字为字者/97

一一二 八伯三阿/98

一一三 捉曹操酒令/98

一一四 关壮缪后裔争讼/99

一一五 三国时兵器分量之折合/101

一一六 《演义》之讹谬/103

一一七 关壮缪印/108

一一八 须龙祠/109

一一九 战荆襄/110

一二〇 关公蟹/111

一二一 人物仪表之见于《演义》者/112

一二二 黄盖降书/114

一二三 黄盖中流矢/115

一二四 蔡琰之夫/116

一二五 武侯本姓葛/116

一二六 人物家世之见于《演义》者/117

一二七 巾帼辱司马懿载于《魏氏春秋》/118

一二八 武侯临终遗表之略有出入/119

一二九 人物之同姓名者/120

一三〇 先主取汉中与诸葛亮无关/121

一三一 孙权死于太元二年四月/122

一三二 陈寿讳言司马氏之罪恶/123

一三三 托孤之臣/123

一三四 梦兆之奇验/124

一三五 《演义》人物所用之兵器/126

一三六 梁父吟/127

一三七 北寺塔为孙权建造/127

一三八 曹操擅艺事/128

一三九 定军山之役尚有赵颙其人/129

一四〇 《演义》附会之崔毅庄/130

一四一 求关公女孙权所遣之使/130

一四二 庞德舆榇事不确/131

一四三 一围并非一抱/132

一四四 荀攸荀彧非同时归附曹操/132

一四五 太史慈射中敌将时地之异/133

一四六 罗贯中产地传说之不同/134

一四七 先主伐吴之论断/136

一四八 论打鼓骂曹/137

一四九 《演义》之移花接木/138

一五〇 灾祥之纪述/139

一五一 昭烈帝之债券/144

一五二 孔融杀黄祖/144

一五三 五丈原之所在/145

一五四 关公走麦城之实录/146

一五五 裸游馆/146

一五六 曹操之妻/148

一五七 王平乃李平之误/149

一五八 刘禅为刘括之养子/149

一五九 如火如荼之文武人才/150

一六〇 《演义》中地名之可考者/152

一六一 空城计/154

一六二 武侯不谏先主之故/155

一六三 铜雀台赋之蛇足/156

一六四 诸葛亮舌战群士诸传均不载/157

一六五 三国立国之年数/157

一六六 周瑜无伪死挂孝举哀事/158

一六七 王朗非骂死/159

一六八 封侯之人/160

一 三国人物称王者/161

一七〇 校尉之冠以名目者/162

一七一 都尉之冠以名目者/163

一七二 中郎将之冠以名目者/163

一七三 将军之冠号者/164

一七四 关公磨刀雨/165

一七五 关帝庙较古者/166

一七六 关昭石塔/167

一七七 凤雏庵/168

一七八 武侯祠/16

一七九 赤壁之战遗址/171

一八〇 铜雀台/172

一八一 逍遥津与教弩台/172

一八二 水镜庄/173

一八三 定军山/174

一八四 灞陵桥与春秋楼/174

一八五 曹魏故城/175

一八六 白帝城/176

一八七 张桓侯庙/176

一八八 长坂坡/177

一八九 玉泉山寺/178

一九〇 虎牢关/178

一九一 关羽多封号/179

一九二 北固山之遗迹/180

一九三 逍遥津/181

附录/183

《三国闲话》序/183

郑逸梅自述(节选)/185


   编辑推荐

  《三国闲话》是郑逸梅先生在所辑《三国演义资料大全》的基础上选编而成,兼具知识读物与资料脉络之功能。本次出版修订讹误,补充脱漏,对书中的人名、书名、引文等一一核对,各则增加编号与注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出版特邀郑逸梅先生的孙女郑有慧女士据1888年上海鸿文书局《增像全图三国演义》重新绘制了插图。

  细细品读,或可从对三国历史的一知半解到兴味盎然,登堂入室。

   文摘

   序言

《三国闲话:湖北新华书店》 内容简介 本书并非一部正史,也非严肃的学术论著,而是作者在湖北新华书店这份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职业生涯中,所经历、所见闻、所感悟的点点滴滴的汇聚。它以一种轻松、幽默、接地气的笔触,描绘了书店这一特殊空间中的人与事,折射出时代变迁的侧影,更承载了一代人的阅读记忆与情感寄托。 书店的光影流转 书店,对于很多人而言,是知识的殿堂,是精神的港湾。对于作者而言,湖北新华书店更是承载了她青春岁月和职业梦想的地方。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这家书店的真实生活场景: 琳琅满目的书架背后: 从经典名著到畅销小说,从学术专著到儿童绘本,每一本书都蕴含着一个故事,连接着不同的读者。作者将分享在整理、陈列、推荐书籍过程中,与读者发生的有趣互动,以及那些令人难忘的购书经历。那些在书架上沉睡的文字,经过书店人的手,被赋予生命,传递给渴望知识的灵魂。 人情味十足的柜台前: 书店的柜台,不仅仅是交易的场所,更是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节点。作者将生动讲述那些形形色色的顾客:有为了孩子精心挑选绘本的家长,有在书海中寻找慰藉的失意者,有怀揣梦想的青年学生,也有前来寻觅故纸堆中珍宝的老者。每一个眼神,每一句交谈,都充满了生活的温度和人性的光辉。 书店里的“江湖”: 在日复一日的平凡工作中,书店里也上演着属于自己的“江湖”。有同事间的协作与情谊,有面对不同顾客的智慧与无奈,有处理突发事件的从容与应变。作者将用诙谐的语言,描绘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日常,让读者感受到书店工作者的坚韧与乐观。 时代的回响与阅读的温度 湖北新华书店,作为一家历史悠久的图书销售机构,它的存在本身就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从纸媒时代到数字时代: 作者将以亲历者的视角,记录下湖北新华书店在不同时代背景下的发展轨迹。从曾经的门庭若市,到数字阅读的冲击,再到如今实体书店的转型与复兴,本书将展现书店如何适应时代变化,寻找新的生存之道。那些曾经在人们手中翻阅的纸张,承载了多少时代的记忆,又如何在新媒体浪潮中寻找新的定位? 阅读的温度与力量: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阅读的意义愈发凸显。本书将深入探讨阅读的价值,以及书店在传播知识、启迪思想、温暖人心方面所扮演的角色。那些看似微小的购书行为,却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点亮一个家庭的希望。书店不仅仅卖书,更在传递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一份沉甸甸的乡愁: 对于身在异乡的湖北人,或者曾经在湖北生活过的人来说,湖北新华书店更承载着一份特殊的乡愁。它可能是童年时期第一次接触到新奇故事的起点,可能是青年时期与好友讨论文学的场所,也可能是成年后寻找家乡书籍的慰藉。本书将唤醒读者心中那份对家乡、对旧时光的温暖回忆。 不止于书,更在于人 《三国闲话:湖北新华书店》并非仅仅是关于书和书店的记录,它更是关于人的故事。作者以其细腻的观察和真挚的情感,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他们在书店这个舞台上的悲欢离合。 书店人的群像: 从风趣幽默的老店长,到踏实肯干的营业员,再到充满激情的年轻店员,每一位书店人都拥有独特的个性和故事。作者将用充满人情味的笔触,描绘他们的工作状态、生活琐事以及内心世界,让读者感受到书店工作者的不易与可爱。 读者的万花筒: 读者是书店的灵魂。本书将通过一个个具体的读者形象,展现不同人群的阅读需求和精神世界。他们是孩子眼中充满奇幻色彩的故事大王,是学生心中求知若渴的探索者,是中年人沉淀思绪的精神伴侣,也是老年人回味人生的知音。 人生的哲思: 在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过程中,作者也在不断反思和成长。书店这个小小的空间,折射出人生的百态,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那些关于选择、关于坚持、关于梦想、关于传承的感悟,都将融入书中,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本书以一种轻松诙谐的笔调,娓娓道来,没有高屋建瓴的说教,也没有矫揉造作的煽情。它如同夏日午后的一杯清茶,又或是冬日傍晚的一杯热饮,在不经意间温暖读者的心田,勾起那些关于阅读、关于生活、关于人情的美好回忆。它邀请读者一同走进湖北新华书店,感受那份朴实而又深刻的,属于书与人的温情故事。

用户评价

评分

终于到手了!拿到这本《三国闲话 湖北新华书店》的时候,感觉沉甸甸的,光是书的质感就让人心生欢喜。迫不及待地翻开,一股淡淡的油墨香扑面而来,瞬间勾起了我年少时在书店里淘书的回忆。湖北新华书店的出品,总让人觉得踏实可靠,无论是装帧设计还是印刷质量,都透着一股精致。我特别喜欢封面上的插画,风格写意又不失古韵,一下子就把人拉回了那个波澜壮阔的年代。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浏览一下目录和开篇,我就能感受到作者对三国历史的深厚感情。那些熟悉的人物,如刘备的仁德、曹操的奸雄、诸葛亮的智慧,都在字里行间跃然纸上。我尤其期待书中对那些不太为人熟知的小故事、小细节的挖掘,毕竟,历史的魅力往往就藏在那些不经意的角落里。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位老友,安静地躺在那里,等待着我与它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希望它能带给我全新的阅读体验,让我对三国那个时代有更立体、更生动的认识。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三国历史都情有独钟,但总觉得市面上很多解读都停留在宏大的叙事层面,缺乏一些更贴近生活、更有人情味的角度。所以,当看到《三国闲话 湖北新华书店》的介绍时,我眼前一亮。这里的“闲话”二字,恰恰点中了我的心坎。我期待的不是枯燥的史料堆砌,也不是过于戏剧化的改编,而是能够以一种轻松、有趣的方式,走进三国人物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是一些生活中的琐事。湖北新华书店的选书眼光一直很独到,相信这本《三国闲话》也不会让人失望。从封面设计来看,就透着一股亲切感,没有那些严肃到让人望而生畏的排版。我猜想,这本书或许会像一个老者,坐在你身边,娓娓道来那些尘封的往事,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最动人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会如何处理那些历史的空白,如何填补那些人物的情感轨迹,如何让那些冰冷的名字重新焕发鲜活的生命力。这是一种充满期待的阅读之旅。

评分

拿到这本《三国闲话 湖北新华书店》,我首先被它精美的外观所吸引。封面设计古朴典雅,颇具收藏价值,而湖北新华书店的信誉,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一直对三国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市面上大部分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过于商业化,总感觉缺少了一种亲切感。这本书的“闲话”二字,恰好满足了我对轻松阅读的渴望。我希望它能用一种更加贴近读者的方式,讲述三国故事,而不是枯燥的史料堆砌。我期待这本书能挖掘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比如,人物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甚至是他们的一些小爱好。这些细节能够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鲜活,也更能拉近读者与历史的距离。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博学的朋友,用一种幽默风趣的口吻,为我娓娓道来三国时期的种种趣事,让我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获得一份轻松的愉悦。

评分

对于《三国闲话 湖北新华书店》这本书,我的期待值可以说爆棚。我一直认为,三国历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那些宏大的战争场面和政治斗争,更在于其中蕴含的丰富人性。这本书以“闲话”为名,似乎在强调一种非官方、非学术的解读方式,这正是我所寻求的。湖北新华书店在出版界一向以其严谨和品味著称,因此,我完全有理由相信,这本《三国闲话》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会有独到之处。我希望它能够跳出传统的叙事框架,从一些更具生活化、更富有人情味的视角去展现三国人物。例如,可以聊聊诸葛亮在草庐中吟诵的诗篇,或者关羽在得知刘备失散后的焦急心情,亦或是曹操在宴会上对酒当歌时的豪情。这些细微之处,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勾勒出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我期待着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与那些英雄人物进行一场心与心的对话。

评分

这本《三国闲话 湖北新华书店》,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平时工作繁忙,很难抽出大块时间去研读厚重的史书,但又放不下对三国历史的热爱。这本书的“闲话”二字,让我看到了希望。它似乎暗示着一种更轻松、更随性的阅读方式,不需要背负太多的历史包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氛围。湖北新华书店一贯的高品质,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在质量充满了信心。我尤其看重的是它能否在细节上做到独到之处。比如,对于某个名臣的出身背景,作者会有怎样的侧写?对于一场著名战役,除了兵法谋略,是否也会提及士卒们的日常?甚至,对于那些乱世中的普通百姓,又会有怎样的描绘?这些细节往往最能触动人心,也最能展现历史的真实面貌。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穿梭于三国时期的各个角落,不仅仅看到那些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更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独特的社会风貌和人文气息。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