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传

王莽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孟祥才 编
图书标签:
  • 历史
  • 王莽
  • 西汉
  • 新朝
  • 政治
  • 传记
  • 历史人物
  • 古代史
  • 帝王
  • 王朝兴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
ISBN:9787010164762
商品编码:26526704025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6-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王莽传
  • 作者:孟祥才
  • 定价:39
  • 出版社:人民
  • ISBN号:9787010164762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6-09-01
  • 印刷时间:2016-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32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418
  • 字数:308千字

编辑推荐语

孟祥才所著的《王莽传》作为《汉书》的“**巨篇”、“**变体”,在历史编撰上具有鲜明、突出的特色体例上“名为列传,例依本纪”,纪年上“纪莽事用莽年”,篇目安排上“传终全书,别为一代”,且“广收文诰,为文增色”。这些别识心裁的编撰特色,使史家能*全面、真实、深入、客观地反映历史进程,也使《王莽传》成了体现《汉书》历史编撰成就的典范之作。

内容提要

孟祥才所著的《王莽传》以生动华美的笔触,论 述了西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如何由一个饱 读儒家经典、“知书达理”的青年才俊,在与其诸父 、兄弟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跃升为大司马大将军, 执掌了西汉末期的朝政;继而又如何通过制造一个又 一个的符瑞,以“禅让”的方式迈向权力**,登上 新朝皇帝的宝座;再后又如何以一系列的“新政”如 “王田”奴婢政策、“无均六管”之法、民族外交新 规、行政货币改革等激化了本来已经趋向尖锐的社会 和阶级矛盾,*后在汹涌澎湃的农民大起义的浪涛中 走向灭亡。其中,深入论述了王莽篡政成功的历史背 景和社会原因,细致剖析了王莽的思想和性格,生动 描绘了新朝新贵的众生相,*后深刻揭示了王莽新朝 灭亡的必然性:逆历史潮流而动的阶级、集团和人物 ,无论一时显得多么强势、善伪、残忍、狡黠,*后 都逃不脱人民的惩罚,终久还是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 上。
    

作者简介

孟祥才(1940- ),山东临沂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校兼职教授,兼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长、山东大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山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山东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两次获得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中国思想史的教学和研究,已由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20多家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21部,主编、合著、参编著作28部,在《光明日报》《文史哲》《文物》《中国史研究》《历史教学》《孔子研究》《史学月刊》等50余种**外报刊发表论文280余篇。有关著作曾获**图书奖、全国社科规划项目一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著作奖、山东社会科学著作一等奖。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愁日夕阳中的西汉皇朝
1.儿子做皇帝,母亲被处死,接踵而至的却是西汉皇朝的一次“中兴”
2.“自乱汉家制度”,汉元帝使西汉皇朝急剧滑坡
3.矛盾,矛盾,不断激化的矛盾,朝廷上下已是焦头烂额
4.出路在哪里?为什么不能换一个非刘姓的皇帝
第二章 王氏外戚集团的崛起
1.贵人吉相,王家姑娘入宫,为汉元帝生下了太子
2.汉成帝不争气,将军国大权拱手送给了舅父和表兄弟
3.“一门十侯,五大司马”,王家势力如日中天
第三章 脱颖而出的王莽
1.孤儿寡母之家出了一个“知书达理”的少年
2.尊师好学,敬老礼贤,他的声誉让父辈望尘莫及
3.将表兄弟送上断头台,自己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尊位
第四章 南阳蛰居
1.为了一次排座次,丢掉了大司马的官职
2.荒唐的汉哀帝将朝政交给了一个22岁的**恋者
3.东山再起,炙手可热,已超过昔日的气势
第五章 迈向极峰
1.符瑞一个接着一个,大司马又荣获“安汉公”的宝座
2.他谦辞爵位,拒*封邑,梦牵魂绕的是一颗“宰衡”的印章
3.“摄皇帝”到手了,他又要“假皇帝”,信誓旦旦的是“复子明辟”
4.一个无赖献出的符命,使“假皇帝”一夜之间变成了真皇帝
第六章 命运多舛的“新政”
1.无地者白送一百亩土地,奴婢也改叫“私属”,高兴过后,才知道那是画饼充饥
2.红眼睛死死盯住工商业的厚利,一切归我!让滚滚财源都流进我的口袋
3.我用一文钱兑换你的20文,你不乖乖地服从,就是犯罪
4.事事不新出个样子来,还叫什么“新朝”
第七章 王莽的思想与性格
1.儒家、法家,选取的标准是为我所用;今文经、古文经,只要有用都要用
2.虚伪、奸诈、阴毒、残忍,为了自己做皇帝,何惜他人血和泪
第八章 新朝新贵众生相
1.离开学问逐利禄,一代学术大师走上悲剧之路;无赖以投机发迹,*终输掉了脑袋
2.平庸之辈统率精锐之师,犹如绵羊指挥老虎打仗难逃失败
3.奴才一旦不安其位,主子的屠刀就会架到他的脖子上
4.平庸者进,才俊者退,如此朝廷怎么能兴旺发达
第九章 无事生非
1.为了*换一枚印章,导致边陲烽火连天
2.吹牛可以吹来富贵利禄,但却吹不出真实的胜利
第十章 汹涌澎湃的反抗浪潮
1.暴政引来报复,报应也是规律
2.刘邦的子孙首举义旗,为的是夺回被篡夺的江山社稷
3.星星之火起四方,新朝君臣都说与大局无妨
4.绿林山上的英雄冲向江汉平原,南阳刘氏贵族纷纷来归
5.泰山周围一群庄稼汉,染红眉毛演出了历史的新场面
6.滔滔黄河水,流淌着几多血泪几多豪情
7.昆阳城下鏖战急,一个开国皇帝的英姿闪现在刀光剑影中
第十一章 逆流挣扎众叛亲离
1.荒唐伴着荒唐,在荒唐中走向灭亡
2.儿子密谋杀掉父亲,孙子策划取代爷爷,这一家人的神经是不是出了毛病
3.朝廷重臣谋划宫廷政变,两个将军急于发难,一个文臣等待吉星高照,结果
第十二章 死无葬身之地
1.长安南郊,祭天台上的哭声凄厉而悠长
2.宛城街头,百姓踢来掷去的是一代帝王的头颅,那编造谎言的舌头也被生食了
第十三章 历史的灾难与补偿
1.新朝灭亡了,反叛它的几支武力又开始了皇位的角逐
2.“复汉兴刘”的魔影终于显出了神威,与刘邦续上香火的南阳儒生再次成为统一中国的帝王
3.百姓的鲜血换得了一时的和平与发展
第十四章 功过任评说
1.卑劣的篡弑者,还是失败的改革家?看来学术上的争论还要继续下去
2.事实无法*改,认识却应该不断深化
附录 王莽生平大事年表


《大唐狄公案:簪客奇案》 作者: 荷兰汉学家 高罗佩(Robert van Gulik) 内容提要: 本书是著名汉学家高罗佩以唐代传奇小说为蓝本,创作的狄仁杰探案小说的经典之作。故事背景设定在宏伟壮丽的唐朝,主角狄仁杰不仅是位断案如神的官员,更是一位极富智慧与魅力的谋士。本书集合了悬疑、推理、历史氛围与东方哲学思辨,以缜密的逻辑和引人入胜的情节,带领读者深入体验盛唐的社会百态与光怪陆离的奇案。 第一章:金陵风云起 故事始于繁华热闹的江南都会——金陵(今南京)。此时,大唐江山正值盛世,然而在这太平景象之下,暗流涌动。 金陵城外,一座世代相传的古老宅邸“梅园”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血案。梅园主人,一位隐居多年的著名学者,被发现死于书房之中,现场布置诡异,似有某种神秘仪式的痕迹。更令人费解的是,现场留下一枚精美无比、刻有奇异花纹的金簪,这枚金簪并非宅中任何人的私物。 当地县令束手无策,案件疑点重重,牵扯到几大家族的恩怨情仇,以及一桩尘封已久的家族秘辛。案件迅速上报至京师长安,唐高宗时期,狄仁杰正被任命为大理寺卿,主管天下疑难重案。 第二章:狄公的登场与线索的迷雾 狄仁杰奉命,携带长孙使(一位年轻的助手,负责记录和辅助推理)秘密前往金陵。一到现场,狄公便展现出他非凡的洞察力。 他首先摒弃了当地捕快的武断猜测,专注于现场的微小细节:书房内檀香的残留味道、窗户上轻微的刮痕、以及那枚孤零零的金簪。狄公敏锐地察觉到,这起命案的背后,隐藏着远超一般谋财害命的复杂动机。 他发现,死者生前正在整理一批关于“簪客”的古籍手稿。在古代,“簪客”泛指那些身怀绝技、四处游历的江湖人物,他们常以独特的服饰和配饰为标志。这枚金簪,或许就是某个“簪客”身份的象征。 狄公决定从金簪入手,他命长孙使查阅宫廷和民间关于这种特制金簪的记录。随着调查的深入,线索指向了一个与宗教、民间信仰乃至宫廷秘闻有关的秘密社团——“玉兰社”。 第三章:玉兰社的阴影与江湖的恩怨 “玉兰社”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半隐秘组织,成员多为技艺精湛的匠人、医生或流浪的武者,他们信奉一种古老的民间教义,并以此来维护自己认为的“江湖道义”。 狄公通过层层排查,锁定了金陵城中几位与死者有过密切接触的人: 1. 梅夫人: 死者的续弦,一位美丽却深居简出的女子,她似乎对丈夫的研究极为抗拒。 2. 柳少卿: 死者生前最得意的弟子,性情孤傲,精通岐黄之术,但为人不善交际。 3. 赵员外: 当地一位富商,与死者因土地纠纷而素有摩擦,但他似乎对命案抱持着一种奇异的冷漠。 随着调查的推进,狄公发现,死者研究的“簪客”手稿中,记载的并非简单的游侠故事,而是一份关于失传的“白玉丹方”的线索。这份丹方传说能延年益寿,引得各方势力垂涎。 金簪,正是“玉兰社”中负责“清理门户”的特使佩戴之物。 第四章:错综复杂的时间线与伪装的真相 狄公在探访一处废弃的道观时,发现了一处秘密地下室。地下室中陈列着大量古代冶金和制药的工具,以及几份被焚毁不全的信件残稿。他推断,凶手并非初次进行此类活动。 核心谜团浮现: 凶手是如何在密闭的书房中,造成现场的“仪式感”,并安全脱身的? 狄公巧妙地利用了唐朝特有的建筑结构和环境因素。他发现,书房的烟囱经过了特殊的改造,允许人在不被察觉的情况下,通过屋顶或邻近的假山进入。 然而,最关键的“不在场证明”却令人困惑。柳少卿(弟子)在案发时,正在为一位重病的老者诊脉,且有多人作证。 狄公通过对毒理学的研究,确定了死者并非直接被利器所杀,而是中了特制的慢性毒药,毒发时间被精心计算过,以配合凶手的行动时间表。 第五章:簪客的归宿与迟来的正义 在最后的推理阶段,狄公召集了所有嫌疑人于梅园正厅。他逐一剖析了每个人动机的虚假性。 他指出,梅夫人看似柔弱,实则是“玉兰社”的核心人物之一,她对丈夫的研究感到恐惧,因为那份丹方一旦公开,将动摇整个组织的根基和秘密。 但是,最终的凶手并非梅夫人,而是那位看似无辜的弟子——柳少卿。 狄公揭示了真相:柳少卿并非单纯的医生,他童年时曾是“玉兰社”的弃儿,后被死者收养。他表面上顺从,实则心怀怨恨,他认为师父窃取了家族秘方,并利用他的身份来掩盖自己的真实目的。那枚金簪,实际上是柳少卿利用自己精湛的伪造技艺,模仿社内特使所制,目的是嫁祸给组织中的其他派系,以达到“借刀杀人”的目的。 他利用诊脉之机,提前下毒,并在约定好的时间,利用秘密通道进入书房完成最后的现场布置,包括用香料掩盖毒药的气味。 面对铁一般的证据,柳少卿彻底崩溃,坦承了对师恩的嫉恨和对秘方的贪婪。 案件告破,金簪物归原主(已被销毁的“玉兰社”遗物),狄仁杰带着对人性复杂面的深刻理解,启程返回长安,留给金陵的,是重归平静的梅园和对盛唐律法的敬畏。 本书特色: 本书不仅是一部精彩的推理小说,更是一部生动的唐代社会风情画卷。高罗佩以其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化功底,细致入微地描绘了唐朝的衣食住行、官场规则以及民间秘密结社的运作模式,推理过程严谨,充满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辨色彩。读者将在追逐真相的过程中,领略到大唐的恢弘气度与人性的幽微之处。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和权力斗争非常感兴趣,所以当我看到这本《王莽传》的时候,就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读完之后,不得不说,这本书真的满足了我对那个时代的种种想象。作者在描述王莽的政治生涯时,几乎是事无巨细地展现了他如何一步步巩固权力,如何推行他的“新政”。其中的权谋斗争,简直比现代的宫斗剧还要精彩!各种政治博弈,党派倾轧,看得我心潮澎湃。而且,作者对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描绘也相当到位,从朝堂上的权贵,到市井小民,都有涉及。我感觉自己仿佛穿梭于那个时代的街头巷尾,亲眼目睹了历史的波澜壮阔。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既有史书的严谨,又不乏文学性的感染力,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既能学到知识,又能感受到情感的起伏。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读了又想读的书。第一次读的时候,我被王莽跌宕起伏的一生所吸引,他从一个功臣之后,一步步登上权力的顶峰,最终又迅速陨落,这其中的戏剧性简直让人难以置信。第二次读的时候,我开始更加关注作者的叙述方式和史料的运用。我发现作者在处理那些模糊不清的历史细节时,非常谨慎,尽量呈现出最可能的一种解释,但又不失个人判断。而且,书中穿插的很多历史轶事和人物传闻,都让整个故事更加生动有趣。我尤其喜欢作者对那个时代社会风气和思想观念的描写,它让我更加理解王莽的改革为何会受到那样大的阻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厚重,也让我思考了许多关于人性、权力、和理想的深刻问题。它不是一本轻松的读物,但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

评分

这是一本厚重的史书,我拿到手的时候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吸引住了。翻开目录,密密麻麻的章节标题,仿佛一下子就将我带回到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我知道,这本书讲述的是王莽的一生,一个曾经的摄政王,最终登基为帝,又迅速覆灭的故事。光是想想,就觉得充满了戏剧性。我最期待的,是作者如何描绘王莽这个人。历史上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他是篡汉的奸臣,有人又说他是心怀改革理想的先驱。我希望在这本书里,能够看到一个立体、丰满的王莽,他的政治抱负,他的雄心壮志,以及他最终走向灭亡的原因。我也对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充满了好奇,新朝建立初期的种种景象,以及百姓们的生活状况,都希望能在这本书中得到细致的展现。毕竟,一个时代的兴衰,往往是由无数个小人物的命运交织而成的。我迫不及待地想潜入那个遥远的年代,去感受那份历史的厚重与复杂。

评分

刚开始读这本书,就被作者的笔力所折服。他能将那些枯燥的历史事件,描绘得如同身临其境一般。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那个熙熙攘攘的长安城,看到王莽在朝堂之上侃侃而谈,也看到他私下里运筹帷幄。书中对细节的刻画尤为出色,比如对朝廷礼仪的描述,对官场人情的洞察,都写得入木三分。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王莽内心世界的揣摩,他如何从一个权臣一步步走向帝位,中间经历了怎样的挣扎与权衡,这些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而且,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去评价王莽的功过,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判断。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传记,更像是一堂关于权力、欲望与历史走向的深刻课程。我时常会在阅读中停下来,反复回味其中的一些段落,思考那些历史的必然与偶然。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对王莽这个人有了全新的认识。我之前对他的印象,更多地来自于一些零散的历史记载,总觉得他是一个野心勃勃、阴谋篡位的人。但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作者通过大量的史料考证,详细地展现了王莽改革的初衷和过程。虽然他的改革最终失败了,但其中一些理念,比如对土地兼并的限制,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在今天看来依然有着现实意义。我能感受到王莽试图扭转当时社会弊病的决心,只是他的手段和时机可能出了问题。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历史上的伟人或罪人,往往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他们的行为,往往受到时代背景、个人性格、以及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而这本书,恰恰捕捉到了这种复杂性,并且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呈现了出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