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收购 投资银行和私募股权实践指南
定价:¥79.00
作者:[美] 保罗·皮格纳塔罗(Paul Pignataro)
I S B N :978-7-111-59198-6条码书号:9787111591986上架日期:2018/3/28出版日期:2018/3/1版 次:1-1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丛 书 名: 页 数:382
内容简介
《杠杆收购:投资银行和私募股权实践指南》以引人入胜且有教育意义的方式,巧妙地展示了如何判断一家私人公司,带你了解并分析此类投资带来的盈利,进而为私募股权基金创造高回报。这本书包含的信息量极大,从杠杆收购概述、LBO建模、会计、价值创造理论到杠杆收购概念和原理。无论你是寻找收购机会的投资者或基金经理,或渴望在私募股权或投资银行领域开始新的职业生涯,这本书将提供在杠杆收购分析中快速上手或提高的方法与技巧。如果你是一个私募股权或投资银行专业人士,并且正在寻找一个可靠的方式来提高分析技能,那么这本书就是为你准备的。
目 录
译者序
前言
关于注册估值分析师(CVA)认证考试
第一部分 杠杆收购概述
第一章 杠杆收购理论 /3
现金的可获得性、利息和债务偿还 /4
经营改善 /4
乘数扩张 /5
成功的杠杆收购基因构成 /5
退出时机 /5
亨氏公司收购是不是杠杆收购 /6
第二章 价值是什么 /7
账面价值 /8
市场价值 /8
企业价值 /8
乘数 /12
三种核心的估值方法 /14
第三章 杠杆收购分析 /19
收购价格 /20
资金的来源和使用 /24
内部收益率(IRR)分析 /31
第二部分 完整的杠杆收购模型
第四章 假 设 /47
收购价格 /51
资金的来源 /56
资金的使用 /61
第五章 利 润 表 /67
销售收入 /68
销售成本 /69
营业费用 /69
其他业务收入 /70
折旧与摊销 /72
利息 /73
所得税 /74
非经常性项目 /74
利润分配 /75
股份数 /75
亨氏公司的利润表 /76
过去 12个月 /99
利润表预测 /106
第六章 现金流量表 /121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122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125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 /126
财务报表现金流的例子 /126
亨氏公司的现金流量表 /132
亨氏公司过去 12个月的现金流 /141
现金流量表预测 /147
第七章 资产负债表 /163
资产 /164
负债 /167
亨氏公司的资产负债表 /169
第八章 资产负债表调整 /183
买方支付 /184
收购对价 /184
商誉 /185
亨氏公司的资产负债表调整 /193
第九章 折旧计划表 /205
直线折旧法 /207
加速折旧法 /207
递延所得税 /211
预测折旧 /215
预测摊销 /225
预测递延所得税 /227
第十章 营运资本 /231
资产 /232负债 /232
经营性营运资本 /232
亨氏公司的经营性营运资本 /235
预测经营性营运资本 /245
经营性营运资本和现金流量表 /251
第十一章 资产负债表预估 /259
由现金流量表得到资产负债表 VS由资产负债表得到现金流量表 /263
配平不平的资产负债表 /276
第十二章 债务计划表和循环引用 /283
债务计划表的结构 /284
债务计划表模型构建 /285
循环引用 /298
自动还款 /304
选项开关 /306
完成模型 /307
第十三章 杠杆收购的回报率 /313
退出价值 /314
3G资本公司回报率 /318
乘数扩张 /322
偿还债务 /324
结论 /325
第三部分 杠杆股权收购的高阶技巧
第十四章 加速折旧 /329
修正的加速成本回收制度 /330
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折旧法的比较 /336
第十五章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优先股、股利和回报 /341
优先证券 /342
优先股股利 /343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回报 /350
第十六章 债务契约比率和融资费用摊销 /355
偿付比率 /356
杠杆比率 /357
融资费用资本化和摊销 /359
第十七章 实物支付证券 /365
附 录
附录 1 建模快速指南 /373
附录 2 财务报表流程图 /377
从利润表到现金流量表 /378
从现金流量表到资产负债表 /378
附录 3 Excel快捷键 /379
网站相关信息 /381
关于作者 /382
定价:¥109.00
作者:Edward Bodmer
I S B N :978-7-111-58432-2条码书号:9787111584322上架日期:2018/1/11出版日期:2018/1/1版 次:1-1出 版 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丛 书 名: 页 数:560
内容简介
《财务模型:公司估值、兼并与收购、项目融资》一书对有志于创建、解读、了解财务模型的人来说是一本综合性指导用书。本书汇集了作者多年以来从事建模、模型评估等工作及教授公司融资、项目融资、并购和房地产建模课程所积累的经验,全面讲解如何处理繁多的建模难题以及如何构建结构严谨的模型。同时,还将对模型结构的灵活性、有效性以及稳定性进行说明。无论你是初学者还是希望切实提高建模水平的人士,《财务模型:公司估值、兼并与收购、项目融资》一书都会助你成为更加的建模者。
目 录
目 录
前言
关于注册估值分析师(CVA?)认证考试
第一部分 财务模型结构与设计
第一章 财务建模与估值噩梦:财务模型无法解决的难题 / 3
第二章 成为一名建模黑带高手 / 9
第三章 建模目的:交易结构设计、风险分析以及估值 / 13
第四章 各类财务模型的结构 / 17
公司模型的结构:以历史数据分析为基础进行预测 / 21
INDEX功能在公司模型中的应用 / 25
解决从PDF中获取数据的难题 / 27
项目融资模型的结构:在项目的生命周期中,不同时期对应不同的风险 / 28
调节项目融资模型内部收益率及公司模型的投资回报率 / 32
并购模型的结构:可选交易价格和融资方式 / 33
兼并整合模型的结构:预测每股收益 / 36
第五章 避免不良建模习惯,设置有效检查机制 / 39
如何使财务模型更加有效且更加准确 / 42
第六章 开发并有效组织模型的假设数据 / 53
需求驱动模型与供给驱动模型的假设数据对比:行业产能过剩的风险 / 54
创建结构灵活的假设输入项 / 57
项目融资模型和公司模型假设输入页结构的灵活选择 / 59
选项数值的设置以及INDEX函数的使用 / 61
第七章 构建时间轴 / 63
公司模型的时期划分:历史期、明确预测期和终值时点 / 64
从项目开发阶段到退役期:项目融资模型的各个阶段 / 65
并购模型的不同阶段:交易期、持有期以及退出期 / 67
构建时间轴来测算公司模型的历史期、明确预测期和终期以及项目融资
模型的风险期 / 68
设置起始日期和结束日期 / 68
TRUE和FALSE转换开关在模型时期设置中的应用 / 70
基于月度、季度或半年度数据计算项目的年限 / 72
历史数据转换开关在公司模型中的神奇作用 / 73
使用MATCH和INDEX函数将公司模型数据转化成并购模型数据 / 76
第八章 预测收入、费用、资本性支出并计算税前现金流 / 79
计算税前现金流 / 80
税前现金流计算中涉及的通货膨胀率和增长率 / 83
融资前的价值分析以及税前现金流的计算 / 84
第九章 从税前现金流到税后自由现金流 / 87
营运资金分析 / 88
公司模型中报废资产折旧费用的计算难题 / 89
资产组合的传统创建方法 / 90
公司模型有关资产报废的会计处理 / 94
在公司模型中获得现有资产报废金额的其他方法 / 98
项目融资模型中的折旧问题 / 103
公司模型关于递延所得税变动的建模问题 / 103
调整并购交易中的计税基数 / 104
第十章 在计算现金流瀑布的过程中,将负债纳入公司或项目融资模型中 / 107
在财务模型中添加债务计划 / 109
构建债务偿还计划模型 / 110
将公司模型中的债务与现金流关联起来 / 111
依照结构化建模流程,可以模拟任何现金流瀑布 / 113
计算债务违约金额以及债务内部收益率 / 118
评估次级债务的风险和收益 / 120
第十一章 权益现金流分配的替代计算 / 123
构建股利分配模型 / 124
通过模拟新股发行和股权回购计算目标资本结构 / 128
第十二章 完成财务报表并计算所得税 / 131
计算缴税金额和递延税金 / 133
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 / 136
第二部分 财务模型风险分析
第十三章 风险评估:所有估值、合约协议以及融资信用问题的核心内容 / 141
评估公司、项目或合同风险的六种方法 / 143
使用直接风险评估法测算现金流和财务比率 / 146
第十四章 风险矩阵中的风险描述及评估 / 149
第十五章 在财务模型中添加敏感性分析用以演示风险分析结果 / 153
将周期性数据转化成年度、半年度或季度数据并生成图表 / 155
利用INDIRECT函数实现时间周期性数据的自动转化 / 159
根据敏感性分析制作灵活性图表 / 160
第十六章 使用财务模型及数据表,基于关键性输入变量计算盈亏平衡点 / 171
在分析财务模型的过程中建立盈亏平衡判定标准 / 175
运用数据表自动计算盈亏平衡点 / 179
使用VBA替代数据表工具创建数据表 / 186
盈亏平衡分析总结 / 189
第十七章 为风险评估建立灵活的情景分析 / 191
情景分析法 / 194
使用VBA代码创建情景分析 / 204
两全齐美的方法:创建一个自定义情景并设置微调按钮和下拉列表框 / 205
第十八章 绘制龙卷风图、蛛网图以及瀑布图 / 211
龙卷风图揭示了哪个变量对输出数值的影响最大,哪个变量对输出
数值的影响最小 / 212
对情景分析的延伸——创建龙卷风图 / 214
使用双变量数据表绘制龙卷风图 / 221
使用蛛网图说明每个输入变量对输出变量的影响程度 / 224
如何使用双变量数据表制作蛛网图 / 225
以瀑布图的形式呈现敏感性分析结果 / 227
第十九章 在财务模型中添加概率风险分析和时间序列方程 / 231
在财务模型中加入随机分析所涉及的相关概念 / 234
使用电子表格函数而不是包含罗马字母的方程来计算概率分布 / 235
第二十章 揭开时间序列分析和蒙特卡洛模拟在财务建模中的神秘面纱 / 239
在财务模型中添加蒙特卡洛模拟的具体步骤 / 242
第二十一章 设置趋势、均值回归、价格限值以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用以
计算概率分布 / 251
开发时间序列方程的起点——布朗运动和正态分布 / 253
检验假设的输入变量是否符合正态分布 / 255
价格限值以及短期的边际成本 / 258
均值回归和长期均衡分析 / 259
在建模时考虑时间序列方程变量之间的相关性 / 262
第二十二章 基于历史数据或市场数据预测波动率、均值回归、时间趋势、相关性
以及价格限值时遇到的难题 / 267
计算随机游走过程中的波动率 / 268
尝试测算历史数据中的均值回归 / 269
通过评估周期波动率的变动来测算均值回归 / 271
风险分析总结 / 274
第三部分 高级公司模型
第二十三章 常规化现金流和终值计算过程中的问题概述 / 277
第二十四章 计算公司模型历史时期和预测期内的投入资本回报 / 283
预测自由现金流、权益现金流或计算相关的财务比率 / 284
计算财务模型中的投入资本回报率 / 286
第二十五章 计算投入资本 / 291
分析公司的财务结构,从而明白如何将公司价值转化为权益价值 / 293
在息税前利润科目的下方绘制一条虚拟线,通过划分科目了解公司的
财务结构 / 295
构建长期模型来说明公司融资的问题 / 297
第二十六章 资产负债表分析中的复杂科目:递延税金、经营性现金以及
衍生品资产 / 303
处理折旧形成的累计递延税金 / 304
产生EBITDA线下利息收益科目的经营性现金的分类 / 307
根据衍生品对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的影响来确定衍生品资产和
负债的处理方法 / 310
第二十七章 四个常规的终值计算方法 / 313
方法1:固定增长率计算公式(1+增长率)/(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增长率) / 316
方法2:价值驱动法——结合计算终值时使用的投入资本回报率 / 317
方法3:可比性分析中使用的乘数 / 318
方法4:推导乘数公式 / 320
第二十八章 终值与哲学:公司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 / 323
在过渡期的计算中使用复合增长率和开关变量 / 326
计算明确预测期内的现金流以及不同起始和截止时点对应的终值 / 328
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和年终假设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进行估值 / 331
第二十九章 适用于稳定营运资本投资的终期常规现金流 / 333
营运资本、资本性支出、折旧以及递延税金的增长率变动影响 / 334
开发简单的常规营运资本计算公式 / 336
公司模型中的常规现金流 / 338
第三十章 增长率、资本性支出、折旧以及投资回报率之间的关系 / 341
资本性支出与折旧的长期固定比率以及折旧费用与设备净值比 / 343
在历史增长率不等于预测增长率的情况下,计算资本性支出与折旧的
比率 / 348
计算资本性支出与折旧比 / 352
将资本性支出与折旧的固定比率应用于估值分析 / 355
第三十一章 计算常规递延税金变动额 / 359
在增长率不变的情况下,计算递延税金与资本性支出的固定比率 / 360
在增长率变动的情况下,计算常规递延税金 / 364
第三十二章 公司终值以及获得高于资本成本回报的能力 / 365
投入资本回报率与资本成本逐渐趋近之谜 / 366
第三十三章 价值驱动公式的错误用法和对其的曲解 / 373
推导价值驱动公式中的市盈率和权益价值 / 375
推导权益价值驱动公式中增量权益收益率的隐含假设 / 376
运用投入资本回报率和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推导价值驱动公式 / 382
只考虑营运资本的情况下价值驱动公式计算结果的偏误问题 / 384
在投入资本包含设备净值的情况下,价值驱动公式出现的问题 / 388
第三十四章 计算隐含市盈率及终值 / 391
从价值驱动因子推导市盈率 / 395
第三十五章 在终值的推导过程中计算隐含的公司价值/EBITDA / 401
基于投入资本和固定增长率进行隐含公司价值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比的模型推导 / 403
计算隐含公司价值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比 / 404
在增长率、递延税金和营运资本均发生变动的情况下对隐含公司价值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比进行综合分析 / 405
第三十六章 使用基准分析法和回归法推导价值驱动指标市盈率和公司价值/
EBITDA / 409
使用基准乘数计算资本成本 / 410
从互联网上下载样本公司的数据并置入电子表中 / 412
对财务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 414
高级公司模型汇总 / 416
第四部分 复杂的建模难题
第三十七章 解决并购模型中的循环引用问题:基于平均债务余额计算利息费用 / 421
循环引用以及年度数据模型中期初余额的使用 / 423
解决财务模型循环引用问题的其他技术 / 424
使用迭代计算按钮解决现金流归集引发的循环引用问题 / 425
解决使用单变量目标求解和Solver插件计算现金归集所引发的循环引用问题 / 427
解决使用烦人的复制与粘贴宏指令计算现金归集时所引发的循环引用问题 / 428
解决使用代数式计算现金归集所引发的循环引用问题 / 430
使用函数解决循环计算方程引发的循环引用问题 / 432
第三十八章 在公司模型中创建一个现金流模型用以解决循环引用问题 / 437
创建一个包含现金流瀑布的公司模型 / 438
使用执行循环计算的用户自定义函数解决公司模型中的循环
引用问题 / 440
第三十九章 复杂的项目融资建模问题汇总 / 443
项目融资难题:模型构建与风险分析 / 445
项目融资模型中会引发循环引用的科目 / 447
第四十章 项目融资模型中的融资技术以及相关的循环引用问题 / 451
情况1:不存在循环引用——按照比例进行融资,建设期支付利息,
根据现金流确定债务融资金额 / 453
情况2:按各期融资比例或预设的债务比例确认融资金额和
资本化利息 / 455
情况3:按比例融资并将手续费资本化 / 460
情况4:优先采用权益融资的情况下,使用倒挤法计算债务
融资金额 / 461
情况5:在某个时期通过发行债券进行融资 / 465
第四十一章 项目融资模型中的债务建模 / 469
建模方法1:使用规模求解 / 471
建模方法2:单变量目标求解和代数式法 / 474
建模方法3:目标还本付息金额对应的净现值 / 475
建模方法4:倒挤法 / 477
债务建模方法——考虑税金、偿债准备金以及利息收益 / 479
使用用户自定义函数解决建模难题 / 484
第四十二章 自动运行单变量目标求解计算等额还本付息金额和等额还本金额 / 489
使用单变量目标求解的宏计算等额还本或等额还本付息方式下的债务规模 / 491
在等额还本的还款方式下,使用自定义函数计算债务规模 / 492
在等额还本付息的还款方式下,使用自定义函数计算债务规模 / 495
第四十三章 创建偿债准备金模型还本付息金额和等额还本金额 / 497
在项目融资模型中设置偿债准备金账户 / 499
将建设期债务和永久债务分开进行核算,从而避免循环引用问题 / 500
避免因现金归集和偿债准备金账户引发的循环引用问题 / 502
第四十四章 创建大修基金模型 / 503
大修基金——情况1:大修的间隔时间和费用均固定 / 504
大修基金——情况2:大修间隔时间固定,但各期大修费用不同 / 505
大修基金——情况3:大修间隔时间不同,使用MATCH函数计算变化的大修费用金额 / 507
第四十五章 鉴于项目周期内的风险变化,对项目进行再融资和评估 / 511
在项目生命周期内折现率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计算内部收益率 / 512
再融资对项目估值结果的影响 / 513
在项目融资模型中加入再融资的具体操作方法 / 516
第四十六章 项目融资模型中的限制性条款和现金流归集 / 519
限制性条款以及现金流归集的建模方法 / 521
第四十七章 包含资产组合、分期付款以及滚动式租赁的房地产模型 / 525
创建单一房地产项目模型 / 527
使用时间百分比函数,创建包含多个项目的投资组合模型 / 528
使用INDEX函数和数据表创建投资组合模型 / 532
关于作者 / 535
关于网站 / 536
当我拿到这本名为《杠杆收购 投资银行和私募股权实践指南+财务模型:公司估值兼并与收购项目融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理财指》的书时,内心是充满期待的,尤其是“实践指南”和“财务模型”这些字眼,让我觉得这会是一本能够带来切实帮助的工具书。然而,翻阅其中的章节,我发现它似乎更像是一份严谨的学术论文集,而非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指南”。书中对杠杆收购的原理、流程、风险等方面的介绍,固然是深入和全面的,但往往是通过大量的理论框架和模型推导来完成的,这对于我这样希望了解“如何在实践中进行杠杆收购”的读者来说,显得有些空中楼阁。我期望能够看到更多真实的案例分析,或者是一些详细的步骤分解,比如如何寻找目标公司、如何进行尽职调查、如何设计融资结构等等。书中对财务模型的讲解,虽然专业,但很多时候是抽象的数学公式和逻辑推导,缺乏足够的文字解释来帮助非专业读者理解这些模型背后的商业逻辑和实际应用场景。我希望能有更接地气的讲解,比如通过一个虚构但贴近实际的收购案例,一步步演示如何构建财务模型,并分析不同参数变化对交易结果的影响。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困惑,在于它似乎是在假设读者已经具备了相当扎实的金融知识基础。当我阅读到关于“投资银行和私募股权实践”的部分时,我发现作者直接跳过了许多基础的概念讲解,直接进入了更高级的分析和策略层面。例如,在讨论公司估值时,书中密集地使用了各种复杂的估值模型和比率,这些在我看来,都需要在学习更基础的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之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即使是“兼并与收购”这一部分,虽然涉及到了交易流程,但对于交易中的具体谈判技巧、法律条款的解读、以及如何应对潜在的税务问题等,都只是点到为止,并未深入探讨。我期望能够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是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能够帮助我从零开始,逐步建立起对这一领域的认知。然而,这本书更像是一本为已经入门的专业人士提供的参考资料,而非一本面向更广泛读者的入门和进阶指导。
评分当我翻阅这本书,试图理解“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理财指”这一部分时,我发现它更多地聚焦于私募股权基金的运作机制和投资策略,而不是普通投资者如何通过私募股权基金进行理财。书中详细介绍了私募股权基金的募集、投资、管理和退出等全过程,并且对不同类型的私募股权基金进行了分类和阐述。然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如何去选择一家合适的私募股权基金、如何理解基金的投资条款、以及如何评估其潜在的风险和收益,这些关键的理财信息却显得相对不足。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帮助普通投资者理解私募股权投资的风险与收益,并且提供一些投资建议的书籍,但这本书更像是为潜在的基金管理人或机构投资者提供的指南。其专业性极强,但对于希望通过理财获得收益的个人投资者而言,可能需要具备更深厚的背景知识才能从中受益。
评分当我尝试深入理解这本书中关于“杠杆收购”的部分时,我发现它提供的更多是宏观的框架和理论性的描述,而不是微观的操作细节。书中详细阐述了杠杆收购的定义、其在资本结构中的作用、以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并且也提及了一些关键的参与者,如投资银行和私募股权基金。然而,对于一个想要了解“如何执行一笔杠杆收购”的读者而言,书中在“如何寻找合适的收购目标”、“如何进行有效的尽职调查”、“如何与卖方进行谈判”、“如何构建复杂的融资方案”等实际操作层面,留下了太多的空白。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提供具体行动指南的书籍,例如,在尽职调查部分,希望能够详细列出需要关注的关键领域、可能出现的风险点,以及相应的评估方法。在融资设计方面,希望能够有更清晰的图示或案例,说明不同融资工具的组合方式及其背后的逻辑。目前来看,本书更像是对杠杆收购这一复杂过程的理论性概览,而缺乏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指南”所应有的手把手教学。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实在是太长了,读起来就像在念一段拗口的咒语,让我一开始就有些望而却步。然而,当我不顾一切地翻开它,期待着能够找到一些关于“杠杆收购”的精髓时,却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片浩瀚的金融术语海洋,而我,却只是一名旱鸭子。书中充斥着大量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从“EBITDA”到“DCF”,再到各种复杂的财务比率,它们像一张密不透风的网,将我牢牢地困在其中,让我难以窥见其真正想要传达的核心思想。即使我尝试着去理解,但由于缺乏一定的金融基础知识,这些理论和模型对我来说就像天书一般,难以消化。我试图寻找一些更直观的例子,或者是一些能够帮助我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但书中似乎更侧重于理论的阐述,对于实操层面的指导显得尤为匮乏。感觉就像是直接被扔进了最深的水池,却没有给我任何救生圈,让我感到沮丧和无助。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引导我入门,逐步深入的指南,而不是一本直接丢给我一大堆复杂公式的书籍。
评分阅读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由数字和公式构成的巨大迷宫。书中对于“财务模型”的讲解,虽然严谨且全面,但对我而言,更像是一种智力挑战,而非一次轻松的学习之旅。我曾试图理解书中关于“兼并与收购项目融资”的章节,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设计一个成功的融资方案。然而,书中充斥着大量的金融术语和复杂的计算公式,例如,各种风险因子、贴现率的计算、以及不同融资工具的组合方式等。这些内容对于没有相关背景知识的读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障碍。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更多直观的图表和案例,来帮助我理解这些复杂的概念。例如,通过一个实际的收购案例,一步步展示如何构建财务模型,并分析不同融资方案对收购结果的影响。然而,本书更倾向于理论层面的阐述,对于实操层面的指导略显不足,让我觉得自己在迷宫中徘徊,难以找到出口。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挑战,在于其对财务模型的讲解方式。虽然书名明确提到了“财务模型”,并且详细论述了公司估值、兼并与收购等内容,但模型本身的构建和应用细节,在我看来,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我满怀期待地想学习如何从零开始构建一个完整的财务模型,用以支持杠杆收购决策,但书中更多的是对各种模型参数的讨论,以及模型结果的解读,而对于模型中各个部分的逻辑关系、数据来源、以及如何在Excel等工具中实现这些计算,却显得语焉不详。例如,在讲解自由现金流折现(DCF)模型时,书中列出了大量的公式和计算过程,但并没有详细说明每个变量是如何预测的,以及这些预测的依据是什么。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实际的Excel表格模板,或者至少是详细的步骤指导,以便我能够跟着操作,真正掌握构建和运用财务模型的能力。缺乏这方面的实践指导,即使理论再扎实,对于实操者来说,也难以将其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和内容让我觉得,它更适合作为一本高级培训教材,而非一本普通读者可以轻松阅读的书籍。当我翻到“项目融资”那一章节时,我发现其中充斥着大量关于风险评估、现金流预测、以及担保结构设计的专业术语和复杂计算。虽然这些内容对于理解项目融资至关重要,但其呈现方式却过于学术化,缺乏生动性。我尝试寻找一些具体的项目融资案例,或者是一些能够形象化展示项目融资流程的图表,但这类内容在书中并不多见。更多的是对各种融资工具的理论性介绍,以及它们在不同项目中的适用性分析。我希望能够看到一些成功的项目融资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来理解其背后的复杂运作机制,以及如何在实际中规避风险。目前来看,这本书更侧重于理论的严谨性,而牺牲了一定的可读性和实践指导性。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提供了一份厚重的参考资料。然而,对于我这样一个怀揣着学习“杠杆收购”热情的普通读者来说,它的阅读体验却有些沉重。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精心雕琢的学术论文,充满了严谨的逻辑和详实的论据。例如,在关于“公司估值”的部分,书中详细阐述了各种估值模型,从最基本的市盈率倍数法,到复杂的收益法和资产法,每一种方法都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剖析。然而,当我想要知道在实际的交易中,哪些因素会影响估值的选择,或者如何根据不同的目标公司调整估值方法时,书中提供的指导却显得比较笼统。我更期待的是能够看到一些具体的操作技巧,例如,在进行市场比较分析时,如何准确地选择可比公司,以及如何剔除那些不相关的因素。这本书的深度毋庸置疑,但对于如何将这些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却留下了不少的想象空间。
评分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令人印象深刻,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种难以言说的距离感。作者显然对投资银行和私募股权领域的运作有着极为透彻的理解,从公司估值、兼并收购、项目融资到私募股权基金的投资策略,几乎涵盖了所有关键环节。每一个概念的提出,都伴随着严谨的理论支撑和复杂的数学推导。然而,这种深度往往也意味着其门槛较高。书中大量提及的专业术语和模型,如果没有相关的金融学背景,读起来会相当吃力。我反复查阅了许多资料,试图理解书中提出的各种估值方法,比如DCF模型、可比公司分析、先例交易分析等,但总感觉隔靴搔痒,无法真正领会其精髓,更不用说在实际操作中灵活运用了。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够让普通投资者也能理解并借鉴的书籍,但这本书的专业性太强,更像是为行业内的资深人士量身定做的。它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对于希望获得入门级指导的读者来说,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和更多的铺垫才能真正吸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