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中国消费金融理论奠基之作,从全球及国家高度全面阐述消费金融理论及实战。
2、拒绝照搬西方消费金融理论和工具,结合中国新的监管政策和实际发展现状,实现理论及模式的“本土化”!
3、消费金融工具指南,助力金融机构和消费者共同拥抱300万亿元蓝海市场!
内容简介
当前,消费已全面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d一驱动力,消费结构正在从吃、穿等生存型、价格驱动型消费,向教育、旅游等发展型和品质型消费升级,消费服务方式多元化、精准化的“消费新时代”已经到来。作为刺激、扩大和升级消费的重要工具—消费金融则进一步发展为企业、消费者常态化使用的金融服务,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广义的消费金融可以认为是围绕消费的资金融通,以小额、分散、精准、高效、救急(应急)为显著特点,是消费产品服务的促销工具和金融增值手段,已有信用卡、消费贷、现金贷、消费分期、消费类资产证券化、消费信托、消费众筹、消费返还、消费责任保险等多种模式。其核心是通过“消费金融化、金融生活化”的运作,实现消费和金融两种资源在时间、空间配置上的跨越,产生便利、高效、额外收益等增值,让消费者得便宜、占实惠,让商家去库存、增收益,彻底扭转消费者与商家的传统对立、对抗关系,促进消费者、商家、金融机构真正成为互惠互利的利益共同体。
本书是原创的中国版消费金融专著,也是全国首部互联网消费金融专著—《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理论篇,汇总了作者及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消费金融专业委员会数年来的研究、咨询和实践成果,力图将消费金融这个新兴金融学学科转化为白话版的理论解读、案例剖析、模式设计和工具打磨,帮助在消费金融领域的从业者、拟从业者、研究者、教学者、消费者,全面厘清消费金融的前世今生和完整内涵,回归“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本义,共同拥抱300万亿元的消费金融钻石时代。
作者简介
刘洋,消费金融学派发起人,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消费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小企业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非产能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浙江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中非国际商学院、温州大学金融研究院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研究员、兼职教授。
章节目录
目?录
第1章? 刺激、扩大和升级消费 :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压舱石
第1节?防控系统性金融危机?——近期中国经济形势和消费经济判断
第2节?改革开放以来消费经济的五次大变局回顾
第3节?近年来国家刺激、扩大和升级消费的重点政策解读
第2章? 消费金融的主要内涵和独特价值
第1节?关于普惠金融的解析
第2节?关于狭义消费金融的论述
第3节?关于广义消费金融的论述
第4节?消费金融发展对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价值
第3章? 世界消费金融发展史论纲
第1节?消费金融史编撰的主要原则
第2节?发达国家消费金融发展历程
第3节?发展中国家消费金融发展历程
第4节?中国消费金融发展历程
第4章? 百花齐放:国内消费金融机构大盘点
第1节?老兵不老:银行消费金融业务全面逆袭
第2节?新玩家进场:消费金融公司以“国家队”形象入局
第3节?非银机构的贷款牌照梦:网络小贷公司横空出世
第4节?极度竞争和极度增长:电商公司以控制消费来跨界融合?消费金融
第5节?“朋友圈”的熟人经济:腾讯打造社交型消费金融
第6节?穿透式严管背后的救命稻草:P2P网贷转型消费金融
第7节?各领风骚:更多企业抢滩消费金融
第5章? 信用卡:消费金融的巨无霸式长效品种
第1节?中国信用卡发卡30年历程回顾
第2节?我国信用卡发展现状及用户消费行为分析
第3节?“互联网+”时代我国信用卡转型发展趋势
第6章? 消费贷:利率市场化叠加消费场景化的消费金融“明星业态”
第1节?房贷:圆中国普通家庭住房梦
第2节?场景化:消费贷普及品质型生活
第3节?从红海中拓展微创新:消费贷产品开发策略
第7章? 消费分期:商品促销去库存的有效营销手段
第1节?消费贷款和消费分期的主要区别
第2节?消费分期产品开发策略
第8章? 现金贷:打开潘多拉盒子的天使与魔鬼
第1节?现金贷的主要优势和发展动因
第2节?风险高发多发:现金贷纳入互联网金融监管范畴
第3节?精准+合规:现金贷产品开发与运作的胜机
第9章? 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破解资金荒、资产荒的良药
第1节?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发行主体和监管主体
第2节?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典型案例及运作机制
第3节?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面临的主要风险
第4节?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的主要趋势和优化建议
第10章? 消费信托:消费+理财的复合型运作
第1节?潜在的独角兽:信托公司参与消费金融的主要模式
第2节?消费信托相较于众筹、团购的比较优势
第3节?消费信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创新对策
第11章? 消费众筹:在生产端汇聚消费者的力量
第1节?消费众筹的主要内涵和特点
第2节?深耕用户消费资源:消费众筹的典型案例
第3节?道路崎岖:消费众筹面临的主要风险
第4节?量力而为:消费众筹运作升级建议
第12章? 消费返还:消费资本化驱动消费价值链二次分配
第1节?常用的促销工具:消费返还的主要类型
第2节?消费资本化:消费者与商家构建利益共同体
第3节?消费商:企业新的营销创收者
第4节?消费积分:互联网时代消费返还的关键凭证
第13章? 消费责任保险:筑牢消费者主权的最后藩篱
第1节?产品质量责任保险:消费者低成本维权工具
第2节?消费贷款信用保险:治理老赖的“文斗”手段
第14章? 拥抱300万亿元蓝海市场:消费金融“胜”经
第1节?比照标杆和学习标杆:2017消费金融领军企业盘点
第2节?消费金融化,金融生活化:消费金融战略规划
第3节?从网点思维到互联网思维:金融科技在消费金融中的应用
第4节?风控也是核心竞争力:消费金融全过程风险管理
第5节?如何批量获客与交叉营销:全网精准整合营销
第6节?从合格到完美:消费金融机构自信型卓越团队建设
结语?300万亿元消费金融蓝海市场需要新时代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第3 节 关于广义消费金融的论述
一、广义消费金融的内涵
广义消费金融可以认为是围绕消费价值链条的资金和资本融通,包括信用卡、消费贷、现金贷、消费分期、消费类资产证券化、消费信托、消费众筹、消费返还、消费责任保险等多种模式。与普惠金融一样,广义消费金融同样以小额、分散、精准、高效、救急(应急)为显著特点,是消费产品服务的促销工具和金融增值手段,核心是改变传统“货款两清”的商品交易方式,通过“消费金融化、金融生活化”运作,实现消费和金融两种资源跨越时间、空间配置,获得便利、高效、额外收益等增值,让消费者得便宜占实惠,让商家去库存增收益,彻底扭转消费者与商家的传统的对立对抗关系,真正使得商家、金融机构、消费者成为共享、互惠的利益共同体,逐步实现“按需定制、精准营销、批量获客”,则快乐生产、快乐消费不是奢求。
广义消费金融的总结和提出,改变了“消费金融只是降低一次性购物成本,但增加了总消费支出”的“增量成本换一次性购物支出减量”的狭义认知,上升到便捷消费、消费规划、财富管理的“消费+ 理财”的模式,依靠消费行为驱动,更贴近消费者、贴近民生的普惠金融。可以说,“消费金融+”将无处不在,一个人从出生、上学、恋爱、结婚、旅行、买房、买车、装修、买家电等的成长全周期消费都能被消费金融覆盖。
1.关于消费金融场景化促销功能的理解
传统营销是以商家(商品生产方和销售方)为主体发起的,包括渠道营销、直销、电商等多种方式。由于在传统商品交易的基础上,增加了消费金融服务,让更多消费者占便宜得实惠,提升了对应消费场景、商品服务的销量、收入和利润。因此,消费金融成为新型促销工具,特别是如果金融机构认识到这一点,就能从利率市场化、同业竞争和利息价格战的红海市场中跳出来,建立与商家的新型利益共同
体机制。要想完美实现促销功能,就得在消费金融场景化方面破题,也就是“消费金融化,金融生活化”的内涵。
我们介绍几种消费金融服务的促销功能。
以消费贷款为例,通过消费贷款降低一次性购买成本,吸引了更多消费者,尤其是不具备全款购物能力的消费者,增加了商品服务的目标消费群体和销售规模。例如,一部苹果iPhone8 手机的售价在5000 多元,该商品的目标消费者本来是中产阶级及以上人群。由于有了消费贷款,用户可以在承担一定利息的基础上分期付款,按照年息10%、还款周期12 个月、授信额度5000 元,每个月的还款额度不到500 元,很多蓝领工人、农民工、大学生、中低收入群体都能够消费得起。
无疑,通过消费金融服务,增加了iPhone8 手机的用户群和实际销量,苹果公司的收入和利润都会增加。再以消费返还为例,商家制订积分规则,消费者成为其会员,按消费额度大小,把每次消费折算为积分,记录在该会员账户上,定期或按积分量给予一定价值礼品赠送或抵换现金价值再次消费。如商场每年进行一次按会员积分量的多少赠送礼品;航空、铁路按乘客积分赠送机(车)票;通信运营商按若干积分兑换一定的现金充值。
可以看到,在消费金融链条中,首先是消费需求的产生,进而才是相关金融服务需求的产生。因此,将金融服务与消费场景融合,增加消费者黏性,让高冷的金融更接地气,与消费需求紧密结合。电商巨头天然具有黏性较强的消费场景,京东金融高管许凌认为:“当一个购买行为跟场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消费闭环完成会非常快,所以现在我们做任何一个京东消费金融的产品,都是在做一件事,即融入场景,比如旅游白条就是跟旅游的合作平台嵌在一块。”
《消费金融论》:解析现代经济运行脉络中的金融新篇章 在这本由刘洋精心撰写的《消费金融论》中,我们得以深入洞悉当下中国经济格局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驱动力——消费金融。本书并非仅仅是对某一金融产品或服务的简单罗列,而是以一种系统性、宏观性的视角,剖析了消费金融的产生背景、发展历程、内在逻辑及其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精良出版,也为本书的严谨学术性和传播广度提供了坚实保障。 《消费金融论》的开篇,便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广阔的时代背景。作者敏锐地捕捉到,随着中国经济由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转型,国民经济的增长引擎正悄然切换。在这一深刻变革中,消费金融不再是边缘化的补充,而是跃升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循环的关键力量。本书细致阐述了这一历史性转变的必然性,以及消费金融在此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从根本上揭示了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书中,刘洋教授并未止步于现象的描述,而是着力于探究消费金融的“为什么”和“怎么运作”。作者系统梳理了消费金融的理论根基,追溯其在不同发展阶段的演变轨迹,从最初的信贷萌芽,到如今多元化、数字化的发展形态。在此过程中,本书深入剖析了消费金融的内涵,包括其服务对象、核心产品(如消费信贷、分期付款、信用卡的创新应用等)、运作模式以及风险特征。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数字技术的赋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详尽探讨了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如何重塑消费金融的供给端和需求端,提升了服务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消费金融论》的核心贡献之一,在于其对消费金融的多维度影响力的全面评估。本书深入剖析了消费金融如何赋能个体消费者,提升生活品质,满足即时性消费需求,促进消费升级。同时,它也着重分析了消费金融对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的意义,通过提供便捷的融资渠道,缓解其资金压力,助力其发展壮大,进而带动就业和经济增长。更宏观地看,本书深入探讨了消费金融如何通过刺激居民消费,有效对冲外部经济风险,增强国内经济韧性,为国家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然而,任何新生事物都伴随着挑战。《消费金融论》并未回避消费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和监管难题。作者对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等进行了深入剖析,并重点关注了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消费者权益保障等关键议题。本书也探讨了如何构建一个健康、可持续的消费金融生态系统,包括加强金融监管、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推动行业自律以及促进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等方面。作者的观点具有前瞻性,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和行业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刘洋教授在《消费金融论》中展现了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敏锐的现实洞察力。本书的行文逻辑清晰,论证严谨,语言专业而不失可读性。无论是对于金融领域的专业人士,还是对现代经济运行充满好奇的读者,本书都将提供一次深刻的学习和思考体验。它不仅是一部关于消费金融的学术专著,更是一部解读中国经济发展新趋势的力作,为我们理解和把握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脉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通过阅读《消费金融论》,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消费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经济力量,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经济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