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菲特沒有寫過什麼書,但他每年都要在伯剋希爾-哈撒韋的公司年報中給股東寫一封信,總結在過去一年中的成敗得失。從挑選管理者、選擇投資目標、評估公司,到有效地使用金融信息,這些信涵蓋麵甚廣。但是,在美國法律教授勞倫斯?坎寜安將這些信按特定的主題加以組織整理,著成本書以前,這些信中蘊含的思想並沒有引起本應獲得的廣泛關注。巴菲特本人認為,這本書比到目前為止的任何一本關於他的傳記都要好。
第4版前言投資經典《巴菲特緻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The Essays of Warren Buffett: Lessons for Corporate America)一書**版的核心內容,來源於20年前(1996年)的一場研討會,那場研討會由塞繆爾和羅尼?海曼公司治理研究中心(Samuel and Ronnie Heyman Center on Corporate Governance)主持,在本傑明N. 卡多佐法學院(Benjamin N. Cardozo School of Law)召開。這個為期兩天的研討會,聚集瞭數百名高校學生,期間大約三十多位傑齣的教授、投資傢、企業傢發錶瞭精彩的觀點。*為重要的是,巴菲特和查爾斯T. 芒格(Charles T. Munger)始終坐在前排,親自參與瞭這個研討會。
  《巴菲特緻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這本書是我在卡多佐法學院教授商學的標準教科書,它同時被其他法學院、商學院在投資、財務、會計等課程中采用。一些投資公司也將這本書送給自己的工作人員和客戶作為培訓交流的項目。我**高興能經常收到來自這些學生、教師以及其他讀者的積極反饋,並且樂見這本書在教學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特彆緻謝湯姆?約翰森(Tom Johansen)教授(海斯堡大學,堪薩斯)和萊昂?陳(Leo Chan)教授(特拉華州立大學)。
  還要感謝巴菲特先生的好友、顧問羅伯特?德納姆(Robert Denham)先生,我與他在研討會之後一直保持聯係。德納姆是芒格-托裏斯-奧爾森(Munger, Tolles & Olsen)律師事務所的閤夥人,是他和另一位我們共同的朋友,律師事務所先前的同事,現在也在學院任教的門羅?普利斯(Monroe Price)教授將我和我們學院引薦給巴菲特,感謝他們二位開啓的交流之門。也感謝巴菲特的親密朋友卡羅爾?盧米思(Carol Loomis)女士,她每年都幫助巴菲特整理給股東的信。特彆感謝來自塞繆爾和羅尼?海曼公司治理研究中心等機構的支持。
  相較於前三版,《巴菲特緻股東的信:投資者和公司高管教程》這個新版本保留瞭原來的架構和哲學,但是增加瞭一些巴菲特*新的年報內容。這些新增的內容被編入瞭書中的相應篇章,它們有機地融為一體,絲毫不影響讀者在閱讀過程中獲得對於穩健企業和投資哲學的整體印象。為瞭幫助讀者區分書中哪些部分是新增的內容,在書末的“注釋”部分標注瞭這些內容是選自哪些年度的緻股東的信件。為瞭不影響整體的閱讀流暢性,正文中的省略部分將不再使用省略號或其他標點符號標齣。
  這個新版《巴菲特緻股東的信:投資者和公司高管教程》對於穩健企業和投資理念的描述沒有什麼改變,因為在當下的社會和商業潮流中,巴菲特先生的理念並無改變。我們所做的,隻不過是定期*新而已。
  在準備之前的版本中,我得到瞭無數人的幫助,我想再次感謝他們。特彆感謝巴菲特先生,他不僅參加瞭那個研討會,而且使內容*加豐富多彩。能得到他的允許,重新編輯和齣版他的信件,這是我極大的榮耀。他的閤作夥伴芒格先生不僅參與研討,而且還主持瞭討論,他同樣值得我再次的感謝。
  勞倫斯A.坎寜安於紐約
目 錄
譯者序 巴菲特成功的八字訣—與時俱進,良性循環
第3版**序 一本渴望已久的書
第4版前言
開場白 與所有者相關的企業原則1
導 言17
公司治理20
財務與投資26
投資替代品35
普通股37
兼並與收購42
估值與會計45
會計詭計49
會計政策51
稅務問題51
第1章 公司治理
A.完整公平的信息披露55
B.董事會與公司高管59
C.企業變化的焦慮78
D.社會契約87
E.由股東決策的公司捐贈方法91
F.公司高管的報酬原則99
G.風險、聲譽和失察114
第2章 財務與投資
A.市場先生121
B.套利127
C.戳穿標準教條136
D.“價值”投資:多餘的兩個字151
E.聰明的投資161
F.撿煙蒂和慣性驅使(機構強迫癥)172
G.生命與負債177
第3章 投資替代品
A.三類投資資産184
B.垃圾債券191
C.零息債券201
D.優先股211
E.衍生品227
F.外匯和國外權益241
G.房屋産權:實踐和政策250
第4章 普通股投資
A.交易的禍害:交易成本257
B.吸引正確的投資者264
C.分紅政策與股票迴購266
D.拆股與交易活動281
E.股東策略285
F.伯剋希爾公司的資本重構286
第5章 兼並與收購
A.錯誤的動機和高昂的代價295
B.閤理的股票迴購和綠色郵件訛詐式迴購311
C.杠杆收購(LBO)312
D.穩定的收購政策315
E.齣售企業320
F.有選擇的買傢326
第6章 估值與會計
A.伊索寓言和失效的灌木叢理論332
B.內在價值、賬麵價值和市場價格337
C.透視盈餘346
D.經濟的商譽vs.會計的商譽353
E.股東盈利和現金流謬論365
F.期權的估值375
第7章 會計詭計
A.會計把戲的諷刺382
B.標準的設定390
C.股票期權391
D.“重組”費用398
E.退休福利估計404
F.賬麵盈利的實現問題407
第8章 會計政策
A.並購410
B.分部數據和會計閤並413
C.遞延稅項414
D.退休福利417
第9章 稅務問題
A.公司稅負的分配422
B.稅務和投資的哲學429
後記437
注釋447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獨特,仿佛是在和一位智慧長者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巴菲特在信中,並沒有刻意去炫耀他的財富或者成就,而是非常坦誠地分享瞭他的思考過程和決策邏輯。他會毫不避諱地談論自己犯過的錯誤,以及從這些錯誤中學到的教訓。這種坦誠,讓我覺得他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神壇人物,而是一個和我一樣,在不斷學習和成長的普通人,隻不過他比大多數人更堅持、更理性。他對於“護城河”的分析,讓我對理解企業的競爭優勢有瞭全新的認識。他不僅僅關注産品本身,更關注那些能夠保護企業免受競爭對手侵害的長期優勢,比如品牌、專利、網絡效應,甚至是轉換成本。他會用非常生動的例子來解釋這些概念,比如可口可樂的品牌認知度,就是一道難以逾越的護城河。而且,他對“風險”的定義也與眾不同。他認為,最大的風險不是股價的波動,而是對業務的不瞭解,以及在不瞭解的情況下做齣決策。這一點,對我這個普通投資者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這本書讓我學會瞭如何去“慢下來”,去深入瞭解自己所投資的東西,而不是被市場情緒牽著鼻子走。
評分這本書,我斷斷續續讀瞭很久,每次翻開都有新的感悟。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投資的書,更像是一本關於人生智慧的百科全書。沃倫·巴菲特這位傳奇人物,用他樸實無華的語言,講述瞭太多深刻的道理。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他總是強調“能力圈”的重要性。這一點對我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我以前總想著什麼賺錢就去碰什麼,結果往往是虧得一塌糊塗。看瞭這本書,我纔明白,與其貪多求全,不如專注於自己真正懂的領域,深耕細作,反而更容易成功。他舉的例子,比如投資可口可樂,不是因為可口可樂多麼復雜,而是因為它是人人都能理解的消費品,而且具有強大的品牌護城河。這種簡單而有效的邏輯,貫穿瞭整本書。另外,他對“安全邊際”的解釋也讓我印象深刻。很多人隻看到瞭價格,卻忽略瞭內在價值。巴菲特教會我,買股票,是買一傢公司,是買它的未來收益,而不是單純的股票代碼。所以,在價格遠低於其真實價值的時候買入,纔能獲得最大的安全保障。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平易近人,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即使是投資新手也能輕鬆理解。我經常會把裏麵的金句摘錄下來,貼在書桌前,時不時地提醒自己。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絕對超齣瞭我的預期,原本以為隻是關於價值投資的入門讀物,結果發現它裏麵蘊含著企業管理的精髓。巴菲特在信中談論的很多內容,不僅僅是對股東的匯報,更是對公司長期發展戰略的思考。他非常看重企業的文化和治理結構,這一點在我看來是很多現代企業管理教科書都無法比擬的。他強調要雇傭最優秀的人纔,並且給予他們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權,這種“授權”的理念,在很多公司裏都很難做到。他提到,即使是像伯剋希爾·哈撒韋這樣龐大的公司,他也極少乾預子公司日常的運營,而是更專注於戰略方嚮的把握和風險的控製。這種“放權而不失控”的管理哲學,讓我受益匪淺。此外,他對“復利”的理解也讓我重新認識瞭時間的價值。他並不是指簡單的財務上的復利,而是將復利的概念延伸到瞭企業文化的建設、品牌價值的積纍、以及人纔的培養等多個方麵。長期的堅持,微小的進步,日積月纍,最終會産生驚人的效應。書中的許多案例,都是他親身經曆的,充滿瞭真實感和說服力。讀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在學習投資,更是在學習如何經營一傢偉大的公司,如何成為一個有遠見的企業傢。
評分不得不說,這本書給我的思維方式帶來瞭巨大的衝擊。巴菲特在書中反復強調要“獨立思考”,不要被市場的情緒所左右。這一點,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充斥著各種“內幕消息”和“市場預測”的時代,顯得尤為重要。他講述瞭自己是如何在危機時刻保持冷靜,如何堅持自己的判斷,而不是隨波逐流。這讓我反思瞭自己在過去投資中的一些衝動行為。我曾經有過很多次,在市場恐慌的時候賣齣,在市場狂熱的時候追高,結果都賠瞭不少錢。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投資智慧,來自於對事物本質的深刻理解,以及對自身情緒的有效管理。巴菲特將自己比作“投資者”,而不是“投機者”,這一點非常關鍵。他追求的是長期的價值增長,而不是短期的價格波動。他對“概率”的運用也很有意思,他不是在賭博,而是在計算勝算。他會仔細評估一項投資的潛在迴報和風險,然後做齣最符閤概率的選擇。書中的語言非常樸實,但他所傳遞的道理卻極其深刻。我經常會停下來思考,他為什麼會這麼說?背後的邏輯是什麼?這種帶著疑問去閱讀,反而讓我更能吸收書中的內容。
評分我最近在看這本《巴菲特緻股東的信》,感覺跟很多市麵上那些教你“如何快速緻富”的書完全不同。它沒有那些華而不實的技巧,也沒有那些一夜暴富的承諾。相反,它更多的是一種價值觀的傳遞,一種對商業世界本質的深刻洞察。巴菲特在書中花瞭大量的篇幅來談論“誠實”和“誠信”。他認為,一傢公司的長期成功,離不開股東、員工、客戶以及社會各界的信任。他強調,即使短期內犧牲一些利益,也要堅守誠信的原則,因為長期的信任比短期的利潤更重要。這一點,在我看來,是很多企業都容易忽視的。他把這種誠信融入到瞭公司的經營理念中,並且體現在他每一次的決策裏。我特彆喜歡他描述的,如何去評估一個管理者是否值得信賴。他看重的不是他的口纔有多好,也不是他有多少炫酷的計劃,而是他是否有正直的品格,是否有為股東著想的決心。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成功”的定義,它不僅僅是財務上的數字,更是品格上的堅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