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17版No.3)/法治蓝皮书

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17版No.3)/法治蓝皮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林杨天宗田禾... 编
图书标签:
  • 四川
  • 法治
  • 年度报告
  • 蓝皮书
  • 2017
  • 法治建设
  • 政府报告
  • 政策研究
  • 社会治理
  • 法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土星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社科文献
ISBN:9787520104616
商品编码:26727320403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17版No.3)/法治蓝皮书
  • 作者:编者:李林//杨天宗//田禾
  • 定价:118
  • 出版社:社科文献
  • ISBN号:9787520104616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7-03-01
  • 印刷时间:2017-03-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418
  • 字数:410千字

内容提要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连续三年跟踪四川省 的依法治省实践与创新。李林、杨天宗、田禾主编的 《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17版No.3)》作为第三本 专题报告,在人大制度、法治政府、司法改革、社会 治理与民族法治方面较为全面地总结了四川省法治建 设的成效,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建议。
     总报告梳理了四川省2016年贯彻中央依法治国重 大决策部署,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加快法治四川 建设的总体情况,总结了全面深人推进依法治省作为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构 建“四梁八柱”推进方法,强力推动依法治国基本方 略在巴蜀大地落地生根的实践经验,并对未来发展进 行了展望。
     本卷蓝皮书推出系列专题调研报告,深入分析四 川法治建设过程中的做法,包括人大制度、法治政府 、公正司法、廉政法治、普法宣传、基层社会治理、 民族法治等专题。基层社会治理专题总结了四川各地 富有创新性的法治实践,如成都高新区以法治为自主 创新驱动力,构建法治示范区;绵阳市构建了**科 技城法治示范区;泸州市推进食品药品安全依法治理 ,探索创新食品安全监管“334”工作法;宜宾市构 建“555”法治监督体系,充分发挥“人大、纪委、 组织部、领导小组、媒体”等五大主体的职能作用; 眉山市创新城市治理,建设“法治城管”“人文城管 ”。
    

作者简介

杨天宗,四川省委副秘书长,四川省依法治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 田禾,女,1956年8月出生。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国情调研室主任、研究员,《法治蓝皮书》主编,法学研究所亚洲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实证法学、刑事法治、政府法治。从事亚洲研究多年,曾多次访问英国、美国、日本和亚洲的大学。 李林,男,1955年11月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法学系主任、教授。兼任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法理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立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询专家,**图书馆国情咨询委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权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宣部司法部中**领导干部学法讲师团成员,住建部法律顾问,全国总工会法律顾问,中央***宣传教育工作团宣教员,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宪法学)首席专家,“法治浙江”咨询专家等。十六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主讲人之一。

目录

I 总报告
B.1 四川省2016年法治发展现状与前瞻
一 坚持依法执政,抓住“关键少数”
二 推进科学立法,构建地方立法体制
三 坚持民主决策,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四 深化司法改革,破解执法难问题
五 建设法治社会,创新现代治理体系
六 依法治理藏区,夯实发展基础
七 全面深入推进法治督查考评
八 四川省法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II 人大制度
B.2 在预算法框架下深入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工作

Ⅲ 法治政府
B.3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四川实践
B.4 自贡市机关管理服务标准化建设实践
B.5 广安市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调研报告
B.6 巴中市“智慧政务平台”建设运行报告
B.7 资阳市集中执法行动调研报告

IV 公正司法
B.8 刑事诉讼涉案财物规范管理处置的四川实践
B.9 四川深入推进解决法院生效判决执行难调研报告
B.10 四川省生态检察工作调研报告
B.11 四川省推进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调研报告
B.12 德阳市积极探索“互联网+巡回审判”模式

V 廉政法治
B.13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的四川实践

VI 普法宣传
B.14 南充市法治扶贫“十百千万”工程的探索与实践

VII 基层社会治理
B.15 社会力量参与信访工作机制建设
——以设立四川省信访第三方评估平台中心为
B.16 四川省律师业健康发展报告
B.17 四川工会健全驻外法律援助联络机制调研报告
B.18 成都高新区自主创新法治示范区建设调研报告
B.19 泸州市食品药品安全依法治理调研报告
B.20 绵阳市构建**科技城法治示范区调研报告
B.21 眉山市创新城市治理的探索与实践
B.22 雅安市“民薪工程”治理模式探索与实践
B.23 宜宾市构建“555”法治监督体系调研报告
B.24 雅安市探索新村依法治理民主管理调研报告
B.25 万源市“约法三章”规约自治的实践与思考
B.26 苍溪县法治保障绿色“变现”调研报告
B.27 遂宁市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的实践与思考
B.28 夹江县探索试点土地流转有偿机制调研报告

V 民族法治
B.29 阿坝州依法构建反分裂维稳体制机制调研报告
B.30 凉山州“绿色家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B.31 四川依法治省重要文件目录(2016)
Abstract
Contents


《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8)》 导言:新时代背景下的法治建设新图景 本书是“中国法治发展报告”系列的年度力作,聚焦于2017年度中国法治建设的整体脉络、重大进展与深层挑战。在全球化与国内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历史交汇点,法治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本报告以翔实的数据、严谨的理论分析和丰富的案例研究,勾勒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具体实践图景。 本书并非简单地对法律条文或司法案例进行罗列,而是着眼于宏观的法治环境、中观的制度运行以及微观的社会治理效果,力求提供一个多维度、立体化的观察视角。它深入探讨了如何将党的领导与法治要求有机统一起来,如何在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凸显法治的基石作用,以及如何在国际秩序深刻变化的背景下维护国家法治安全。 第一部分:法治建设的宏观环境与顶层设计 本部分深入分析了2017年中国法治建设的宏观政策环境。重点剖析了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部署的内涵与外延,特别是对“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深刻阐释。 一、 法治思想的理论发展与实践要求: 报告详细梳理了中央关于法治建设最新论述的核心要义,包括如何理解“良法善治”,以及在司法体制改革深化过程中,如何确保法律条文的科学性、完备性和可操作性。特别关注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的理论探索,探讨了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 二、 法律体系的完善与结构优化: 报告梳理了当年立法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涉及国家机构改革、财税金融改革相关的配套法律的制定与修订,以及在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保护等新兴领域立法供给的加速。通过对比历史数据,量化分析了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频率和力度,以评估法律体系的自我修正能力和适应性。 三、 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与法治的支撑作用: 这一章节探讨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下,法治在政府职能转变中的关键角色。关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深化、行政处罚的规范化,以及如何通过法治手段有效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尤其是金融风险和社会稳定风险。报告利用案例分析了“放管服”改革中对法治边界的界定与拓展。 第二部分:司法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与效果评估 司法是法治的“最后一公里”,本部分聚焦于2017年司法领域深化改革的实践成果与面临的深层挑战。 一、 司法责任制改革的全面铺开: 报告详细考察了以“让审判者裁判、让执行者执行”为核心的司法责任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落地情况。分析了“三个良性循环”的初步显现,同时也深入探讨了对法官职业伦理、专业素养提出的更高要求。报告通过对部分法院的实地调研数据,评估了改革对案件质量和审判效率的影响。 二、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试点与影响: 2017年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扩大试点的一年。本报告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试点地区在量刑平衡、被告人权益保障以及对刑事诉讼效率提升方面的成效,并提出了在推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程序正义风险点。 三、 智慧法院建设与技术赋能: 报告专门开辟章节探讨了信息技术在司法领域的深度应用。包括电子卷宗的普及、大数据在类案裁判指引中的作用,以及如何平衡科技便利性与司法秘密保护之间的关系。分析了“智慧法院”建设在提升司法公开透明度方面的潜力与局限。 第三部分:社会法治环境的建设与民生关切 法治的价值最终体现在对人民权利的保障上。本部分着重考察了与社会公众利益直接相关的法治实践。 一、 产权保护的强化与营商环境的优化: 报告深入分析了对各类产权——包括国有产权、集体产权和私营产权——的保护力度是如何在政策层面得到加强的。重点分析了涉产权的刑事案件的甄别和平反机制的运行情况,旨在服务于构建稳定、可预期的市场经济环境。 二、 劳动争议与社会保障法治化: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关系的复杂性日益增加。本报告详细考察了劳动仲裁和诉讼程序的规范化进程,以及工伤保险、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的现状,特别关注了新业态从业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 三、 突出环境法治的刚性约束力: 针对污染防治攻坚战,报告评估了环境执法的力度和成效。分析了环境公益诉讼的增长趋势,以及行政机关在环境损害赔偿和信息公开方面的法治要求履行情况,展示了环境法律法规在约束企业行为上的刚性体现。 第四部分:法治建设面临的深层挑战与未来展望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报告客观指出了当前法治建设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突出问题。 一、 地方性法规与上位法的衔接问题: 报告指出,在地方治理实践中,部分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与上位法精神存在理解偏差或执行不到位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法律解释和指导体系的建设。 二、 法律服务供给的结构性失衡: 尽管法律服务市场日益壮大,但资源分布不均,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和针对特定弱势群体(如农民工、留守儿童)的法律援助服务质量仍有待提高。 三、 推进法治国际化与国家安全法治的平衡: 在全球治理中,如何有效运用国内法、国际法和国内国际两个渠道来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是本报告探讨的复杂议题。关注了网络空间安全、数据保护等新型安全领域的法治构建。 结论: 《中国法治发展报告(2018)》通过对2017年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深度扫描,描绘了一幅稳步推进、重点突出的法治发展蓝图。报告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旨在为理论研究者、政策制定者和法律实务工作者提供一份具有参考价值的年度评估报告,以期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迈向更高水平。

用户评价

评分

《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17版No.3)/法治蓝皮书》这本书,我其实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才接触到的。当时我正在为一项关于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课题搜集资料,无意间翻到了这本书的目录,被里面涉及到的“依法治省”这个宏大的主题深深吸引。虽然我并不是法律界的专业人士,对法学理论也没有深入的研究,但作为一个关心社会发展和政府运作的普通公民,我对于一个地方的法治建设情况有着天然的好奇。这本书的名字听起来就非常正式,而且“年度报告”和“蓝皮书”的字样,都暗示着它蕴含着丰富的数据、深入的分析以及对过去一年四川省法治建设成果的系统性总结。我设想,这本书一定能够为我提供一个了解四川省在法治道路上具体走了多远、取得了哪些进展、又面临着哪些挑战的权威视角。尤其是“2017版No.3”这样的标识,更是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出现是有时效性的,能够反映当下四川法治建设的真实面貌,而不是泛泛而谈的理论。我尤其期待能够从中了解到,四川省在推进依法行政、深化司法改革、加强法治宣传教育等方面,究竟采取了哪些具体的措施,又取得了哪些可喜的成效。

评分

在一次偶然的网络搜索中,我看到了《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17版No.3)/法治蓝皮书》的推荐信息。当时我正在寻找一些关于中国基层治理模式的研究资料,而“依法治省”这个关键词触动了我。我一直认为,一个地方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健全的法治环境,而这种环境的形成,需要政府的有力推动和社会的广泛参与。这本书的名字,让我联想到它可能是一个非常全面、客观的总结,能够让我了解在2017年,四川省在构建法治社会方面究竟付出了哪些努力,取得了哪些成就。我好奇这本书会以怎样的方式来呈现这些信息: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还是通过宏观的数据统计?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了解到,在四川,法律是如何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成为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坚实后盾。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够揭示出在推进依法治省的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建议。

评分

当我了解到《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17版No.3)/法治蓝皮书》这本书的存在时,我内心涌起了一种强烈的探索欲。我一直对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进程充满兴趣,而“依法治省”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一名长期关注社会发展动向的读者,我深知一份权威的年度报告,能够为我们揭示一个地区在法治建设上的真实面貌,了解其进步的轨迹和面临的挑战。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透露出一种严谨和深入的态度,它不是浮光掠影的描述,而是基于事实和数据的系统性梳理。我设想,这本书会以一种清晰、条理分明的方式,展现2017年四川省在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执法监督、深化司法改革、提升公民法治素养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和成效。我尤其想知道,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四川省是如何通过法治的力量,应对各种复杂局面,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并最终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评分

作为一个对社会公平正义有着强烈追求的人,我一直关注着国家在推进依法治国方面的努力。尤其是我所在的地方——四川,作为一个人口大省,其法治建设的成效直接关系到亿万人民的福祉。当我在书店偶然瞥见《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17版No.3)/法治蓝皮书》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终于有系统性的了解四川法治进展的官方报告了!”我一直觉得,要评价一个地方的治理水平,依法治省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维度。它不仅仅是法律条文的健全,更重要的是法律的执行力、司法公正的程度以及公民对法律的信任度。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官方对这一领域的重视,也给我提供了一个权威的参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四川省在法治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例如如何有效解决信访问题、如何提高司法效率、如何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等等。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展现出四川省在推动经济发展、保障社会稳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法律保障措施,从而勾勒出一幅四川省在法治阳光下蓬勃发展的图景。

评分

我是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无意间听到他们谈论起这本书。当时大家都在聊最近社会的各种变化,有人提到了法律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其中一位朋友就说起他正在读一本关于四川依法治省的书,名字好像是《四川依法治省年度报告(2017版No.3)/法治蓝皮书》。他当时的原话是:“这本书写得太硬核了,里面全是干货,看得我头晕但又觉得特别有意思。”这番话立刻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平时虽然不太关注法律条文,但对国家治理体系的进步和公民权利的保障却颇为关心。朋友的描述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枯燥的法律报告,而可能是一扇窗口,让我能够窥探到四川省这个西部大省在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权力、保障民生、促进发展的。我脑海里浮现出各种场景:政府部门如何依据法律来制定政策、如何公正地处理纠纷、如何保护普通市民的合法权益。这本书,似乎就是一个集大成的记录,将这些点滴汇聚成一条清晰的法治脉络。我很想知道,在2017年这一年里,四川省在法治建设方面究竟有哪些具体的亮点和突破,又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