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伊藤博文時代
定價:42.80元
作者:(日)久米正雄 ,林其模
齣版社:團結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802141919
字數:341000
頁碼:32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54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詳細敘述瞭伊藤博文由“一位撒謊的利助”到“頗有風度的周鏇傢”到“圓滑老到的政治傢”的人生經曆,描寫瞭伊藤博文和他同時代的一班年輕人轟轟烈烈地進行明治維新的情景,他們精力旺盛,乾勁充沛,全方位地學習西方,不是單從器物技術,而是注重學習西方的“文明內核”——民主、人權和法律思想。在“脫亞入歐”的宗旨下,對內積極憲政改革,對外瘋狂殖民擴張。日本受歡迎的傳記作傢久米正雄在此書中把伊藤博文置身於明治維新時代的漩渦中,把伊藤博文這個“花間首相”審時度勢、圓滑通達、市井庸俗性格刻畫得淋灕盡緻,能極地幫助讀者瞭解日本近代化與現代化的進程,加深對中日近代化不同局勢的認識。
目錄
目錄前
序
少年時代
青年時代
時代
倫敦密航
馬關炮擊與博文
長州徵伐
薩閤聯閤與英國(一)
薩閤聯閤與英國(二)
幕府沒落時代的博文
版籍奉還與廢藩置縣
文明開拓者的伊藤博文
到西南戰役為止
博文與國會開創運動
留學德國與內閣製的確定
憲法起草與其運用
外交方麵的伊藤博文
韓國統監
後的旅行
伊藤博文的為人
作者介紹
久米正雄(1891年~1952年):小說傢、劇作傢,以芥川龍之介親密好友的身份為大眾所周知。其實當年二人一起投入漱石門下時,久米比芥川更得老師器重。久米是漱石門下惟一的“流行作傢”,著有《阿武隈心中》、《螢草》、《破船》、《墓參》等多部通俗小說。
文摘
序言
《伊藤博文時代》這本書,我一直很好奇,但還沒來得及翻開細讀。從書名和作者來看,這應該是一本關於日本近代史上重要人物伊藤博文及其所處時代的傳記性著作。我對那個風起雲湧的明治維新時期充滿瞭興趣,這是一個國傢在劇烈變革中走嚮現代化的關鍵時期,而伊藤博文無疑是其中最核心的操盤手之一。我尤其想瞭解,在這個日本人稱之為“文明開化”的時代,他作為一個曾經的草莽英雄,如何一步步登上權力巔峰,又如何在日本走嚮帝國主義的道路上扮演瞭如此關鍵的角色。他的政治手腕、外交策略,以及他對日本政治體製的塑造,都是我想深入探究的。更何況,這本書是由幾位作者閤著,想必在資料搜集和多角度解讀上會有獨到之處。我期待著能在這本書中,看到一個立體、鮮活的伊藤博文,也看到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畫捲。它不僅僅是一個人的傳記,更是一麵鏡子,映照齣那個時代日本社會的復雜性、矛盾性,以及它對亞洲乃至世界格局産生的深遠影響。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解答我心中關於那個時代的一些疑問,並引發我更多的思考。
評分《伊藤博文時代》這本書,對我而言,代錶著一次深入理解近代東亞曆史的機會。伊藤博文作為日本明治維新時期最傑齣的政治傢之一,他的經曆和決策,幾乎觸及瞭那個時代日本發展的每一個關鍵節點。從倒幕運動到建立立憲政體,從對外擴張到參與列強瓜分中國的曆史,伊藤博文的身影無處不在。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清晰地理解他是如何一步步從一個下級武士成長為日本帝國的第一任內閣總理大臣,又是如何在權力鬥爭中遊刃有餘,最終奠定瞭日本近代政治格局的基礎。尤其吸引我的是,書中可能會如何描繪他與天皇、與元老重臣、與外國政要之間的關係。這些復雜的互動,無疑構成瞭那個時代政治舞颱的精彩一幕。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豐富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幫助我撥開曆史的迷霧,更深刻地認識到伊藤博文這個人物在日本近代史上的地位和影響,以及他所引領的那個時代,對整個東亞地區帶來的變革與衝擊。
評分拿到《伊藤博文時代》這本書,我立刻就被它所傳遞齣的厚重感所吸引。伊藤博文,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曆史的分量,他幾乎貫穿瞭日本從封建社會嚮近代國傢轉型的全過程。我非常好奇,這本書會以怎樣的方式來描繪這位日本近代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傢之一。我設想,它可能不僅僅是對伊藤博文生平的流水賬式記錄,而是在細緻梳理他的人生經曆的同時,更深入地剖析他背後的政治邏輯、戰略思想,以及他如何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抓住機遇,剋服挑戰。我很想瞭解,在作者眼中,伊藤博文的“時代”是一種怎樣的精神狀態,是改革的激情,還是權謀的較量,抑或是帝國擴張的野心?這本書會否展現他作為政治傢而非神祇的一麵?例如,他的決策失誤、他的個人情感、他與他所處時代的局限性之間的張力。我期待能在這本書中,讀到一個既有宏大曆史視野,又不乏細緻入微的人性刻畫的伊藤博文,以及一段生動而深刻的時代故事。
評分關於《伊藤博文時代》這本書,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否提供一種跳齣日本中心論的視角。伊藤博文的故事,毋庸置疑是日本近代史的核心敘事之一,但一個真正的曆史愛好者,總是希望看到更廣闊的圖景。這本書由中國學者林其模參與撰寫,這讓我對其在解讀伊藤博文及其時代時,能夠融入中國視角的可能性抱有很高的期待。我想知道,在兩位作者的筆下,伊藤博文的崛起和他的時代,是如何與同時期的中國曆史進程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在那個列強環伺、中國積貧積弱的年代,伊藤博文的政治實踐,對他身邊的鄰國,特彆是中國,究竟意味著什麼?這本書是否會觸及到甲午戰爭、辛醜條約等重大曆史事件,以及伊藤博文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夠更全麵地理解伊藤博文這個人,理解他所處的那個日本時代,並在此基礎上,思考近代中日兩國錯綜復雜的曆史關係,以及它對當下仍有餘波的深刻影響。
評分我對《伊藤博文時代》這本書的期待,更多是源於對曆史人物的“再評價”以及對宏大敘事的興趣。伊藤博文這個名字,在很多曆史敘述中被賦予瞭“國父”的光環,但我總是覺得,任何偉大的曆史人物都必然伴隨著復雜的爭議。這本書由久米正雄和林其模閤著,本身就帶有某種學術上的期待。我很好奇,兩位作者是如何在浩繁的曆史資料中梳理齣伊藤博文的一生軌跡,又如何將他置於他所處的那個時代背景之下進行解讀。我想瞭解,在他們眼中,伊藤博文的“時代”究竟是什麼樣的?是僅僅指他活躍的明治、大正時期,還是包括他作為幕末誌士的經曆,以及他去世後,他所奠定的政治遺産如何繼續影響日本?我對書中可能涉及的伊藤博文的決策過程、他的政治哲學,以及他在處理內政外交時的具體手段非常感興趣。我想看看,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新的視角,去審視這位日本近代史上的關鍵人物,是否能讓我們在“功”與“過”之外,看到一個更具人性、更具時代局限性,但也因此更加真實可信的伊藤博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