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德·泰创作的《OpenCL异构并行编程实战》从软件开发人员的角度进行编写,介绍OpenCL的核心概念,以及如何通过OpenCL编写并行编程。本书共10章。第1章介绍使用OpenCL的目的,第2章讨论OpenCL中的缓冲区对象以及划分数据的策略,第3章解释OpenCL提供的两种常规数据类型,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类型解决不同的问题,第4章讨论OpenCL提供的各种函数,第5章给出典型OpenCL开发的生命周期,第6章讨论如何开发索贝尔边缘检测滤波器,第7章讲述如何使用OpenCL实现矩阵乘法,第8章讨论如何在OpenCL中实现稀疏矩阵向量乘法,第9章介绍如何使用OpenCL开发双调排序,**0章介绍使用OpenCL开发基数排序。
**软件开发人员雷蒙德·泰撰写,从软件开发 者的角度,深入剖析0pencL异构并行编程技术,系统 讲述0pencL的核心概念、技术及实用技巧,融合作者 多年0pencL使用经验和异构编程心得,包含大量示例 代码,有助于软件开发人员快速掌握异构并行编程技 术并理解高性能计算。
《OpenCL异构并行编程实战》共10章,第1章介 绍使用0pencL的目的,并概述0pencL的核心概念;第 2章讨论OpencL中的缓冲区对象以及划分数据的策略 ;第3章解释0pencL提供的两种常规数据类型,以及 如何使用这些数据类型解决不同的问题;第4章讨论 0pencL提供的各种函数,以及如何使用对应的向量化 函数加快执行速度;第5章给出典型OpencL开发的生 命周期及一些数据划分策略;第6章讨论如何开发索 贝尔边缘检测滤波器;第7章讲述如何使用OpencL实 现矩阵乘法;第8章讨论如何在0pencL中实现稀疏矩 阵向量乘法;第9章介绍如何使用0pencL开发双调排 序;**0章介绍使用0pencL开发基数排序。
雷蒙德·泰,**软件开发者,拥有**丰富的软件开发经验,精通Scala、Haskell、C和C十+等编程语言。Raymond于2008年开始接触GPGPu技术,*初使用的是NVIDIA提供的cuDA工具箱和AMD提供的0pencL工具箱,然后使用的是Intel工具箱。他参与了多个使用CUDA和0penCL中所提供GPGPu技术与技巧的项目,同时对云计算中的函数编程范例和相关应用充满热情,并研究通过使用GPGPU技术和函数编程范例加速云中应用程序的各种途径。
作者简介
审校者简介
前言
第1章 使用OpenCL
1.1 引言
1.2 查询OpenCL平台
1.3 查询平台上的OpenCL设备
1.4 查询OpenCL设备扩展
1.5 查询OpenCL上下文
1.6 查询OpenCL程序
1.7 创建OpenCL内核
1.8 创建命令队列以及对OpenCL内核排队
第2章 理解OpenCL数据传送与划分
2.1 引言
2.2 创建OpenCL缓冲对象
2.3 检索关于OpenCL缓冲对象的信息
2.4 创建OpenCL子缓冲对象
2.5 检索关于OpenCL子缓冲对象的信息
2.6 理解事件和事件同步
2.7 在存储对象之间复制数据
2.8 使用工作项划分数据
第3章 理解OpenCL数据类型
3.1 引言
3.2 初始化OpenCL标量数据类型
3.3 初始化OpenCL向量数据类型
3.4 使用OpenCL标量类型
3.5 理解OpenCL向量类型
3.6 向量和标量地址空间
3.7 配置OpenCL项目以启用double数据类型
第4章 使用OpenCL函数
4.1 引言
4.2 将向量存储到数组中
4.3 从数组加载向量
4.4 使用几何函数
4.5 使用整型函数
4.6 使用浮点函数
4.7 使用三角函数
4.8 OpenCL中的算术和舍入
4.9 使用OpenCL中的shuffle函数
4.10 使用OpenCL中的select函数
第5章 开发直方图OpenCL程序
5.1 引言
5.2 在C/C++中实现直方图
5.3 直方图的OpenCL实现
5.4 工作项同步
第6章 开发索贝尔边缘检测滤波器
6.1 引言
6.2 理解卷积理论
6.3 理解一维卷积
6.4 理解二维卷积
6.5 索贝尔边缘滤波器的OpenCL实现
6.6 理解OpenCL中的剖析
第7章 使用OpenCL实现矩阵乘法
7.1 引言
7.2 理解矩阵乘法
7.3 矩阵乘法的OpenCL实现
7.4 通过线程粗化获得矩阵乘法的*快速OpenCL实现
7.5 通过寄存器分块获得矩阵乘法的*快速OpenCL实现
7.6 通过矩阵乘法中的共享内存数据预取减少全局内存
第8章 在OpenCL中实现稀疏矩阵向量乘法
8.1 引言
8.2 使用共轭梯度方法对SpMV求解
8.3 理解各种SpMV数据存储格式,包括ELLPACK、ELLPACK-R、COO和
8.4 理解如何使用ELLPACK-R格式解决SpMV问题
8.5 理解如何使用CSR格式解决SpMV问题
8.6 理解如何使用VexCL格式解决SpMV问题
第9章 使用OpenCL实现双调排序
9.1 引言
9.2 了解排序网络
9.3 了解双调排序
9.4 在OpenCL中开发双调排序
**0章 使用OpenCL实现基数排序
10.1 引言
10.2 了解基数排序
10.3 了解MSD和LSD基数排序
10.4 了解归约
10.5 在OpenCL中开发基数排序
这本书的名字挺有意思的,叫做《OpenCL异构并行编程实战/高性能计算技术丛书》。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它名字很霸气,一看就知道是讲技术深度的。虽然我还没完全读透,但仅仅是翻看目录和前言,就能感受到作者在追求技术深度上的野心。书中应该会涉及很多底层的原理,对于想要深入理解OpenCL如何与各种硬件(CPU、GPU、FPGA等等)进行交互,并且优化到极致的读者来说,绝对是宝藏。我特别期待它在多线程、内存管理、以及不同硬件架构下的并行模型优化这些方面的讲解。通常这类技术书籍,如果写得好,会把复杂的概念拆解得清晰易懂,并且给出实际的代码示例,帮助读者快速上手。我之前接触过一些并行编程的知识,但总是感觉隔靴搔痒,不够系统。我希望这本书能填补我的知识空白,让我真正掌握在异构系统上编写高性能程序的关键技巧。而且,“实战”这个词也暗示了书中会有大量的案例分析和代码实践,这一点对于我这种动手能力比较强的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我打算花大量时间跟着书里的例子一步步做,希望能从中领悟到一些别人没有的经验。
评分当我看到《OpenCL异构并行编程实战/高性能计算技术丛书》的封面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些充满挑战的编程场景。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OpenCL在不同硬件平台上的应用细节的书籍。我预测这本书会花很多篇幅来讲解OpenCL的模型,包括其命令队列、内存模型(全局、局部、常量、私有)、内核执行模型等等。这些都是理解OpenCL编程的核心。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如何高效利用GPU的计算资源的部分,例如如何减少内存访问的延迟,如何通过线程协作来提高计算效率,以及如何避免一些常见的性能陷阱。我还希望书中能介绍一些常用的OpenCL编程模式,比如Map-Reduce、Stencil计算等,并且提供相应的实现范例。对我来说,一本好的技术书籍不仅仅是提供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启发思考,引导我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路径。这本书的“实战”二字,让我对它充满信心,我相信它能教会我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的、高性能的代码。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其实蛮高的,因为“高性能计算技术丛书”这个副标题就奠定了它在学术和工程领域内的地位。这意味着它不会停留在表面,而是会深入探讨高性能计算的方方面面,而OpenCL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自然会被详细阐述。我猜想书中会从OpenCL的基本语法、API调用开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并行算法设计,比如数据并行、任务并行,以及如何利用OpenCL来解决一些现实世界中的科学计算和工程模拟问题。我个人对图形学和物理模拟相关的计算特别感兴趣,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利用OpenCL加速这些领域的具体方法和代码示例。另外,像性能剖析、调试技巧、以及如何跨平台优化这些内容,也是我非常看重的。很多时候,写出能运行的代码只是第一步,真正的高性能还需要对代码进行精细的调优,这本书如果能在这方面提供指导,那就太值了。我对书中会不会讨论一些前沿的异构计算技术,比如新型的加速器或者与深度学习框架的结合,也充满了好奇。
评分我是一名对计算机底层原理有着浓厚兴趣的程序员,所以《OpenCL异构并行编程实战/高性能计算技术丛书》这个名字立刻吸引了我。我倾向于认为这本书不仅仅是OpenCL API的简单罗列,而是会深入探讨异构计算的哲学和实践。我预测书中会包含大量的性能调优技巧,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并行策略,如何平衡CPU和GPU的工作负载,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数据传输。我一直对如何榨干硬件的每一分性能感到好奇,这本书如果能揭示一些鲜为人知的优化秘诀,我会非常兴奋。而且,“高性能计算技术丛书”这个定位,也暗示了这本书的内容会比较前沿和专业,可能涉及到一些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成果。我希望书中能有关于OpenCL与现代并行编程模型(如CUDA、SYCL)的比较分析,以及在特定应用领域(如科学计算、大数据处理、机器学习)中的实际应用案例。我相信,读完这本书,我不仅能掌握OpenCL,还能对整个高性能计算领域有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它厚重的专业感所吸引,《OpenCL异构并行编程实战/高性能计算技术丛书》这个名字确实不简单。我预估这本书会非常详实,对于想要深入研究OpenCL的开发者来说,它可能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解释OpenCL的内存模型,以及不同类型的内存(全局、局部、常量、私有)在性能上的差异和使用场景。此外,关于内核函数的编写技巧,例如如何写出高效的并行代码,如何利用向量化指令,以及如何避免线程冲突等,也都是我非常期待的内容。我之前在学习OpenCL时,常常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性能瓶颈,如果这本书能提供系统的调试和分析方法,以及实用的优化建议,那将是对我工作极大的帮助。我还猜想书中会涵盖一些与OpenCL相关的工具链,比如编译器、性能分析器等,并且会介绍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提升开发效率和程序性能。总的来说,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实战”指南,能够帮助我解决在异构并行编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