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要規模還是要利潤
定價:30.00元
作者:龍兆
齣版社:海南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3-01-01
ISBN:9787544306690
字數:174000
頁碼:23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常言道“人生苦短”,一個人的人生幾十年,真可謂是“彈指一揮間”。通過稻盛和夫短短40多年的輝煌人生,我們確實可以有許多這樣那樣的感悟。在短暫一生中,他的成就,明確展示瞭一個人生命能量轉換的價值含量可以達到何等驚人的程度,讓我們迴首自己的平庸人生,不禁會黯淡汗顔。——《北京青年周刊》推薦
內容提要
作為《財富》500強企業,京瓷公司並不為人所知,更不用說其總裁盛和夫瞭。而就是他在短短的40年裏,一手創辦瞭兩個世界500強企業。
稻盛留給世界的財富並不單純是兩個世界500強企業,更重要的是讓這兩個大企業集團得以成功並不斷發展的精神食糧——京瓷哲學。在拜金主義肆虐的今天,“生錢的技巧”無論好壞都有廣泛的社會市場,急功近利的心態,讓人對社會道德淪喪和正義傳統的蛻化感到無動於衷,一獲韆金的暴結,使眾人對人性的異化和良知良識的保持日趨麻木。
目錄
前言
章 奇人誕生
第二章 創業京瓷
第三章 走上高速成長之路
第四章 多元化經營的挑戰
第五章 DDI公司:第二次創業
第六章 京瓷經營秘訣
第七章 情係中國
第八章 關注環境 保護自然
第九章 人生的決斷
第十章 論人物和人格
第十一章 人生的意義
後記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巧妙,它並沒有將“規模”和“利潤”塑造成絕對的對立麵,而是細緻地剖析瞭兩者在不同發展階段的權重變化。閱讀的體驗非常流暢,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在高強度的信息密度中,依然保持讀者的閱讀興趣。我個人尤其喜歡其中對“無效增長”的批判性分析,那部分內容簡直是為那些被KPI驅動的管理者們量身定製的清醒劑。它提醒我們,市場份額的增加如果不伴隨著運營效率的提升,最終隻會演變成一個巨大的、吞噬資源的黑洞。作者在引用曆史數據和行業趨勢時,展現齣高度的嚴謹性,使得他的觀點不再是孤立的論斷,而是建立在堅實的數據基礎之上。讀完後,我感覺對風險的感知能力得到瞭極大的提升,不再輕易被那些光鮮亮麗的融資新聞所迷惑,而是會自然而然地去探究其背後的盈利模型是否站得住腳。
評分這部作品的標題本身就帶著一種直擊核心的銳氣,讓人不禁思考商業世界中最根本的權衡:是追求數字上的虛榮,還是追求實實在在的現金流?我拿到這本書時,首先被它那種不加修飾的直白感所吸引。翻開第一頁,就能感覺到作者並非那種隻會高談闊論的學院派,而是真正浸淫在商戰泥濘中的實乾傢。他似乎並不滿足於描繪現狀,而是熱衷於解剖那些導緻企業在快速擴張中失血的隱形陷阱。閱讀過程中,我時常會停下來,對照自己過去的一些決策,那種“原來如此”的頓悟感貫穿始終。尤其是在討論市場滲透速度與運營效率之間的微妙平衡時,作者提供的那些案例分析,簡直就像是教科書上應該有的,但卻常常被主流敘事忽略的關鍵章節。那種對“增長的代價”的深刻洞察,遠超齣瞭我對一般商業書籍的預期。它強迫你直麵一個事實:盲目的“大”往往是通往“空”的最快路徑。
評分這本書的行文邏輯有一種令人信服的遞進感,仿佛作者是牽著你的手,一步步走過迷霧,最終指嚮那個清晰的岔路口。它沒有用華麗的辭藻去粉飾復雜的經濟模型,反而采用瞭近乎冷峻的筆調,去拆解那些被包裝得光鮮亮麗的“獨角獸”神話背後的財務邏輯漏洞。我特彆欣賞作者在描述不同行業時所展現齣的那種跨界理解力,比如他將軟件服務業的訂閱模式與傳統製造業的規模經濟進行對比時,那種穿透行業壁壘的洞察力讓人拍案叫絕。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的不是單一的“正確答案”,而是一套成熟的決策框架。麵對那些誘人的快速擴張信號時,這本書就像是一個冷靜的旁觀者,提醒你按下暫停鍵,重新審視你的邊際成本和客戶終身價值。它更像是一份“反嚮操作指南”,告訴你在所有人都往東跑的時候,為什麼你應該停下來,仔細看看西邊的地基是否穩固。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力量是內斂而深沉的,它不追求在短時間內給你灌輸雞血,而是像一位耐心的導師,引導你進行深層次的自我審視。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對“盈利性增長”的定義進行瞭重構,他將重點從傳統的“收入增長”轉嚮瞭“可控的、可持續的盈利擴張”。這種視角的轉變,對於那些正處於快速擴張期的中小企業領導者來說,無疑是醍醐灌頂。它挑戰瞭社會上普遍存在的“做大就是成功”的刻闆印象,強調瞭企業韌性(Resilience)的重要性,而韌性恰恰來源於健康的利潤結構。我發現自己開始在分析任何商業案例時,都會不由自主地套用書中的思維模型,去衡量其擴張的“質量”而非僅僅是“速度”。這本書,與其說是一本商業指南,不如說是一套重塑商業價值觀的哲學工具。
評分坦白說,市麵上充斥著大量歌頌擴張和顛覆的書籍,讀多瞭難免審美疲勞,總覺得少瞭點煙火氣和現實的重量。然而,這本作品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用一種近乎“苦口婆心”的姿態,探討瞭利潤在企業生命周期中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作者的敘事風格非常接地氣,他沒有使用太多晦澀難懂的金融術語,而是通過一係列生動的企業故事,來闡釋“現金為王”的真正含義。那些關於成本控製的章節,讀起來感覺像是聽一位經驗豐富的老闆在耳邊傳授“過鼕秘籍”,充滿瞭實戰的智慧。我感覺自己像是被拉迴到一個真實的商業談判桌前,必須在“要麵子(規模)”和“要裏子(利潤)”之間做齣艱難抉擇。它教會我的不是如何把蛋糕做大,而是如何確保你切下的每一塊蛋糕都是實打實的,而不是徒有其錶的氣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