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
定价:48.00元
作者:(美)马斯汀;钱春霞
出版社: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8-01
ISBN:9787534426025
字数:
页码:389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一书共收录了十二篇论文,集中研究各种博物馆实践的理念与主张。各篇论文的作者包括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馆长、档案学家、学者、教师和收藏家,研究对象包括泰德博物馆、史密森尼博物馆、体验音乐计划等众多博物馆,从各个层次进行博物馆研究,范围涉及该领域各个热门话题。该书包括编者导言、问题讨论以及完整的参考书目,适合艺术史、绘画艺术以及博物馆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阅读。编者珍妮特·马斯汀是美国斯顿霍尔大学艺术音乐系副教授。
“本书将主流博物馆理论的概述性视点与实际性的思考问题相结合,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博物馆学教学法。”——纽约大学教授弗洛拉·爱德维·S.卡普兰(Flora Edouwaye S.Kaplan)
“一本给博物馆学专业学生的教材。同时也为具有相当判断力的博物馆参观者提供了一套颇具创造性且行之有效的分析工具。对于那些有志于博物馆学的专业人士来说,该书也可提供必要的指导。”——莱斯特大学博物馆研究所所长爱琳·胡柏一格林希尔(Eilean Hooper-Greernhill)
目录
总序
前言:如何使用本书
致谢
导言
部分 定义新博物馆理论
1.建筑即博物馆,
2.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馆藏策略与实践
3.新艺术,新挑战:21世纪藏品变化的面孔
4.我们如何研究历史博物馆:或日蒙蒂塞洛的文化研究
5.影像与民主:作为后博物馆的体验音乐计划
6.揭露与掩盖:澳洲土著的博物馆、器物与知识传播
7.重建南非博物馆——开瞢敦的现实与说辞
第二部分 展望未来:理论付诸实践
8.批评型博物馆参观者
9.访问虚拟博物馆:艺术和网上体验
10.重塑酉室艺术创作及批评
11.大学博物馆和美术馆:机构批评的场所和课程关注点
12.博物馆档案——学术研究的资源与机构身份认证的依据
参考书目
索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我早就听说过,一直想找机会拜读一下,毕竟“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这个名字就足够吸引人了。我平常对博物馆一直抱有一种好奇心,也去过不少地方,但总觉得对博物馆的运作和背后的理念了解不够深入。这次终于入手了,翻开第一页就感觉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清晰,虽然主题是理论,但一点也不枯燥。他没有直接给我一堆冷冰冰的学术概念,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观众参与”的章节,让我意识到博物馆不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者,而是可以与观众共同创造体验的平台。读完这一部分,我脑海里浮现出许多博物馆的场景,也对一些成功的互动展览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真的让我对博物馆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激发了我更强烈的探索欲望。我开始思考,未来的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子,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公众,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理论书籍,更像是一个引路人,为我指明了进一步学习和思考的方向。
评分在接触《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之前,我对博物馆的理解还停留在“陈列展品”的层面。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看到了博物馆更深层次的价值和功能。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教育推广、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的作用,让我对博物馆的定位有了全新的认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教育性”的讨论,作者认为博物馆应该成为一个终身学习的场所,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激发观众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曾经参观的博物馆,在教育功能上还有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本书的视角非常宏观,它不仅关注博物馆的内部运作,更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博物馆的理解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也对未来的博物馆发展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一直认为,想要真正理解一个领域,就必须深入其理论内核。《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种渴望。它的理论体系构建得非常严谨,从博物馆的功能演变,到当代的博物馆学研究前沿,作者都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梳理过程中,对不同学派和思想的对比分析,这让我看到了学术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仿佛置身于一场思想的盛宴,不断地被新的观点和视角所启发。很多我之前模糊的认识,在读完这本书后变得清晰起来。例如,关于“叙事性”在博物馆展览中的作用,作者的论述非常精彩,让我理解了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叙事,将展品背后的故事生动地呈现出来,从而与观众建立情感上的连接。这本书的逻辑性非常强,每一章都承接上一章,层层递进,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其中的精髓。它不仅为我提供了理论的框架,更教会了我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去分析和解读现实中的博物馆实践。
评分我一直认为,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这本书,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点。作者在阐述理论的同时,非常注重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他提出的许多观点,都直接指向了博物馆在运营和展览策划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思路。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社区参与”的章节,它强调了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机构,应该如何与社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如何吸引更广泛的受众。这让我意识到,一个成功的博物馆,不仅要有优质的藏品和精美的展览,更要能够融入当地社区,成为社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良性互动,也让我对如何改进博物馆的运作方式有了更深刻的思考。读完这本书,我不再仅仅是一个参观者,更开始从一个更专业的视角去审视和评价博物馆。
评分作为一名对博物馆怀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更看重的是书籍能否让我更容易地理解和接近博物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新博物馆理论与实践导论》没有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语言,而是用一种比较接地气的方式来阐述复杂的理论。作者在书中穿插了许多生动的例子,比如一些国际知名博物馆的成功案例,以及一些创新性的展览策划。这些例子让我对书中的理论有了直观的认识,也更容易理解其应用价值。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数字博物馆”的章节,它让我看到了科技如何改变博物馆的面貌,以及如何利用新技术来提升观众的体验。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对未来博物馆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把握。这本书让我觉得,博物馆并非高高在上,而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它消除了我之前对博物馆的一些刻板印象,让我看到了博物馆更多的可能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