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史學及其他(二版)》
作者: 逯耀東
齣版社:東大
齣版日期:2014/06/27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1930947
規格:平裝 / 336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齣版地:颱灣
本書分類:人文史地> 中國史地> 朝代史> 魏晉/南北朝
內容簡介
祇有文化理想超過政治之時,史學纔有一個蓬勃發展的空間,魏晉正是這樣的時代。魏晉不僅是個離亂的時代,同時也是中國一次文化蛻變的時期,更是中國史學黃金時代。書中一係列魏晉史學的討論,雖然是作者研究魏晉史學的拾遺,卻也道齣對這個時期史學探索的某些觀念。此外,關於魏晉時代的散論,以及對長城文化的探討,也是作者曾進行的研究工作。這些以文學筆觸寫成的歷史文章,常帶感情,讀來倍添溫情。
作者簡介
逯耀東(1933~2006)
江蘇豐縣人。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畢業,獲頒國傢文學博士(歷史學)。曾任臺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歷史係教授。畢生從事歷史教學與研究工作,尤專注於魏晉南北朝史、中國傳統與現代史學、中國飲食文化。在本局齣版有「糊塗齋史學論稿」五種、「糊塗齋文稿」五種。
作為一名對古代哲學和文化思潮略有涉獵的讀者,這本書對我理解魏晉風度的形成脈絡,簡直是打開瞭一扇全新的窗戶。它沒有停留在簡單的政治史敘述,而是深入挖掘瞭當時士人階層在思想和精神層麵上的掙紮與突破。從玄學的興起,到清談之風的盛行,再到個體生命意識的覺醒,作者以極具洞察力的筆觸,將這些看似抽象的文化現象,與當時的社會環境緊密地勾連起來。讀罷,我纔真正明白瞭為何那個時代會孕育齣如此多風格迥異、光芒萬丈的個體。這種從製度、社會到個體精神世界的立體解讀,極大地豐富瞭我對中國思想史的認知,讓我體會到文化轉型期的那種磅礴力量和內在張力,感受頗深。
評分這本書的學術深度和廣度令人嘆為觀止,每一次深入閱讀,都像是進行瞭一場穿越時空的對話。作者的論證邏輯嚴密,旁徵博引的史料信手拈來,但又絕不堆砌材料,而是將復雜的史實梳理得井井有條,清晰明瞭。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那些模棱兩可的曆史節點時所展現齣的審慎態度,既不武斷地下結論,也不迴避關鍵的爭議點,而是提供多種可能的解釋框架,引導讀者自己去思考。這種開放式的學術探討,遠比那種一本正經地宣講“標準答案”的書籍要高明得多。它激活瞭我對魏晉那個特殊年代的好奇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被刻闆印象固化的曆史人物和事件,感受到瞭曆史的復雜性和多麵性,著實是一次酣暢淋灕的智力探險。
評分從文獻整理和史學史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價值是無可替代的。作者不僅是一位曆史學傢,更像是一位資深的文獻學傢,他對早期史料的辨僞和引用處理得極為謹慎和得體。看得齣,為瞭完成這部著作,付齣瞭海量的案頭工作,對曆代相關論著的梳理達到瞭令人敬佩的程度。對於任何一位希望深入研究魏晉南北朝這段復雜曆史的研究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一個極其可靠的齣發點和重要的參考坐標。它所提供的紮實的史料基礎和清晰的脈絡梳理,極大地節省瞭後學者的摸索時間,是一部真正具有“立言”價值的學術重鎮,體現齣極高的學術水準和長久的參考價值。
評分這套書的閱讀體驗,用“沉浸式”來形容毫不為過,但這種沉浸並非來自於華麗的辭藻,而是源於作者精準而有力的敘事節奏。他知道何時應該放慢腳步,細緻剖析一個關鍵的史料細節,也知道何時需要加快速度,將一係列事件串聯起來,形成宏大的曆史圖景。與其他一些偏重考據的專著相比,這本書的“故事性”把握得非常好,讓人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能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幾乎沒有齣現想閤上書本去乾點彆的事情的衝動。尤其是那些關於地方士族變遷和區域文化差異的論述,被講述得如同精彩的戲劇一般,充滿瞭張力和人情味,成功地將冰冷的史料轉化成瞭鮮活的曆史場景。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尤其是那個封麵,那種泛黃的紙張質感,仿佛能觸摸到曆史的塵埃。拿到手裏分量十足,看得齣用料很紮實,不是那種輕飄飄的現代印刷品能比的。內頁的排版也很有匠心,字體大小和行距都處理得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要知道,很多學術著作為瞭省成本,排版簡直是災難,但這一本,光是翻閱的過程就是一種享受。作者在細節上的考究,從紙張的選擇到墨水的顔色,都透露齣一種對傳統學術的敬畏之心。這種對待書籍本身的重視程度,在當下這個快速消費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讓人忍不住想把它供在書架上,而不是隨便塞在角落裏。可以說,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每次撫摸都能感受到齣版方對知識的尊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