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慧远/大家精要 | 作者 | 蒋海怒 |
| 定价 | 20.00元 | 出版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 ISBN | 9787561390542 | 出版日期 | 2017-05-01 |
| 字数 | 页码 | 154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慧远(334-416),东晋高僧。他生于雁北,栖止在庐山,成为庐山隐逸文化的标志。慧远是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的奠基性人物:他被后世净土宗尊为初祖,被称为“白莲导师”;他的思想影响了东晋南北朝数百年间各派佛学理论,对中国佛教佛性论、禅学、儒佛道三教关系,乃至民间宗教观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提出了“沙门不敬王者”的思想,维护了佛教相对于王权政治的自主性。慧远在世时就为中外佛教徒所崇仰,唐宋以后声望更远及日本和朝鲜,成为国际佛教文化史的重要人物之一。《慧远/大家精要》概述了慧远的思想学说,形象地描述了他与道安、桓玄、谢灵运等名僧、名士的交往和论战。 |
| 作者简介 | |
| 蒋海怒,1975年生,江苏泗 洪人。哲学博士,中山大学佛教 思想史博士后。曾就职于江苏省 社会科学院、华侨大学,现任浙 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 授、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所长。主 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哲学史、佛学 思想史、民间宗教信仰。主要著 作有《晚清政治与佛学》等,译 著有《正统性的意欲:北宗禅之 批判系谱>等。 |
| 目录 | |
| 第1章 儒门寒士游学求道 雁门僧 游学许、洛 时代思想文化气象 第2章 师徒因缘委命受业 结缘道安 辗转弘法 辩才无碍 第3章 栖止匡庐东林弘法 托迹东林寺 庐山教团 坐禅、诵经、劝化 第4章 群英荟萃不敬王者 名士和隐士 对峙王权 沙门不敬王 关于衣服的争论 第5章 江山虽邈理契则邻 神交鸠摩罗什 刘遗民与僧肇 襄助佛典翻译 第6章 平章华梵巍然成宗 宗本法性形尽神存 三报相催险趣难拔 念佛三昧往生净土 三教论衡异轨同趋 第7章 声高名远千载垂光 哲人其萎 佛门的天下宗师 文化会通的巨匠 慧远与庐山文化 附录 年谱 主要著作 参考书目 |
| 编辑推荐 | |
| 文摘 | |
| 《“大家精要”丛书:慧远》: 辗转弘法 到此为止,慧远一直跟随道安在黄河以北地区弘法。他们不想受到时代政治的干扰,但是险恶的政治形势却总追逐他们。这个时候北方的后赵国国君石虎去世了,石遵即位。石遵派遣一位名叫竺昌蒲的使臣请道安进入华林园,从事佛教弘传活动。但是道安洞察到后赵国即将出现政治纷争,就拒绝了石遵的要求,向西挺进到牵口山。果然不久“冉闵之乱”发生,石虎的养孙冉闵杀石虎之子当时的后赵国国君石鉴,以及石虎另外五个儿子和三十八个孙子,可谓满门灭绝。在这种残酷的政治局面下,人人自危。道安感觉到肃杀的政治气氛,又加上旱灾和蝗灾纵横,就又率众躲入王屋山和女休山。但是安定的生活没有几天,北方的燕国国君慕容俊攻占了黄河下游的华北地区,这迫使道安他们不得不渡过黄河到达陆浑山。史载道安教团“山木食修学”,即以草木为食,并且时刻不忘记进行佛学研究。 也许是来自亲身经历的感触,也许是来自对佛教和中国社会关系的洞察,道安此时感叹道,这是一个凶险频繁发生的时代,“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这个感叹萦绕了中国佛教千年之久,在道安之后,佛教与王权的对立和妥协一直存在。此时,道安又作出了一个决定,让弟子们分头弘法。这个弘法策略后来也为其他人所效仿。例如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就曾将自己的十个弟子分散到全国各地弘教,其中有著名的北宗神秀和南宗慧能。当时的具体情况是这样:竺法汰被派遣到扬州弘法,道安认为扬州这个地方君子很多,又尚,会对佛教有积极作用;法和被派遣到四川弘法,道安认为四川山水资源丰富,可以顺利从事弘教活动。 慧远依然跟随道安向襄阳进发。此时有一件奇异的事情发生了。道安慧远师徒及其他弟子“值雷雨乘电光而进”,他们在荒野中看到有一户人家,门里面竖着两根系马的木头,中间悬着一个喂马的器具“马篼”,里面可以放得下一斛的马料。道安便说,这户人家的主人肯定叫林百升了,便大叫“林百升”!主人一惊,忙走出门,原来这位和道安素昧平生的乡民的名字正叫林百升。由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道安的思维敏捷之处。 从354年起,到365年南下襄阳,慧远一直在山西、河北等地的黄河以北地区协助道安讲学弘法。慧远北方讲学活动也留下了一些遗迹,今天山西省代县白人岩就是其中之一。白人岩位于代县城西北十五公里处的累头山。此山群峦叠翠,泉石秀丽,树木成荫,飞云流瀑,历来为旅游胜地,古代诗人把它描述为“开户白云,行歌秋色,千岩紫翠,境逼仙都”。地理上临近五台山、雁门关,在白仁岩还有传为慧远所居之庵,在山腹之间,当地百姓称为“慧远洞”。 道安一行不久到达襄阳。道安选择襄阳作为教团的基地是深有考虑的。 …… |
| 序言 | |
收到这本书,书名“慧远/大家精要 湖北新华书店”并没有让我立刻产生某种明确的阅读期待,因为“大家精要”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宽泛的定位。在翻阅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叙述方式与我之前接触过的某些人物传记或思想解读类书籍大相径庭。它没有大段的学术分析,也没有深奥的哲学辩驳,而是更侧重于以一种“故事化”的语言,来讲述关于慧远大师的一些侧面。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其“细节”的描绘。它并没有试图去概括慧远大师一生的所有功绩,而是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片段,进行细致的展现。比如,书中对慧远大师与当时士大夫的交往,以及他在庐山所处的自然环境的描写,都相当生动。它让我感受到,这位大师并非高高在上、脱离尘世,而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落地”的叙述,使得慧远大师的形象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符号,而是更加真实、可感的个体。读这本书,更像是在与一位历史人物进行一次“心灵对话”,而非单纯地获取知识。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首先被它的装帧设计所吸引。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也相当清晰,整体给人一种扎实、厚重的感觉。打开书页,我发现它并不是一本厚重的学术巨著,而是篇幅适中,字体大小也恰到好处,读起来不会感到压抑。书中的内容,与其说是对“慧远”这位人物的某种“研究成果”的直接呈现,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导览”或“引介”。 我注意到,这本书在介绍慧远大师时,并没有一开始就深入到其复杂的哲学体系中。而是从他的人生经历、所处的时代背景入手,勾勒出一个相对完整的人物形象。通过一些小故事、轶闻趣事,将慧远大师的性格特点、人生选择以及他所面临的挑战,都娓娓道来。这种写法,对于我这样对佛教哲学不太了解的读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它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对慧远大师的基本认知,了解他为什么会成为那样一个重要的人物。与其说是“读懂”慧远,不如说是在“认识”慧远,为日后的深入学习打下了铺垫。
评分对于这本书,我最初的期待是希望能看到一些对于慧远大师思想核心的精炼概括。毕竟,“大家精要”这个系列名本身就带有这样的暗示。然而,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这本书的侧重点似乎有所不同。它更多地是通过对慧远大师生活经历、人际交往以及一些具体事迹的描绘,来展现其思想的“实践”层面。换句话说,这本书更像是在讲述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慧远大师如何将自己的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和人际互动中的故事。 比如说,书中对慧远大师在庐山组织“白莲社”的情节进行了较为细致的描写。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白莲社的成立,更侧重于描绘当时社员们共同的生活状态,他们是如何通过念佛、研讨经典来达到精神上的契合。这种写法,让我感受到了一种“生活中的智慧”,而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它让我思考,慧远大师的思想,是如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人文风情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现象的。这种“情景式”的展现,虽然没有直接提供思想的“金句”,但却能够让读者在潜移默化中领会到其思想的价值和深远影响。
评分坦白说,当我看到“慧远/大家精要”这个书名时,脑海中浮现的是一本严谨的学术著作,或者是对某个伟大人物思想的高度提炼。然而,当我真正捧读这本书时,我感受到的却是一种更具亲和力的叙事风格。它并没有采用那种枯燥的学究式论证,也没有直接抛出晦涩难懂的哲学概念。相反,它更像是以一种散文的笔触,去描绘慧远大师的人生轨迹,以及他在历史长河中所留下的印记。 我特别欣赏书中所使用的那些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在描述慧远大师在庐山的生活时,作者仿佛能够捕捉到山间的微风、寺庙的钟声,以及文人墨客们围坐在一起,畅谈玄理的情景。这种“意境”的营造,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活,也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它并没有直接告诉我“慧远的思想是什么”,而是通过展现“慧远是怎样一个人”,以及“他当时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来间接地让读者去体会和感悟。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引导方式,我认为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叙事策略。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叫做“慧远/大家精要 湖北新华书店”,虽然我拿到的是实体书,但从书名来看,似乎聚焦于“慧远”这位人物,并且可能是一本“大家精要”系列中的一册,发行方是“湖北新华书店”。我拿到这本书之后,翻阅了一下,发现它并没有直接对慧远大师的思想进行系统性的阐述,也没有像学术专著那样进行深入的考证和解读,而是以一种更加亲切、更贴近普通读者的方式,来呈现一些与慧远大师相关的“精要”内容。 我特别喜欢它在引入慧远大师生平事迹时所采用的叙述方式。它并没有直接罗列枯燥的史实,而是通过一些生动的故事和场景,将慧远大师的形象“活”了起来。比如,它会描绘慧远大师在庐山东林寺讲经说法时的庄严景象,又会描写他与当时文人雅士们在山水间交流感悟的情形。这些描述,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感受到慧远大师的智慧光辉和人格魅力。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十分考究,既有文言的古朴韵味,又不失白话的流畅易懂,使得阅读体验十分愉悦。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非常巧妙的“导读”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读者对慧远大师及其思想的兴趣,为进一步深入了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