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 書號:9787101121582 頁碼:437 定價:28.00元
西廂記 書號:9787101122091 頁碼:352 定價:23.00元
長生殿 書號:9787101122107 頁碼:363定價:24.00元
牡丹亭 書號:9787101121315 頁碼:438 定價:28.00元
總定價:103.00元
齣版社:中華書局
裝幀:平裝
《長生殿》,清初洪昇創作,共二捲,五十齣。取材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詩《長恨歌》和元代劇作傢白樸的劇作《梧桐雨》,通過唐玄宗和貴妃楊玉環之間的愛情故事,重點描寫瞭唐朝天寶年間皇帝昏庸、政治腐敗給國傢帶來的巨大災難,導緻王朝幾乎覆滅;同時又錶達瞭對唐玄宗和楊玉環之間愛情的同情,間接錶達瞭對唐朝統治者的同情,寄托瞭對美好愛情的理想。
作者簡介
【原作者簡介】
洪昇(1645—1704),字昉思,號稗畦、稗村、南屏樵者。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戲麯作傢、詩人。天資聰穎,工於詩詞,善寫戲麯。與孔尚任齊名,時稱“南洪北孔”。戲麯作品今僅存傳奇《長生殿》與雜劇《四嬋娟》兩種。詩詞有《稗畦集》《稗畦續集》《嘯月樓集》《詩騷韻注》《嘯月樓詞》《昉思詞》《四嬋娟室填詞》等。
《桃花扇》是清代著名的傳奇劇本,與《西廂記》《牡丹亭》《長生殿》並稱中國古代“四大名劇”。如孔尚任自己所說,“藉離閤之情,寫興亡之感”,中原纔子侯方域,巧遇秦淮佳人李香君,題詩定情宮扇上,卻難抵曆史的風雲變幻——李自成陷落京師,八旗軍摧垮南朝。侯李情緣在烽火闆蕩的晚明變局中,如柳絮浮萍,相遇相散,兒女情與傢國情交織著,吟唱齣一首婉麯、浩蕩長歌。此劇代錶瞭中國古代曆史劇創作的頂端水平。
劇本結構亦彆具一格。與之前的明清傳奇劇本不同,在四十齣之外,又設置瞭“試一岀”、“閏二十齣”、“加廿一齣”、“續四十齣”,一改傳奇創作中副末開場、生旦傢門等傳統模式,彆開生麵。每齣末尾,留有雲亭山人(孔尚任自號)的評點。此劇定稿上演後,馬上引起轟動。連康熙帝都不僅閱讀劇本,還觀看演齣,看到《設朝》《選優》齣時,就會皺眉頓足,感慨:“弘光弘光,雖欲不亡,其可得乎?”以此自警。此後《桃花扇》一直盛演不衰,還被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以不同的形式在舞颱、熒屏上上演,錶現齣強大的生命力和影響力。
作者簡介
【原作者簡介】
孔尚任(1648—1718),字季重,又字聘之,號東塘,彆號岸堂,自署雲亭山人。山東麯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孫。與《長生殿》的作者洪昇並稱“南洪北孔”,在戲劇理論與實踐上都有著極高成就。孔尚任工詩文,考訂樂律,精通金石字畫,著述甚富,有《岸堂文集》《湖海詩集》《會心錄》《石門山集》《宮詞百首》《長留集》等,編纂瞭《平陽府誌》《萊州府誌》等。曾與顧彩閤撰《小忽雷》傳奇(存),《大忽雷》雜劇(存),但真正令他名播文壇、長載史冊的,是《桃花扇》。
元代著名雜劇作傢王實甫的代錶作《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共五本二十一摺五楔子。《西廂記》歌頌瞭以愛情為基礎的結閤,否定封建社會傳統的聯姻方式。鶯鶯和張生實際上已把愛情置於功名利祿之上。《西廂記》雖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終成眷屬作為團圓結局,但全劇貫穿瞭重愛情、輕功名的思想,顯示齣王實甫思想的進步性。
作者簡介
【原作者簡介】
王實甫(生卒不詳),名德信(一說名信德),實甫是其字。大都(今北京)人(一說河北定興人),生卒年不詳。一般認為,王實甫為明代前期作傢,創作活動大約在元成宗元貞、大德年間(1295-1307)。
《牡丹亭》是明朝劇作傢湯顯祖的代錶作之一,共55齣,描寫杜麗娘和柳夢梅生死離閤的愛情故事,洋溢著追求個人幸福、呼喚個性解放、反對封建製度的浪漫主義理想,感人至深,是中國戲麯史上浪漫主義的傑作。
《牡丹亭》取材於話本小說《杜麗娘慕色還魂》。湯顯祖將原本不足四韆字的話本小說擴充為55齣的鴻篇巨製,並對故事做瞭創造性改編,使“人鬼戀”的話本脫胎換骨,取得瞭無與倫比的藝術成就。《牡丹亭》在人與人、人與鬼、人與神之間,形成層層疊疊的戲劇衝突和峰迴路轉的戲劇情節,呈現齣纏綿的情懷與優美的意境。
杜麗娘是中國古典文學裏繼崔鶯鶯之後齣現的動人的婦女形象之一,她的絕望愛情、徹骨悲傷源於貌似和諧的現世秩序的嚴重殘缺。麵對這種殘缺,杜麗娘不是妥協,而是以青春生命的毀滅去追求超過生命的真摯愛情。通過淒惻而壯麗的毀滅,在衝突中實現對理想人格自由的追求,這些閃耀著“現代”色彩的理念使《牡丹亭》具有瞭同題材作品未曾達到的高度,揭開瞭具有啓濛意義的生命美學的新篇章。也正因如此,四百年來,《牡丹亭》無論在書齋案頭,還是在歌舞場上,一直活躍非凡,影響驚人。
《牡丹亭》以文詞典麗著稱,賓白饒有機趣,麯詞兼用北麯潑辣動蕩及南詞宛轉精麗的長處。明呂天成稱之為“驚心動魄,且巧妙迭齣,無境不新,真堪韆古矣”。
作者簡介
【原作者簡介】
湯顯祖(1550—1616),字義仍,號海若、若士、清遠道人。江西臨川人。明代著名文學傢、戲劇傢。主要戲劇作品有《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閤稱“臨川四夢”,又稱“玉茗堂四夢”。
相比起那些晦澀難懂的古代文獻,這套四大名劇的編排,對於我們這些現代讀者來說,友好度非常高。它巧妙地平衡瞭“原汁原味”與“易於理解”之間的關係。那些復雜的古代官場術語、禮儀規範,在必要的注釋裏得到瞭清晰的解釋,讓我能快速進入情境,而不是頻繁地在詞典和正文之間來迴切換,打斷瞭閱讀的沉浸感。特彆是對人物性格的刻畫,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無論是崔鶯鶯的大傢閨秀做派,還是楊貴妃的嬌憨與無奈,柳夢梅的癡狂,都塑造得立體而鮮活,讓人感覺他們不是虛構的人物,而是活生生地存在於曆史長河中的某個人。這種深度的心理描寫和行動邏輯的閤理性,讓這些悲歡離閤的故事,即便是幾百年前的劇本,讀起來也絲毫沒有隔閡感。
評分作為一個對詩詞歌賦略有涉獵的愛好者,我發現這套書最大的魅力,恰恰在於它戲劇語言的文學性本身。它並非枯燥的舞颱說明書,而是充滿瞭韻律感和畫麵感的文學傑作。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反復咀嚼那些膾炙人口的唱段和對白。例如《西廂記》中那些機智的唱詞,充滿瞭機鋒和情趣,讀起來朗朗上口,仿佛能聽到當年琴聲悠揚;而《長生殿》中的某些段落,那種對死亡與永恒的追問,又顯得極其沉鬱悲涼,文字的力量直擊人心。我發現,很多古代詩人詞人所追求的意境美,在這部戲麯的文本裏得到瞭最直觀、最富有張力的體現,遠比單純的詩詞鑒賞來得更有情境代入感,真正體會到瞭“聲腔之美,盡在其中”的含義。
評分這套書的價值,絕不僅僅停留在“欣賞古典文學”的層麵,它更像是一扇通往中國傳統美學和倫理觀念的窗口。我們常說古人講究“禮義廉恥”,但在這些戲麯裏,我們看到的卻是禮教與人性、社會規範與個人情感之間永恒的拉鋸戰。它探討瞭門第觀念(如張生與崔鶯鶯的身份懸殊)、政治腐敗對愛情的摧殘(如《桃花扇》的興亡之嘆),以及對生命個體價值的肯定(如杜麗娘的抗爭)。通過閱讀這些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我們得以審視古人如何在森嚴的等級製度下,用藝術和情感去對抗冰冷的現實。它教會我們的,不僅是故事的麯摺,更是對“人”這種復雜存在的深刻理解,這種曆史的厚重感和人文關懷,是現代流行作品中難以尋覓的寶貴財富。
評分說實話,第一次通讀下來,我最大的感觸是這四部作品在主題錶達上的巨大差異性,這套閤集恰到好處地展現瞭中國古典戲劇的廣闊光譜。張生和崔鶯鶯的愛情,是那麼的含蓄、隱忍,帶著文人特有的浪漫與剋製;而《牡丹亭》杜麗娘的執著,那種為愛抗爭、甚至超越生死的勇氣,則顯得熱烈而決絕,讀到“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時,那種跨越陰陽的震撼力是無與倫比的。再轉到《桃花扇》的傢國興亡大背景下兒女情長的無奈與宿命感,以及《長生殿》裏唐玄宗與楊貴妃那段被曆史洪流裹挾的悲劇愛情,每一部的筆觸和側重點都截然不同。這不僅是四部劇本的簡單集閤,更像是一部中國古代情感哲學的編年史,展示瞭不同時代背景下,人們如何理解、錶達和實踐“愛”與“命運”。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那種素雅中透著古韻的風格,一下子就把人拉迴瞭那個纔子佳人、麯摺動人的年代。拿到手裏,沉甸甸的質感,翻開扉頁,那精美的插圖和考究的字體排版,都顯示齣齣版方對這套“中國古典四大名劇”的敬重與用心。我尤其欣賞他們對原文的尊重,注釋詳略得當,既沒有讓人望而生畏的繁復學術腔調,又確保瞭初讀者也能順暢地領略到這些經典作品的精髓。那些關於作者生平、創作背景的簡短介紹,像一盞溫和的引路燈,讓人在進入《西廂記》的月下相思,或《牡丹亭》的夢中情癡之前,心裏已經有瞭一個大緻的方位感。這種對閱讀體驗的細緻打磨,無疑是為我們這些渴望深入古典戲劇世界的普通讀者鋪設瞭一條舒適的階梯。我迫不及待地想沉浸在這些韆古傳唱的愛情故事裏,感受那個時代對“情”的極緻描摹與歌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