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書法選 董其昌書金剛經 宣紙綫裝1函1冊
書名;董其昌書金剛經
作者 明 董其昌著
齣版社:吉林齣版集團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齣版時間:2012年10月齣版
冊數開本:1函1冊 16開宣紙綫裝
ISBN9787546398372
定價360元
內容介紹
吉光片羽 彌足珍貴。
佛教大乘經典《金剛經》揭示瞭宇宙間至高無上的zj真理,佛告訴尊者須菩提,盡虛空、徧法界的一切佛,以及他們取得的無上正等正覺,都可以自這部經所講的內容獲得。《金剛經》傳世譯本很多,其中尤以鳩摩羅什(334~413)譯本受歡迎。董其昌所書《金剛經》即為鳩摩羅什譯本。
曆來書寫《金剛經》的書傢甚多,明代大書傢董其昌所書《金剛經》,尤為後世所重。董其昌在用筆用墨和結體布局方麵,能融會貫通各傢之長。他主張柳公權“心正則筆正”之說;又藉佛法闡述書法之“八還說”:“哪吒拆骨還父,拆肉還母,若彆無骨肉,說甚虛空粉碎、始露全身?晉、唐以後,惟楊凝式解此竅耳,趙吳興未夢見在。餘此語悟之《楞嚴》八還義。”(《畫禪室隨筆》)。可惜,融匯其“八還”書法思想之精品《金剛經》很少為書傢所知,未見著錄,唯收於即墨楊氏《承貴堂法帖》;又因董書多行草,其楷書唯此經保留為多,真是吉光片羽,彌足珍貴。今補其殘損,使還原書風貌,或可從中領悟董氏禪理書法之三昧。
作者簡介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思翁,別號香光居士,鬆江華亭(今上海鬆江)人。官至禮部尚書、太子太保。他精於書畫鑒賞,纔思敏捷,通禪理、精鑒藏、工詩文。他是晚明傑齣、影響的書畫傢。
這本《董其昌書法選》的裝幀實在令人眼前一亮,光是那宣紙綫裝的質感,就透著一股撲麵而來的古韻和匠心。拿到手裏,那份特有的、略帶粗糲卻又溫潤的紙張觸感,讓人忍不住想要細細摩挲。綫裝書的傳統工藝處理得非常到位,每一頁的裝訂都緊實而美觀,體現瞭製作上對細節的尊重。我特地翻閱瞭其中對董其昌不同時期楷書、行書的選取,編排得頗有心思。比如,初期作品的骨力內含,到中年後的淡雅鬆和,再到晚年那種“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的境界,脈絡清晰可見。尤其欣賞的是,選本中對不同體裁的收錄比較全麵,不僅僅是大傢熟知的那些碑帖,還穿插瞭一些尺牘和題跋,這些更像是書法傢在日常交流中的真實流露,少瞭刻意的雕琢,多瞭幾分天然去雕飾的韻味。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樣的選本無疑是極好的入門磚,既能領略到董氏書法的精髓,又不至於被過於繁復或氣象太大的巨製所懾。如果能配上一些關於墨法、筆法用力的圖解說明,那就更完美瞭,不過單就內容和載體的結閤而言,已屬上乘之作。
評分這次入手這本董其昌書法字帖,純粹是齣於對明代晚期文人書風的偏愛。相較於宋人那些激烈的、充滿個性的錶達,董氏的書法仿佛是一股清流,它強調的是“和”與“韻”,是書寫者內心的平和與修養的外化。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提供瞭一種非常穩定且可模仿的範本。對於那些在學習楷書或行書時感到迷茫的寫作者來說,董其昌的法度恰到好處,既不失古人風骨,又避開瞭險怪之筆。特彆是那些篇幅較長的作品選段,能讓人體驗到長時間書寫中氣息如何保持連貫,這是通過短句練習難以體會的。宣紙的特性也使得墨跡的洇化效果非常自然,這對於練習墨法的控製力來說,是極佳的反饋工具。總而言之,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購買體驗,它不僅是一本可以學習的字帖,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藝術品,讓人在日常的筆墨練習中,也能感受到傳統文化帶來的沉靜與力量。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研習帖學的愛好者,我對於各種版本的曆代名傢碑帖都有所涉獵,但這本書在“金剛經”這一特殊載體上的處理,確實有獨到之處。臨摹經文,本身就帶有修行和靜心的意味,董其昌的筆法恰好契閤瞭這種要求——不急不躁,平和中蘊含力量。此書的編排思路似乎是想構建一個完整的“董體金剛經”的視覺譜係。從某些角度看,這種將書法與佛教經典結閤的方式,使得字裏行間多瞭一層禪意的滲透。特彆是在處理那些結構相對工整的楷書部分時,其筆畫的提按頓挫,細微之處見真章,讓人不得不放慢自己的呼吸和節奏去跟隨。與其他版本的對比,我發現它在留白的處理上更為大膽和從容,這使得整部作品的“氣”更足,不會顯得擁擠局促。我期待未來能看到更多關於這種“書寫行為”本身的研究,而這本書,無疑提供瞭極佳的實物樣本。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我認為並不局限於書法練習本身,它更是一本研究董其昌“書學思想”的輔助讀物。從選取的不同作品中,可以明顯看齣他對於“晉韻”和“元人意趣”的深刻理解和吸收,同時又巧妙地融入瞭他個人的哲學觀照。例如,某些作品中透露齣的那種“平淡天真”的境界,恰恰是文人藝術的最高追求。我尤其喜歡它在展示作品時,對“題跋”部分的重視,這些看似隨性的文字,往往蘊含著作者最直接的書法觀點和審美取嚮。對於想要真正深入理解董其昌的學者或深度愛好者而言,這些細節是不能放過的。這本書的裝幀雖然傳統,但其內容選擇卻體現瞭一種現代的、學術性的眼光,它平衡瞭藝術欣賞的愉悅感和學術研究的嚴謹性。我建議,在臨習之餘,不妨多揣摩一下這些題跋的內容,體會一下他寫這些字時的心境,那纔是真正的“神韻”所在。
評分說實話,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枯燥的、學院派的字帖,但翻開後,那種閱讀體驗完全超齣瞭預期。它更像是一部經過精心策展的書法鑒賞畫冊,而非冷冰冰的刻闆印刷品。董其昌的書法,最大的魅力就在於那個“逸”字,那種超脫塵世的文人氣息,從每一筆中都能感受到。這本書的影印質量,是決定性因素,它精準地捕捉到瞭董書那種“秀潤淡雅”的特點,墨色的濃淡乾濕變化,紙張的肌理感,乃至氣息的連貫性,都得到瞭最大程度的保留。我特彆留意瞭其中收錄的幾篇“行草”作品,那種筆斷意連,遊絲飛動卻又絕不失法度的章法布局,讀來令人心神俱暢。這已經超越瞭單純的“臨摹”範疇,更像是一種“對話”,與古人的精神進行一次深層次的溝通。我甚至可以將它放在茶幾上,隨時取閱,即便隻是駐足觀賞片刻,也能起到滌蕩心胸的作用,那種書捲氣,是其他印刷品難以比擬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