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上 篇 演奏法
一、古琴音乐的概况 — ——————————————————————————— 1
二、古琴的结构与特点 — —————————————————————————— 6
1.古琴的结构 — —————————————————————————————— 6
2.古琴的特点 — —————————————————————————————— 10
三、古琴弦的装置及古琴的放置 — —————————————————————— 12
1.古琴弦的装置 — ————————————————————————————— 12
2.古琴的放置 — —————————————————————————————— 13
四、古琴的音域、泛音、琴弦的定音及校弦法 — ———————————————— 14
1.古琴的音域、泛音 — ——————————————————————————— 14
2.古琴弦的定音 — ————————————————————————————— 15
3.古琴校弦法 — —————————————————————————————— 16
五、古琴的常用定弦弦式与特殊定弦弦式 — —————————————————— 18
1.六种常用的定弦弦式 — —————————————————————————— 19
2.四种特殊的定弦弦式 — —————————————————————————— 22
六、古琴传统记谱法及其指法技法符号 — ——————————————————— 26
1.文字谱与减字谱 — ———————————————————————————— 26
2.右手指法 — ——————————————————————————————— 27
3.右手复合指法 — ————————————————————————————— 28
4.左手指法、技法 — ———————————————————————————— 30
5.左右手关联技法 — ———————————————————————————— 33
6.注释减字 — ——————————————————————————————— 33
7.减字谱读法 — —————————————————————————————— 35
七、左右手指法要领及弹琴坐势 — —————————————————————— 36
1.右手姿势与指甲形状的要求 — ——————————————————————— 36
2.右指弹弦五要领 — ———————————————————————————— 37
3.右手几种指法的说明 — —————————————————————————— 38
4.左手指法要领 — ————————————————————————————— 39
5.弹琴坐势及琴桌尺度 — —————————————————————————— 41
八、古琴记谱法的改革及方案设计 — ————————————————————— 42
1.古代古琴记谱法的衍变 — ————————————————————————— 42
2.古琴“五线记谱法”的设计与说明 — ———————————————————— 44
3.古琴“五线记谱法”的记谱规则 — ————————————————————— 46
九、练习曲二十 — ———————————————————————————— 49
1.空弦弦序练习一 — ———————————————————————————— 49
2.空弦弦序练习二 — ———————————————————————————— 50
3.空弦弦间关系练习 — ——————————————————————————— 50
4.空弦同弦“抹挑勾剔”练习 — ——————————————————————— 51
5.空弦“轮指”练习一 — —————————————————————————— 51
6.空弦“轮指”练习二 — —————————————————————————— 52
7.空弦“叠蠲”练习 — ——————————————————————————— 53
8.空弦力度练习(自编指法) ————————————————————————— 53
9.空弦三连音练习 — ———————————————————————————— 54
10.空弦综合练习 —————————————————————————————— 55
11.泛音练习 ———————————————————————————————— 55
12.各弦音位音阶练习 ———————————————————————————— 57
13.音位音阶综合练习 ———————————————————————————— 60
14.“进复、退复”练习 — —————————————————————————— 62
15.综合练习 ———————————————————————————————— 63
16.上准音位练习 —————————————————————————————— 64
17.三度和音练习 —————————————————————————————— 65
18.三和弦练习 ——————————————————————————————— 65
19.分弦同音音位练习 ———————————————————————————— 66
20.节奏节拍练习 —————————————————————————————— 68
下 篇 乐 曲
一、小型乐曲十 — ———————————————————————————— 73
1.儿 歌 — ———————————————————————————————— 73
2.映山红 — ———————————————————————————————— 73
3.采茶调 — ———————————————————————————————— 74
4.闲 趣 — ———————————————————————————————— 75
5.游击队歌 — ——————————————————————————————— 76
6.渴 望 — ———————————————————————————————— 76
7.小 草 — ———————————————————————————————— 78
8.拉纤歌 — ———————————————————————————————— 79
9.信天游 — ———————————————————————————————— 80
10.浏阳河 ————————————————————————————————— 82
二、传统琴曲三十二 — —————————————————————————— 86
1.仙翁操 — ———————————————————————————————— 86
2.秋风词 — ———————————————————————————————— 86
3.湘妃怨 — ———————————————————————————————— 87
4.林钟意 — ———————————————————————————————— 88
5.风雷引 — ———————————————————————————————— 89
6.玉楼春晓 — ——————————————————————————————— 91
7.阳关三叠 — ——————————————————————————————— 92
8.关山月 — ———————————————————————————————— 95
9.忆故人 — ———————————————————————————————— 97
10.梅花三弄(节本) — —————————————————————————— 101
11.欸 乃 ———————————————————————————————— 106
12.广陵散(节本) — ——————————————————————————— 111
13.良宵引 ———————————————————————————————— 117
14.春晓吟 ———————————————————————————————— 119
15.精忠词(又名《满江红》 )———————————————————————— 122
16.碧涧流泉 ——————————————————————————————— 125
17.平沙落雁 ——————————————————————————————— 129
18.长门怨 ———————————————————————————————— 135
19.渔樵问答 ——————————————————————————————— 140
20.挟仙游 ———————————————————————————————— 149
21.醉渔唱晚 ——————————————————————————————— 154
22.佩 兰 ———————————————————————————————— 160
23.洞庭秋思 ——————————————————————————————— 169
24.流 水 ———————————————————————————————— 172
25.山居吟 ———————————————————————————————— 182
26.乌夜啼— ——————————————————————————————— 185
27.秋塞吟 ———————————————————————————————— 194
28.渔 歌 ———————————————————————————————— 203
29.大胡笳———————————————————————————————— 218
30.捣 衣 ———————————————————————————————— 235
31.龙翔操 ———————————————————————————————— 249
32.潇湘水云 ——————————————————————————————— 256
三、移植、创作琴曲六 — ———————————————————————— 268
1.瑶族舞曲 — —————————————————————————————— 268
2.山水情 — ——————————————————————————————— 273
3.楼兰散 — ——————————————————————————————— 278
4.三峡船歌 — —————————————————————————————— 286
5.春 风 — ——————————————————————————————— 295
6.梅园吟 — ——————————————————————————————— 305
四、乐曲注释与乐曲内容简介 — —————————————————————— 315
1.乐曲注释 — —————————————————————————————— 315
2.乐曲内容简介 — ———————————————————————————— 318
附 录
古琴曲的“打谱” ————————————————————————————— 329
古琴音乐的实践应用 — —————————————————————————— 334
关于古琴乐器的鉴赏 — —————————————————————————— 339
怎样弹好古琴 — ————————————————————————————— 344
古琴演奏法增订本编后记 — ———————————————————————— 355
在线试读
序一
在中国民族器乐的宝库中,雅人崇仰的要算古琴音乐了。因为它历史悠久、遗产丰富、演技高超,是高品位的艺术,是中国古典音乐的精品。人们说:“不了解古琴音乐的人,不能算是懂得中国音乐。”这话并不过分。
自古以来,学习古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凭老师口传面授,花很长时间才能学得一两乐曲,天分平庸的学子可能半途而废,感到高不可攀。前几年有些报考上海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的考生,在考场上背奏几古琴名曲,可以“滔滔不绝”,但对一些较简单的民歌小曲,弹了第二个音不知第三个音在哪儿,手足无措,怎么也弹不下去。这样的古琴教学是跟不上时代步伐的。
古琴教学,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法和新的记谱法,从而培养高水平的古琴新人。
龚一先生率先拿出了这套成果。
龚一自幼学琴,前后师从张子谦、顾梅羹、吴振平、刘景韶、夏一峰、张正吟等12位琴家。1957年他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勤学苦练,于1966年毕业于大学部本科。他在长期的专业学习中,广泛地继承了老一辈琴家的琴艺,又系统地接受了现代高等音乐的教育。他积累了几十年的演奏、教学的经验,培养出赵家珍、刘丽、戴晓莲、激、戴微及新加坡纪志群等一批新一代古琴演奏家,教授过日、美、英、法、德、韩等国十余名主修古琴音乐的留学生,并且对古琴音乐进行了数十年的潜心研究。因此,他正是写作一部古琴演奏法的难得人选。
记载琴曲的乐谱,从文字谱、减字谱、简谱到五线谱,经历了漫长的历程。文字谱用文字说明音在琴上的位置,并提示用什么方法弹奏。一曲《幽兰》的乐谱就是一本书,极其繁琐。减字谱是简化了的文字谱,但仍很不便,现改用五线谱附加指法符号的方式记谱,才是比较准确而方便的乐谱。应用五线谱进行教学,就不会出现上述考生的笑话了。当然面对三千多古琴传统乐曲的古琴学生,是须掌握古谱的。
龚一先生是20世纪60年代上海音乐学院古琴小组的成员。小组提出的五线谱记谱法,经过龚一先生几十年的实践应用,不断完善,到今天,应该说是比较成熟了。五线谱记谱法能记出实际音高、节奏、音量、速度及
演奏方法,便于琴家视谱演奏、教学,便于作曲家作曲及书写合奏总谱;便于古琴圈外的广大音乐界人士了解、学习古琴音乐,总之,大大有利于古琴艺术的发展。今天,《古琴演奏法》正式推出这一记谱法,我衷心期望大家,是古琴教师、古琴学生和古琴专家们多作实际应用,在使用中逐步地完善。
采用五线记谱法进行教学是一桩很大的改革,这一行动的本身就是把古琴教学跨前了一大步,再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通过练习曲的教学,使学生循序渐进地、扎实地学习各种演奏技巧。在乐曲的教学上,把曲式、技巧和内容结合起来讲解,让学生得到全面的理解,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然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古琴演奏法》还为古琴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批不可多得的创作琴曲和传统琴曲,
充实了古琴教材。
总之,龚一先生撰写的这本《古琴演奏法》,在教材、教法和记谱法上做了许多前
人所没有做过的事,它的出版将对古琴音乐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胡登跳 (原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作曲家)
1995年10月
序 二—— “子期”絮语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历史进程中,古琴音乐犹如一条清澈的溪流,从远古流至现今。在许多古代音乐泉流早已干涸而成为考古对象的今天,古琴艺术的清泉却依然潺潺汩汩,流淌不息,这不能不算一个奇迹。然而,也须看到这样一个严峻的现实:一方面,古琴音乐博大精深,琴学典籍浩如烟海;另一方面,知琴音者凤毛麟角,识琴谱者寥若晨星。一方面,西方的流行音乐风靡华夏、席卷神州;另一方面,古琴曲《流水》被西人视为人类文明的代表而送上太空,多数国人还不知其详。于是,人们不禁发问:流淌了至少三千多年的琴乐清泉,难道真的到了即将枯竭的时候吗?这人类音乐发展的历史是不是在哪儿错位了?
其实,古琴艺术在其三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止一次地遭受过冷遇。较为典型的例子是唐代中叶,当大量外来音乐涌入长安的时候,琴乐几乎很少有人问津了。刘长卿有过“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的慨叹,白居易则说得更明白,他在《废琴》诗中写道:“古声澹无味,不称今人情”“不辞为君弹,纵弹人不听”,其景其情,可以想见。然而,我们还知道,到了宋代,古琴艺术又有过长足的发展,郭楚望的《潇湘水云》至今还是我们的骄傲。这是怎么回事呢?何以唐人已“多不弹”的古琴,宋代却又兴盛起来呢?这当然是音乐史家们研究的课题。笔者浅见,琴乐复兴于宋,除了因为宋代君王热衷于此道外,恐怕同宋人对琴乐的改革变通也是分不开的。且不言古琴的形制由“唐圆”而“宋扁”,就说新创琴曲之多,也是的。至于《楚歌》、
《潇湘水云》、《樵歌》、《山居吟》等琴曲的结构、旋律乃至演奏技法,均较前人有明显突破。这便使我想起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说过的一段话:“文律运周,日新其业。变则堪久,通则不乏。”文学发展规律如此,音乐发展规律亦然。没有“变通”,何来“发展”呢?试问,一曲《流水》,从俞伯牙流到张孔山,又流至管平湖而直泻太空,滚滚向前,奔腾不息,难道其间不是也经历了许多迂回曲折、辗转流变么?
今天,古琴艺术所遭遇的挑战恐怕是的了。面对现实,一切热衷于琴乐的志士仁人当如何以对呢?是“以不变应万变”地“泰然处之”呢,还是“趋时果,乘机无怯”地大胆改革呢?
龚一,作为我国为数不多的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一位职业古琴家,在琴学园地已辛勤耕耘四十多个春秋了。他师承诸多名家,融会多种流派,自成一体,独树一帜,矢志琴学,日久弥坚,本着“望今制奇、参古定法”的原则,对琴乐进行了大胆而稳重的革新,在演奏、打谱、度曲、教学等诸方面,均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诚如一位海外评论家所言,他是“不失古雅意趣”的古琴“改良派”。龚一执着地认为,古琴音乐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它。为此,他要求自己演奏传统琴曲时,须做到“胸中有古人,眼前有听众”,从而能在古人与今人之间架起一座感情和思想的桥梁。他追求这样一种效果:在保持传统内涵的前提下,既不失古曲的气质神韵,又能适应今人的审美需求。故此,于技法、于表现、于韵律、于风格,均有属于他自己的探求。虽然古琴界对此褒贬不一,但他毕竟取得了的成功,凡是听过龚一演奏的人,无论工、农、 兵、学、商,亦无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无不为他那精彩的表演和精湛的技艺所倾倒。笔者便是被他征服的众多听众中的一员。作为民乐工作者,虽然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我就接触过古琴,然而,真正让我迷恋于斯的却是龚
一。因为他的演奏既洋溢着传统的神采,又跳动着时代的韵律,有着令人不由自主地一“听”钟情的魅力。龚一清楚地认识到,要让更多的人知道古琴,没有众多的“弘道者”是不行的。于是,他在古琴教学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他不仅培养了一批颇具造诣的职业古琴家和众多的业余古琴爱好者,而且还悉心研究、总结了一套既保留传统演奏技法,又符合现代音乐规范的教学法。这本《古琴演奏法》便是他多年来在辛勤耕耘中,洒向古琴教学园地的汗水和心血的结晶。
十余年前,笔者同龚一初会于龚府旧居,套用一句老话,叫做“一见如故,相见恨晚”。我们在古琴王国的天地里海侃神聊了一个下午。语酣兴浓,龚兄示我以《七弦琴实验教材》手稿,我于惊喜兴奋之余问他:“可曾考虑过出版?”答曰:“应付教学急需而编,尚未形成系统,日后再著述成篇。”尔后不久,龚一出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转瞬六年,自然无暇于案头。书不面世,常以为憾。今天,当我捧读这洋洋大观即将付梓的《古琴演奏法》时,能不心潮激荡么?
我不擅琴,对琴学亦无专门研究,但我是古琴艺术的忠实爱好者。我有幸为书作序,实感诚惶诚恐。然自命“子期”者,唯磨墨舔笔聊发“子期”之感想。故不揣浅陋、奉书絮语,一吐心声。我相信,大多数的读者将会同我一样,不仅从本书中窥视到古琴艺术宫殿之宏大辉煌,而且更能寻觅到登上这座瑰丽殿堂的坚实阶梯。自然,与此同时,我们也然能感觉到,作为“向导”的古琴家龚一,为弘扬琴学事业而不惜倾其所有的那颗怦怦跳动的心。
戈 弘 (扬州歌舞团名誉团长、作曲家)
1997年2月20日 识于听竹斋
内容介绍
《古琴演奏法》为琴学丛刊中一册,是龚一先生三十余年来从事古琴演奏和教学工作的一些经验体会。书中他正式推出了五线记谱法,还为古琴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批不可多得的创作琴曲和传统琴曲,充实了古琴教材,是琴友们值得收藏的精品。
本书的结构编排分文字部分与乐曲部分,文字部分对各种技法指法的操作要领作了较为详尽的注释。乐曲部分都由五线谱记成,分练习曲、小曲、古代乐曲、新琴曲与移植乐曲四部分,传统琴曲中又集刊了前辈代表性琴家的代表曲目。每部分又都由古琴新记谱法——“古琴五线记谱法”(五线谱实际音高的记录与简单符号)和五线谱加减字谱的双行谱记成。两种记谱法在乐曲的难易程度编排上都由浅及深、由易及难。“古琴五线记谱法”有着详细的文字解说,经仔细研读可通晓其记谱法则。
龚一先生撰写的这本《古琴演奏法》,在教材、教法和记谱法上做了许多前人所没有做过的事,它的出版将对古琴音乐的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沉醉在文字间的古韵:一次心灵的浸润 我喜欢在安静的夜晚,点上一盏昏黄的灯,手捧着龚一先生的《古琴演奏法》,慢慢地品读。书中的文字,仿佛带着一种古老而迷人的韵味,能瞬间将我从喧嚣的现实世界中抽离出来,带入到那片属于古琴的静谧天地。龚一先生的文笔,细腻而深邃,他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讲述着古琴的演奏之道,也讲述着他对音乐、对生命的理解。我并非专业的古琴演奏者,但每一次翻开这本书,都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浸润。先生对古琴音色、节奏、以及音乐表现力的阐述,都充满了智慧和洞见,让我对古琴的理解,从最初的模糊朦胧,变得越来越清晰。我尤其喜欢书中有一些关于古琴哲学思考的段落,它们让我明白,古琴的演奏,不仅仅是手指的运动,更是心灵的表达。它需要我们去感受,去体悟,去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琴声之中。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领着我,去探索古琴那深邃而迷人的世界。
评分匠心独运的传授:从指尖到心间的升华 一直以来,我都对龚一先生的古琴演奏风格情有独钟。他演奏的古琴,总能透着一种沉静、内敛而又充满力量的美感。而这本《古琴演奏法》,更是将这份美感,通过文字的方式,传递给了读者。书中的内容,可以说是匠心独运,将复杂的古琴演奏技巧,分解成一个个清晰易懂的步骤。但更难能可贵的是,先生并没有止步于技法的传授,而是更加注重对演奏者内心世界的引导。他告诉我们,如何去体会音乐的情感,如何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琴声之中,从而达到一种“技”与“道”的融合。我曾尝试过许多关于古琴演奏的书籍,但只有这本书,能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指尖到心间的升华。它不仅仅是关于如何弹奏,更是关于如何去“感受”古琴,如何去“理解”音乐。这种潜移默化的引导,对于任何一个渴望真正掌握古琴艺术的人来说,都是无价的。
评分一份对古琴艺术的深情告白 龚一先生的《古琴演奏法》,我一直视若珍宝。每次翻阅,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古琴演奏的书,更像是先生对古琴艺术的一份深情告白。我深深地被先生在书中所展现出的对古琴的热爱和执着所打动。他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着自己多年来在琴学道路上的探索和感悟,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他对古琴艺术的敬畏和热爱。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复杂演奏技巧的细致讲解,以及先生对于不同乐曲情感表达的独到见解。这些,都是他多年来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传授了“术”,更重要的是,它传授了“道”。它让我们明白,真正的古琴演奏,不仅仅是技巧的熟练,更是心灵的沉淀和情感的释放。每一次阅读,都仿佛与先生进行了一次心灵的对话,让我对古琴艺术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指尖的禅意:从《古琴演奏法》窥见龚一先生的内心世界 龚一先生的演奏,于我而言,一直是一种精神的洗礼。他的琴声,不像某些演奏家那样追求炫技的华丽,而是如同涓涓细流,缓缓渗透,最终抵达心灵的深处。这本《古琴演奏法》,我一直将其视作理解他艺术道路的一扇窗户。书中的每一个篇章,都似乎在细致地拆解着他那看似信手拈来却又韵味无穷的演奏。我并非古琴初学者,也曾涉猎过不少古琴书籍,但龚一先生的这部作品,却有着一种独特的温度和力量。它不只是枯燥的指法和技巧的罗列,更是在字里行间,传递着一种人生哲学,一种对艺术的执着与敬畏。我尤其欣赏书中的一些细节,比如先生对于某个音色处理的独到见解,或者对某个乐曲情感表达的细腻描绘。这些,都是他在漫长岁月中,通过无数次的弹奏、感悟、修正,才得以形成的宝贵财富。读这本书,我总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先生在舞台上的样子:沉静、专注,仿佛整个世界都消失了,只剩下他和他的古琴。这种“入定”的状态,正是他艺术魅力最核心的部分。而这本书,恰恰捕捉到了这种“禅意”,将其融于文字,传达给每一个渴望理解古琴之美的人。
评分初遇《古琴演奏法》: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我内心深处有一种莫名的期待,仿佛一位久违的老友终于叩响了门扉。龚一先生,这个名字在古琴界如雷贯耳,他的演奏风格沉静悠远,充满智慧,总能触动人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而这本《古琴演奏法》,更是他数十年研琴生涯的结晶,是其对古琴艺术深刻理解和情感倾注的凝练。翻阅书页,我仿佛能听到那如泣如诉、如歌如诉的琴声在耳畔回响,感受到先生在指尖流淌的深沉情感与历史的厚重。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幅插图,都弥漫着一股古朴典雅的气息,让人忍不住沉醉其中。这不是一本简单的技法讲解手册,更像是一次与先贤的对话,一次对古琴灵魂的探寻。我迫不及待地想跟随先生的脚步,去领略古琴那深邃而迷人的世界,去感受那份跨越千年的雅致与宁静。重庆出版社的印制也十分精良,纸张的质感、排版的疏朗,都体现出对这本书的珍视。我仔细地抚摸着书页,想象着先生当年是如何一笔一划地写下这些宝贵经验的。这本书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演奏法”的范畴,它是一份传承,是一份感悟,更是一份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意。我深信,通过这本书,我能更深入地理解古琴的魅力,也能在自己的弹奏中找到更多的灵感和方向。
评分一位真正的琴学大家的心传之秘 有幸阅读龚一先生的《古琴演奏法》,对我而言,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先生在古琴领域的造诣,早已是公认的大家。而这本书,更是他多年来在琴学道路上探索、实践、感悟的集大成之作。我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精湛的演奏技法,更是先生对于古琴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对于每一个音符的把握,对于每一首乐曲的情感诠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这本书的书名《古琴演奏法》,看似直白,实则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它所传授的,绝不仅仅是表面的“法”,更是背后“心”的传承。先生在书中,毫不吝啬地分享了自己的心得体会,那些关于音色、节奏、力度、以及如何表达音乐情感的细节,都充满了智慧和启发。我常常在阅读时,被先生对古琴的敬畏之心所感动,这种对艺术的虔诚,正是他能够达到如此高度的关键。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广大的古琴爱好者而言,无疑是一份珍贵的馈赠。它让我们有机会近距离地接触和学习一位真正琴学大家的心传之秘。
评分穿越时空的共鸣:从字里行间感受琴学大家的心声 我一直觉得,一本好的音乐书籍,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更应该能够触及音乐的灵魂,引发读者的共鸣。龚一先生的《古琴演奏法》,正是这样一本难得的佳作。书中的每一个字句,都仿佛是先生用心血和汗水浇筑而成。我反复阅读那些关于古琴历史、古琴美学以及古琴演奏的哲学思考,总能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共鸣。先生的文字,并非华丽辞藻的堆砌,而是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直指人心。他对于古琴的理解,早已超越了单纯的技艺,而是上升到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体悟。读到书中关于“寂静”和“空灵”的阐述时,我仿佛看到先生在幽静的庭院中,独自抚琴,任凭琴声在空气中弥漫,最终与天地融为一体。这种境界,是许多琴人一生所追求的。而通过这本书,我得以窥见他达到这一境界的路径。重庆出版社的出版,使得这份宝贵的智慧得以被更多人所了解和学习,这本身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我愿意将这本书放在床头,随时翻阅,每一次阅读,都能获得新的启发和感悟。
评分一次循序渐进的艺术之旅 拿到《古琴演奏法》这本书,我并没有立刻翻阅,而是先仔细端详了封面和封底,感受着那种沉静而庄重的气息。龚一先生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高度和一种厚重。我一直认为,真正的艺术传承,不仅仅是技巧的传授,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浸润。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从目录上就能看出,它的编排是如此的条理清晰,循序渐进,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琴人,都能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书中的讲解,不像许多教材那样生硬冰冷,而是充满了人情味,仿佛是先生本人坐在你身边,耐心地指导着你。他会告诉你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又会带来怎样的效果,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讲解方式,对于真正掌握古琴演奏的精髓至关重要。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节奏和韵味的阐述,这往往是初学者最容易忽略却又是最能体现古琴独特魅力的部分。龚一先生的细腻之处在于,他能够将这些抽象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出来,并辅以生动的例子,让你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领悟。这不仅仅是一本演奏指南,更像是一次循序渐进的艺术之旅,带领我们一步步走近古琴的灵魂。
评分古琴的灵魂:在龚一先生的笔下得以重现 在我心中,《古琴演奏法》这本书,已经超越了一本“演奏手册”的意义,它更像是龚一先生借由文字,让古琴的灵魂得以重现的一次伟大尝试。先生的文字,带着一种超凡的沉静和智慧,他不仅仅是在讲解指法、节奏、音色等具体技法,更是在引导读者去感受古琴背后的那份深邃的意境和悠远的哲学。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一些经典古琴曲目的赏析,先生的解读,总能触及音乐的核心,让我对这些熟悉的旋律,有了全新的认识。他对于“气韵生动”、“虚实相生”等古琴美学理念的阐释,更是如醍醐灌顶,让我明白,古琴的魅力,究竟源于何处。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智者对话,他用他的学识和经验,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古琴深层世界的大门。重庆出版社的精良制作,也为这本书增色不少,无论是纸张的触感,还是排版的舒适度,都让人倍感愉悦。
评分不仅仅是技法,更是心法 一直以来,龚一先生的琴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沉稳、大气,又充满了人文关怀。这本《古琴演奏法》,我拿到手后,便爱不释手。它远不止是一本单纯的演奏技巧手册,更像是一本“心法”秘籍。先生在书中,不仅仅传授了各种指法、节奏、力度等具体的操作方法,更重要的是,他分享了自己多年来对古琴的理解和感悟。他讲述的不仅仅是如何“弹好”古琴,更是如何“用心”去弹奏古琴。这一点,对于很多想要深入学习古琴的人来说,尤为重要。我曾在许多地方看到过关于古琴指法的讲解,但往往流于表面,缺乏对演奏者内心世界的引导。而龚一先生的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他会告诉你,为什么某个指法要这样按,为什么某个节奏要这样处理,它背后所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是什么。这种由表及里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我常常在练习时,会回想起书中的某些段落,仿佛先生就在我耳边低语,指引着我。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学习体验,它让学习的过程不再枯燥,反而充满了乐趣和发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