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矩阵分析(原书第2版 ) |
| 作者 | (美)霍恩,(美)约翰逊,张明尧,张凡 |
| 定价 | 119.00元 |
| 出版社 | 机械工业出版社 |
| ISBN | 9787111477549 |
| 出版日期 | 2014-09-01 |
| 字数 | |
| 页码 | |
| 版次 | 1 |
| 装帧 | 平装 |
| 开本 | 16开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从数学分析的角度阐述了矩阵分析的经典和现代方法,不仅包括由于数学分析的需要而产生的线性代数的论题,还广泛选择了其他相关学科如微分方程、*化、逼近理论、工程学和运筹学等有关的论题。本书主要内容有:特征值、特征向量和相似性、酉相似、schur三角化及其推论、正规矩阵、标准形和包括jordan标准形在内的各种分解、lu分解、qr分解和酉矩阵、hermite矩阵和复对称矩阵、向量范数和矩阵范数、特征值的估计和扰动、正定矩阵、非负矩阵。 本书逻辑清晰,结构严谨,既注重教学又注重应用。在每一章的开始,作者都介绍几个应用来引入本章的论题以激发学习兴趣。在章节末尾,作者还匠心地编排了许多具有探索性和启发性的习题,引导读者提高描述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本书是一本畅销的教材,对从事线性代数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人员来说,本书也是一本的参考书。 |
| 作者简介 | |
| Roger A.Horn 线性代数和矩阵理论领域。1967年获得斯坦福大学数学博士学位,1972-1979年任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数学系系主任,现为犹他大学教授。曾担任《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编辑。 Charles R.Johnson 线性代数和矩阵理论领域。现为威廉玛丽学院教授。Johnson在学术界十分活跃,发表沦文近300篇,担任过多个主要矩阵分析类杂志的编辑和两份SIAM杂志的主编。由于他在数学科学领域作出杰出贡献而被授予华盛顿科学学会奖。 |
| 目录 | |
| 译者序第2版前言版前言第0章 综述与杂叙 0.0 引言 0.1 向量空间 0.2 矩阵 0.3 行列式 0.4 秩 0.5 非奇异性 0.6 Euclid内积与范数 0.7 集合与矩阵的分划 0.8 再谈行列式 0.9 特殊类型的矩阵 0.10 基的变换 0.11 等价关系章 特征值,特征向量和相似性 1.0 引言 1.1 特征值特征向量方程 1.2 特征多项式与代数重数 1.3 相似性 1.4 左右特征向量与几何重数第2章 酉相似与酉等价 2.0 引言 2.1 酉矩阵与QR分解 2.2 酉相似 2.3 酉三角化以及实正交三角化 2.4 Schur三角化定理的推论 2.5 正规矩阵 2.6 酉等价与奇异值分解 2.7 CS分解第3章 相似的标准型与三角分解的标准型 3.0 引言 3.1 Jordan标准型定理 3.2 Jordan标准型的推论 3.3 极小多项式和友矩阵 3.4 实Jordan标准型与实Weyr标准型 3.5 三角分解与标准型第4章 Hermite矩阵,对称矩阵以及相合 4.0 引言 4.1 Hermite矩阵的性质及其特征刻画 4.2 变分特征以及子空间的交 4.3 Hermite矩阵的特征值不等式 4.4 酉相合与复对称矩阵 4.5 相合以及对角化 4.6 共轭相似以及共轭对角化第5章 向量的范数与矩阵的范数 5.0 导言 5.1 范数的定义与内积的定义 5.2 范数的例子与内积的例子 5.3 范数的代数性质 5.4 范数的解析性质 5.5 范数的对偶以及几何性质 5.6 矩阵范数 5.7 矩阵上的向量范数 5.8 条件数:逆矩阵与线性方程组第6章 特征值的位置与摄动 6.0 引言 6.1 Gergorin圆盘 6.2 Gergorin圆盘——更仔细的研究 6.3 特征值摄动定理 6.4 其他的特征值包容集第7章 正定矩阵以及半正定矩阵 7.0 引言 7.1 定义与性质 7.2 特征刻画以及性质 7.3 极分解与奇异值分解 7.4 极分解与奇异值分解的推论 7.5 Schur乘积定理 7.6 同时对角化,乘积以及凸性 7.7 Loewner偏序以及分块矩阵 7.8 与正定矩阵有关的不等式第8章 正的矩阵与非负的矩阵 8.0 引言 8.1 不等式以及推广 8.2 正的矩阵 8.3 非负的矩阵 8.4 不可约的非负矩阵 8.5 本原矩阵 8.6 一个一般性的极限定理 8.7 矩阵与双矩阵附录 附录A 复数 附录B 凸集与凸函数 附录C 代数基本定理 附录D 多项式零点的连续性以及矩阵特征值的连续性 附录E 连续性,紧性以及Weierstrass定理 附录F 标准对参考文献记号问题提示索引 |
| 编辑推荐 | |
|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华盛顿大学等众多名校采用的经典教材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简直是数学爱好者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福音!我记得我第一次翻开它的时候,就被那种严谨又清晰的逻辑深深吸引住了。它不像有些教科书那样干巴巴的,而是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直观的解释,把抽象的线性代数概念讲得透彻无比。特别是对于矩阵分解和特征值问题的讨论,作者们似乎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比喻和图示,让我这个曾经在“特征向量”那里绕了半天的学生,豁然开朗。读完之后,再去看那些复杂的工程文献,感觉就像是掌握了一把万能钥匙,很多原本晦涩难懂的公式和模型,一下子就变得可以理解和操作了。而且,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也值得称赞,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太累,细节之处体现了出版社的用心。它绝对不是那种“看了就忘”的书,更像是一本可以放在案头,随时查阅和思考的工具书,对于提升个人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评分对于想要系统学习线性代数理论精髓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我对比过好几本同主题的教材,这一本在逻辑上的连贯性和内容的完整性上做得最为出色。它不是那种只讲皮毛的快餐式教材,而是真正深入到了矩阵理论的核心。比如,它对矩阵的相似性、矩阵函数(如矩阵指数)的定义和性质的探讨,都非常详尽和严谨,为后续学习更高级的泛函分析或微分方程打下了无比扎实的基础。我个人觉得,如果一个人能完整地消化这本书的内容,那么他在面对任何高等数学课程或前沿研究时,都会有一种“尽在掌握”的自信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深刻的数学洞察力。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简直像是在跟几位世界顶级的大师进行私密的学术交流。语言风格非常地道和专业,但同时又保持着一种令人舒适的节奏感。不像某些翻译作品,读起来佶屈聱牙,这本译本的文字流畅自然,完全没有那种生硬的“翻译腔”。我注意到,对于一些核心概念的定义和定理的阐述,译者似乎下了很大的功夫去斟酌每一个用词,力求准确传达原作者的精妙之处。特别是对于那些涉及几何意义的解释,读起来非常舒服,仿佛能“看到”矩阵是如何在空间中进行拉伸、旋转和投影的。这本书绝对是那种适合那些已经掌握了基础代数,渴望向更高层次进阶的读者,它为你构建了一个坚实而优雅的理论框架。
评分我是一个需要经常处理大量数据和进行优化计算的工程师,坦白讲,我不是科班出身的数学专业人士。最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买了这本书,没想到它极大地改变了我对“工程数学”的理解。它不只是罗列公式,而是清晰地展示了这些数学工具是如何被应用于信号处理、控制系统乃至机器学习中的。书中举的一些例子,虽然看似简单,但背后蕴含的原理却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比如,如何利用范数来衡量误差,如何通过正交分解来简化计算,这些内容在我的日常工作中简直是高频使用的“武器”。这本书的实战价值,是其他纯理论著作无法比拟的,它成功地搭建了纯数学与应用科学之间的桥梁。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真的超乎我的预期。我原本以为它会停留在基础知识的讲解上,但深入阅读后才发现,它对高级主题的覆盖也相当到位,特别是关于矩阵不等式和奇异值分解(SVD)的部分,讲解得非常细致入微。我个人对数值稳定性和计算方法的应用特别感兴趣,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论述恰到好处,既没有陷入纯粹的理论推导泥潭,也没有为了简化而牺牲掉关键的物理意义。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每个章节末尾设置的那些“思考题”或者“深入讨论”,它们往往能引导读者去探索更深层次的问题,激发我们主动去思考“为什么”和“如何应用”。这本书不仅仅是在教你“是什么”,更是在培养你“如何像一个数学家一样思考”的能力,这种思维训练的价值,远超书本本身的价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