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文化人类学专著。选取上海青浦金泽镇作为最主要的研究个案,作者李天纲经过多年的田野调查,并查阅了大量相关的府、州、县、乡、镇等地方志,探究了江南地区官方儒学经典、祭典和民间地方祭祀系统之间的密切关联。〈金泽》主要观察关注和研究江南地区以祠祀为特征“民间宗教”的历史、发展和演化,作者经过细致的历时性考察,从中提炼出江南地区祭祀及民间信仰的共性,由此提出“从儒教祠祀系统演变出来的民间宗教,才是中国现代宗教的信仰之源”。书中还着重考察了中国民间祭祀和信仰系统的当代转型和改造进程,并探讨了这转型和改造与现代化、现代性的关系等问题。另外,在全书结尾处,作者简要探讨了研究民间祭祀、神衹和信仰的新方法与新路径等问题。
##略有重复
评分##近年来对民间信仰研究的一部力作,对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功力较深,对历史学的视野略显单薄。不过,李先生对以侯外庐为代表的夸大儒家意识形态的历史学者的批评,倒是振聋发聩。
评分##这么好玩的书我竟然今天才看!
评分##近年中国本土宗教研究领域最有分量的作品。
评分##本书试图以金泽为例探讨江南民间祭祀的渊源乃至中国民间民间宗教与信仰的发展与特点。但作者从金泽获取的材料根本无法支撑全书的框架和要解决的问题,结果以小见大的设想变成了作者的自说自话,学术对话的对象也主要是国内外关于宗教研究的一些基本著作,历史学者的研究被严重忽略,有着研究民间信仰传统的华南学派的作品更是集体缺席。显然,作者作为宗教学出身的学者缺少足够的历史学功底,没有能够很好地将金泽乃至江南的民间宗教与信仰同地域社会的发展变迁结合起来,更没有能够很好地把握宗教与信仰背后的人与组织的活动,而过于强调信仰本身,仅仅满足于套用国家与地方、正祀与淫祀、传统与现代、儒释道三家合一等大框架去解读民间宗教与信仰,完全没有体现江南地区的特殊性。作者的论证与材料几乎是完全脱节的,基本就是坐在书斋中闭门造车的产物
评分##近年中国本土宗教研究领域最有分量的作品。
评分##缺少对仪式本身的叙述,以自我哲学表达为主,读起来比较枯燥
评分##1.强调民间信仰的广泛存在,中国宗教并不只有制度性的儒释道三家,高层学理之外尚有大量被视为蒙昧或者迷信的民间宗教实践,和儒释道共同构成中国的宗教。2.儒家不只有强调理性的孔孟之道,亦有周孔之教的祠祀传统,各种被官方认可的神灵体系,不输释道。3.美中不足在于,全程说宗教研究不能做成历时性的文献整理,要坚持田野调查,但事实上这本书还是历时性的文献整理比较多,后面也有提及《金枝》《哈利波特》以求进行横比,较肤浅地点到为止。4.对荷兰学者高延的频频引用让人对高延的著作长草,被安利了一套《中国的宗教系统》。
评分##正祀与淫祀,中央与地方,传统与现代,儒教与佛道。切入点很小,萦怀的目标很大。但是,田野呢?仪式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