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塑料”儿童!
别再让孩子仅仅能在手机的蝴蝶游戏里一路通关,却不知道蝴蝶羽翼真正的触感;
别再让孩子被玩具各种设定好、无法更改的功能绑架,却没能把玩具变成真正的游戏;
别再让孩子埋没了天生的游戏力,离开玩具、电视或电子产品就百无聊赖、无所适从。
雾霾的日子,在家里和孩子一起读一读《捉迷藏》《不眨眼游戏》《避雨》《寻找春天》《小青虫》《落叶纷飞》《勤劳的工蚁》……书里不光没有刻板的“傻白甜”式形象,没有矮化幼儿的行为、情绪和心思,七尾纯(也是《可爱的身体》的作者)更用文字温柔地守护着虫虫们的梦想,也肯定和鼓励着正在读这些故事的小朋友。
待雾霾散去,带上书(平装不重,便于携带),带上心情,到自然中去,去找寻春天,遇见落叶,去发现正在避雨的小小生灵,正和小瓢虫顶牛的小青虫,正被花儿惹得气急败坏的工蚁……去感受生命的美妙!
不做“低头族”父母!
乘着翅膀飞上蓝天,并不是鸟儿们、虫虫们的特权,孩子和拥有童心的大人都能拥有和享受这个时刻。
如果,除了蟑螂、苍蝇、蚊子,你*近都没有注意过其他昆虫;
如果,此刻你想起了自然课养过的那窝蚕宝宝,想起了被你的“宠物”天牛、被你收集的知了壳吓到惊声尖叫的那个同桌……
你*应该翻开这套书,也*能通过这套书,与心中的那个小孩重逢。
◎中国好书榜“中国好童书100”;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
◎视角独特,还原自然之美!
◎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专业又有趣的“科学启蒙私教”。
◎逗乐的故事,富有生命力的语言,便于孩子在生活中模仿使用,助其于“起跑线”就建造起纯净规范的语言体系。
内容简介读*遍,你会被图惊艳;第二遍为故事动情;第三遍咀嚼它的语言;第四遍研究书后详解的科学知识……
如果你了解童年的力量,你定会给你的孩子推荐这套书。
《寻找春天》
原野上笼罩着明亮的光。
误以为春天已经来临的小瓢虫,从树叶下爬了出来。
可是,蜗牛呀蝴蝶呀,还有花儿们都纷纷说:
“春天还没来呢。还差一点点。”
它们都不愿意醒来。
春天在哪里呢?
《勤劳的工蚁》
樱花全部盛开了。
把巢穴建在樱花树根旁边的弓背蚁正在努力工作,
修理巢穴。
可是,樱花的花瓣轻盈地飘落下来,
花梗也啪啦啪啦地落了下来……
工作老是被干扰,弓背蚁气坏了!
《我要开动了》
小蝈蝈儿特别喜欢蒲公英。
它狼吞虎咽地吃花粉,
嘎吱嘎吱地嚼花瓣……
“啊,好好吃呀。”
可是,有一天,蒲公英倒伏在了地上,
盛开的花儿也闭上了。
过了几天,蒲公英变成了绒球球……
《小螳螂竹竿》
春天出生的小螳螂竹竿,
已经是一只出色的螳螂了。
今天它也捉到了自己*喜欢吃的虫子们,
竹竿狼吞虎咽地吃着虫子,把肚子塞得鼓鼓的。
可是,有一天,竹竿心想:
吃活的昆虫实在是太残忍了,我以后不吃了。
可是,啊啊,肚子瘪瘪的……
竹竿*后会怎么样呢?
《避雨》
滴答滴答下雨了。
蜗牛*喜欢这样的天气。
于是,小蜗牛出门去散步了。
可是,蝴蝶蜻蜓等昆虫都说:
“得赶紧避雨去。”
它们不愿意和小蜗牛玩。
避雨是什么意思呀?
小蜗牛决定向长脚蜂请教这个问题。
《小龙虾咔嚓》
咔嚓是小龙虾宝宝。
它的钳子还比较小,没法很熟练地捕捉到猎物。
咔嚓老是被小龙虾姐姐们嘲笑,
实在是太不甘心了。
“我一定要吃好多好多东西,快点儿长大。”
咔嚓蜕了几次皮之后,越长越大……
《小青虫》
小青虫从闪闪发亮、圆溜溜的虫卵中孵化出来了。
它狼吞虎咽地吃饭,一次又一次地蜕皮,
慢吞吞地这儿走走,那儿爬爬。
有一天,小青虫遇到了一只瓢虫。
小青虫心想:
我也好想在天上飞啊……
《不眨眼游戏》
豆娘特别喜欢玩不眨眼游戏。
今天它又向大家挑战了。
啊噗噗—
蜗牛和雨蛙都不是豆娘的对手。
得意扬扬的豆娘*后向强敌小龙虾发起了挑战。
它是否能赢呢?
《捉迷藏》
雨蛙呱呱和蹦蹦在玩捉迷藏。
“我藏好了。”
呱呱扮鬼捉蹦蹦。
呱呱看到叶子背面的影子,大叫道:
“找到你了!”
可是,找到的不是独角仙,就是蝉,总是弄错。
它*后能找到蹦蹦吗?
《夏天的夜晚》
太阳公公缓缓走下了西边的天空,
夜晚来临了。
在大家都在熟睡的这段时间里,
蝉和白刃蜻蜓出生了,独角仙和锹甲正在一起聚餐……
黑黑的夜里,发生了很多很多有趣的事情。
惊险刺激的夜,一直持续到牵牛花开花为止。
《落叶纷飞》
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
河蟹钳钳从来没有见过秋天。
蝴蝶说是黄色的,蜻蜓说是红色的……
钳钳决定坐在岩石上等待秋天的到来,看看它到底是什么颜色的。
钳钳*后能找到秋天吗?
作者简介七尾纯
1936 年出生于秋田县。玉川大学辍学。从出版社辞职之后,以“书籍是心灵游玩的沙地”为宗旨,从事绘本、幼儿童话、科学书籍等的企划和执笔工作。主要作品有“彩色自然”系列、《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牵牛花的藤蔓是左旋还是右旋?》(爱丽丝馆)《拉便便好舒服》(茜书房)等。
久保秀一
1941 年生于东京。日大艺术系毕业。现在作为自由生态摄影家在单行本、教科书、教材、月刊、保育绘本等领域非常活跃。其具有故事性的生动美丽的昆虫照片一向深受好评。主要作品有“彩色自然”系列、《独角仙观察百科辞典》《蒲公英观察百科辞典》(偕成社)等。
目 录《寻找春天》
《勤劳的工蚁》
《我要开动了》
《小螳螂竹竿》
《避雨》
《小龙虾咔嚓》
《小青虫》
《不眨眼游戏》
《捉迷藏》
《夏天的夜晚》
《落叶纷飞》
书摘插画我必须说,《亲亲自然(全11册)》简直是我家那个“小小探险家”的最爱!自从有了它,他每天缠着我要看书,而且一看就是半天,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各种小动物的名字和它们的习性。这套书的优点太多了,首先它的内容设置就非常有吸引力,不是一上来就讲大道理,而是通过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把孩子们带进奇妙的自然王国。我注意到,它在叙述方式上非常贴近孩子的语言习惯,用词亲切,节奏明快,就像朋友在聊天一样,让孩子很容易产生共鸣。而且,我惊喜地发现,每本书的篇幅长度也恰到好处,不会让孩子觉得冗长,很容易读完一本,然后迫不及待地想翻开下一本。更让我欣赏的是,它在画面上的呈现,色彩柔和而不失活力,而且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无论是昆虫的触角,还是花瓣的纹理,都栩栩如生,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这套书真的做到了寓教于乐,让孩子在玩乐中学习,在好奇中成长。
评分哇!收到这套《亲亲自然(全11册)》简直是惊喜连连!首先,这套书的颜值就足够吸引人,封面色彩明亮又充满生机,每一本都像是藏着一个小小的自然宝藏,迫不及待地想翻开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我家孩子平时对植物、小动物特别好奇,但又总觉得书本上的知识有点枯燥,这次的绘本简直是为他量身定做的。书页的纸质非常厚实,摸起来很有质感,而且印刷的色彩饱满逼真,仿佛能闻到草地的清香,看到阳光透过树叶洒下的斑驳光影。我特意翻看了几页,里面的插画风格非常细腻,不是那种刻板的科学图解,而是充满了艺术感和想象力,就像大师笔下的画作一样。最重要的是,这套书的尺寸也很适合孩子的小手抓握,随身携带去公园、去郊外都很方便。我感觉它不仅仅是一套书,更是一个可以带孩子去探索大自然的“任意门”,太期待和孩子一起沉浸在这片纯粹的自然世界中了!
评分这套《亲亲自然(全11册)》的出现,简直填补了我一直以来在寻找高质量儿童科普读物上的一个大空白。它真正做到了将知识性、艺术性和趣味性完美融合。我非常赞赏它在内容上的深度和广度,涵盖了自然界的方方面面,从微小的昆虫到宏伟的森林,从变幻的天气到四季的轮回,每一本都像一本浓缩的自然百科全书。更难得的是,它在呈现方式上选择了最受孩子欢迎的绘本形式,而且不是简单的插画,而是结合了高水平的生态摄影,让孩子们能够直观地认识真实的世界。我注意到,这本书在语言的运用上也非常讲究,用词简洁而富有诗意,朗朗上口,非常适合亲子共读,也能激发孩子自主阅读的兴趣。我感觉,拥有这套书,就像拥有了一座取之不尽的自然宝库,能够让孩子在书中反复探索,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发现和感悟。
评分这套《亲亲自然(全11册)》绝对是我近期最满意的一次图书入手!作为一名曾经对自然充满热爱、但因为种种原因疏远了的书迷,我一直渴望找到一套能重新点燃我对自然界好奇心的读物。这套书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首先,它以一种极其温暖而富有诗意的方式呈现了自然界的奥秘,不是冷冰冰的科学术语堆砌,而是将知识巧妙地融入到生动的故事和精美的画面之中。我尤其喜欢它在科普知识上的严谨与趣味性的平衡,每一页都充满了让人眼前一亮的信息,但又不会让人感到负担。比如,关于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它能用一种充满童话色彩的方式讲述,让孩子在哈哈大笑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吸收知识。而那些摄影作品,简直就是大自然的“眼睛”,真实、细腻,捕捉到了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忽略的美丽瞬间,让我重新审视身边的每一个生命。总而言之,这套书让我觉得,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一种与自然对话的美妙体验。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自然观察绘本”的印象还停留在一些比较刻板的图鉴类书籍上,直到我偶然翻到这套《亲亲自然(全11册)》,我才意识到,原来自然科普也可以如此充满温情与艺术感。这套书的整体风格非常独特,它没有生硬的科普讲解,而是通过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童话故事,将各种自然现象和生物的秘密娓娓道来。我尤其喜欢它在摄影方面的运用,那些真实的自然摄影作品,没有经过过多的修饰,却比任何虚拟的插画都更能打动人心。它们捕捉到了生命最原始、最纯粹的美丽,无论是清晨的露珠,还是傍晚的落日,都充满了震撼力。而且,它在叙事上非常注重情感的连接,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感受到生命的可贵和自然的魅力。这套书就像一个温柔的导师,引导着孩子去感受、去发现、去热爱这个奇妙的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