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978-7-115-48118-4
出版状态:印刷中
原书名:Spring Microservices in Action
定价:79元
印刷方式:黑白印刷
开本:16开
2018.5
本书以一个实际项目为主线,介绍云、微服务等概念以及Spring Boot和Spring Cloud等诸多Spring项目,并介绍如何将该项目一步一步地从单体架构重构成微服务架构,终将这个项目拆分成众多微服务,让它们运行在各自的Docker容器中,实现持续集成/持续部署,并终自动部署到云环境(云)中。
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感非常独特,它不像技术教材那样板着脸孔讲定义,反而更像是一位资深架构师在与你进行一场深入的午后咖啡对话。开篇部分对现有单体应用痛点的描述,那种“感同身受”的笔触,瞬间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随后,技术点的引入都是非常自然的,往往是从一个实际遇到的挑战出发,引申出需要引入的组件,然后才深入探讨该组件的内部机制。这种“问题驱动”的学习路径,极大地激发了我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我尤其喜欢它在章节末尾设置的“架构师的思考”小栏目,那里面的观点往往带着一种超越代码层面的洞察力,让我能够跳出具体的CRUD思维,去思考更大的业务图景和长期维护成本,读起来十分过瘾,让人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一整个模块。
评分说实在话,市面上关于该主题的书籍汗牛充栋,但大多都是针对某个特定框架的“API手册”。而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构建了一个非常宏大且自洽的知识体系框架。它没有局限于某一个技术栈的细枝末节,而是将服务注册发现、链路追踪、日志聚合、配置管理这些看似零散的组件,通过清晰的逻辑链条串联起来,描绘出了一个完整的、可落地的现代化云原生应用蓝图。这种“系统观”的培养,对于我这种正在负责从单体向微服务迁移的团队负责人来说,是无价之宝。它提供了一套方法论,指导我们如何在没有现成完美方案时,基于原则去设计和决策。看完之后,我感觉手里握着的不再是一堆技术的碎片,而是一张可以应对未来系统演进挑战的战略地图。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广度是超乎我预期的。它并不是那种浮于表面的“如何快速搭建”的速成手册,而是真正深入到了微服务架构设计哲学的层面。作者没有急于展示最新的框架特性,而是花了大量篇幅去剖析为什么我们需要这种架构范式,以及在不同业务场景下,权衡CAP理论、服务发现、配置中心等组件时的内在逻辑和取舍。我特别欣赏它对“分布式事务”那几章的处理,那种抽丝剥茧的讲解方式,将复杂的两阶段提交、TCC等方案的优劣势对比得淋漓尽致,甚至还结合了一些企业级应用的实战案例进行反思。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微服务”的理解,已经从一个“技术栈的堆砌”升级到了“系统工程的艺术”,对于构建高可用、可扩展的复杂系统,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评分这本书的实体设计真的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种深邃的蓝色调,配合着银色的字体,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很有分量感。内页的纸张质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一摸就掉渣的廉价纸,印制清晰,色彩过渡自然,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感到太大的疲劳。装帧上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即使经常翻阅,书脊也没有出现明显的松动迹象,这对于我这种喜欢把书放在案头随时查阅的读者来说,非常重要。而且,书的开本设计得非常合理,既保证了阅读体验,又方便携带,放在包里也不会觉得太占地方。作者在排版上也颇具匠心,图文布局疏密有致,关键的技术点和代码块都有特别的标识,让人在海量的信息中能迅速抓住重点,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出版方和作者对读者的尊重。总而言之,从硬件配置上讲,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实体书,光是放在书架上,就能感受到一种专业的气息扑面而来。
评分这本书的实操环节,简直是手把手的教学典范,对于我这种一边学一边做的工程师来说,简直是福音。作者提供的示例代码质量非常高,不仅是“能跑起来”,更重要的是“结构清晰、符合最佳实践”。他没有使用过于陈旧或非主流的技术版本,而是紧跟业界主流,例如在API网关和熔断降级部分,对新版库的配置和注解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灰度发布”和“蓝绿部署”的讲解,不是空泛的概念,而是给出了基于特定工具链的完整部署流程图和关键脚本片段。我跟着书中的步骤,成功地在自己的沙箱环境中复现了几个核心的业务场景,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书中的排错指南也几乎都涵盖了,大大缩短了我试错的时间。这种实践导向的写作风格,让技术学习变得高效而有成就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