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激光原理
定价:45元
作者:袁晓东,刘肯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030472892
字数:415000
页码:248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激光原理》首先阐述激光与普通光的本质区别,使读者对于激光有一个总体认识;接下来讨论激光谐振腔、高斯光束和高斯光束的变换,读者可以了解激光谐振腔和激光光束的性质,掌握激光光束的变换规律和操控方法;通过激光器经典理论和半经典理论的学习,读者能够了解激光放大和振荡的基本规律;激光器模式控制和脉冲激光器部分则主要讲述如何对激光器进行操控来实现激光的高频率分辨或者高时间分辨;后对于常见的典型激光器作了简单介绍,使读者对于不同类型激光器的特点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激光原理》可作为高等工科院校本科生激光原理课程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方向的高等院校师生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前言
章 光波的相干性描述
1.1 激光的概念
1.2 光波的模式密度
1.3 光波的纵向相干性
1.4 横向相干性
1.5 集光率与辐射度
习题
第2章 光学谐振腔的一般性质
2.1 平行平面镜腔的光强透射率
2.2 谐振频率
2.3 模式频率宽度
2,4光子寿命与品质因子
习题
第3章 高斯光束与激光谐振腔
3.1 对称共焦腔中的自再现模
3.2 高斯光束
3.3 薄透镜对高斯光束的变换
3.4 -般球面镜光学谐振腔中的高斯光束
3.5 高阶模
3.6 谐振腔的谐振频率
习题
第4章 高斯光束传输变换
4.1 高斯光束的聚焦
4.2 高斯光束的准直
4.3 光线光学的矩阵方法和高斯光束的传输变换
习题
第5章 受激辐射和光增益
5.1 受激辐射
5.2 自发辐射的经典谐振子模型
5.3 激光增益
5.4 增益截面
5.5 非辐射跃迁和量子效率
习题
第6章 激光放大器
6,1三能级系统与四能级系统的粒子数变化的速率方程
6.2 增益饱和
6.3 放大器增益
6.4 光纤放大器
习题
第7章 连续波激光器
7.1 激光产生的条件
7.2 激光器稳态运转
习题
第8章 激光器的半经典理论
8.1 密度矩阵
8.2 集居数矩阵
8.3 电磁场方程
8.4 激光器的单模运转和速率方程解
8.5 激光器的多模运转
8.6 两模运转和模竞争问题
8.7 三模运转和锁模
习题
第9章 气体激光器
9.1 运动原子的多普勒效应
9.2 气体原子激光器振荡的定性讨论
9.3 气体原子辐射的频率分布
9.4 非均匀加宽增益介质的增益系数
9.5 气体介质激光器的输出光强
习题
0章 激光器模式控制
10.1 均匀加宽增益介质激光器
10.2 非均匀加宽增益介质激光器
10.3 激光器的稳频
习题
1章 脉冲激光器
2章 典型激光器简介
3章 半导体激光器
附录A 薄透镜对光束的变换性质
附录B 方形球面镜谐振腔的谐振频率
附录C 1章 式(11.4 5)的推导
附录D 布拉格声光光栅的衍射效率与光纤光栅的反射率
附录E 符号索引
附录F 习题参考答案与解答
参考文献
这本书我是在参加一个光学相关的技术培训时,老师推荐我看的。一开始我抱着学习的心态去读,但很快就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了。它并没有直接讲一些高深的术语,而是从激光的产生机理入手,非常系统地介绍了激光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各种关键部件的功能。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增益介质”的详细介绍印象深刻,了解了不同的增益介质如何影响激光器的性能和输出特性,这一点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非常关键。这本书的文字描述非常严谨,但又不会让人觉得枯燥乏味。它在讲解理论知识的同时,还会穿插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比如如何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激光器类型,以及激光器在不同工业场景下的优化设计。读完之后,我对激光器的理解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能够从更深层次去分析它的优缺点,以及如何进行相关的技术改进。这本书对于从事激光技术相关工作的人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它不仅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还具备很强的指导意义。
评分我一直对物理学中的一些“神奇”现象很感兴趣,激光就是其中之一。所以,当我看到这本《激光原理》时,就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的全面性和深度。它不仅仅是介绍激光的基本概念,而是深入到激光产生、放大、传播的每一个环节,并且给出了非常详尽的解释。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激光的“相干性”和“单色性”的描述,这些特性让激光在很多领域拥有了传统光源无法比拟的优势。书中还花了大量篇幅介绍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比如光热效应、光化学效应等,这对于理解激光在医疗、材料加工等领域的应用至关重要。此外,这本书的插图和图表也非常丰富,很多复杂的物理过程都通过精美的图示得以清晰呈现,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难度。我感觉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非常有经验的科学家,他能够将复杂的物理原理用一种非常清晰、有逻辑的方式传达给读者,让我能够轻松地掌握激光的奥秘。
评分老实说,我拿起这本《激光原理》纯粹是出于好奇,想着了解一下“激光”这个词背后的科学。结果,这本书的内容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以一种非常引人入胜的方式,揭示了激光的深邃世界。一开始,我对那些关于光的波粒二象性、原子能级跃迁的描述感到有些头疼,但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巧妙,他并没有一味地灌输概念,而是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和科学家的探索历程,将复杂的物理原理变得 relatable。我特别喜欢他对于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的阐述,以及如何一步步推导出受激辐射这一激光产生的核心机制。这本书的逻辑性非常强,从基础的光学知识,到激光器的构成,再到激光的特性和应用,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关于激光器腔体设计和模式理论的讲解,这部分内容虽然偏向工程技术,但作者用大量图示和简明的语言,把原本枯燥的公式和概念解释得清晰易懂。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在经历一场科学的探险,每一次阅读都让我对“光”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人类的智慧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这本书我读了有几个月了,每次翻开,总能带给我一些新的惊喜。我原本以为激光嘛,不就是那种打靶用的,或者科幻电影里的武器,但这本书让我对它的认知彻底颠覆了。它从最基础的光学原理讲起,循序渐进地解释了激光是如何产生的,背后的物理机制是什么。那些关于受激辐射、粒子数反转的章节,虽然一开始有点晦涩,但作者的讲解非常生动,而且穿插了很多形象的比喻,让我这个对物理不是特别精通的人也能勉强跟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详细介绍了几种不同类型的激光器,比如气体激光、固体激光、半导体激光等等。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各自的应用领域。读完之后,我才明白激光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概念,而是一系列精密技术和深刻理论的结晶。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它还花了相当大的篇幅去讲述激光在各个领域的实际应用,从工业切割、医疗手术,到通讯传输、科学研究,甚至日常生活中的条形码扫描仪,都能看到激光的身影。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感觉自己仿佛在探索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世界。
评分我拿到这本《激光原理》的时候,其实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以为就是一本普通的科普读物。但读了几章之后,我发现自己完全错了。这本书的内容相当丰富,而且讲解得非常到位。它从光的本质开始,逐步引出激光的概念,并且详细地解释了激光产生过程中涉及到的各种物理现象,比如粒子反转、受激辐射等等。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激光器设计细节的阐述,比如腔体的反射镜选择、泵浦源的功率控制,以及光束的整形和聚焦技术。这些内容对于真正想要理解激光器工作原理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书中还会涉及到一些激光的安全问题,这一点也做得非常到位,让我意识到,在享受激光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需要对其潜在的危险保持警惕。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科学大门,让我对“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现代科技的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