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南師的七天 劉雨虹著 南懷瑾禪修體驗 短小隨筆集 19篇打七心得紀實文學報告 南懷瑾精選集

跟著南師的七天 劉雨虹著 南懷瑾禪修體驗 短小隨筆集 19篇打七心得紀實文學報告 南懷瑾精選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劉雨虹編 著
圖書標籤:
  • 南懷瑾
  • 禪修
  • 打七
  • 劉雨虹
  • 心靈成長
  • 佛教
  • 修行
  • 隨筆
  • 紀實文學
  • 人生感悟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吉林齣版集團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東方齣版社
ISBN:9787506066334
商品編碼:27998571719
齣版時間:2018-05-01

具體描述


內容介紹

一九七二年,南懷瑾先生在颱北舉辦瞭一次為期七天的禪修,參與者三十餘人,年齡從十八歲到八十歲都有,身份各異,本書是他們七天身心修習報告的匯編,多為心得體會,更可藉此管窺南先生隨機教化、入世度人的大願力。



作者介紹

編者劉雨虹, 一九二一年生,祖籍河南封丘,南京金陵大學畢業。曾任記者、編輯、駐颱灣美軍行政助理、翻譯等,於一九六九年初識南師懷瑾先生,並參與《人文世界》月刊工作,此後一直追隨先生,現主要負責南懷瑾先生著述的審訂工作。著有《禪、風水及其他》《禪門內外》《袁曉園的故事》《禪海蠡測語譯》《東拉西扯》等作品,編有《懷師――我們的南老師》《我是怎樣學起fo來》《雲深不知處》《南師所講呼吸法門精要》等書。



目錄

我的新生 梅 子 001

老頑童的話 韓振聲 016

啼笑皆非 真 真 026

我說肉麻 許崇禹 044

一聲爆竹 葉世強 052

放心    吾爽兮 054

新經驗    宏聲居士 057

尋迴的失落 老 白 063

牧童與牛 郭九福 075

格老子仍舊殺豬去也 林秀琴 081

香闆與這個 史惠文 087

我是誰? 小傻子 093

入伍訓練 張選翰 099

初嘗法味 張東生 106

當然信得過 劉大鏞 113

參話頭    林今秀 126

心空及第歸 劉修如 134

手中籃    半 僧  139

蓮雲禪七 劉雨虹 141




《隨喜打七:南師七日禪修實錄》 這是一部記錄作者劉雨虹跟隨南懷瑾先生進行為期七天的禪修實修心得的短小隨筆集,共十九篇。本書並非對南懷瑾先生禪修理論的係統闡述,也不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學理研究,而是以一種真誠、樸素、細膩的筆觸,將作者在七天閉關打七期間的親身感受、體悟、以及與南師的互動點滴,逐一呈現給讀者。全書如同一次靜心的旅程,跟隨作者的文字,我們得以窺見南師禪修教學的現場,感受那份獨特的法喜與寜靜。 本書的核心價值在於其“紀實性”與“體驗性”。作者並非以高深的佛學造詣來評判或解讀,而是以一個普通求道者的身份,忠實地記錄下自己在這七天中的身心變化、疑慮惑解、以及在南師點撥下的豁然開朗。每一次打七,都是一次生命的淬煉,一次深入內心的探尋。劉雨虹女士以其敏銳的觀察力和真摯的情感,將那些稍縱即逝的禪機、師語的精要、以及自身在打七過程中的種種狀況,都細緻地描繪齣來。 書中十九篇短小精悍的隨筆,猶如十九麵清澈的鏡子,映照齣禪修的真實麵貌。我們看不到高高在上的說教,隻有師徒間的慈悲互動;我們聽不到玄奧難懂的術語,隻有直指人心的點撥。作者在記錄中,不迴避自身的睏惑、疲憊、乃至生理上的種種反應,這些真實的細節,反而讓禪修的道路更加可觸可及,也讓讀者在共鳴中,更能體會到實修的艱辛與珍貴。 例如,在描述打七的初期,作者可能會記錄下身體的不適、思緒的紛亂、以及對禪修效果的懷疑。這些都是初學者普遍會遇到的瓶頸,而作者的坦誠記錄,恰恰能給同樣處在迷茫中的讀者以信心和鼓勵。接著,隨著打七的深入,她會記錄下南師的慈悲開示,那些看似平常卻又意味深長的話語,如何如同甘霖般滋潤乾涸的心田,如何一點點地撥開籠罩在心頭的迷霧。 南師在書中並非以高高在上的“宗師”形象齣現,而是以一位充滿智慧、耐心、又不失幽默的長者形象,與弟子們交流。他會根據弟子們的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的開示,有時是一句簡短的提示,有時是一段深入的講解,但每一句話都飽含著深厚的功德與無盡的慈悲。作者在記錄這些對話時,力求還原當時的語境與情境,讓讀者仿佛置身於南師的課堂,聆聽大師的教誨。 “打七”作為佛教的一種傳統修行方式,意味著一段集中、嚴謹的修行時期。在這七天裏,參學者需要放下外界的一切紛擾,全身心地投入到禪修之中。劉雨虹女士的文字,就生動地展現瞭這種“放下”的過程。從最初的依依不捨,到逐漸的入定,再到最後的法喜充滿,作者的每一次心境轉變,都伴隨著南師的引導演化。 本書的語言風格樸實無華,卻又不失文采。作者善於運用生活化的比喻,將深奧的禪理淺顯地錶達齣來。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曆,證明瞭禪修並非遙不可及,而是人人皆可實踐的生命藝術。那些簡短的篇章,如同散落在路邊的珍珠,每一顆都閃爍著獨特的光芒。 “19篇打七心得”的結構,使得本書具有很強的可讀性。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和興趣,隨意翻閱,每一次閱讀,都可能帶來新的體悟。即使是對佛教禪修不太熟悉的讀者,也能通過這些生動的記錄,對禪修有一個初步的瞭解,並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智慧與力量。 “南懷瑾精選集”並非指本書收錄瞭南師的所有作品,而是寓意本書選取的,是南師在禪修教學方麵,最為核心、最為精髓的部分。通過作者的視角,我們得以窺見南師在引導弟子認識自心、迴歸本性方麵的獨到之處。 值得強調的是,本書並非旨在推廣某種特定的禪修法門,而是以一位過來人的身份,分享自己跟隨南師打七的真實體驗。它更像是一本“修行手記”,記錄瞭在特定時間、特定環境下,一個人如何通過禪修,與自己對話,與生命對話。 這本書的價值,還在於它提供瞭一個“參照”。對於那些想要開始禪修,或者正在禪修路上感到睏惑的讀者,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貼切的榜樣。作者的真誠與坦率,能夠打消許多顧慮;南師的智慧與慈悲,能夠給予方嚮與力量。 總而言之,《隨喜打七:南師七日禪修實錄》是一本充滿溫情、智慧與力量的書。它以樸實無華的語言,記錄瞭一段寶貴的禪修經曆;它以真實細膩的筆觸,展現瞭南懷瑾先生禪修教學的獨特魅力;它以過來人的身份,為所有渴望生命成長的人,提供瞭一盞明燈。讀完本書,或許你也會被那份禪意所吸引,開始一段屬於自己的心靈探索之旅。它是一本可以陪伴你靜心閱讀的書,更是一本能夠啓發你行動的書。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難得的喘息之機,讓我們得以放慢腳步,傾聽內心的聲音,感受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和裝幀風格給我留下瞭極其深刻的印象。那種沉靜而內斂的色彩搭配,仿佛在訴說著一種深厚的底蘊和歲月的沉澱,與內容本身所蘊含的禪修精神高度契閤。我尤其欣賞紙張的選擇,它並非那種光滑刺目的現代印刷品,而是帶有一點點粗礪的質感,捧在手裏有一種踏實感,讓人自然而然地放慢翻閱的速度。這樣的物理呈現,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引導,提醒著讀者,接下來的閱讀不是一場快餐式的消費,而是一次需要靜心的旅程。從拿到書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覺到一種儀式感,仿佛自己正準備進入一個需要全然專注的修行場域。這種對外在形式的極緻考究,預示著內文的精煉和真摯,絕非敷衍塞責之作。光是這些細節,就足以讓人感受到作者對“道”的敬畏與尊重,也讓我對即將展開的七日體驗充滿瞭期待和好奇。

評分

我發現,這本書最寶貴的地方在於其“紀實”的力度。它不是對“修成正果”的理想化描摹,而是坦誠地記錄瞭“打七”過程中必然伴隨的種種不適、掙紮乃至微小的突破。這對於所有嘗試過或者計劃嘗試靜坐的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一劑“清醒劑”。我能從文字中清晰地感受到那種身體上和精神上的拉扯,那種試圖“放下”卻又不斷被思緒拽迴的現實睏境。作者沒有迴避這些“醜陋”的真相,反而將其作為體驗的一部分來審視,這種誠懇的態度,極大地拉近瞭與讀者的距離。它告訴我,修行不是一蹴而就的神話,而是充滿汗水、忍耐和重復的日常纍積。這種腳踏實地的記錄,遠比任何華麗的辭藻堆砌齣來的“開悟”描述更具說服力和指導價值。

評分

閱讀這本隨筆集的過程,像是一場與智者的低語對話,文字的節奏感掌握得恰到好處。它沒有冗長復雜的理論闡述,而是以一種近乎口語化的真誠,記錄瞭作者在特定時間段內最直接的觸動和感悟。我特彆喜歡那種瞬間被擊中的感覺,比如某一個關於“動中定”的描述,寥寥數語,卻瞬間點亮瞭我此前模糊不清的理解。這不像是一份刻闆的修習報告,更像是一麵多棱鏡,從不同角度摺射齣南師教誨的幽微之處。有些篇章讀起來讓人心頭一暖,感受到修行路上的孤寂與互相扶持;而有些則如同醍醐灌頂,讓人猛地從日常的慣性思維中掙脫齣來。這種敘事的靈活性和情感的真摯流露,使得即便是一個對禪修知之甚少的新手,也能輕易被吸引並感受到那種內在的張力,絕非那種高高在上、拒人於韆裏之外的“高深”之作。

評分

從文學性的角度來看,這本小冊子也展現齣一種剋製而有力的美學。作者的筆觸雖然樸素,但在關鍵的轉摺點上,總能精準地運用意象和比喻,將抽象的禪宗概念轉化為可感的經驗。例如,她對某一刻“念頭如流水般過而不沾”的描述,不是空洞的理論復述,而是藉助瞭一種非常生活化的場景來體現。這種將深奧哲理“落地”的能力,是衡量一本修行體悟之作成敗的關鍵要素。它不僅滿足瞭修行者對“法”的求知欲,也滿足瞭普通讀者對優質散文的欣賞需求。閱讀結束時,我感到一種被溫柔而堅定地推動著去審視自己內在世界的衝動,這不是命令式的催促,而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就像一位良師在身後輕輕推瞭你一把,讓你邁齣瞭自己應該邁齣的一步。

評分

七天的時間跨度,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而作者對這種“暫停”的捕捉尤其細膩。她筆下的時間仿佛被拉長、被壓縮,不再是綫性的流逝,而是被每一次的呼吸和每一次的靜默所重新定義。我尤其留意到關於“時間感”變化的記錄,那種外在世界的聲音依然存在,但內在的感知卻完全沉浸於當下的細微之處。這種對心流狀態的捕捉和描述,非常具有啓發性,讓我反思自己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被各種信息流切割和消耗的。這本書提供瞭一種參照係:在特定的約束下,人的精神潛力如何被激發齣來,以及這種短暫的“慢”如何能更深刻地影響到“快”的日常。對於渴望在忙碌中尋找錨點的人來說,這部分內容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指南。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