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消費需求景氣評價報告(2018)
定價:99.00元
作者:王亞南 張曉明 祁述裕 嚮勇 劉婷 趙娟 魏
齣版社: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520123600
字數:327000
頁碼:348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分析瞭1996~2016年全國城鄉居民需求增長態勢,檢測瞭2016年全國城鄉文教消費需求經濟總體狀況和多省域狀況,對文化民生需求發展動態進行瞭分析,既有對全國城鄉文教消費需求景氣的宏觀分析,也有對多省域文教消費的討論;通過技術分析,對中國1996~2016年文化民生需求態勢進行瞭討論,並對全國省域城鄉、城鎮及鄉村文化教育消費需求進行瞭測評,還對2020年進行瞭預測。
目錄
Ⅰ 總報告
1 中國城鄉文化教育消費需求景氣總體評價
——1996~2016年分析與2016年度測評【王亞南 方 彧 魏海燕】/001
一 全國城鄉文化教育消費需求增長態勢/002
二 全國城鄉文化教育消費相關背景情況/008
三 全國文化教育消費城鄉、區域協調狀況/013
四 全國城鄉文化教育消費需求景氣指數測評/017
Ⅱ 技術報告與綜閤分析
2 中國文化消費需求景氣評價體係技術報告
——兼析1996~2016年文化民生需求態勢【王亞南 魏海燕】/023
3 全國省域城鄉文化教育消費需求景氣評價排行
——1996~2016年測評與2020年預測【劉 婷 陳勇強 王亞南】/056
4 全國省域城鎮文化教育消費需求景氣評價排行
——1996~2016年測評與2020年預測【趙 娟 馮 瑞 王亞南】/087
5 全國省域鄉村文化教育消費需求景氣評價排行
——1996~2016年測評與2020年預測【方 彧 梁自平 王亞南】/115
Ⅲ 省域城鄉報告
6 湖南:2016年度城鄉景氣指數排名位【張 林】/143
7 青海:1996~2016年城鄉景氣指數提升位【田 娟】/153
8 西藏:2001~2016年城鄉景氣指數提升位【劉 婷】/162
9 遼寜:2015~2016年城鄉景氣指數提升位【袁春生】/172
10 海南:2015~2016年城鄉景氣指數提升第2位【肖雲鑫】/182
11 重慶:2006~2016年城鄉景氣指數提升第6位【趙 娟】/192
Ⅳ 省域城鎮報告
12 貴州:2011~2016年城鎮景氣指數提升位【馬建宇】/202
13 河南:1996~2016年城鎮景氣指數提升第2位【汪 洋】/212
14 福建:1996~2016年城鎮景氣指數提升第3位【郭 娜】/221
15 寜夏:2006~2016年城鎮景氣指數提升第5位【楊媛媛】/230
16 吉林:2016年度城鎮景氣指數排名第7位【宮 玨】/239
17 上海:2015~2016年城鎮景氣指數提升1位【鄧雲斐】/248
Ⅴ 省域鄉村報告
18 廣西:2011~2016年鄉村景氣指數提升第3位【李 雪】/258
19 甘肅:1996~2016年鄉村景氣指數提升第4位【瀋宗濤】/268
20 黑龍江:2016年度鄉村景氣指數排名第5位【張 戈】/277
21 北京:2015~2016年鄉村景氣指數提升第5位【平金良】/286
22 山西:2016年度鄉村景氣指數排名第6位【代 麗】/296
23 廣東:2006~2016年鄉村景氣指數提升2位【秦瑞婧】/306
Abstract/315
Contents/317
作者介紹
王亞南(1956~),男,漢族,雲南昆明人,中員(1982~),研究員(1996~),雲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化開發研究中心主任,《雲南文化發展藍皮書》執行主編,《中國文化創新藍皮書》編委,《中國文化産業評論》編委,全國學科期刊《民族文學研究》南方片編委,主要從事民俗學、民族學及文化理論、文化戰略和文化産業研究。雲南省有突齣貢獻專業技術人員。得到相關學界公認的主要學術貢獻:(1)提齣口承文化概念完成係統研究,強調口承文化傳統為人類社會的文明淵藪,質疑僅視成文史為“文明史”的學術誤區,相關著作成為若乾高校民俗學研究生必讀書;(2)提齣並解析人生儀禮中親長身份晉升儀式,指齣中國傳統宗法社會的“政親閤一”結構體製和“天賦親權”權力觀念;(3)提齣並論證“現代‘中華民族’是56個民族平等組成的統一國民共同體”和“中國是多民族的統一國傢”修正錶述,完成國傢社科基金課題。
文摘
序言
當我拿到《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消費需求景氣評價報告(2018)》時,我對它寄予瞭厚望,希望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穿梭在中國波瀾壯闊的文化消費海洋中。書名中的“藍皮書”三個字,在我的認知裏,總是與權威、深度、前瞻性緊密相連,仿佛蘊含著一份對行業脈搏的精準把握。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套科學的評價體係,幫助我理解“景氣”二字背後的具體指標和衡量標準。它是否會細緻地剖析不同文化細分領域的增長潛力?比如,數字文化內容(如網絡視頻、遊戲、直播)與傳統文化體驗(如劇院演齣、博物館參觀)的此消彼長;亦或是新興文化業態(如文創産品、沉浸式體驗)的崛起速度?我希望它能超越簡單的統計數據,更深入地挖掘驅動這些變化的社會經濟因素,例如消費升級、技術進步、政策導嚮乃至於人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這本書,在我看來,不應僅僅是信息的堆砌,更應是一份解讀市場密碼的指南,能夠幫助我洞察市場趨勢,甚至預判未來的發展方嚮。
評分第一眼看到《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消費需求景氣評價報告(2018)》這個書名,我腦海裏瞬間勾勒齣瞭一幅畫麵:一份厚重的、數據詳實的報告,裏麵充斥著各種圖錶、指數和專傢分析。作為一個對文化産業發展趨勢有著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想找到一本能夠係統性地瞭解當下中國文化消費市場現狀和未來走嚮的讀物。這本書的書名恰好滿足瞭我這個需求,它承諾瞭“景氣評價”,這意味著它不僅僅是羅列數據,更會解讀這些數據背後的含義,分析市場的活力和潛在的增長點。我設想,這本書可能會深入探討不同年齡層、不同地域、不同收入水平的消費者在文化産品和服務上的偏好變化,比如音樂、電影、閱讀、旅遊、藝術展覽等等,並且會嘗試去量化這些需求的變化程度。此外,“中國文化消費需求”這個關鍵詞也讓我期待,它應該會聚焦於國內市場的特點,而不是泛泛而談,希望能看到一些具有中國特色的文化消費現象的分析。2018年這個時間節點,也意味著它會反映當時的市場動態,對於迴溯和理解過去幾年的文化産業發展脈絡非常有價值。總之,我懷著一份對知識的渴望和對中國文化市場的好奇,準備翻開這本書,希望能獲得一些啓發和深刻的見解。
評分《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消費需求景氣評價報告(2018)》這本書,從書名來看,就有一種宏大敘事的感覺,它承諾要為中國文化消費的需求做一個全麵的“景氣評價”。這意味著它應該不僅僅局限於某個單一的文化領域,而是試圖構建一個整體性的視角。我期待它能將不同領域的文化消費數據進行整閤,勾勒齣中國文化消費市場的全貌。它可能會分析哪些文化領域正在經曆“寒鼕”,哪些又在“春天裏”蓬勃發展。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本書能深入剖析“景氣”的驅動因素,是技術創新帶來的新體驗,是收入增長帶來的購買力提升,還是社會結構變化帶來的新需求?作為讀者,我希望能從這本書中獲得一種“宏觀經濟學”式的理解,看到文化消費在中國整體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如何與社會變遷相互影響。我希望它能提供一種全局性的視野,幫助我理解中國文化消費市場的深度和廣度。
評分說實話,讀《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消費需求景氣評價報告(2018)》這本書,我最想看到的是一些能夠“接地氣”的分析。雖然“景氣評價報告”聽起來很學術,但我更希望它能反映齣普通人是如何消費文化的。比如,我一直很好奇,現在年輕人最喜歡通過什麼渠道接觸和消費文化産品?是短視頻平颱上的碎片化內容,還是深度閱讀一本好書?是去音樂節釋放熱情,還是在美術館尋找寜靜?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關於這些具體消費行為的洞察?它是否會分析不同消費群體(如學生、白領、退休人群)在文化消費上的差異化需求?我尤其關注那些非一綫城市的文化消費市場,那裏的人們是如何消費文化的,他們的喜好是否與大城市有所不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鮮活的案例和翔實的數據,讓我能真切地感受到中國文化消費市場的脈搏,而不是隻看到一堆冰冷的數字。如果能有一些關於文化消費如何影響人們生活方式、情感錶達的分析,那就更好瞭。
評分拿到《文化藍皮書:中國文化消費需求景氣評價報告(2018)》這本書,我首先想到的是它能否幫助我解答一些關於當下中國文化消費市場現狀的睏惑。2018年,在我看來,是中國文化消費市場經曆著快速變化的一年,各種新業態、新模式層齣不窮。這本書能否提供一些量化的指標來衡量這些變化?比如,對於新興的文化消費形式,它是否會進行深入的分析,判斷其發展前景和潛在風險?同時,我也好奇這本書是否會關注文化消費的“質”的提升,而不是僅僅關注“量”的增長。例如,在追求效率和便捷的時代,人們對於文化體驗的深度、原創性和個性化追求是否有所增加?它能否揭示齣一些關於中國消費者在文化消費領域正在形成的獨特價值觀和審美取嚮?我希望這本書能為我提供一個更加立體和 nuanced 的視角,讓我能夠更深刻地理解中國文化消費市場的復雜性和動態性,而不僅僅停留在錶麵的觀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