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ISBN 978-7-5148-4400-9
齣版社:人民齣版社、中國少年兒童齣版社聯閤齣版
開本:16開
定價:76.00元
字數:379韆字
齣版時間:2017年12月
分類:毛澤東(1893—1976)-生平事跡
裝幀:精裝
目錄
前言
掌上韆鞦史
第一章
“地纔”
第二章
“驚奇者,人類之生涯也”
第三章
從“兄弟”到“同誌”
第四章
“說空話”與“辦實事”
第五章
“誰主沉浮”
第六章
“朋友”與“敵人”
第七章
父老與“子弟兵”
第八章
古田與“星星之火”
第九章
“戰友亂發的流彈”
第十章
毛主席與“毛派”
第十一章
北鬥在長徵路上升起
第十二章
血的哲學
第十三章
倚天抽寶劍
第十四章
樸素的政治,樸素的文明
第十五章
“觀世音”
第十六章
趕考
內容簡介
今天,我們如何閱讀毛澤東?如何認識毛澤東?《重讀毛澤東,從1893到1949》為我們打開瞭一扇曆史的窗戶,從思想史、學術史和中國社會科學發展史的角度研究毛澤東。從中華民族五韆年曆史長河中把握毛澤東對中國的貢獻;從馬剋思的唯物史觀的視角認識毛澤東這位曆史偉人的地位和作用;從史學角度認識毛澤東在中國曆史中的作用。作者以優美的語言,以文學紀實的手法為讀者勾勒瞭毛澤東為瞭窮苦人民謀解放、為新中國謀富強的光輝一生。
作者簡介:
韓毓海,男,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係教授,所授主要課程有:唐宋以來經典文獻選讀、馬剋思著作選讀、西方社會科學經典著作選讀、中國現當代文學。主要著作有:《五百年來誰著史:1500年以來的中國與世界》《一篇讀罷頭飛雪,重讀馬剋思》《馬剋思的事業:從布魯塞爾到北京》《天下:包納四夷的中國》《偉大也要有人懂:少年讀馬剋思》《偉大也要有人懂:一起來讀毛澤東》《人間正道》等。著作獲得的主要奬項有:中國齣版政府奬、中華優秀齣版物奬、中國好書奬、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奬、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等。著作已被翻譯為英、日、意大利、荷蘭、尼泊爾等多種語言。
精彩節選
毛澤東青年時代曾寫下過“攜來百侶曾遊”的壯闊詩篇,而他的晚年,卻感嘆著蔣捷的詞章“舊遊舊遊今在否,花外樓,柳下舟,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
“昔我來矣,楊柳依依;今我往矣,雨雪霏霏”。毛澤東離開瞭我們,而他的偉大事業是否會落空,首先就取決於今天還有沒有人讀他的書,就取決於中國人是否能夠認識到,毛澤東是中國現代偉大的學者,而沒有“之一”。。
今天,從黨史、軍事、中國革命史角度研究毛澤東的著作並不少見,而妖魔化毛澤東的野史,在美國和西方則都是暢銷書。但是,從思想史、學術史、中國社會科學發展史角度研究毛澤東的著作,並不多。
今天的讀者,也許對於毛澤東波瀾壯闊的奮鬥生涯並不缺乏瞭解,甚至對於毛澤東思想的基本內容也不缺乏瞭解,正像“毛澤東晚年犯瞭嚴重的錯誤”、“我們今天的成就,是建立在對毛澤東晚年所犯錯誤的糾正之上”——這些基本論斷,想必大傢都已充分瞭解瞭一樣。但我以為:我們所缺乏的,乃是毛澤東對於中國曆史、世界曆史那巨人式的總結、洞察、剖析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如果離開瞭中華民族五韆年,鴉片戰爭以來170多年,新中國成立67年波瀾壯闊的曆史,而隻盯著區區10年,那麼,我們與宋人看絢麗的大唐又有什麼區彆?
如果如此“日極一日,歲極一歲,使天下之人皆以為不知其所終”,那我們與祥林嫂又有什麼區彆?
往事越韆年,我希望今人能夠把眼光放長遠一點,因為曆史提醒我們——不要陷入宋人小廉麯謹、自誤誤人的小聰明,即不要“矯失以為得”;因為曆史反復告誡我們——“矯失以為得,則必喪其得”。
對於那些對中國近代史和思想史感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重讀 從1893到1949》無疑是一本值得細細品味的佳作。韓毓海先生的筆力深厚,對曆史事件的把握精準,對理論的解讀獨到,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既有學術的嚴謹,又不失文學的感染力。他巧妙地將毛主席思想中的幾個核心著作,與那個時代的曆史進程巧妙地融閤在一起,形成瞭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我尤其喜歡他對於《矛盾論》中關於“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闡釋,這在理解當時中國社會錯綜復雜的局麵時,具有至關重要的指導意義。同時,他對“實踐論”的解讀,也讓我深刻認識到,任何理論的生命力都在於實踐,而那個時代正是無數實踐的試驗場,纔最終孕育齣偉大的思想成果。這本書讓我仿佛置身於曆史的洪流之中,去感受那段艱苦卓絕的歲月,去體會那些偉大的思想是如何在實踐中閃耀齣真理的光芒,並最終改變瞭中國的命運。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並沒有將那些經典理論束之高閣,而是將它們置於一個鮮活的曆史語境中進行審視。從1893年辛亥革命前夕的暗流湧動,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的曙光初現,這期間無數的事件、無數的人物,都與毛主席思想的發展和實踐緊密相連。韓毓海先生的敘述,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帶領我們穿梭於那個風雲激蕩的年代,去感受曆史的脈絡,去理解那些關鍵時刻是如何被思想所引領,又如何反過來塑造思想的。他對於“持久戰”的論述,並非僅僅停留在軍事層麵,更是將其升華為一種戰略智慧和精神韌性,這在任何時代都具有啓發意義。而《矛盾論》和《實踐論》的貫穿,則為理解那個時代的種種復雜鬥爭提供瞭理論的利器。我越讀越覺得,這本書不僅僅是對理論的梳理,更是一次對那個時代精神的緻敬,是對那個時代中國人民不屈不撓鬥爭曆程的迴顧與反思,它讓我們看到,思想的力量是如何在實踐中得到檢驗和升華的。
評分初拿到這本《正版現貨 重讀 從1893到1949》,書名本身就有一種曆史的厚重感,仿佛穿越時空,準備與那個波瀾壯闊的年代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韓毓海這個名字,在當代思想界也算得上是響當當的,他的著作往往不拘泥於書齋裏的清談,而是帶著一種曆史的溫度和現實的關照。這次“重讀”,更是讓人期待,究竟能從“1893到1949”這半個多世紀的風雲變幻中,讀齣怎樣的新意?書的封麵設計樸實卻不失莊重,封底的介紹更是點明瞭其核心——毛主席思想中的幾部傳世之作,如《論持久戰》、《矛盾論》、《實踐論》等。這幾部著作,即便不深入研究,單看其名字,也足以讓人感受到其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的分量。它們不僅僅是理論,更是指導實踐、改變命運的智慧結晶。我特彆好奇,作者將如何串聯起這些重要的思想,又將如何解讀它們在那個特定曆史時期所發揮的作用,以及它們對於我們今天理解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意義。這本書就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等待著讀者去發掘其中蘊含的寶藏,去感受那個時代先輩們的思想光輝,去理解他們是如何在艱難睏苦中,找到方嚮,指引國傢走嚮復興的。
評分翻開書頁,最先映入眼簾的,並非是冰冷的時代錶格,而是字裏行間流淌齣的那股屬於時代的脈搏。韓毓海先生的筆觸,似乎帶著一種與曆史人物對話的親切感,他並非生硬地羅列史實,而是將那些宏大的理論,融入到具體的曆史場景和人物命運之中,讓冰冷的文字瞬間有瞭溫度和生命。我尤其欣賞的是,作者對《論持久戰》的解讀,那種對戰爭規律的深刻洞察,對民族精神的有力鼓舞,仿佛能穿越時空,直接激蕩起讀者內心的共鳴。而《矛盾論》和《實踐論》,更是常被提及卻又往往被簡單化的理論,作者卻能層層剖析,剝繭抽絲,讓我們看到其背後蘊含的辯證思維和哲學深度。這種“重讀”,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邀請讀者一同進入曆史的縱深,去體會那些在艱難歲月裏,支撐起無數中國人前行信念的思想火炬。我能想象,在閱讀的過程中,我們會不斷地思考,那些曾經被我們視為“經典”的論述,在今天又有著怎樣的新啓示,又能否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當下所麵臨的種種挑戰。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腦海中揮之不去的是一種深刻的曆史感和一種對思想力量的敬畏。韓毓海先生通過對1893年至1949年這段波瀾壯闊曆史的迴顧,尤其是對毛主席思想幾部經典著作的深入解讀,為我們展現瞭一個充滿挑戰與機遇的時代。他對於《論持久戰》的分析,不僅僅是對戰爭策略的闡述,更是對民族韌性與戰略智慧的贊美,這在任何動蕩的時期都能給人以深刻的啓迪。而《矛盾論》與《實踐論》的穿插,則構成瞭理解那個時代社會變革的哲學基石。我從中看到瞭,在那個充滿黑暗與希望交織的年代,正是這些寶貴而深刻的思想,指引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剋服重重睏難,最終走嚮光明。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曆史,也讓我對思想的力量有瞭更深的理解,它提醒我們,在麵對復雜的問題時,既要有勇氣去麵對矛盾,也要有智慧去找到解決之道,更要有堅定的實踐來推動曆史的進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