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铭好奇心重,喜欢刨根问底,他曾花了4年多的时间接触病人,发表了被誉为“国内本精神病人访谈手记”的《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本书火了,因为它打开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很多人看得背脊发凉,因为他们在疯子的世界里找到了认同。
——《环球人物》杂志
每个人看待世界是不一样的。既然一个世界可以演绎成这么多样,那么尝试一下很多个世界来让一个人看,这样似乎很有趣。
——《中国新闻周刊》
有人说这本书有意思,我觉得这本书不好玩,我在写一个大悲剧。他们知道很多东西很了不起,但是他们没有释放出来,你不能了解到他们的目的。我跟他们接触很多,并没有看不起他们,我很尊重他们的存在,但并不代表我认同。
——《广州日报》
当高铭把他见到的精神病人的世界公布于众时,他曾震动过的,病人们的逻辑、感情、精神;经历过的惊惧、悲悯、收获……在读者身上一一重现。
——《中国青年报》
基本上,这就是正常人被几十个高智商神经病调戏和羞辱的故事。里面有男女老幼各种版本的谢耳朵。这些疯子,一个比一个学识渊博、逻辑严密、气场强大、德艺双馨、可歌可泣。
——《南方都市报》
商品名称: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完整版):国内一部精神病人访谈手记
作者:高铭
开本:16
定价:39.8
页数:368
出版时间:2016-1-1
ISBN号:978-7-5502-6393-2
印刷时间:2016-1-1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版次: 1
商品类型:图书
印次: 1
字数:330000
用纸:80G 银河书纸
前言
旧版前言
1. 角色问题
2. 梦的真实性
3. 四维虫子
4. 三只小猪——前篇:不存在的哥哥
5. 三只小猪——后篇:多重人格
6. 进化惯性
7. 飞禽走兽
8. 生命的尽头
9. 转世
10. 苹果的味道
11. 颅骨穿孔——前篇:异能追寻者
12. 颅骨穿孔——后篇:如影随形
13. 生化奴隶
14. 永远,永远
15. 真正的世界
16. 孤独的守望者
17. 雨默默的
18. 生命之章
19. *后的撒旦
20. 女人的星球
篇外篇:有关精神病的午后对谈
21. 时间的尽头——前篇:橘子空间
22. 时间的尽头——后篇:瞬间就是永恒
23. 在墙的另一边
24. 死亡周刊
25. 灵魂的尾巴
26. 永生
27. 镜中
28. 表面现象
29. 进化论
30. 迷失的旅行者——前篇:精神传输
31. 迷失的旅行者——中篇:压缩问题
32. 迷失的旅行者——后篇:回传
33. 永不停息的心脏
34. 禁果
35. 朝生暮死
36. 预见未来
37. 双子
38. 行尸走肉
39. 角度问题
40. 人间五十年
第二个篇外篇:精神病科医生
41. 伪装的文明
42. 控制问题
43. 大风
44. 双面人
45. 满足的条件
46. 萨满
47. 偷取时间
48. 还原一个世界——前篇:遗失的文明
49. 还原一个世界——中篇:暗示
50. 还原一个世界——后篇:未知的文明
51. 盗尸者
52. 棋子
53. 谁是谁
54. 灵魂深处
55. 伴随着月亮
56. 刹那
57. 果冻世界——前篇:物质的尽头
58. 果冻世界——后篇:幕布
后记:人生若只如初见
第*版后记:人生若只如初见
这本书,是一群误入歧途的天才的故事,也是一群入院治疗的疯子的故事。
这本书,是作者高铭耗时4年深入医院精神科、公安部等神秘机构,和数百名“非常态人类”直接接触后,以访谈形式记录了生活在社会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的所思所想。
这本书,是国内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在与精神病患对话的内容里涉及到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表现出精神病患看待世界的角度和对生命提出的深刻观点,闻所未闻却又论证严谨。
他们说。
? 四维生物眼里,我们只是蠕动的虫子
? 肤浅的男人,必然被基因先进的女人毁灭
? 孩子,你是我创建的角色,生死皆有我定
? 你追求的那点可怜的光明,根本不值一提
? 飓风不是虚幻,你还未信,我已死于狂风
? 睡梦中我狰狞的表情,吓破世人胆却仍无解
? 我们的生命,只是未知长河中的一个小碎片
? 我有三只小猪,我杀死了其中两只,而已
……
这本书,能够让人们真正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的内心世界。
大部分人都乐于成为社会群居动物的一员,所以会对从不同维度看待世界的人心存疑虑,甚至是不假思索的否定。
可是,定义一个人是天才还是疯子又有什么真正的标准呢?
相信这本书会给你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
他喜欢问为什么,但不是哲学家
他喜欢探究心理,但不是心理学家
他喜欢追问世界本源,但不是历史学家
他喜欢动物,但从不去动物园
他是个探险家,但不怎么旅游
他写过畅销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他喜欢白色、金属金和银色
他喜欢用“贪婪”形容自己
他喜欢自己制定规则
他坚信自己能拯救世界
他谁也不是
但他谁都是
高铭
70年代,生于北京
5年前,一本默默无闻的书一经出版便迅速占据各大图书排行榜首。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没有浮夸的修辞,没有繁复的文体,简简单单的对话形式,却在5年间以百万余册的畅销量级,撼动了所有人自以为稳固的世界观。
5年后,这本广受好评的书被各大影视公司争抢改编权,同名网络剧单集首播观看次立即破百万。
在作者高铭沉淀5年后的增补和修订下,《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完整版》带着10个从未公开的新篇章,再次与大家见面。依旧是那些在静谧中喧嚣的观点,仍然是那些在秩序中混乱的立场。让一批又一批的人,在字里行间探索未知,重新定义曾经根深蒂固的认知。
有多少疯子,在自己的世界里正常着。
有多少天才,在自己的世界里疯狂着。
一堵围墙,区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围墙内外,疯狂与正常。
围墙之上,困惑与彷徨。
一本书,拆掉围墙。
「天才在左」四维虫子、进化惯性、真正的世界、伪装的文明……
一本书,思维脱缰。
「疯子在右」预见未来、偷取时间、的撒旦、灵魂的尾巴……
借疯子的策略,唤醒你未知的灵魂。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完整版》,一本向内在无限探索的好书。
不论是曾经看的、正在看的,还是将要看的,请你都不要轻易对号入座。
根据高铭同名著作《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改编的网络剧正在乐视视频热播中。
购买这本书完全是出于一种猎奇心理,被“天才”与“疯子”这样极端的词汇所吸引。然而,读完之后,我发现它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得多。高铭先生的叙事技巧非常高明,他能够不动声色地将那些极其边缘的人物,以及他们内心深处的独特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我并没有从书中找到具体的心理学理论,但它却让我对心理学有了更直观、更感性的认识。我开始思考,我们所认为的“正常”究竟是如何形成的?那些与我们思维方式不同的人,他们的经历是否也同样有价值?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人类的精神世界是如此的广阔和复杂,我们对它的了解,可能还只是冰山一角。我特别喜欢书中一些人物的表达方式,虽然听起来有些“不着调”,但仔细品味,却能发现其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它迫使我去质疑我所习以为常的认知,去探索那些隐藏在“正常”表象之下的真实。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心理学,它更像是一次对人类意识边界的温柔探索,让人在震撼之余,也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书,就被它独特的叙事风格深深吸引。高铭先生并没有采用传统的学术论文体,而是以一种近乎“采访实录”的方式,将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故事娓娓道来。他笔下的人物,有的言语逻辑严谨,有的思维跳跃奇特,但无一例外都让我感到震撼。这本书最让我着迷的地方在于,它挑战了我们固有的认知模式。我一直以为心理学只是关于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更广阔的视角。它探讨了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以及这些思维方式可能源于何处,甚至可能带来什么样的“超能力”。我尤其对其中关于“集体潜意识”和“能量频率”的描述印象深刻,虽然这些概念在科学界仍有争议,但在作者的叙述下,它们似乎变得更加真实可触,引人深思。每次读完一个故事,我都会花很长时间去消化,去思考书中的人物究竟是“天才”还是“疯子”,或者两者兼而有之。它让我意识到,所谓的“正常”可能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人类的心灵,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和神秘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本身就带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魔力。高铭先生的写作风格,不似学院派的严谨,也不似通俗读物的浅白,而是一种介于两者之间,却又独具一格的魅力。他将那些极其复杂、甚至有些匪夷所思的精神现象,用一种极其平实、却又充满张力的语言讲述出来。我常常会被故事中人物的思维逻辑所折服,他们看待事物的方式,与我们这些“正常人”有着天壤之别,却又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自洽且合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奇的是,它打破了我对“疯狂”的刻板印象。我曾以为“疯子”就是思维混乱、行为失常,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在某些“疯子”身上,可能隐藏着我们普通人所不具备的洞察力,甚至是超越时代的智慧。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某些角落,也让我们对人类意识的无限可能产生了敬畏。每次读完,我都会感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同时也伴随着一种莫名的兴奋,仿佛窥探到了宇宙中最深邃的奥秘之一。
评分作为一名对人类心理和精神世界充满好奇的读者,我曾涉猎过不少心理学相关的书籍,但《天才在左,疯子在右》无疑给我留下了最为深刻的印记。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一套严谨的理论体系,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的视角。高铭老师以一种近乎虔诚的态度,去倾听和记录那些在主流社会中被忽视的声音。他没有评判,没有说教,只是将那些“非正常”的思维和体验,以最真实、最赤裸的方式呈现出来。我常常在阅读时感到一种莫名的共鸣,仿佛那些隐藏在我内心深处,我自己都未曾意识到的想法,被作者笔下的人物所放大和表达。这本书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所熟知的“现实”究竟是什么?那些被我们认为是“正常”的思维模式,是否真的就一定是正确的?那些被我们称为“疯子”的人,他们的世界是否也同样拥有着我们无法理解的秩序和逻辑?每一次翻阅,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示,对人性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对自身的认知边界产生疑问。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很有吸引力,深邃的背景色搭配简洁却极具张力的文字,一眼就能感受到它所要探讨的主题的深度。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了解到这本书的,当时就被它“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这样一个极具争议性和想象力的标题所吸引。它不像市面上很多心理学书籍那样,从枯燥的理论入手,而是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故事叙述方式,将那些游走在“正常”与“异常”边缘的人物展现出来。我最喜欢的是作者高铭老师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他没有简单地将这些人定义为“疯子”,而是尝试去理解他们思维方式的独特之处,挖掘他们行为背后的逻辑,甚至从中找到一些我们常人难以企及的智慧火花。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陷入沉思,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正常”和“疯狂”的定义。有时候,那些被社会边缘化的人,反而能看到我们所忽略的真相,或者拥有我们所不曾拥有的视角。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心理学,更像是对人类意识边界的一次探索,让人在惊叹之余,也对自己的人生和周遭的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