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佬傳
作者: 黃碧雲 出版社:大田 出版日期:2012/11/30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1792682 叢書系列:智慧田 規格:平裝 / 19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黃碧雲在《烈佬傳》的封底文字這樣寫著:
小說叫《烈佬傳》,對應我的《烈女圖》。小說也可以叫《黑暗的孩子》,如果有個全知並且慈悲的,微物之神,他所見的這群人,都是黑暗中的孩子。小說當初叫《此處那處彼處》,以空間寫時間與命運,對我來說,是哲學命題:在定的歷史條件裡面,人的本性就是命運。時間令我們看得更清楚。
我曾經以為命運與歷史,沉重而嚴厲。我的烈佬,以己必壞之身,不說難,也不說意志,但坦然的面對命運,我懾於其無火之烈,所以只能寫《烈佬傳》,正如《烈女圖》,寫的不是我,而是那個活著又會死去,說到有趣時不時會笑起來,口中無牙,心中無怨,微小而又與物同生,因此是個又是人類所有;烈佬如果聽到,烈佬不讀書不寫字,他會說,你說甚麼呀,說得那麼複雜,做人哪有那麼複雜,很快就過---以輕取難,以微容大,至烈而無烈,在我們生長的土地,他的是灣仔,而我們的是香港,飄搖之島,我為之描圖寫傳的,不過是那麼個影子。
作者簡介
黃碧雲
香港大學社會系犯罪學碩士,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法律專業文憑。曾任新聞記者。為合格執業律師。
她的小說創作深具特色與驚嘆,長久以來重量級的溫柔文字觸動讀者,教人願意追索與守候其作品。
黃碧雲得獎紀錄與出版作品--
三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小說獎
四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散文獎
屆香港藝術發展局文學新秀獎
屆馬來西亞花蹤文學獎小說首獎
聯合報、中國時報十大好書年度獎
1987年香港當代舞蹈團單人表演「個女子的論述」
2000年香港讀書小劇場「媚行者」
2004年香港牛池灣文娛中心、台北牯嶺街小劇場「沉默.暗啞」
編輯推薦
再次溫柔與暴烈
每次讀黃碧雲的作品,回總是艱難的,但很奇妙的是,讀過遍之後,你再也不會覺得有什麼難?難在哪裡?你還會中毒般地,不知不覺地默默守候成為她的忠實讀者……
《烈佬傳》是黃碧雲在大田出版的9本作品。
她開始即言明,這是本用廣東話語法書寫的小說,如果在台灣出版是否要注解廣東話,還沒有定論,她說在香港也是讓讀者去猜……
*後,作為個編輯,我還是幫讀者做了些功課,在書中區隔了編注與作者注,放在版型的下半段,不會對閱讀有所影響。
每次核對文稿,便又次震懾黃碧雲輕輕描述,輕輕放下的無謂感,每次對稿結束,好像生命又被狠刮了頓,可以輕省的,無論你多麼沉重;可以沉重的,無論你多麼不在乎。
黃碧雲作品的題材從不重複,每推出本小說,便是個新的視界,在這個小說的寬度與廣度裡,她爬梳的文字無人可預測,她鋪陳的中心思想,無人可譬喻,我在十幾年前編輯她的小說,十幾年後再度捧起文稿讀著,仍然莫名存在種攝魄感,那往往令人讀畢之後,會掩卷嘆息的。
而編輯多年,我總愛她字裡行間的詩意,像這次摘選出來當作封面文字:有天,你會發現你無所有。前後有文,但當你讀到這句,你會明白,這文字絕望與希望的力量有多麼劇烈,我總在這些劇烈之中,去喜愛這個作者的作品。
有回和美術設計談到兩本前後作品,我說《末日酒店》是有寫作技巧的,所以濃烈,而《烈佬傳》平鋪直敘,卻後勁十足,我往往承受不住這衝擊,每讀遍就沉默回,世人流流長,而小說中的烈佬就這麼無所謂地過了這生。
大田出版儀主編
从文学技巧的角度来看,这部作品的叙事结构设计得非常精巧,完全不是线性的讲述,而是采用了多视角、时间线交错的手法,使得故事的悬念层层递进,张力十足。起初读的时候,我有点跟不上那种跳跃的时间线,需要时不时地翻回去核对一下人物的年龄和事件的顺序。但这恰恰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他通过这种看似混乱的叙事,模拟了记忆和历史的碎片化特点。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发现每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闪回,都是为最终的高潮埋下的伏笔,当所有的线索汇聚在一起时,那种豁然开朗的震撼感,是阅读其他平庸小说所无法比拟的。比如,开篇一个不起眼的小道具,在故事中段被赋予了惊人的背景故事,那一刻,我真的有种拍案叫绝的感觉。此外,作者对白描的运用也达到了极高的水准,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一个复杂人物的性格侧面,既简洁有力,又意味深长,读起来有一种韵味悠长的感觉,像是品一杯上好的陈年普洱,初尝平淡,回味无穷。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港台老版书的印刷质量有点心理准备,但拿到这本实实在在的实体书时,还是被那种厚重感给震撼到了。纸张的质感非常棒,不是那种轻易泛黄的劣质纸,而是带着微微韧性的米黄色纸张,长时间阅读下来眼睛也不会太累。更难得的是,繁体字的排版和字体的选择,简直是为怀旧者量身定做的。现在的电子书或者新版书籍,总觉得少了点韵味,那种墨香和油墨的味道,只有老派的印刷品才能给予。翻开书页,就能感受到一股时间沉淀下来的味道,仿佛能触摸到当年出版时编辑和作者的心血。故事内容上,我最佩服的是作者对时代背景的考究,那种旧时社会的风貌、人情世故的复杂性,都被刻画得入木三分。它不是那种空洞的背景板,而是活生生地嵌入到情节发展中的重要推动力。比如,某一章里关于帮派间利益分配的细节描写,那种精细度,让我觉得作者一定是对那个年代的社会结构有着深刻的理解,绝非道听途说,而是深入骨髓的体验。这种对细节的执着,使得整个故事的真实感和厚重感大大提升,让人读完后久久不能忘怀。
评分我已经很久没有遇到这样能让我产生强烈代入感的小说了。通常看书时,我总会保持一种“局外人”的视角去评判人物的对错,但在这部作品里,我发现自己不止一次站在了主人公的立场上,替他感到不值和愤懑。这种情感上的共振太难得了。尤其是那段描写主角被挚友背叛的情节,我当时简直气得把书差点扔出去,那种五内俱焚的感觉,比我自己真的被背叛还要深刻。作者没有用煽情的语言去刻意渲染悲伤,而是通过极其克制和精准的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将那种深入骨髓的痛楚表现了出来。它就像是一把冰冷的钝刀,慢慢地割开你的心房,一点点渗入。而且,这本书的女性角色塑造也极其出彩,完全不是传统武侠小说里“红颜祸水”或“等待救援”的刻板印象。她们有自己的智慧、力量和无奈,她们的选择往往比男主角的更难,需要承受的社会压力也更大。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个女配角的结局,虽然不圆满,但却充满了独立女性的悲壮和决绝,读完后让人肃然起敬,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小说中女性角色的认知。
评分我必须承认,我原本对“港台原版”这几个字抱有一种近乎迷信的态度,总觉得只有原汁原味的东西才最正宗,但真正读起来,发现其魅力远超我的想象。这部小说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融合了古典白话的精炼和特定地域的俚俗表达,形成了自成一派的“江湖腔调”。这种语言不是生硬的文言文,也不是现代的白话口水话,而是一种恰到好处的、带有时代烙印的表达方式,读起来既有古风的雅致,又不失鲜活的生命力。它让我想起小时候听长辈讲故事的那种感觉,语气抑扬顿挫,仿佛每一个字都有它特定的重量和情感色彩。全书读下来,仿佛完成了一次对旧日时光的深度探访,不只是阅读了一个故事,更是体验了一种逝去的文化氛围。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故事本身,更在于它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保存了那个年代特有的叙事节奏和语言艺术,对于任何一个想深入了解那个文化圈子的人来说,都是一份无可替代的珍藏。
评分这本小说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最近工作压力大得让我喘不过气来,每天下班回家只想瘫在沙发上彻底放空。我本来对这类武侠/历史题材兴趣不大,但朋友强力推荐,说里面的江湖恩怨和儿女情长写得太到位了。读进去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完全低估了作者的功力。故事的节奏把握得极其精准,该慢的时候娓娓道来,描绘人物内心的挣扎和环境的氛围,让你仿佛身临其境,像是老电影里那种打着柔光镜头的慢镜头。可是一到关键的冲突点,那笔力陡然加快,刀光剑影,血雨腥风,读起来让人心惊肉跳,恨不得一口气读完。最让我欣赏的是作者塑造人物的功力,没有绝对的好人或坏蛋,每个人物都有自己鲜明的立场和难以言说的苦衷。那个被称为“烈佬”的主角,他的成长线索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从一个懵懂少年到一代宗师,中间的每一步蜕变,都伴随着巨大的代价和痛苦的选择。我尤其喜欢其中一段关于“道义与生存”的探讨,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答案,而是把选择权交给了读者,让你在合上书本之后,依然在脑海中反复推敲,这才是好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