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编委会 著
图书标签:
  • 行政区划
  • 中国
  • 年鉴
  • 参考工具
  • 地图
  • 地理
  • 政府出版
  • 2018
  • 简册
  • 地方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王府井书店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ISBN:9787520404235
商品编码:28189559189
出版时间:2018-03-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称: 2018-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 出版社: 中国地图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03-01
作者:本书编委会 译者: 开本: 32开
定价: 49.00 页数: 印次: 1
ISBN号:9787520404235 商品类型:图书 版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8)》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8)》是一部全面、权威、翔实的年度性行政区划信息汇编,旨在为社会各界提供及时、准确的中国行政区划变动情况。本书以2018年12月31日为截止日期,系统梳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在各级行政区划上发生的重大调整和变动,展现了中国行政区划管理的最新面貌。 本书内容涵盖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以及下辖的地区、自治州、盟、市、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市辖区、县级市、乡、民族乡、镇、苏木、街道办事处等各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层级、驻地、行政代码以及部分历史沿革信息。通过详尽的数据和清晰的条目,本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完整、立体、动态的中国行政区划图景。 核心内容构成 1. 全国行政区划概览: 本部分首先对全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包括其地理位置、简称、首府(省会)以及所属的行政层级。在此基础上,本书会对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进行逐一列举,并注明其性质(如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2. 省级行政区划详情: 针对每一个省级行政区,本书都会进行深入的剖析。这包括: 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 清晰列明其官方名称,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XX省”、“XX自治区”、“XX直辖市”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XX特别行政区”。 省会/首府/政府所在地: 标明该省级行政区的行政中心,如“省会:XX市”、“首府:XX市”、“政府所在地:XX市”。 行政代码: 提供该省级行政区的唯一国家行政区划代码,这是用于统计和识别行政区划的官方标识。 地市级行政区划: 详细列出该省级行政区下辖的所有地市级行政单位,包括地区、自治州、盟、地级市、直辖市的市辖区等。对于每一个地市级行政单位,都会注明其名称、行政代码、行政层级以及政府驻地。 县(旗)级行政区划: 在地市级行政区划的基础上,本书进一步细化至县(旗)级行政单位。这包括县、自治县、旗、自治旗、县级市、市辖区、林区等。同样,每个县(旗)级行政单位都附有名称、行政代码、行政层级和政府驻地信息。 乡(镇、苏木)级行政区划: 在县(旗)级行政区划之下,本书还会汇总乡、民族乡、镇、苏木、街道办事处等乡(镇、苏木)级行政单位。这部分内容的呈现将更加概括,通常会列出每个县(旗)级行政区下辖的乡(镇、苏木)级行政单位数量,并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乡(镇、苏木)级行政单位进行名称和代码的展示。 3. 行政区划变动与历史沿革简述: 本书特别关注2018年度行政区划的最新变动情况。任何在本年度内发生的行政区划调整,例如撤县设市、撤区设县、行政区划合并、设立新的行政区划单位,以及行政区划名称的变更等,都将得到清晰的记录和说明。同时,本书也会对一些重要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行政区划调整进行简要的历史回顾,帮助读者理解当前行政区划格局的形成过程。 4. 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划: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作为中国的组成部分,其独立的行政区划体系在本册中也将得到体现。本书将按照其内部的行政区划设置,如香港的十八区、澳门的七个堂区,进行详细的介绍,并注明相应的名称和官方标识。 5. 附录与统计: 为了便于读者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行政区划的全貌,本书可能还会包含一些附录,例如: 全国行政区划总表: 汇总全国各层级行政单位的数量统计。 行政区划代码索引: 提供按行政区划代码顺序排列的索引,方便查找。 地名索引: 提供按地名拼音或汉字笔画顺序排列的索引,便于按名称查找。 重要行政区划变更大事记: 梳理近年来重要的行政区划调整事件。 本书的价值与意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8)》不仅是一本信息工具书,更承载着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政府管理与决策参考: 对于各级政府部门而言,本书是进行行政管理、区域规划、资源配置、统计分析和政策制定的重要基础信息来源。准确的行政区划是政府履行职责、保障社会秩序运行的基石。 学术研究与教育支持: 本书为地理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领域的学者和学生提供了宝贵的研究素材。通过对行政区划的研究,可以深入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经济发展、人口分布、文化区域等多个层面。 经济社会发展监测: 行政区划的变动往往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本书通过记录这些变动,有助于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态势,监测城镇化水平,评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效果。 公众认知与公民参与: 对于普通公民而言,了解自己所处的行政区划,有助于提升公民意识,更好地参与社会事务,理解国家治理体系。本书能够帮助公众清晰地认识中国国土的划分方式,了解国家行政管理的层级结构。 历史记录与时代印证: 每一年的行政区划变动,都是国家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缩影。本书作为一本年度性的记录,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在特定年份的行政区划管理状况,是研究中国现代史、地理史的重要史料。 内容特点 权威性: 本书内容由国家相关部门组织编纂,信息来源可靠,数据经过严格审核,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全面性: 涵盖了全国各级各类行政区划单位,力求做到应收尽收,信息完整。 准确性: 数据力求精确,行政区划名称、代码、驻地等信息准确无误,为使用者提供可靠依据。 及时性: 聚焦2018年度的行政区划变动,反映了最新的管理成果。 系统性: 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编排,层级分明,便于检索和理解。 实用性: 紧密结合实际需求,为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个人提供便捷的查询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18)》以其严谨的态度、详实的内容和重要的价值,为理解当代中国提供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视角。它不仅是一份静态的区划名录,更是中国发展脉络的生动注脚,是认识国家、理解区域、把握时代的重要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资料集,拿到手沉甸甸的,光是厚度就让人对它的信息量肃然起敬。我本来是想找点关于特定省份近年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宏观数据,结果不小心翻到了这本,立刻被它那种朴实无华、直击核心的权威感吸引住了。它不像那些商业报告或学术专著那样需要复杂的解读,它就像一张精度极高的地图,把每一块“地”——无论是直辖市、省、自治区,还是地级市、县,甚至到乡镇一级——的“身份证明”清清楚楚地摆在了你面前。我尤其欣赏它对基础信息记录的严谨性,比如行政区划代码的完整性,这对于做数据清洗或者进行地理信息系统(GIS)关联分析的人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它不动声色地展示了国家治理的骨架,那种层层叠叠、脉络分明的结构,让人不得不佩服背后的工作量。虽然内容本身可能偏向静态的登记和记录,但正是这种“静”构成了宏大动态变化的基础,没有这些基准点,任何讨论“发展”和“变化”都成了无源之水。我花了足足一下午,只是对照着不同年份的资料,试图找出某个县级市在近五年内的归属变化,那种抽丝剥茧的成就感,只有真正需要精确地理数据的人才能体会。

评分

说实话,我一开始以为这玩意儿会枯燥得像电话簿,毕竟是官方的行政区划信息汇编。但当我真正开始浏览其中的细节时,发现它其实是一部生动的“国家身份志”。我关注的是文化人类学方向的研究,常常需要追溯某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在不同历史时期是如何被纳入国家行政体系的。这本书提供的详尽的县、乡层级划分,为我提供了最可靠的“坐标系”。你可以在这里清晰地看到,某个原本相对偏远的地区,是如何通过设市、撤县、合并等一系列行政动作,逐渐被纳入更有效率的管理网络中的。这种自上而下的梳理,是理解中国社会空间重构的关键线索。它不是在讨论政策的优劣,它只是冷静地陈述“事实的边界”。我甚至从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地理现象——比如某些山区县的边界线,是如何为了避开特定的水系或山脉走向而设计的,这些都体现了古老的地理智慧与现代行政需求的结合。比起那些注重“故事性”的著作,我更信赖这种基于事实的、近乎冷酷的精确性。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出了单纯的“查找信息”范畴,它更像是一份国家运行的“操作手册预览版”。我从事的是供应链和物流规划工作,对区域划分的理解直接关系到成本和效率。当我需要评估一个新物流中心选址时,我们内部的决策链条非常依赖于官方对区域功能定位的界定。这本册子就提供了一个最权威的、未经修饰的官方视角。比如,不同层级的行政区划在税收、审批权限上的差异,虽然没有直接写明,但从其编制的层级和结构上,你就能迅速把握住其中的权力梯度。更不用说,对于跨区域合作项目,确认合作方的行政隶属关系是第一步。这本书的编排方式逻辑性极强,索引做得非常细致,检索效率极高,这对于需要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地理数据匹配任务的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节省了无数时间。它不是让你去“阅读”的,它是让你去“核对”和“定位”的工具。

评分

我通常对这种工具书敬而远之,总觉得它们离“知识”太远,更像是档案管理员的必备品。然而,在参与一次地方政府数字化转型的项目时,我才深切体会到它的不可替代性。我们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就是不同部门历史数据中对同一地点的称呼和隶属关系不统一。过去几十年里,名字的微调、区划的变动,造成了大量数据孤岛。这本2018年的版本,提供了一个精确的“快照”——它就是那一刻,国家行政体系的官方DNA。有了它作为基准线,我们才能有效地进行历史数据的映射和清洗,确保所有系统都指向同一个“真实世界的位置”。这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种治理标准的问题。它的权威性在于,它代表了在特定时间点上,国家对自身空间组织的“共识”。这种“共识”的文本化,其价值是任何商业数据库都无法完全替代的,因为它背后站着的是国家机构的信誉。

评分

拿到这本册子时,我正在进行一个关于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非正式研讨。最初,大家的讨论都停留在模糊的宏观概念上,比如“西部大开发”或者“中部崛起”这类提法。但当我拿出这本册子,并翻到几个特定的、我们讨论的县市时,讨论的焦点立刻变得具象化了。我们看到了某个区域在过去几年中,是如何通过“撤县设区”这种行政手段,在统计数据上实现了“城市化”的跃升,从而在区域规划中获得了更高的话语权。这说明,行政区划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资源配置工具。这本书没有对这些操作进行任何评论或分析,但它赤裸裸地展示了“边界如何被划定”的过程,这比任何分析报告都更有力量。它提供了一个干净的、未被意识形态污染的“地图”,让我们得以从最基础的空间构成层面去反思国家治理的逻辑和意图。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触摸国家治理的底层代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