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说文解字今释(套装全四册) |
| 作 者: | 汤可敬 撰 |
| 定价: | 298.00 |
| ISBN号: | 9787532579259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 开本: | 32 |
| 装帧: | 精装 |
| 出版日期: | 2018-3-1 |
| 印刷日期: | 2018-3-1 |
| 编辑推荐 |
| 适读人群 :专业研究者、文史爱好者 《今释》译文力求信、达、雅,注释力求简明,并参证《说文》学、古文字学的成果作出评议,确非浮泛之作。 |
| 内容介绍 |
|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按照偏旁部首编排的字典,也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汉语字源的字书。作为两汉文字训诂学之集大成者,在中国语言学史上享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说文解字今释》即以大徐本为底本,通过每个字条的句读、注音、释文和注释,尽力逐条解说许慎原文的含义,并引用甲骨文、金文等古文字材料加以参证。全书标点精细,校勘详审,注音准确,译文明白通畅,注释部分择善采纳诸家之言,简易明了,而不一味堆砌,参证部分全面吸收古文字学的研究成果,益以作者之独到心裁,或肯定许慎说解文字的严谨科学,或指出许慎因受时代、条件的历史局限而出现的某些谬误,而其所引古文字形亦便于读者了解文字字形之流变。 《今释》一书使一部难认难读、难释难懂的《说文解字》,成为文理科学子皆宜、雅俗共赏之作。自1997年初版以来,广受读者欢迎,至今已重印8次。此次增订,增补了徐铉附于各部之后经籍中常见的新附字四百余字,并利用新材料和研究成果,对全书注释和参证部分进行了大幅修订,而全书2万余个古文字形也一一用更为清晰的图片加以替换,使本书更臻完善。 |
| 作者介绍 |
| 汤可敬,1941年出生于湖南益阳,1963年毕业于湖南师院(今湖南师大)中文系,1992年被评聘为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说文学与汉语史研究。编著《新编古代汉语》(1989年北京出版社出版,1992年修订,并更名为《古代汉语》),曾获国家教委第二届(1986-1989)全国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专著《说文解字今释》(1997年岳麓书社初版,2006年再版),曾入围第四届国家图书奖初评,获第二届全国古籍整理图书奖二等奖。另发表《词诠述评》《部首略说》《说文“多形多声说”研究》等四十余篇论文。 |
| 目录 |
| 第一册 前言 凡例 卷一 …… 卷七 第二册 卷八 …… 卷十四 第三册 卷十五 …… 卷二十二 第四册 卷二十三 …… 卷三十 主要参考书目 笔画检字表 音序检字表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本书的写作,虽由撰者承担,却凝聚了许多前辈和同辈专家学者的心血,甚至可以说,它是集体的结晶。我敬爱的老师周秉均先生,一直是我写作本书精神上、知识上的支柱。1962年,就读于湖南师大中文系时,周先生的古代汉语讲授,激发起了我学习和研究《说文解字》的极大兴趣。1989年底,先生亲自指导的、由我主编的《新编古代汉语》经北京出版社出版后,先生高度评价了我所撰写的“文字编”。我以此为基础,撰写本书。先生谢世前,逐字审定了本书前十一卷。在病榻上,先生还惦记着本书的出版。直到今天,每当想起先生,我不得不反复修订本书。在我有生之年,若不尽力提高它,完善它,我将愧对先生于九泉之下。 |
.........
我是一个在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平时除了专业课本之外,也常常会涉猎一些古籍整理方面的著作。坦白说,市面上关于《说文》的注疏汗牛充栋,很多版本要么过于学术化,语言艰涩到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为了追求“易读”而过度简化,丢失了原文的神韵和精确性。这套《说文解字今释》恰好踩在了那个完美的平衡点上。它的行文风格非常扎实,看得出作者在考据上下了极大的功夫,每一个释义后面似乎都藏着大量的文献支撑,但行文的叙述方式又保持了一种令人愉悦的节奏感。我常常是读着读着就忘记了时间,那种沉浸在古人智慧中的体验,是其他任何读物都无法替代的。对于我们这些需要深入研究古代文献的学生来说,这套书无疑是案头必备的权威参考资料,能极大提升我们对早期汉字体系的掌握程度。
评分我家中收藏了不少关于文字学的书籍,但读完《说文解字今释》后,我把好几本旧的参考书都移到了书架的次要位置。这套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也非常人性化,这对于长时间阅读厚重古籍来说非常重要。纸张的质感上佳,即便是晚上在台灯下翻阅,眼睛也不容易感到疲劳。从装帧设计上就能看出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用心,这不仅仅是一套工具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艺术品。更令我惊喜的是,它对一些异体字和罕用字的收录和辨析也做得非常细致入微,很多过去我认为是“查无此说”的疑难点,在这套书中都能找到令人信服的解释或至少是权威的讨论。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参照系,帮助我们重新校准自己对古代汉语的认知框架。
评分作为一位资深文玩收藏家,我深知“原汁原味”的重要性,但同时我也明白,传承需要桥梁。这套《说文解字今释》扮演的就是这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它没有被时代潮流裹挟,丢失了古籍的庄重性,也没有故步自封,成为少数人才能把玩的“象牙塔”里的学术产物。汤可敬先生的“今释”,就像是为我们这些仰望古人智慧的后来者,铺设了一条平坦而坚实的道路。我特别喜欢它对于一些文化习俗的字源解释,比如涉及到古代祭祀、农耕、服饰的字,通过对这些字的解读,我仿佛能触摸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肌理。每一次翻开它,都像是一次与许慎先生的跨越时空的对话,而汤先生的解读,就是那场对话中最清晰、最有力的翻译。这部书,是献给所有热爱汉字文化者的最佳礼物。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购买这套书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今释”这个词意味着大量的再解读工作,很容易翻车。然而,汤先生的处理方式极其老辣和稳健。他不是简单地用现代词汇去替换古义,而是深入挖掘了该字在先秦两汉语境下的核心概念,然后用现代人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精准复原。我特别关注了“意符”和“声符”的分析部分,以前总觉得这些理论很抽象,但对照这套书中的具体案例,简直是如获至宝。例如对某些形声字的分析,他指出的那个微小的结构差异,直接解释了为什么两个读音相近的字,意义却大相径庭。这种层层递进、抽丝剥茧的分析方法,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这套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其装帧所能体现的重量。
评分这部《说文解字今释》真是一部宝藏!作为一名对古代文字和文化怀有深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简直不敢相信能找到这样一部集大成之作。它不仅仅是收录了《说文解字》的原文,更难得的是,汤可敬先生的释读和阐发,简直是把一座沉睡千年的文字宝库重新激活了。我尤其欣赏它那种既尊重古籍原貌,又不失现代阐释活力的平衡感。很多老版本的《说文》读起来总觉得有些晦涩难懂,很多字形演变的脉络也难以把握。但是读了这套书,就像是给我的理解装上了一个高清滤镜,那些看似跳跃的古人造字逻辑,一下子就变得清晰明了,让人豁然开朗。它不仅仅是工具书,更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历史画卷,展现了汉字从萌芽到成熟的整个过程。那种对汉字结构和意义的深入挖掘,让我对“方块字”有了全新的敬畏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