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品展示 |
| 基本信息 |
| 图书名称: | 上海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与思考 |
| 作 者: | 孙雷 |
| 定价: | 60.00 |
| ISBN号: | 9787564223540 |
| 出版社: |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
| 开本: | 16 |
| 装帧: | 平装 |
| 出版日期: | 2016-2-1 |
| 印刷日期: | 2016-2-1 |
| 编辑推荐 |
| 内容介绍 |
| 《上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与思考》分为四部分:一、主题报告,二、理论实践篇,三、典型案例篇,四、政策机制篇。内容包括:坚定扎实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关于农村集体经济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关于完善本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制度的指导意见等。 |
| 作者介绍 |
| 目录 |
| 一、主题报告 上海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二、理论实践篇 1.稳妥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基本权益 2.坚定扎实稳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 3.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若干问题思考 4.关于农村集体经济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5.上海市闵行区农村改革试验区规范运行管理体系建设报告 6.关于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的建议 7.关于上海市松江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 8.上海市松江区新桥镇促进镇级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三、典型案例篇 1.让农村集体资产实现“实况转播”——《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6月18日 2.深化农村改革需要练好“内功”——《文汇报》,2014年7月4日 3.从村到镇,“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解放日报》,2014年7月20日 4.松江样本:重塑集体产权——《财新周刊》,2014年10月13日 5.上海深化农村集体产权改革——《人民政协报》,2014年11月4日 6.金点子结出金果子——《农民日报》,2015年8月3日 7.如何让农村集体资产“看得见”又“摸得着”——《东方城乡报》,2015年12月1日 四、政策机制篇 1.关于加快本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 2.关于推进本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若干意见 3.关于加强镇村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性物业项目管理的意见 4.上海市农村社区经济合作社证明书管理办法 5.关于本市进一步加强乡镇集体资产监督管理意见的通知 6.关于本市开展农村乡镇级集体经济组织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 7.上海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程序实施办法 8.关于完善本市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制度的指导意见 9.上海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奖补工作的指导意见 10.关于本市加强农村新型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监督管理的指导意见 11.关于本市开展乡镇农村集体资产产权界定工作的指导意见 12.关于本市农村社区经济合作社投资兴办企业工商注册登记有关工作的通知 13.上海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 14.关于本市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外投资股权 15.关于本市开展村民委员会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分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 《上海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与思考》: 这三种形式中,有限责任公司是按照《公司法》进行工商登记的公司法人,但其股东只能在50人以下,与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成千上万的特点不相适应,因此,改制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只能采取隐性股东的做法,大部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利难以得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社区股份合作社在工商部门登记,主要是参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登记法人,它有效解决了股东人数限制的问题,但由于社区股份合作社是较特殊的法人,对它没有专门的税收、财务制度,因此,在税收、财务方面所执行的是适用于公司法人的相关制度,在运营中社区股份合作社要缴纳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土地使用税、企业所得税等各项税赋,税费负担较重。无论是有限责任公司还是社区股份合作社,它们都对股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行收益分配,而股东都要缴纳20%的红利税(即个人所得税),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负担,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改制的积极性。经济合作社是一种组织创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颁发证明书,并可凭此证明书申领组织机构代码证,到金融机关开设账户,建立会计制度,实行收益分配制度。但是,经济合作社不是法人主体,无法作为出资人对外投资,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合作社的持续发展。 …… |
我一直对中国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模式抱有浓厚的兴趣,而《上海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与思考》这本书,正是我眼中能够深入探讨这一主题的佳作。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其郊区和农村的经济结构,在过去几十年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书中提及的“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无疑触及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领域之一。我非常好奇,上海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是如何处理集体土地的权能划分、如何保障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权益,以及如何通过制度设计来激发农村经济的内生动力。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具体的改革案例,比如某个村庄是如何成功地将集体资产转化为股份,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实践与思考”的表述,也意味着这本书不仅仅是案例的罗列,更包含着对改革背后深层逻辑的分析和总结。上海的农村集体经济改革,是否能为中国其他地区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如何保持集体经济的活力,同时又能保障农民的利益,这无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我对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制度创新中平衡效率与公平、发展与稳定的深刻洞见,充满了期待,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关于中国基层经济发展模式的全新认识。
评分读到《上海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与思考》这本书名,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上海那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以及它在经济改革进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读者,我深知农村集体经济在中国经济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以及产权制度改革对于激发农村经济活力、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至关重要性。上海农村,在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变革后,其集体经济的产权制度改革,无疑是具有典范意义的。我迫切地想知道,这本书是否能够深入剖析上海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困境,例如如何有效界定集体土地的收益权、使用权和处分权,如何建立健全集体经济组织的治理结构,以及如何通过改革保障广大集体成员的合法权益。我更期待书中能够呈现一些生动翔实的案例,比如某个具体的村庄是如何通过产权制度的创新,成功盘活集体资产,发展特色产业,从而实现经济腾飞的。同时,书中“思考”的部分,也让我对接下来的理论升华和经验总结充满了期待。上海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实践,是否能够为全国范围内正在进行的农村改革提供宝贵的借鉴,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中,构建更加公平、高效、可持续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这本书,在我看来,是对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一次重要梳理和深刻反思。
评分《上海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与思考》这本书,作为一本聚焦于中国经济改革前沿实践的著作,着实勾起了我对上海农村地区发展历程的好奇心。我一直对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如何在不同地域、不同经济背景下,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充满兴趣。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引擎,其农村地区的改革进程,无疑具有标杆意义。书名中“产权制度改革”这几个字,更是直击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产权的明晰与否,直接关系到资源的配置效率、激励机制的有效性以及最终的经济发展成果。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上海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例如集体土地的权能如何界定,集体成员的权益如何保障,以及如何通过改革激发农村集体经济的活力,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实践与思考”的表述,也暗示了本书并非简单的理论堆砌,而是建立在真实的案例分析之上,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刻的反思。这对于我们理解改革的复杂性、曲折性,以及如何从实践中汲取经验教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很想知道,在上海这样高度城市化的地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形态和功能,是否与内陆其他地区有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又如何影响了产权制度改革的路径和效果?本书是否能够为其他地区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模式或经验?这些问题都让我对阅读这本书充满了期待。
评分这本《上海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与思考》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份关于中国基层经济探索的“田野调查报告”。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中国社会经济肌理的著作情有独钟,尤其是那些能够展现普通农民和基层组织在改革浪潮中如何应对、如何创新的故事。上海的农村,在我心中一直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其集体经济的演变,必然是观察中国经济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独特窗口。书名中的“产权制度改革”几个字,如果能从更具象的角度去解读,比如,它是否讲述了具体的村庄如何将集体资产进行量化、如何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如何处理土地流转中的复杂问题,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村民们的生活和权益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更希望能够看到一些鲜活的案例,了解那些改革的先行者们是如何突破层层阻碍,将产权制度的理论落到实处。当然,“思考”的部分更是关键,它意味着这本书不仅仅是记录,更有对改革深层逻辑的探究,对未来方向的预判。在快速变化的中国经济环境中,上海农村的集体经济改革,是否已经走在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它是否能够有效应对城市化进程带来的挑战,例如土地的非农化、农民的身份转变等?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平衡发展与稳定、效率与公平的深刻见解?我对这些能够反映中国基层实践的著作,总是抱有极大的兴趣,期待它能带来一些启发。
评分我对中国农村经济的演变一直抱有深切的关注,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各地农村呈现出的不同发展路径,是我感兴趣的焦点。这本书《上海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实践与思考》,在我看来,恰恰提供了一个观察上海农村地区独特经济实践的窗口。上海,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其农村集体经济的改革,必然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和区域特色。我十分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在上海这样高度城市化和市场化的环境中,集体经济的产权制度是如何进行界定的,又面临着哪些独特的挑战。例如,土地资源的稀缺性、集体成员的城市化身份转变,以及如何在新兴产业和城镇化发展中,重新定位集体经济的功能和价值。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有说服力的案例分析,展现上海农村集体经济在产权制度改革中的具体举措,以及这些举措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带来的实际影响。更重要的是,“思考”二字,暗示了作者在梳理实践经验的同时,也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这本书是否能为我们揭示上海农村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以及这些经验对于中国其他地区,尤其是在推进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怎样的普适性价值?我渴望从中获得一些关于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度洞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