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一力文库买一赠一) [英]大卫·李嘉图,郭大力,王亚南

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一力文库买一赠一) [英]大卫·李嘉图,郭大力,王亚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大卫·李嘉图,郭大力,王亚南 著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赋税
  • 古典经济学
  • 李嘉图
  • 郭大力
  • 王亚南
  • 一力文库
  • 买一赠一
  • 经济学原理
  • 政治经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读者科技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ISBN:9787542648068
商品编码:2827184602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4-10-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一力文库买一赠一)

定价:42.00元

作者:大卫·李嘉图,郭大力,王亚南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4-10-01

ISBN:9787542648068

字数:26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是继承和发展《国富论》精华的巨著。既为资本主义辩护,又是反资本主义的武器。
租税是收入的主要来源,李嘉图通过本书描述了当时社会的经济问题,也描述了通过合理税收,国家收入增加,使国家走向富强之路。

内容提要


李嘉图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经济理论中的精华,在价值理论、货币理论、分配理论和经济发展理论方面都比斯密有所发展,使古典经济学更加成熟。该书出版后多次再版,成为畅销书,是关于政治经济学经典研究方法的基础。是继《国富论》之后经济学说史上另一部真正的辉煌巨著。

目录



第三版小引
章 价值论
第二章 地租论
第三章 矿山地租论
第四章 自然价格与市场价格
第五章 工资论
第六章 利润论
第七章 国外贸易论
第八章 赋税论
第九章 原生产物税
第十章 地租税
第十一章 什一税
第十二章 土地税
第十三章 金税
第十四章 房屋税
第十五章 利润税
第十六章 工资税
第十七章 对原生产物以外诸商品的赋税
第十八章 济贫税
第十九章 论贸易通路的突变
第二十章 价值与富之不同性质
第二十一章 蓄积对于利润利息的影响
第二十二章 输出的奖金和输入的禁止
第二十三章 生产奖金论
第二十四章 亚当斯密的地租学说
第二十五章 殖民地贸易
第二十六章 总收入与纯收入
第二十七章 论通货与银行
第二十八章 论富国贫国金谷物及劳动的比较价值
第二十九章 生产家支付的赋税
第三十章 论需要供给对于价格的影响
第三十一章 论机械
第三十二章 马尔萨斯的地租学说
附录一 引用各书题名
附录二 几个译音的字

作者介绍


大卫·李嘉图(1772—1823)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集大成者。生于犹太人家庭,父亲为证券交易所经纪人。12岁到荷兰商业学校学习,14岁随父从事证券交易。1793年独立开展证券交易活动,25岁时拥有200万英镑财产,随后钻研数学、物理学。1799年读亚当斯密《国富论》后开始研究经济问题,参加了当时关于黄金价格和谷物法的讨论,1817年发表《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

文摘


序言



好的,下面是一份关于《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之外的图书简介,旨在提供详尽且引人入胜的内容,而不涉及原书的任何信息。 --- 《文明的脉络:从古典理性到现代思辨的跨越》 作者:[佚名/多位作者协作] 出版信息:[虚拟出版社名称] 开本:16开 页码:约850页 定价:[虚拟定价] --- 内容简介: 这部厚重的文集,并非聚焦于单一的经济学派或理论体系,而是旨在勾勒一部宏大的人类思想史诗——一部横跨数个世纪,审视“文明”如何从早期理性建构走向当代多元困境的认知之旅。本书的核心命题在于探讨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阶段,如何构建其知识框架、权力结构以及价值体系,并深入剖析这些框架在面对技术革新、社会结构剧变以及哲学范式转换时所产生的张力与断裂。 本书共分为五个相互关联且层层递进的篇章,每一部分都致力于揭示某种深层次的“原理”——不是物质世界的物理定律,而是社会、文化和精神领域的运行逻辑。 第一篇:古典构建的理想与边界——启蒙时代的理性投影 (约200页) 本篇将目光投向18世纪至19世纪初,重点考察启蒙运动如何试图以纯粹的理性构建一个“可计算”的世界。这部分并非对早期经济思想的简单回顾,而是着眼于更广阔的哲学、政治和美学领域。我们探讨了知识分子如何试图将自然科学的确定性原则移植到社会治理中,从而催生了早期的宏大叙事——从康德的绝对命令到早期社会契约论对个体权利的极致推崇。 书中详尽分析了“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的兴起过程,研究了咖啡馆、沙龙和早期报刊如何成为思想交汇与批判的熔炉。然而,重点不在于歌颂理性,而在于揭示其内在的局限性:当理性试图统一一切经验时,必然会排斥那些难以量化、非线性发展的领域,例如潜意识的涌动、地方性的传统冲突,以及在工业化浪潮中被边缘化的劳工经验。我们考察了这一时期对“进步”的近乎宗教般信仰,并预示了这种信仰在遭遇现实的不可预测性时将如何瓦解。 第二篇:断裂与重建——工业化语境下的社会本体论 (约220页) 进入工业革命的腹地,社会形态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重塑。第二篇着重分析技术和大规模生产对人类社会组织逻辑的根本性冲击。我们跳出了传统的阶级分析框架,转而关注“时间”和“空间”在工厂化体系下的异化。 书中引入了关于“异化劳动”的多元视角,不仅关注劳动者与其产出的关系,更关注他们与“标准化时间”的对立。工厂的钟声取代了自然的节律,创造了一种新的、强制性的生存节奏。此外,本篇深入探讨了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的“匿名社会”的心理特征。个体在庞大而机械化的都市结构中,如何在获得前所未有的流动性的同时,也丧失了传统的社区支持和身份锚点。我们审视了早期城市规划的理想与随之而来的拥挤、疾病和道德恐慌之间的巨大鸿沟。 第三篇:意义的流散——符号、媒介与现代性的黄昏 (约180页) 随着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照相术、电影以及大众传媒的崛起,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第三篇的核心是探讨“再现”(Representation)的危机。 本书批判性地考察了媒介如何开始构建一种“比现实更真实”的拟态世界。在这一部分,我们分析了早期广告和流行文化如何系统性地将商品与情感、身份深度捆绑,从而创造出消费主义的内在逻辑。思想家们开始意识到,通过符号系统构建的现实,可能比直接经验更加具有约束力。我们追踪了从波德莱尔的“现代生活画家”到早期媒介理论家们对于“图像暴政”的警觉,思考当视觉主导一切时,深度思考和形而上学的探索是如何被稀释和边缘化的。 第四篇:权力的微观物理学——看不见的管束机制 (约150页) 摒弃了宏大的国家权力叙事,本篇借鉴了诸如“谱系学”的方法论,探究权力在社会肌理中如何以细微、分散和日常化的形式运作。这里的“原理”指的是渗透在教育系统、医疗实践、家庭规范乃至身体姿态中的规范化力量。 我们详细分析了知识生产如何与权力运作相互依存。例如,心理学和精神病学如何在不知不觉中定义了“正常”与“异常”,并以此为基础对个体行为进行驯化和修正。本书强调,现代社会最具效力的控制,并非来自公开的镇压,而是来自个体对自身进行持续的自我审查和优化,以符合社会预设的模型。这种内化的规训,构成了现代社会最坚韧的约束网。 第五篇:后现代的回响与知识的碎片化 (约100页) 最后一部分将主题引向20世纪后半叶至今的思潮转向。面对前几章所揭示的宏大叙事的崩溃、理性的失效以及符号的泛滥,本书考察了“后现代”语境下知识生产的特征。 我们审视了对“真理”的普遍信心的消解,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地方性知识”和“边缘声音”的重新重视。然而,本书的结论并非简单的乐观主义,而是对碎片化带来的新的危险的警惕:当所有叙事都被解构后,如何确立共同行动的基础?我们考察了技术加速、全球化以及身份政治的交织如何使传统的政治动员模式面临挑战。本书最终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收尾:在持续的断裂和不确定性中,人类社会如何重新寻找一种具有韧性、且不诉诸压制性统一的未来蓝图? 本书的价值: 《文明的脉络》提供了一个罕有的、非线性的视角,它拒绝将任何一种思想体系视为终点或起点。它要求读者放下既有的理论工具箱,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社会结构、认知习惯和权力关系。这是一部献给所有对人类思想演变路径充满好奇心、渴望理解当代困境之深层根源的读者们的深刻反思之作。其详实的案例分析和严谨的哲学思辨相结合,使其成为理解现代性复杂性的重要参考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对宏观经济的运作感到好奇,尤其是那些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经济规律。这本书的名字《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恰好触及了我最感兴趣的几个方面。虽然我对李嘉图的了解可能还停留在书本上的片面印象,但我知道他是经济学界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的理论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期待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价值、劳动、分配等核心经济学概念的清晰解释。尤其是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理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能够帮助我过滤掉许多噪音,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赋税的部分更是让我眼前一亮,税收政策的变动往往牵动着整个经济的神经,理解其背后的原理,能够让我更深刻地认识政府的角色和经济调控的方式。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以一种严谨而又不失可读性的方式,为我构建一个完整的经济学认知体系,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逻辑,以及不同经济政策可能带来的后果。郭大力和王亚南先生的翻译,我更是充满了期待,他们能否将李嘉图深奥的思想,以一种易于理解的语言展现出来,将是这本书能否成为我经济学启蒙的关键。

评分

读到《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这本书名,我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经济学家们在高谈阔论的样子。我一直认为,要想真正理解一个社会,就必须理解它的经济运作机制,而赋税则是这种机制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大卫·李嘉图,这个名字本身就承载着经济学发展史上的重量,我听说他的理论对于理解资本主义的运行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我特别好奇书中是如何阐述“价值”的,以及“劳动”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在当今社会,关于价值的讨论总是层出不穷,我想从这本书中找到最根本的答案。同时,对于“赋税”的原理,我也希望能有更深入的了解。税收不仅仅是政府收入的来源,更是影响经济活动、社会公平以及财富分配的重要工具。这本书能否为我揭示赋税的本质,以及它在整个经济系统中的作用,是我非常期待的。这本书的“买一赠一”活动,更是给了我一个尝试的机会,去接触和学习经济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去理解那些塑造了我们世界的经济思想。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乍一听似乎有些枯燥,但仔细想想,经济和税收这两个词,几乎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对社会运作机制抱有强烈好奇心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李嘉图,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经济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他的理论体系据说奠定了古典经济学的基础,而这本《原理》更是被誉为他思想的精华。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价值”的探讨,究竟是什么决定了商品的价值?劳动是否是衡量价值的唯一标尺?这些问题一直是经济学中最核心也最令人着迷的。同时,“赋税”这个部分,我希望能够看到作者是如何分析税收的产生、功能以及它对经济体造成的深远影响。是否存在一个公平合理的税收制度?税收如何才能促进经济增长而不是阻碍?这本书的厚重感和“买一赠一”的吸引力,让我觉得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能够让我这位初学者,在一个权威大师的引导下,系统地学习经济学的基本框架,从而更好地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充满变化的经济世界。

评分

作为一名非经济学专业的读者,我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一直停留在碎片化的认知层面。这次偶然看到《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这本书,加上“买一赠一”的优惠,实在是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李嘉图的名字在我脑海里代表着古典经济学的权威,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系统地了解他的核心思想,尤其是关于价值、劳动、利润以及地租等基本概念。我希望能够摆脱那些似是而非的经济评论,找到真正支撑经济运行的底层逻辑。书名中的“赋税”二字也吸引了我,理解税收的产生机制、作用以及不同税收制度的影响,对于理解政府的经济政策和维护个人权益都至关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清晰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这些复杂的经济原理,帮助我构建一个更完整的经济学知识体系,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新闻中的经济事件,并对未来的经济趋势做出更审慎的判断。郭大力和王亚南先生的翻译,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质量有了更高的期待,相信他们能将李嘉图的思想精髓完整地呈现出来。

评分

《经济学及赋税之原理》这本书,我早就听说过李嘉图的大名,他的《国富论》在我心中可是经济学圣经一样的地位。这次看到这个精装版本,加上“买一赠一”的优惠,简直是太激动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深入理解经济运行内在逻辑的书籍,尤其对价值规律、劳动价值理论这些核心概念感到好奇。这本书据说就是李嘉图思想的集大成者,详细阐述了重农学派的理论,并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构建了一个关于财富生产、分配和流通的宏大体系。书名中的“赋税”二字也引起了我的兴趣,作为一个普通人,税收对我们的生活有着直接的影响,理解赋税的原理,才能更清楚地认识国家的经济政策,以及它如何作用于社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拨开经济学的迷雾,看到其背后深刻的道理,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能体会到经济学原理在现实世界中的应用和影响。郭大力和王亚南先生的翻译,更是保证了原著的精髓能够被忠实地传达,这对于理解李嘉图这样一位思想巨匠的著作来说,至关重要。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这本书,开始我的经济学探索之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